但以理书第十二章
1那时保佑你本国之民的天使长〔原文作大君〕米迦勒、必站起来.并且有大艰难、从有国以来直到此时、没有这样的.你本国的民中、凡名录在册上的、必得拯救。
2睡在尘埃中的、必有多人复醒.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远被憎恶的。
3智慧人必发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归义的、必发光如星、直到永永远远。
4但以理阿、你要隐藏这话、封闭这书.直到末时、必有多人来往奔跑、〔或作切心研究〕知识就必增长。
十二1.“那时”:指十一章四十至四十五节所描述的那段时间,即安提阿哥四世末期或主耶稣第二次降临前夕。
“站起来”:保护和辩护(斯八11,九16都提到“站起来保护性命”,参吕本的翻译)。
“大艰难”:指安提阿哥四世的迫害或末世的大灾难(耶三十7)。
“凡名录在册上的”:名字记在生命册上(诗六十九28;赛四3;腓四3;启三5,十三8,十七8,二十12,廿一27);死海古卷的文献里也提到“凡名字记在生命册上的必获拯救”。97虽然米迦勒负责保护以色列国的国民,但是,祇有名字记在生命册上(就是那些在逼迫中忠于上帝)的人,才得拯救。
2.“睡在尘埃中必有多人复醒”:“尘埃”指坟墓(伯七21,十七16;赛廿六19);“睡在尘埃”指死人。
“多人”可解作“全部”。就如以赛亚书二章三节“许多国的民”相等于第二节的“万民”,又如耶稣说:“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可十四24),“多人”指全人类(参约壹二2)。98把“多人”视为“所有”、乃是避免叫人误会有两次的复活。但原文直译是“从睡在尘埃中有多人复醒”,99显然不是指“全部”或“所有”睡在尘埃中的人,乃是“从所有睡在尘埃中的人之中”会有多人复活。100
那些认为十一章四十至四十五节是描写安提阿哥四世的学者相信:第一,“多人”就是在逼迫中死亡的犹太人(十一44);第二,“多人”指那些得永生的人,就是在逼迫中仍然忠贞于上帝的犹太人,而那些背道的人并没有复活(“复醒”),反得永远的羞耻和憎恶。101
另一方面,那些接受本段乃预言末世的学者对“多人复醒”有三种看法:第一,赞成千禧年前派的学者认为本节乃指千禧年开始前的复活(启二十4-5)。102第二,无千禧年或千禧年后派的学者有些则坚持“多人”指全部,故所有人一起复活。103第三,有些学者却认为这里本指全人类复活,作者祇不过将焦点放在那些在大艰难中逝世的人身上。104第一种看法假设主耶稣第二次再来前有三次复活,第一次是主再来的那些“在基督里睡了的人必先复活”(帖前四16),即是所谓灾前的复活;第二次是经过了大灾难在千禧年开始前的复活(启二十4-5);第三次则是白色大宝座审判之前的复活(启二十12-15);圣经是否清楚指出基督第二再来前有三次复活呢?第二种看法把“多人”解作“全部”,这不是经文最自然的意思。第三种看法比较可取。
“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远被憎恶”:那些在迫害中仍然忠贞于上帝的人(就是名字记在生命册上的)必会复活承受“永生”,而那些背信的恶人却要承受永远的“羞辱”和“憎恶”。“憎恶”一词的原文除此处外祇在以赛亚书六十六章廿四节出现过,那里也是叙述违背上帝的人被“憎恶”。此处是旧约唯一提到“永生”的经文。
3.“智慧人必发光”:就是第十一章卅三节所提到的智慧人,他们不但自己对上帝忠贞,且教导人忠于上帝。
“使多人归义”:就是上文的“智慧人”,用他们的教训和榜样帮助别人作出正确的生命抉择。
但以理书的作者这里把这些忠贞于上帝的教师与以赛亚书“耶和华的仆人”相比;耶和华的仆人“行事有智慧”(赛五十二13),且叫许多人认识他“得称为义”(赛五十三11),这岂不是本节“智慧人”的写照吗?105
“必发光如星”:回应“如同天上的光”都是描写智慧人如天上的日月星宿永垂千古,长志人心(太十三43)。106
4.“封闭这书”:可参考八章廿六节“将异象封住”。
“多人来往奔跑,知识就必增长”:可根据七十士译本改作“多人就必背道,罪恶就必加增”。107如果不修改,则这两句话论述多人拚命奔跑,以为可以增加知识,但却找不(摩八12)。另一方面,这两句话也可记述在末后上帝的话已显明,那些愿意寻找的必找到,知识因此增多。108
本段记下由波斯至安提阿哥四世(甚至到敌基督)的历史。
第一,波斯与希腊交战(十一2-4)。第二,多利买一世的历史(十一5-6)。第三,南北二国的冲突(十一7-9)。第四,安提阿哥三世的生平,特别是他远征埃及的经过(十一10-19)。第五,西流古四世的简史,他是第一个企图掠夺耶路撒冷圣殿的君王(十一20)。第六,本段的中心人物安提阿哥四世的生平,包括他的兴起(十一21-24)、第一次远征埃及(十一25-28)、第二次攻打埃及(十一29-30)、他迫害犹太人(十一31-35)、他的狂傲(十一36-39)、和他的败亡(十一40-45)。第七,天使预言那些在迫害中忠贞于上帝的犹太人必会复活得永生,而那些背信的恶人会永远被羞辱和憎恶(十二1-3)。第八,天使吩咐但以理把预言封住,直到它应验的时候(十二4)。
究竟十一章卅六至四十五节是否描写安提阿哥四世呢?有学者认为这是不可能;因为:第一,这十节经文的描述有些细节不一定适用于安提阿哥四世,例如历史并没有记载他第三次攻打埃及(十一40),而他又是死于波斯的塔比,而廿五节却暗示他在巴勒斯坦灭亡;第二,使徒保罗对大罪人敌基督的描写(帖后二3-4)和第卅六节相似,故该节的“王”应指敌基督。
回答以上两点的疑问,我们可以留意:第一,启示文学的描写比较夸张和富有象征,故不一定是按字面的意思逐一应验。第二,有些事在圣经里有记载而历史是没有提及的,故我们不能就妄下结论说圣经不准确,因为现有的上古历史记载并不完整。历史并没有记下一切与安提阿哥四世有关的事情;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现有的历史没有提到安提阿哥四世第三次攻打埃及,便断定他未曾第三次攻打埃及。更重要的是,我们绝不可因此就说圣经的作者在此处的预言是错误的,并且祇是作者的幻想或期望而已。109第三,安提阿哥四世的确死于波斯的塔比,但第四十五节祇提及他在地中海和锡安山之间设置帐幕,并没有说他在该地灭亡。第四,使徒保罗借用第卅六节的经文描绘敌基督,这不等于说第卅六节的“王”乃是敌基督;110保罗只是指出将要兴起的敌基督有安提阿哥四世那种骄傲狂妄的性格。
总括来说,第卅六至四十五节基本上仍是描写安提阿哥四世,祇不过这段经文也可用以描述骄傲自大与上帝作对和迫害祂子民的恶人。111这些人都会在历代出现,且以不同的方式和形态出现,但最终都会被上帝刑罚而灭绝。敌基督乃是这种恶人最极端的表现,他必会像安提阿哥四世一样被灭绝。
43 甘拜西(Cambyses)是古列的儿子,于主前五三○至五二二年作王。
44 大利乌一世(Darius I)于主前五二二至四八六作王。
45 亚哈随鲁原名薛西(Xerxes)是大利乌一世的儿子,于主前四八六至四六五作王,他是王后以斯帖的丈夫。
46 有关术士假扮士每第(Smesdis)于主前五二二年篡位的经过,参布赖特,以色列史(文艺,1971),396-397.
47 Baldwin(185-186)却认为此处的“三王”与“四王”乃是希伯来人写作的技巧,用“X”和“X+1”来代表“全部”或“许多”(参箴三十17-32的“三样”、“四样”;摩一3-二6的“三番四次”);故本节乃指波斯国的富足终导致希腊国攻击它。
48 相传亚哈随鲁曾在特摩比里(Thermopylae)、撒拉米(Salamis),迈加尔(Mycale)打败希腊军;米勒德,785.
49 骆莎拿(Roxana)是西古提领袖奥西雅提(Oxyartes)的女儿。
50 他蒂拉(Sartira)是波斯王大利乌三世的女儿,亚历山大重视东西文化合一,不但自己要波斯人的女儿为妻,又鼓励其他将领娶波斯女士;卜鲁斯,164.
51 卜鲁斯,165-166.
52 多利买二世在安提阿哥一世作王时,曾进攻叙利亚,但被迫撒退。
53 百尼基(Berenice)是多利买二世和王后亚赛诺伊(Arsinoe)所生的女儿。
54 有关这些“政治婚姻”,参G.H. Jones, 1 and 2 Kings(Eerdmans,
1984), I, 232-233.
55 拉奥迪斯(Laodice)当时已生下两个儿子。
56 根据七十士、叙利亚、拉丁文译本把w#yalda{h代替原来的w#hayyo{l#da{h; 257.
57 谢友王,232.
59 “却不得常胜”解作“却不占领土地”;Hartman,
267.
60 相传克丽奥佩他(Cleopatra)嫁给多利买五世时,他祇得十三岁,故要等五年才可洞房;谢友王,235.
61 谢秀雄,212.
62 路西史奇彪(Lucius Scipio)还有一个兄弟卜布流史奇彪(Publius
Scipio)都是罗马的名将。
63 Young, 240.
64 彼勒(Bel)神庙,位于以力买斯(Elymais)。
65 相传他是被希略多路(Heliodorus)毒死;胡里昂,140;谢友王,236;史家认为这是安提阿哥四世所计谋的,当时他正在雅典,预备返回叙利亚;谢秀雄,213.
66 其实别迦摩王尤米尼二世(Eumenes II)早就预料他会作王,故借军给他时,还顺带送他一些帝王穿用的服饰;卜鲁斯,184.
67 原是n#gi^d b#ri^t('prince of covenant'), 此处的“君”与九25“受膏君”的“君”原文同一个字。
68 Baldwin, 192; 谢友王(237)却认为这“同盟之君”乃是埃及王多利买六世。
69 安多尼古(Andronicus)当时代安提阿哥四世处理政务,因后者前往基利家平乱;安提阿哥四世回京后,在安多尼古杀死奥尼亚三世的地方把安多尼古处死;卜鲁斯,187.
70 谢秀雄,215;谢友王,237.
71 Lacocque, 127; AB, 295.
72 有关两位大臣欧拉犬斯(Eulaeus)和列拿犬斯(Lenaeus)的阴谋,以及安提阿哥四世占领和攻打帕路仙(Pelusium)和门斐斯(Memphis)的经过,参谢秀雄,215;思高,163;AB, 296.
73 卜鲁斯,192;当安提阿哥四世在罗马为人质时,曾与这位罗马特使老拿斯(Lueius
Popillius Laenas)论交。故安提阿哥四世在亚历山大城外曾伸出右手欢迎老朋友,但老拿斯不肯握手,直至他答应退兵,才和他握手。
74 谢友王,239.
75 亚甲拉城堡(Acra Citadel)变成耶路撒冷的保城。
76 有关安提阿哥四世是否在圣殿设立了丢斯神像,参H.H.
Rowley, "Menelaus and the Abomination of Desolation" in Studia
Orientalia Ioanni Pedersen(Einar Munkegaard, 1953), 303-315.
77 D.W. Thomas, "Additional Note on
the root yd' in Hebrew" JTS 15: 54-57.
78 此处提到忠心于上帝的人所遭遇的四种灾难,“倒在刀下”、“火烧”、“掳掠”、“抢夺”,为什么是四种呢?可参Jeffery, 533.
79 有关玛加比革命的详情,可参卜鲁斯,199-207;谢友王,254-314.
80 Hartman, 301; Anderson, 141; Zo/ckler, 251.
81 例如伊赛以斯拉(Ibn Ezra),Young, 246.
82 Walvoord, 272; Jerome, 136.
83 唐佑之,70;他指出:"这个人物是历史的,但这个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不只是在一个人身上,可能在许多人身上实现"。
84 "Theos Epiphanes"; 有关“超过所有的神”与迦南地宗教的关系,参R.J. Clifford, "History and Myth in Dan 10-12" BASOR 220:
23-26.
85 Young, 248; Gaebelein, 188.
86 胡里昂,145;笔者不明白"罗马所崇拜的神"怎可以相等于“罗马天主教所崇拜的真神”?
87 Young, 249;胡里昂(145)却认为是妇女所羡慕的美德,例如恩慈、温柔,良善。
88 Walvoord, 274.
89 引伸Polybius xxxvi, 4, 10.
90 把~im('with')改作~am('people'), 再把“坚固”(mibs#re^ )改为"防守"(m#bass#re^ ), 两处的修改都祇牵涉响音;Montgomery,463;91 虽然杨以德认为这“王”是敌基督,他却承认第卅九节的描写与安提阿哥生平合;Young, 250.
92 胡里昂,145;Walvoord, 276; 值得注意是一些赞成“他”是敌基督的学者并没有提出本节怎样应验在敌基督身上;Young, 250; Baldwin, 198-199.
93 卜鲁斯,195;耶路撒冷的城墙已拆毁,变成一个没有城墙的城市,像尼希米重建城墙以前一样。
94 Young, 251;胡里昂(146)认为“南方的王”是以埃及为首的亚拉伯联盟,“北方的王”则是苏联;这种说法纯属臆推,毫无根据。
95 帕提亚(Parthians)在波斯帝国境内,参IBD, 1156.
96 安提阿哥四世的灭亡记载在大英博物馆第35603号泥板,参A.J. Sachs
and D.J. Wiseman, "A Babylonian King List of the Hallenistic Period" Irag,
16: 202-212.
97 4Q Dib Ham, 6, 12-14; M. Baillet,
"Un recueil liturgique de Qumra^n, Grotte 4: Les Paroles des Luminaires" RB 68:
195-250.
98 V. Taylo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Macmillan, 1963), 546.
99 "Many of those who sleep in the
ground of dust shall awake, "而"of those"的介词是min, 强调全部中的一部分("partitive significance")。
100 有关但以理书的复活与旧约其他论及复活的经文的关系,参W.Eichrodt,
Theology of the Old Testament(SCM, 1967), II, 496-529, 尤其是512-516.
101 Hartman, 307-308; Lacocque, 244; 按照此说法,第2节可作"睡在尘埃中,必有多人复醒,他们全得永生;另外一些人(就是那些没有复醒的)会受辱,永远被憎恶"。
102 胡里昂,152.
103
104 Young, 256.
105 坚士伯(Ginsberg)远在一九五三年已指出“智慧人”与耶和华的仆人之关系;H.L. Ginsberg, "The Oldest Interpretation of the Suffering
Servant" VT 3: 400-403.
106 有学者认为这节的“星”乃指天使,故暗示智慧人被提高与天使平等,但理由不充分;J.J. Collins, "An Apocalyptic Eschatology as the Transcendence of
Death" CBQ 36: 33-35.
107 把y#s%o{t]t]u^(“来往奔跑”)改为y#s!o{t#tu^ ("背道"),把haddaat(“知识”)视作ha{ra{`ah("罪恶")。
108 J.M. Lindenberger, "Dan. 12:
1-4" Interpretation, 39: 181-186, 184.
109 AB, 303; Hammer, 112; Lacocque, 232;
110 有关使徒保罗对敌基督的描述与犹太拉比文学的关系,参Braverman,
124-125.
111 Baldwin, 201; 唐佑之,70.
(三)异象的结束:但以理再与天使谈话(十二5-13)
5我但以理观看、见另有两个人站立、一个在河这边、一个在河那边。
6有一个问那站在河水以上、穿细麻衣的、说、这奇异的事、到几时才应验呢。
7我听见那站在河水以上、穿细麻衣的、向天举起左右手、指活到永远的主起誓、说、要到一载、二载、半载、打破圣民权力的时候、这一切事就都应验了
8我听见这话、却不明白、就说、我主阿、这些事的结局是怎样呢。
9他说、但以理阿、你只管去、因为这话已经隐藏封闭、直到末时。
10必有许多人使自己清净洁白、且被熬炼.但恶人仍必行恶、一切恶人都不明白、惟独智慧人能明白。
11从除掉常献的燔祭、并设立那行毁坏可憎之物的时候、必有一千二百九十日。
12等到一千三百三十五日的、那人便为有福。
13你且去等候结局、因为你必安歇.到了末期、你必起来、享受你的福分。
5.“两个人站立”:两位天使以人的形像显现,站在底格里斯河两边(十4)。
“一个在河这边”:“河”的原文在圣经多指埃及的尼罗河,112作者采用这个字来称呼底格里斯河,暗示上帝在出埃及时如何胜过埃及拯救祂的百姓,现在会同样拯救祂的选民脱离敌人的迫害。
6.“站在河水以上穿细麻衣的”:指在第十章向但以理显现的那一位天使(十5)。所以,当时共有三位天使;但以理和穿细麻衣的天使站在河的上游,而另外两位天使在河的下游。113
“这奇异的事,到几时才应验呢”:“奇异的事”,乃指十一章卅一节至十二章三节所记载的残酷迫害;“奇异”与十一章卅六节的“奇异”和八章廿四节“非常的毁灭”之“非常”同一个字根,故暗示安提阿哥四世对上帝的亵渎和对选民的迫害。“这奇异的事到几时才应验呢”原作“这奇异的事的结局何时才临到呢?究竟选民所受的迫害何时才完结呢(八14)?
7.“向天举起左右手”:向天起誓;旧约时代的起誓多举起一只手(创十四22;出六8;申卅二40),举起两只手表示起誓的动作特别庄重的严肃,誓言必定应验。
“指活到永远的主起誓”:上帝永远活(四34),故祂可保证誓言永远有效,绝不落空。114
“一载二载半载”:参七章廿五节。
“打破圣民权力的时候”:圣民受迫害差不多完全被灭绝,以致力量消失。
8.“我主啊”:对别人有礼貌和尊敬的称呼(十16),也是仆人对主人常用的称呼。
“这些事的结局是怎样呢”:但以理不明白天使为何祇指出圣民受苦要到一载二载半载,却没有提到那迫害圣民的人之结局,故向天使谘询。
9.“你只管去”:“去”乃是天使教训但以理不要过份好奇,也不要追问,只管把疑难放下;115因为有些事不会在当时应验,故没有解释的必要。但以理虽然亲耳听见此启示,却不完全明白;故此,对他来说,启示仍是“隐藏封闭”。主耶稣也曾吩咐使徒彼得不要探听有关约翰的事情,只管自己专心跟从他(约廿一21)。
10.“惟独智慧人能明白”:虽然但以理不明白,但这些“封闭”的启示有一天会成为在迫害中的圣民的帮助,他们必因明白而有力量经过迫害的“熬炼”成为“清净洁白”(十一35指出智慧人被熬炼而清净洁白,此处却说那些人在熬炼中成为清净洁白,乃因他们有智慧)。
11.“一千二百九十日”:与下一节的“一千三百三十五日”可有三种解释:
第一,接受时代主义的学者认为本段(十二5-13)论述末世的情景。“一载二载半载”乃指七年大灾难的后三年半。“一千二百九十日”比三年半多出卅天,那卅天就是基督第二次降临后审判世界所需的时间(太廿五31-46);即是说,一千二百九十天是从大灾难中期计算,直至审判完毕。“一千三百三十五日”比“一千二百九十日”多出四十五天,这四十五天是用来建立和安排千禧年国内治事的组织。116
第二,有学者认为“一千二百九十日”象征安提阿哥四世至敌基督的迫害,“一千三百三十五日”则象征整个迫害的时期直至上帝的国完全建立。117由于犹太人以三百六十天为一年,故“三年半”乃是一千二百六十天,而一千二百九十和一千三百三十五都祇比三年半(完全数目“七”的半数)稍长,显示圣民只会受迫害一段时间。另一方面,因为第七章廿五节(十二7)本说“圣民必交付他手一载、二载、半载”(一千二百六十日),这里却指出实际的苦难要比预期多(一千二百九十日),甚至还要更多(一千三百三十五日)。故此,圣民务要“忍耐到底,必然得救”(可十三13)。能够忍受长时期苦难的,便是有福的人。118
第三,赞成第十二章一至四节,是论到安提阿哥四世迫害犹太人的学者,却相信“一千二百九十日”表征那一段由他不准犹太人献祭直至他死亡的日子,而“一千三百三十五日”所多出的四十五天乃表征那一段他死后直至建立新社会制度和筹备圣殿奉献礼的日子。119另有学者认为“一千二百九十日”所多出的三十天乃是作者撰写第十至十二章所用的时间,而“一千三百三十五日”所多出的四十五日乃是但以理书出版所用的时间;120这理论没有任何证据支持。
13.“你且去等候结局”:以理再被吩咐要“去”(9节),“去”走完他人生的旅途,然后安息(赛五十七2)。到了末期,他必复活,起来承受上帝为他预备的产业(士一3;西一12)。121
本段乃是最后异象的结束。但以理首先听见两位天使的对话;这两位天使的显现为了证实穿麻衣的那位天使所起的誓,因旧约的法律规定两三个的见证才有效(申十九15)。
穿麻衣的天使起誓指出圣民被迫害要到“一载二载半载”才完结,但以理想问清楚,天使却不回答,只告诉他在迫害中有些智慧人会洁身自爱,忠贞持守信仰,但也有些人仍然行恶,因不明白上帝的启示。
天使跟提及两个不易懂的数字(“一千二百九十日”和“一千三百三十五日”),并且指出那些忍耐到底的必然蒙福。
最后一节是天使给但以理的应许和祝福,他是一位智慧人,故终必复活(十二1-3),承受上帝的产业。
112 hay#`o^r(“河”)在圣经一律指埃及的尼罗河,除了在约伯记廿八10和以赛亚书卅三21;该两处经文用这字的复数记述人工运河。
113 AB, 274,“河水以上”原作“河水的高处”,指河的上游。
114 Andrew P.C. Kwong, The Initiatory
Oath of the Dead Sea Scrolls(M.A.
Thesis,
115 Wood, 325.
116 胡里昂,155.
117 Young, 263.
118 唐佑之,76.
119 Hammer, 119; 谢秀雄,222.
120 Lacocque, 250.
121 唐佑之,76.
总结
Ⅰ 这个最后的异象(10-12章),首先说明但以理刻苦自己,预备接受上帝的信息;上帝听了他的祷告,打发天使向他传递信息。天使先向他显现,跟与他对话。122
天使把波斯至安提阿哥四世的历史向但以理启示(与第八章相仿),强调圣民虽然会遭受安提阿哥四世的迫害,但真正认识上帝的人,不但自己刚强持守信仰,且会教导鼓励其他人对上帝忠贞。
这些忠于上帝的人虽然为信仰付上了生命的代价,他们有的被杀死、烧死、被抢夺、俘掳(33节);但是,他们会复活,承受永远的生命(十二2),而那些背道离教的信仰投机分子,将会永受羞辱和憎恶。
另一方面,迫害圣民的安提阿哥四世最大的毛病乃是他的狂妄骄傲;他自以为比上帝高超,甚至以妄言亵渎上帝,故终必受刑罚被灭绝。所有自以为了不起的恶人(尤其是大罪人“敌基督”)都会因攻击上帝和祂的子民而灭亡,没有人可以帮助他们;因为“所定的事,必然成就”(36节)。
故此,对于被掳的犹太人来说,这个异象又是极大的安慰;原来一切都在上帝的掌管中,故祂可以准确地预言南北两国的交战以及安提阿哥四世的迫害(以赛亚指出耶和华是真神,因祂可以预告将要发生的事,而巴比伦的假神却不能预告未来,赛四十一21-24);祂不会容让圣民的仇敌向他们继续不断地施行迫害,并且,祂必定会刑罚那些与祂为敌又折磨圣民的恶人;由于祂所定下的旨意必会成就;所以,圣民无论落在什么迫害中,仍然要矢志不谕,持守对上帝的信心和忠心。如果他们对上帝忠贞,就算在迫害中丧命,上帝也会使他们复活,得永远的生命。这种有关义人会复活得永生的观念,是但以理书其他地方未有提及的,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把迫害与复活放在一起;忍受迫害引至复活。
Ⅱ 第十二章第二节提到的义人复活,乃是但以理书对旧约神学一个重大贡献。许多人认为旧约论及死人复活的经文祇有四处:(a)约伯记十九章廿六节“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以外得见上帝”;其实,这节经文与身体复活没有关系;它主要是说到约伯深信有一日可在上帝审判台前向上帝陈明他的案件。123(b)以西结书卅七章一至十四节描写平原的骸骨复活;然而此处的骸骨复活是比喻犹太人重归故土与复国,并不是真正讨论死人复活的问题。124(c)以赛亚书廿六章十九节“死人要复活,尸首要兴起”;这两句话是诗歌体裁,本来重描写被掳的选民归国和复兴,125但也暗示公义的犹太人会复活,126而列国的恶人却没有同时复活,这与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十三至十八节的描述相似。(d)但以理书十二章二节“睡在尘埃中,必有多人复醒”;这是旧约最清楚论及死人复活的经文,但其重点乃指出;透过复活,那些在迫害中对上帝忠贞的人将得到奖赏,而放弃信仰的恶人却因此永远蒙羞。127这里不是讨论整体性的复活,而是那些应受奖赏和惩罚者的复活(但此处也没有否认全部死人复活,祇不过这不是此处的重点)。128有关全部死人复活的教义,要到新约时代才有清楚的教导(林前十五20-28;启二十4-5、11-15);129当主再来,全人类都要复活,“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约五29),这两句话与但以理书十二章二节的思想吻合。
Ⅲ 这个最后的异象让我们看见地上发生的事与天上的争战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每个国家在天上都有一位护的使者。130许多学者认为:(a)申命记卅二章八节指出每一个国家有一位护的使者(“以色列人的数目”七十译本作“天使的数目”);(b)约书亚记五章十三至十五节指出耶和华军队的元帅为以色列人争战;(c)士师记五章十九至二十节把“君王争战”和“星宿从天上争战”放在一起;(d)以赛亚书廿四章廿一节论到耶和华“在高处惩罚众军,在地上惩罚列王”;(e)但以理书十章十三、二十至廿一节却是最明显地把地上列国的关系和天上各国的护使者的关系连在一起,天上的事影响和控制地上要发生的事;但是,让我们不要忘记,但以理书十章乃是用启示文学的体裁撰写,充满象征的意义,不一定需要按字面的意思解释。
另一方面,圣经却记载了天使如何帮助和保护属上帝的人,例如以利沙(王下六14-17)和彼得(徒十二5-11)。故此,在这个最忽视天使的世代里,让我们谨记上帝会按祂的旨意打发祂的天使保护敬畏祂的人。131
Ⅳ 这个最后的异象有多处的描写与以赛亚书类似:第一,智慧人“使多人归义”(十二2)与以赛亚书的耶和华的仆人“使多人因认识他得称为义”(赛五十三12)相似;智慧人藉他们的教导和榜样使多人归义,耶和华的仆人却因受苦使多人得称为义。132第二,耶和华的仆人“必被高升、成为至高”(赛五十二13),但以理书的智慧人“必发光如同天上的光”(十二3)。第三,十二章二节的“复活”与以赛亚书廿六章十九节有关系;以赛亚书那里的复活偏重于得拯救和受刑罚(16-20节),本书十二章二节也同样强调义人复活是得拯救(有永生),恶人却是复活受刑罚。第四,十二章二节恶人“被憎恶”可能是源于以赛亚书六十六章廿四节,两处都说明恶人的结局。133
另一方面,最后的异象指出那些对上帝忠贞的犹太人是“认识”上帝的子民(十一32),他们必会从“尘埃中”复醒,且得“永生”。这叫人立刻联想到亚当夏娃犯罪的过程;他们犯罪乃因为要像上帝一样拥有全部的知识(创三5),134结果人要归于“尘土”(创三19),且不能吃“生命树”上的果子(创三22)。亚当夏娃犯罪乃因背逆上帝,而智慧人却在最困难的环境之下仍然顺从上帝;这真是强烈的对比。
122 这种先显现后对话(Epiphany with an angelic discourse)的传信息方式也在以西结书一章和启示录一13-15出现过;参S. Niditch, "The Visionary" in Ideal Figures in Ancient
Judaism(ed.)J.J. Collins(Scholar, 1980), 153-179.
123 N.C. Habel, The Book of Job(SCM, 1985), 297; A.
van Selms, Job( Eerdmans, 1985), 78.
125 可参考RSV, NEB, JB的翻释;J.F.A.
Sawyer, Isaiah I(St. Andrew, 1984), 220-221.
126 J.D.
128 德克达神父(M. Dahood)曾在他诗篇诠释中指出诗篇有许多关于生命不朽和复活的思想,但他的看法并没有得到多数学者的支持;M. Dahood, Psalms, I(Doubleday, 1965), 106.
129 有关基督徒身体复活的特性,参Bruce Milne, Know the Truth(IVP, 1982), 270.
130 有关这方面的讨论,可参P.D. Miller, The Divine Warrior in
Early Israel(Harvard, 1973), 以及P.D. Hanson, The Dawn of Apocalyptic (Fortress, 1975), 292-324.
131 马太福音十八10“他们的使者”好像暗示每一个人有一位保护他的使者;Billy
Graham, Angels(Doubleday, 1975), 88.
132 Davies, 110.
133 Lacocque(243-244)甚至用以赛亚书六十六24支持他的观点,就是恶人并没有复活,因为以赛亚书提到恶人的尸首腐化,故但以理书的恶人也没有身体复活。
134 “分别善恶”(创二17)原作"善恶的知识",用“善恶”两个对比表示“全部的知识”。
结论:那一国是真正的第四国?
但以理书在第二、第七章采用了“四国”描绘人间的国度;考古学的发现证实巴比伦国时已有用这样的形式描述人类历史。1
正如上文所指出,第二章和第七章的四国与第八、第九、第十至十二章有密切关系,了解这四国究竟是那些国家,将会影响我们对整本但以理书的解释。
历代以来,学者们对这四个国家有三种看法。
(一)传统的看法
(二)时代主义派的看法
(三)“希腊派”的看法
(一)传统的看法
这看法认为但以理书的四国乃是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罗马。
依据这看法,第二章那大像的头指巴比伦,胸膛和膀臂指玛代波斯,肚腹和腰指希腊,腿和脚指罗马,大石乃指基督第一次的降临。
第七章的狮子指巴比伦,熊指玛代波斯,豹指希腊,第四头的无名兽乃是指罗马;“十角”指由罗马至主耶稣再来前的所有国度,“小角”则指敌基督,(它会折磨圣民“一载二载半载”),“像人子”则是主耶稣,祂在第二次降临时会得国,成为万王之王。
第八章的公绵羊指玛代波斯,公山羊指希腊,“四角”指亚历山大的四个将军,“小角”则指安提阿哥四世。
第九章的七十个七分为三个阶段;头七个七指古列至尼希米重建城墙,六十二个七由尼希米至主耶稣道成肉身,最后一个七发生了基督被钉死的悲剧;过了七十个七,提多将军将会于主后七十年率兵攻毁耶路撒冷。
第十一章记载,波斯至安提阿哥四世的历史,第卅六至四十五节则描写敌基督与多国争战,第十二章是主耶稣第二次降临时将发生的事。
因此,根据这看法,但以理书的异象包括了安提阿哥四世的毁灭和基督第一次降临,以及敌基督的毁灭和基督第二次降临。这看法强调但以理书的数字有象征的意义,不须按字面解释。
这看法有几个问题:
1.第二章指出第二国不及第一国(二39),而玛代波斯并没有“不及”巴比伦。
2.基督第一次降临时,罗马国并没有如第二章那大像的脚被粉碎,反而渐渐进入全盛时期。
3.第七章的十角生在第四兽头上,乃属于第四个,故此,怎可以说这“十角”表征由罗马至主再来前所有国家的君王呢?极其量只能说,“十角”代表罗马国亡国之后至主再来的罗马君王。
4.第七章的“小角”也长在第四兽头上;那么,“小角”根据这说法敌基督必是罗马的君王;圣经有没有其他地方支持这说法呢?
5.把第七章廿五节的“一载二载半载”视作与“三年半”全无关系,这是否合理呢?
6.第八章的“小角”毫无疑问一定指安提阿哥四世,它的特征包括“毁灭圣民”、“自高自大、攻击万君之君”,“至终却非人手而灭亡”,而第七章的“小角”也是“折磨圣民”、“向至高者说夸大的话”、“至高者坐行审判、它的权柄必被夺去、毁坏、灭绝”。这样,我们有什么证据认为这两“小角”截然不同呢?
7.第九章廿七节的“他”应该就是第廿六节的“一王”,怎可以硬说“他”指主基督呢?而且,他在两方面与第八章和第十一章所描绘的安提阿哥四世相似;第一,他“使祭祀与供献止息”(比较八13和十一31“除掉常献的燔祭”);第二,他设立“行毁坏可憎的”(比较十一31“设立那行毁坏可憎的”)。故此,“他”看来是指安提阿哥四世呢?
8.第九章廿六至廿七节“毁灭这城和圣所”应发生在最后一个七,怎可说是七十个七完结了才发生呢?
9.第十一章卅六节的“王”怎能是指敌基督呢?是否在卅五至卅六节中间有一段间隔期呢?
10.最重要的两个问题乃是:(a)第二章和第七章对第二、第三及第四国的描述真与玛代波斯、希腊、罗马合吗?(b)但以理书那折磨圣民的恶君怎可以有时候指安提阿哥四世,有时又指敌基督呢?作者的叙述真是这样不一致吗?
(二)时代主义派的看法
这看法主张四个国家乃是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罗马(包括以前的罗马帝国和将要兴起的新罗马)。
依据这看法,第二章那大像的头指巴比伦,胸膛和膀臂指玛代波斯,肚腹和腰指希腊,腿和脚趾指罗马帝国,脚趾指末世的十个君王,大石乃表征主耶稣第二次降临所建立的千禧年国。脚和脚趾之间有一空隔,就是现今的年代。
第七章的狮子指巴比伦,熊指玛代波斯,豹指希腊,第四头的无名兽乃指罗马帝国;“十角”指末世新兴罗马的十个君王,他们是同时掌权,2“小角”指敌基督,“像人子”的得国乃指主耶稣第二次降临所建立的千禧年国。第四兽和十角之间有一空隔,就是现今的世代。
第八章的公绵羊指玛代波斯,公山羊指希腊,“四角”指亚历山大的四个将军,九至十三节的“小角”则指安提阿哥四世,第廿三至廿五节的“一王”乃是敌基督。本章第廿二和廿三节之间有一空隔,就是现今的世代。
第九章的七十个七分为三个阶段;头七个七指乃是由以斯拉(458 B.C.)至耶路撒冷全部重建完毕(409 B.C.),六十二个七乃由主前四○九至基督受洗开始传道(A.D. 26),过了头六十九个七(即是A.D. 26之后),将有两件事发生,就是基督被钉死,以及提多将军率兵毁灭耶路撒冷。最后一个七乃指主耶稣第二次降临时那七年大灾难,首先敌基督(27节的“他”)与犹太人(“多人”)立约,但过了三年半,他破坏条约,不准犹太人在将来重建的圣殿献祭,3又在圣殿设置偶像。本章第廿六至廿七节与之间有一空隔,就是现今的世代。
第十一章的记录包括由波斯至安提阿哥四世的历史,但第卅六至四十五节则是描绘敌基督,十二章一至十三节乃为叙述大灾难及千禧年国度的建立。
依据这看法,但以理书这几章描述人类历史两个时期;第一,巴比伦至罗马帝国;第二,末世将要兴起的罗马帝国与敌基督。两个时期之间有一空隔,就是教会的时代。这看法的特点就是对这几章经文的解释十分一致(除了在第八章接受“小角”的双重应验),都强调主耶稣第二次降临;对数字的解释也接纳字面的数值,不视为蕴藏了象征的意义。
这看法有以下的疑难:
1.有什么证据显示第二章的“脚”和“脚趾”是分开的,乃指两个不同的日期?
2.有何理由把第七章的第四兽和它头上的“十角”视作两个不同的日期呢?
3.如果第七章的“小角”指敌基督,他岂不是必定是新兴罗马的一个君王呢?
4.第八章二十至廿六节乃是天使向但以理解释第三至十四节的异象,怎可以把九至十四节的“小角”视作指安提阿哥四世,而第廿三节的“一王”却是指敌基督呢?“一王”明显是与“小角”相同;天使告诉但以理,那“小角”就表征“一王”。如果“小角”是安提阿哥四世,“一王”也必是安提阿哥四世。
5.有何理由支持第九章廿六节“受膏者必被剪除”和“一王的民来灭亡这城”乃是在六十九个七与最后一个七之间发生呢?这两件事岂不是发生在最后一个七吗?
6.第九章一至廿六节都未提及“敌基督”,第廿七节的“他”怎可以是指敌基督呢?
7.既然第八章用“除掉常献给君的燔祭”(11节)描述安提阿哥四世,第十一章也说他“除掉常献的燔祭,设立那行毁坏可憎的”(31节),为什么九章廿七节“使祭祀与供献止息”和“设立毁坏可憎的”(参该节的注释)不是同样描写安提阿哥四世呢?
8.有什么证据说明十一章卅六节的“王”不是廿一至卅五节的安提阿哥四世呢?
9.最重要的问题有二:(a)第二章和第七章对第二、第三及第四国的描写果真合玛代波斯、希腊、罗马三大帝国的历史吗?(b)有什么证据说第二、第七、第九、第十一章的叙述都蕴藏了一个“间隔期”,就是由罗马帝国灭亡至末世呢?圣经记载的年数岂不都是连续的吗?
2 胡里昂,89.
3 同上,119;他认为犹太人重建圣殿就是在头三年半,当时他们与敌基督立了盟约,故可以不受扰搅安心重建圣殿。
(三)“希腊派”的看法
这看法主张但以理书的四国乃是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
Ⅰ 依据这看法,第二章大像的头指巴比伦,胸膛和膀臂指玛代,肚腹和腰指波斯,腿和脚指希腊,大石指基督第一次的降临。理由如下:
1.“头”指尼布甲尼撒和他代表的巴比伦,这是但以理的解释(38节“你就是那金头”),不容置疑。
2.“胸膛和膀臂”指玛代,虽然玛代国和巴比伦是同时期在中东掌权,玛代并不是接续巴比伦兴起。但是,有几件事不能忽略。
第一,本章所说一国接一国,乃指帝国最强盛的时期,4并不是指各国的创立和兴起,更不是说第一国灭亡了,第二国才兴起,因为正如第七章显示,第一、第二、第三头兽有一段时期是共存的。换言之,此处乃是说巴比伦国最兴盛的时候过去之后,玛代国成为最兴盛,跟是到波斯和希腊兴盛;巴比伦成为超级大国之后,到玛代,再到波斯,最后到希腊成为中东最强大的国家。
第二,但以理明显说第二国“不及于你”(38节),不及尼布甲尼撒和他掌权时的巴比伦国;即是说,第二国最兴盛的时候仍不及尼布甲尼撒,不包括他以后的巴比伦王。故此第二国最兴盛的时候是在尼布甲尼撒之后,不是要等到巴比伦亡国。尼布甲尼撒死于主前五六二年,玛代到了主前五五○年才为古列并吞;尼布甲尼撒逝世后,玛代在中东称霸有十二年之久,玛代的强盛期确是紧接尼布甲尼撒之巴比伦国。5
第三,玛代国最强盛的时候仍远远比不上尼布甲尼撒的势力,故是名符其实“不及”他(38节)。
3.“肚腹和腰是铜的”指波斯;这国最大的特色乃是“掌管天下”(39节),有最大的版图。上古波斯帝国所管辖的地区是最庞大的;古列最先吞占了玛代国,在小亚西亚占地甚广的吕底亚、6巴比伦国、以及叙利亚一带,甚至攻入今天亚富汗境内,远达查克萨提。7后来登位的波斯君王(尤其是大利乌一世)继续扩充国土,占领埃及、8以及波斯东部更多的土地,远征至印度河谷,9以及欧洲不少的土地。10另一方面,但以理书也强调波斯国土庞大;所以大利乌要立一百二十个总督治理通国(六1)。以斯帖记也指出波斯王亚哈随鲁“从印度直到古实,统管一百二十七省”(斯一1)。
但以理用短短两句说话形容第二和第三国,且把它们连在一起,故说它们乃指玛代和波斯,远比说玛代波斯和希腊更合经文的意思。在但以理书内,作者很少详细描述玛代和波斯,但对于希腊却很仔细的详述;如果本章的第三国乃是希腊,为什么作者不像其他地方(就像在没有争论的第八章和第十一章)那样详尽的提说呢?
或许有人觉得亚历山大岂不是攻占了许多地方吗?无可否认,他曾攻打不少城市,祇是他占据和管辖的土地比波斯帝国少。其实,波斯最强盛的时候,它统占了当时的人所认识的全世界。11此外,波斯国管辖这么多地区达二百多年,而希腊国最强盛的时候祇有九年,国家跟便分为四。
4.“铁腿”指亚历山大的希腊帝国,它的特点就是“打碎制百物,也必打碎压制列国”(40节),这正是亚历山大的最佳写照,他战无不胜,粉碎一切敌人的势力;就算那离岸的推罗岛,以为有险可守,不会被攻破,想不到亚历山大下令筑长堤直达该岛,占取了推罗。他被誉为中东历史上最聪明的军事家。
“脚和脚趾头一半是匠的泥,一半是铁”(41节)描写亚历山大死后国家陷入混乱状态,最后分为四部份;亚历山大最大心愿就是同化多个被征服的国家,以致它们的文化可以和希腊文化冶为一炉;他的目标却达不到,“那国民也必多种人搀杂,却不能彼此相合”(43节),希腊国民不能与被征服的人熔合。到了主前一七五年,安提阿哥四世也尝试把他们统辖的人民“希腊化”,尤其是企图用希腊文化同化犹太人,他失败了,且引致玛加比的革命。另一方面,“铁与泥”的相合,也可指南北(从安提阿哥三世开始,北国是铁,南国是泥)二国企图相合,却不能成功(参十一6、17)。
无论是从文化和军事来看,亚历山大死后的希腊帝国正像铁与泥的脚和脚趾,有强(希腊)有弱(被征服者),且不能相合。
另一方面,罗马帝国并不合逢战必胜的描述。罗马帝国是逐渐变为强大的,它不是所向无敌,也有尝过败绩,只是顽强地作战,经过了一段时间后终成了中东的一等强国。例如罗马曾派兵攻打小亚西亚北部的米提沙达六世,但他战术高明,这几场战在胶状态中拖了二十五年。12又如罗马的克拉索于主前五十三年领了一支三万五千人的大军在哈兰为帕提亚战败,全军覆没,克拉索也阵亡。13而凯撒大帝和他的三千军队被埃及军围困在亚历山大城,整整过了一个冬天。14后来安东尼执政时,也再给帕提亚战败。15正如蒙哥马利公爵所说:“如果罗马军和亚历山大的希腊军交战,必定会战败,因为罗马的骑兵不够优良”。16还有,第四国“打碎压制”(40节)前三国并不适用于罗马,因为罗马并没有占领了巴比伦、玛代、波斯;而希腊却侵占了这三国,真正“打碎压制”它们。
且外,“铁和泥”的不能相合,怎样应验在罗马帝国的历史里呢?
5.“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打在这像半铁半泥的脚上,把脚趾砸碎”(35节),与第八章廿五节“非人手而灭亡”都是指上帝奇妙地毁灭安提阿哥四世和他所代表的希腊帝国。
而“上帝必另立一国,永不败坏”乃是指主耶稣第一次降临所开始的天国(太十二28;路十七21),有人会觉得第四十四节“当那列王在位的时候”暗示上帝在第四国诸王执政时建立此永远的国,而基督是在罗马帝国降生,第四国因此必是罗马。其实,此处的“列王”乃指世上所有
Ⅱ 第七章的狮子指巴比伦,熊指玛代,豹指波斯,第四头无名兽是指希腊。
1.学者们都承认“狮子”表征尼布甲尼撒所代表的巴比伦,与第二章大像的金头一样。
2.“熊”乃描写玛代。第一,“熊”行动缓慢和笨拙不灵活,这不可能是描写波斯国,因古列曾迅速地征服多国。第二,此熊“旁跨而坐”(5节),准备向前扑出去;这正合玛代本准备好攻打巴比伦国,却不得成功。第三,“三根肋骨”(5节)乃指与玛代联手击巴比伦的三个国家,就是亚拉腊、米尼、亚实基拿(耶五十一27-29);亚拉腊于主前六○五年为玛代征服,
3.“豹”指波斯。它的“四个翅膀”(6节)描写波斯征服地的四方(诗一○四3;亚二6),暗示此国版图很大;“四头”(6节)乃指波斯的四个君王(十一2)。23其实,古列称自己为“地的四方之大王”,在他皇宫大门上雕有一只四个翅膀的动物,头上有两角(八3)。四个头代表波斯的古列、甘拜西、大利乌一世、亚哈随鲁;当他们在位期间,波斯不断扩充,故“得了权柄”(6节)。
4.“第四兽”指希腊。第一,“第四兽甚是可怕,极其强壮,大有力量,有大铁牙,吞吃嚼碎”(7节)是亚历山大的写照,他所向无敌,粉碎抵挡他的人。24第二,“这兽与前三兽,大不相同”暗示希腊源于西方,与东面的巴比伦、玛代、波斯都不相同;另一方面,如果第四国是罗马,这句话不适切,因为罗马和希腊都是欧洲的国家,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十角”(7节)指安提阿哥四世的十个君王。25“小角”(8节)指安提阿哥四世;他除掉了三个政敌,又“说夸大的话”攻击至高者(25节;比较八25,十一36),战胜和折磨圣民,改变圣民的节期和律法(21、25节;比较八11-12,九26-27,十一31)。“圣民必交付他手一载二载半载”指安提阿哥四世由主前一六七年开始宗教上迫害圣民,直至主前一六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重献圣殿(也可指168-165 B.C.)。26
5.小角和第四头兽被毁灭(11节),指安提阿哥四世的灭亡。“其余的兽、权柄都被夺去,生命却仍存留”(12节)描写第四兽的希腊国虽被毁灭,但巴比伦、玛代、波斯(前三兽)却不被包括在罗马的版图内,仍旧是独立的国家。“国度、权柄、和天下诸国的大权,必赐给至高者的圣民”(27节)描述基督第一次降临,带进了上帝的国度,但要在祂第二次降临时,这国度才完全被建立在地上。到时候,祂的圣民要与祂永远在地上作王(启五9、10)。
Ⅲ 第八章的公绵羊指波斯(包括了玛代),公山羊指希腊,“四角”指亚历山大死后分国的四个将军,“小角”指安提阿哥四世。
为什么不再提及“玛代”国呢?因为就是在伯沙撒第三年(八1),即是主前五五○年,古列王并吞了玛代,玛代不再独立生存,成为波斯国的一部份。27
“公山羊”与第七章的第四兽有以下类似的地方:
1.公山羊“遍行全地”(八5),第四兽“吞吃全地”(七23)。
2.公山羊“大发忿怒”(八6),第四兽“甚是可怕”(七7)。
3.公山羊“折断”公绵羊的“双角”(八7),第四兽“吞吃嚼碎”(七7)。“折断”和“嚼碎”都指“粉碎”。
4.公山羊“用脚践踏”(八7),第四兽“用脚践踏”(七7)。
根据天使的解释,“公山羊”乃是指希腊,第七章的第四国岂不也是指希腊吗?
Ⅳ 第九章的头七个七乃是耶利米说预言(587 B.C.)开始,直到古列或大祭司约书亚的时候(538 B.C.)。六十二个七指古列或约书亚到大祭司亚尼西三世(171 B.C.)。最后一个七(171-164 B.C.)则包括亚尼亚三世被杀,安提阿哥四世的军队毁灭耶路撒冷,掠夺圣殿的财物;这个残恶的君王于一六八年开始在信仰上迫害圣民,禁止他们献祭,更在圣殿设立那可憎的丢斯偶像。但是,上帝会预定期限,必定毁灭安提阿哥四世。
第廿七节的“他”指第廿六节的“一王”,而这王“使祭祀的供献止息”,设立那行毁坏可憎的,这正是安提阿哥四世所做的事(八11,十一31);绝大部份的学者都承认这两段经文乃描写安提阿哥四世。
Ⅴ 依据这说法(即第四国为希腊),第十一章是预言由波斯至安提阿哥四世事迹(包括十一40-45)。28第十二章一至四节指出那些在迫害中对上帝忠贞的圣民,虽然被杀,仍会复活得永远生命。第十二章五至十三节劝勉读者忍耐到底,而但以理因对上帝忠贞,在末期必会复活,享受上帝所预备的产业。
4 其实,第九章27节“有忿怒倾在那行毁坏的身上,直到所定的结局”也回应第八章19节“恼怒临完必有的事,因为这是关乎末后的定期”,以及第十一章卅六节“直到主的忿怒完毕,因为所定的事,必然成就”,Gurney,30.
5 Ibid, 31.
6 古列本来只统治波斯湾东岸的一小幅土地,后来向西伸延,经过米所波大米北部,直达小亚西亚的吕底亚(Lydia),该地本属玛代国统管,现却全部(包括首府撒狄)都落在古列手里;在小亚西亚爱琴海沿岸的希腊城市,本来属吕底亚所管治,都向古列臣服;参卜鲁斯,以色列与列国史(种籽,1983),131-132.
7 查克萨提是Jaxertes;参布赖特,以色列史(文艺,1971),377.
8 波斯王甘拜西在主前五二五年攻占了埃及,收入波斯国的版图。
9 谢友王,两约中间史略(种籽,1978),59.
10 大利乌一世曾向西进攻特拉西(Thrace),又渡多瑙河攻击欧洲的西古提人(Scythians);正因为他占领了特拉西、马其顿、和小亚西亚西岸的希腊殖民地,才导致日后波斯希腊之战;谢友王,59.
11 IBD, 1199;除了希腊的比罗邦尼西(Peloponese),故引发了比罗邦尼西亚之役(Peloponnesian
War).
14 时为主前四十八至四十七年;卜鲁斯,250.
15 安东尼(Antonius)于主前八二至三○年掌权;谢友王,345.
16 Gurney, 36; 引自B.L.
Montgomery, A History of Warfare(Collins, 1968).
17 J.H. Walton, "The Four Kingdoms of
Daniel" JETS 29: 25-36, 35, n.47.
18 谢秀雄,155.
19 Anderson, 24; Montgomery, 178.
20 R. Ghirshman, Iran(Penguin,
1954), 113.
21 E. Yamanchi, Foes from the
Northern Frontier(Baker, 1982), 43.
22 R. Ghirshman, op. cit, 106; E. Yamauchi,
op. cit, 80.
23 谢秀雄(182-183)认为“翅膀”指波斯国拥有机动性的军力,“四头”是完善的国家组织和政策。
24 波斯国(尤其是古列)以善待战败国驰名;“践踏嚼碎”可指亚历山大的希腊化政策;谢秀雄187.
25 J.H. Walton, op. cit.(32-33)建议把“十角”解作亚历山大死后希腊国土所分为的十个区域(由四个将军统管),安提阿哥四世曾侵占或管辖了三个区,故把“三角”拔出。
26 谢秀雄,187-188.
28 笔者不赞成把第十一1-39视作事情发生后的记载,祇是用预言的形式写成(vatcinia
ex eventu),更不同意第40-45节是不准确的预言;有关此方面的讨论,请参第十至十二章的总结。
(四)希腊派看法的评估
Ⅰ 把第四国当作指希腊,有几方面的好处。
1.第二章和第七章有关第二、第三及第四国的描述合历史上的玛代、波斯、希腊。
2.天使在第八章指出公绵羊与公山羊乃指波斯和希腊,而关于此两国的异象乃是“末后的异象”(17节),以及“关于末后的定期”(20节),如果这两国只是第二和第三国,第八章的异象怎会说是关乎末后的事呢?29
3.天使在第八章清楚指出“小角”就是安提阿哥四世,他的特点就是(a)自高自大攻击上帝(25节);(b)迫害圣民、污秽圣所,除掉常献给上帝的祭供,(11、13节);(c)而第十一章则加上“设立那行毁坏可憎”的丢斯神像(十一31)。
第七章的“小角”也是(a)向至高者说夸大的话(七8、25)(b)“折磨圣民,改变节期和律法”(七25)。第九章的“一王”也是(a)“毁灭圣民和圣所”(九26)(b)“使祭祀与供献止息”(九27)(c)设立“行毁坏可憎的”(九27)。 因此,第七章的“小角”和第九章的“一王”岂不也是安提阿哥四世吗?这吻合“希腊派”的解释。
4.根据“希腊派”的解释,但以理书的异象有清晰的渐进和一致性。
第二章是尼布甲尼撒所做的梦,很概括地描绘了巴比伦、玛代、波斯、希腊的兴起与衰落。第七章是在伯沙撒王元年但以理所见的异象,除了提到上述的四个国家,也指出第四国希腊将有一王(安提阿哥四世)兴起,他会折磨圣民,不准他们献祭和遵守上帝的律法。第八章是在伯沙撒第三年但以理看见的异象,当时巴比伦快亡国,玛代又为波斯并吞,故只论述波斯和希腊两个国家,也再次指出安提阿哥四世会迫害圣民,除掉他们常献的祭祀,污秽圣殿。第九章是大利乌(即是波斯王古列)元年但以理所得到有关七十个七的启示,包括由古列至安提阿哥四世的历史,又一次提说安提阿哥四世会毁灭耶路撒冷和圣殿,他必使祭祀与供献止息,又设立那行毁坏可憎的丢斯神像;波斯王古列元年,玛代已被并吞,巴比伦又亡国,故此异象无提及它们。第十至十二章是但以理在古列第三年所见的异象,预言了由波斯至安提阿哥四世的历史,十分详尽地描写他的生平和恶行,包括毁灭耶路撒冷和圣殿,除掉常献的供祭,设立那行毁坏可憎的。
无可否认,这几个异象把焦点由原来的四国转到波斯和希腊,又再收窄,越来越详细和清楚预言安提阿哥四世如何迫害选民。
如果接受希腊派的解释,这几章的内容可制表如下:30
章 巴比伦 玛代 波斯 希腊 南北 安提阿哥四世 上帝刑罚 上帝胜利 二 金 银 铜 铁 ....... 铁与泥
大石砸碎大像 大石变成大山 七 狮 熊 豹 第四兽 十角 小角 兽被杀 “像人子”得国 八
公绵羊 公山羊 四角 小角 小角非因人手灭亡
九
...... 头六十九个七 ...... 一王 忿怒倾在他身上 九24那六件事 十至二十
四王 勇敢的王 南北交战 卑鄙的人 到了结局无人能帮助 圣民得救复活 Ⅱ 把第四国当作是希腊有以下的问题。 1.玛代是在巴比伦以后的一个独立国家吗? 许多学者认为玛代是和巴比伦同时代的国家,并不是巴比伦之后才崛起。但有几件事值得注意;第一,无可否认,当巴比伦王拿巴波尼度执政时,玛代已在亚士帖基领导下渐渐强大,占领了以拦和书珊城,且侵占巴比伦所统治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带。31拿波尼度曾派兵攻打在叙利亚的玛代军,且与安珊的古列(即是后来的波斯古列)结盟,对抗玛代军,后来古列并吞了玛代,拿波尼度转而与吕底亚和埃及结盟。32 但是,这更证明玛代是巴比伦尼布甲尼撒死后日渐强盛,有十多年之久乃是当时最强大的独立国家,巴比伦和安珊的古列也要联手对抗它。正如上文所建议,第二章和第七章所记述的四国,不是一国灭亡,第二国才兴起,乃是指该四个国家最强盛时候的先后次序。33 第二,先知也曾经指出玛代是随巴比伦之后,准备征服巴比伦。正如以赛亚的预言:“我必激动玛代人来攻击巴比伦”(赛十三17),“以拦啊,你要上去,玛代啊,你要围困巴比伦”(赛廿一2)。耶利米也指出:“耶和华定意攻击巴比伦,将他毁灭,所以激动了玛代君王的心”(耶五十一11),耶和华“使列国 第三,其他采用四国描写历史的古代文献也把玛代当作一个独立帝国。(a)罗马一位史家提到主前一八九至一七一年一份文献列出:亚述,玛代,波斯,希腊。34(b)一位犹太学者在主后八十年引用主前一四○的资料同样列出:亚述,玛代,波斯,希腊。35(c)希腊史家哈罗多图于主前五世纪已经提到三个连续的国家,就是亚述,玛代,波斯。36(d)多比传(十四4-15)也列出亚述,巴比伦,玛代,波斯。 第四,有学者认为但以理书至少有三处经文把玛代和波斯当作是一个国家(五28,六8,八20),37故此,玛代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只是我们不能忽视,这三处经文都是描写主前五五○年以后所发生的事;当时,玛代和波斯已经并合了,故把它们视为一个国家十分合理;古列不但称为“波斯王”,更常称自己为“玛代王古列”。38 2.基督降生(上帝的国来临)乃在罗马时代,故第四国必定是罗马。 有几件事不能忽视。 (a)第二和第七章其实指出第四国(特别是安提阿哥四世)要先毁灭,上帝的国才临到。基督降生是罗马进入巅时期,它不可能是第四国。另一方面,希腊在主前二十七年被罗马并吞,故基督降生(上帝的国降临)乃在第四国希腊被毁灭之后,这又合“希腊派”的看法。 (b)启示文学的预言有时候是分两个层面应验,39就如主耶稣第一次降生是上帝国度开始,但要达到高却须等到祂第二次再临。安提阿哥四世被毁灭已是恶势力被消灭的应验,但要达到高却须待撒但被消灭。又拿第二章的石头来说,本指以色列人(诗一一八22;赛五十一1)故是描述玛加比的革命,后却完成在基督身上(太廿一42)。 (c)启示文学的预言重点并不在乎“时间”,乃在乎预言必会应验。上帝藉但以理预言第四国必毁灭,上帝的国必临到;上帝必会在祂指定时间内实现祂的预言,但至于何时实现,却说得不很清楚。例如第二章描述上帝用一块非人手凿出来的石头打碎大像,建立祂永恒的国度:这预言的要义不在说明上帝的国建立的时期,乃确定上帝的国必会获得胜利。40 3.主耶稣自己把但以理书九章廿七节应用在罗马提多身上(太廿四15),故第四国必是罗马。41何况,保罗(帖后二3-4)和约翰(启13章)都用但以理书第七章的“小角”描述敌基督。 这是反对第四国指希腊最有力的理由。问题的症结乃是我们常常误会了新约引用旧约的特性。42其实,新约作者引用旧约有时候只是借用或应用,而不是应验。例如马太引用何西阿书十一章一节“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太二15)描写婴孩主耶稣因逃避希律杀害前往埃及;这并不是说:何西阿原来就是预言基督要从埃及返回以色列地,因每一位学者都承认,何西阿原是提说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经过。 故此,我们可以说:但以理书第九章廿七节原是描述安提阿哥四世,主耶稣借用他预言提多将军,因为他们都同样残酷地迫害圣民;主自己因此暗示昔日安提阿哥四世如何毁灭耶路撒冷和污秽圣殿,提多将军也会同样攻毁耶路撒冷和圣殿。43使徒保罗和使徒约翰也引用但以理书第七章的安提阿哥四世叙述要来的敌基督,因为他们都是自高自大说狂妄亵渎的话,又迫害圣民。安提阿哥四世乃是九章廿七节、十一章卅一节的应验,而敌基督却是此预言的高与完成。 4.有学者指出早期犹太人的作品和教父都认为第四国是罗马44 这是因为当时他们都是生活在罗马时代,故把第四国应用在罗马;正如撰写死海古卷的团体把旧约一些预言视作应验在他们身上。45 其实,早已有许多福音派学者指出第四国乃是希腊。46 29 J.H. Walton, op. cit., 36. 30 可比较J. Goldingay, How to Read the Bible(Oliphants,
1977), 125. 32 卜鲁斯,126-132. 33 R. Gurney, "The 34 Aemilius Sura; 参G. Hasel,
op. cit., 19. 35 Fourth Sibylline Oracle; 参D.
Flusser, "The Four Empires in the Fourth Sibyl and in the Book of
Daniel" Israel Oriental Studies(1972)2: 148-175. 36 J.H. Walton, op. cit., 34. 37 J. Goldingay, "The Book of Daniel:
Three Issues" Themelios(1977)2: 45-49, 47. 38 J. McDowell, 67. 39 "应验"(fulfilment)和"完成"(consummation). 40 思高,74. 41 Young, 293. 42 邝炳钊,"实用旧约解经法",初熟之果(中神,1979),12-15。有关我们是否可以仿效新约作者解释旧约的方法,参R.N. Longenecker, "Who is the Prophet Talking About?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New Testament's Use of the Old" Themelios,(1987)1: 4-8,
7-8; R.N. Longnecker, " 43 R.T. France, Jesus and the Old
Testament(Tyndale, 1971), 72-73. 44 J.H. Walton, 26-27; B.S. Childs,
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Fortress, 1978), 619. (五)为什么现今的福音派学者不赞同第四国是希腊? 最主要的原因乃是认为第四国是希腊的学者多数相信但以理书是主前第二世纪的作品;这是许多福音派学者所不能接受的(参本书的“绪论”)。 其实,一个接受但以理书是写于主前第六世纪的学者可以同时候赞同第四国是希腊,两者并不冲突。47 另一方面,有一些福音派的学者相信第四国乃指希腊,以及本书乃是在主前第二世纪所写,不是因为他们否定圣经的预言,只是觉得本书的信息与主前第二世纪犹太人的经历有更密切的关系;举世闻名的卜鲁斯便是一个代表人物。 笔者在本注释内,采纳了传统的解释;但是,我们应该重新思想希腊派的解释,分析它的长短,看看是否可以被接纳。 无论第四国是希腊或是罗马,最重要的乃是谨记因为基督道成肉身,“我们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就是一个末世性的救赎时代,这时代是来世与今世的重叠,是今世的终局阶段,也是新生的序幕。基督徒都应有此特有的时代感,使我们不甘作个普通人,采纳普通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48 47 明显的例子有R. Gurney和W.H. Walton. 48 何郑爱晖,“时候满足”,播道神学院院讯(1988)二月,2. 参考书目 一、英文书刊 二、中文书刊 三、杂志(英文) 四、杂志(中文) 一、英文书刊 Albright, W.F.Anderson, A.A. Backus, W.Baillet, M.ra^n, Grotte 4: Les Paroles des
Luminaires", RB 68: 195-250. Baldwin, J.Baldwin, J.Baldwin, J.G.(TOTC). IVP, 1978. Baldwin, J.G.Themelios 4: 6-12. Baltzer, K.The Covenant Formulary in Old Testament, Jewish, and Early Christian
Writings. Westminster, 1971. Baring-Gould, S.The Book of Were-wolves. London, 1865. Barr, J."Daniel" in Peake~s
Commentary. Nelson, 1962. Barton, G.A.Archaeology and the Bible. American Sunday School Union, 1937. Bauckham, R.J.Themelios 3: 10-23. Beale, G.K.JETS 27: 413-424. Beasley-Murray, G.R.CBQ 45: 44-58. Beasley-Murray, G.R.Revelation. Eerdmans, 1974. Beeks, M.A.Das Danielbuch. Leyden, 1935. Beeks, M.A.Festsch, Th. Vriezen. Wageningen, 1966. Behrmann, G.Das Buch Daniel. Bentzer, A.Daniel(HAT). Mohr, 1952. Berman, H.J.The Interaction of Law and Religion. SCM, 1974. Bevan, A.A.A Short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Danie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892. Black, M.NTSt. 18. Boadt, L.Jeremiah 26-52, Habakkuk, Zephaniah, Nahum. Michael
Glazier, 1982. Boadt, L.Reading the Old Testament. Paulist, 1984. Bollier, J.A.Interpretation 8: 404-413. Boutflower, C.In and Around the Book of Daniel. Zondervan,
1963. Bravermann, J.Jerome~s Commentary on Daniel. Catholic Biblical Association, 1978. Bright, J.A History of Israel. SCM, 1981. Brown, R.E.CBQ 20: 417-443. Brownlee, W.H.The Meaning of the Dead Sea Scrolls. Oxford,
1964. Bruce, F.F.Biblical Exegesis in the Qumran. Tyndale,
1960. Bruce, F.F. Christ
the Lord. ed Rowden, H. H. IVP, 1982. Burrell, D.R.American Journal of Insanity(1894)493-504. Cameron, G.C.History of Early Iran Chicago, 1936. Campbell, D.K.Daniel: Decoder of Dreams. Victor, 1977. Caquot, A.
be^tes et le fils d~homme", Semitica 17: 35-71. Carson, D.A. Lion's Handbook of Christian Belief. Lion, 1982. Casey, M.Son of Charles, R.H.Pseudepigrapha. Childs, B.S.Introduction to the Old Testament.
Fortress, 1978. Churchill, W.The Eloquence of Winston Churchill. Signett,
1957. Clifford, R.J.BASOR 220:
23-26. Clines, D.Ezra, Nehemiah, Esther. Morgan, Marshall & Scott, 1984. Clouse, R.G. ed.The Meaning of the Millennium. IVP, 1977. Cody, A.Ezekiel. Michael Glazier, 1984. Cook, S.A.Journal of
Philology 26: 306-313. Cooke, G.A Text Book of North Semitic Inscriptions. Oxford,
1903. Collins, A.Schemes of Literary Prophecy Considered. London,
1927. Collins, J.J., CBQ 36:33-35. Colloins, J.J.Daniel(The Form of the Old Testament Literature)Eerdmans, 1984. Collins, J.J.Daniel, 1-2 Maccabees. Michael Glazier, 1981. Collins, J.J. Interpretation 39: 131-143. Collins, J.J.JSOT 21: 83-100. Coxon, P.W.Transactions of Coxon, P.W.VT 26: 400-405. Craigie, P.C.The Book of Deuteronomy. Eerdmans, 1976. Craigie, P.C.Ezekiel. St. Andrew, 1983. Craigie, P.C.The Twelve Prophets. II. St. Andrew, 1985. Crenshaw, J.L.Old Testament Wisdom. SCM, 1981. Criswell, W.A.Daniel. Zondervan, 1970. Cross, F.M.BA 19: 83-86. Cross, F.M.The Ancient Library of Qumran and Modern Biblical Studies. Doubleday, 1961. Cross, F.M.JTC 6: Cullmann, O.The Christ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SCM,
1959. Culver, R.Daniel and the Latter Days. Moody, 1962. Dahood, M.rihham, to conceive, enwomb", Biblica 44: 204-205. Dahood, M.Psalms-I. Doubleday, 1966. Davies, P.R.Daniel. JSOT, 1985. de Vaux, R.Ancient Israel. McGraw-Hill, 1965. Declor, M.Le livre de Daniel. Gabalda, 1971. Dougherty, R.P.Nabonidus and Belshazzar. Yale, 1929. Driver, S.R.An Introduction to the Literature of the Old Testament. World Publishing Co., 1956, Reprint. Driver, S.R.The Book of Daniel. Dupont-Sommer, A.Dead Sea Scrolls:
A Preliminary Study. Blackwell, 1952. Dupont-Sommer, A.Ecrits Esse*niens. Eichrodt, W.Theology of the Old Testament. SCM, 1967. Eissfeldt, O.The Old Testament: An Introduction. Blackwell,
1965. Eissfeldt, O.ZAW 63: 105-114. Ellis, P.F.The Men and the Message of the Old Testament. Liturgical,
1975. Emerton, J.A. JTS 9: 225-242. D'Envieu, J.F.Le livre du prophe*te Daniel. 4 vols.
Paris, 1888-1891. Erickson, M.J.Contemporary Options in Eschatology. Baker,
1977. Fage, J.D.A Short History of Africa. penguin, 1960. Feinberg, C.L.Jeremiah. Zondervan, 1982. Feinberg, P.D.Tradition
and Testament. Moody, 1981. Finegan, J.Handbook of Biblical Chronology. Princeton
University, 1964. Flusser, D.Israel Oriental Studies(1972)2:
148-175. Ford, D.Daniel. Southern Publishing, Association, 1978. France, R.T.Jesus and Old Testament. Tyndale, 1971. Frank, R.M.CBQ 21: 505-507. Free, J.Archacology and Bible History. Scripture
Press, 1969. Freedman, D.N.BASOR 14: 31-32. Frost, S.B.Old Testament Apocalyptic. London, 1952. Gadd, C.J.Anatolian
Studies 8: 35-92. Gaebelein, A.C.The Prophet Daniel. Our Hope Publisher, 1911. Gammie, J.G.Daniel. Knox, 1983. Gammie, J.G.Interpretation
39: 144-156. Gammie, J.G.JBL 95:
191-204. Gaster, M.The Search 1: 15-30. Ghirshman, R.Iran. Penguin, 1954. Ginsberg, H.L.Studies in Daniel. Jewish Theological Seminary, 1948. Ginsberg, H.L.VT 3: 400-403. Glneck, N.Hesed in the Bible. tr. Gottschalk, A. Hebrew Union College,
1967. Goldingay, J.How to Read the Bible. Oliphants, 1977. Goldingay, J., Themelios (1977)2: 45-49. Gordon, C.H.The Common Background of Greek and Hebrew Civilizations. Norton Library, 1965. Gordon, C.H.The World of the Old Testament. Graham, B.Angels. Doubleday, 1975. Gray, J.I and II Kings. SCM, 1963. Grayson, A.K.Babylonian Historical-Literary Texts. Toronto,
1975. Green, J.B.How to Read Prophecy. IVP, 1984. Greenberg, M.hay/he", JBL 76: 34-39. Gurney, R.God in Control. H.E. Walter, 1980. Gurney, R.J.M.& 7", Themelios 2: 39-45. Guthrie, D.The Relevance of John's Apocalypse. Eerdmans,
1987. Habel, N.C.The Book of Job. SCM, 1985. Hammer, R.The Book of Danie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Hampton, C.Criminal Procedure. Sweet & Maxwell, 1982. Hangel, M.Judaism and Hellenism. I Fortress, 1974. Hanson, P.D.The Dawn of Apocalyptic. Fortress, 1975. Harris, R.L.Jesus of
Nazareth, Savior and Lord. ed. Carl Henry. Eerdmans, 1966. Harrison, R.K.Hartman, L.F.The Bible
in Current Catholic Thought. ed. Mckenzie, J. L. Herder & Herder, 1962. Hartman, L.F. and Di Lella, A.A.The Book of Daniel(Anchor)Doubleday & Co., 1978. Hasel, G.F.Biblica 56: 173-192. Hasel, G.F. JSOT 12: 17-30. Hauck, P.How to do what you want to do. The Hayes, J.H.Introduction to the Bible. Heaton, E.W.The Book of Daniel. SCM, 1956. Heschel, A.J.The Prophets. Harper & Row, 1962. Hill, D.The Gospel of Matthew. Eerdmans, 1981. Hoehner, H.W.Chronological Aspects of the Life of Christ.
Zondervan, 1977. Hooker, M.The Son of Man in Mark. McGill, 1967. Hsieh, A.Some Problems in the Aramaic Portions of the Book of Daniel. Th. M. Thesis, Talbot Theological Seminary, 1961. Humphreys, W.L. JBL 92: 211-213. Ironside, H.A.Lectures on Daniel the Prophet. Loizeaux,
1920. Jackson, R.19
Proceedings in the Trial of the Major War Criminals Before the International
Military Tribunal. 1948. James, F.Personalities of the Old Testament. N.Y.,
1939. Jastrow, M.Dictionary of the Targumim. Jeffary, A.IB 6.
Abingdon, 1956. 339-549. Jenkins, E.The Authorship of Daniel. Th. M. Thesis, Talbot Theological
Seminary, 1955. Jephet, I.A.Commentary on Daniel. ed. Margoliouth, D.S. Oxoniensia, 1889. Jepsen, A.VT 11:
386-91. Jerome,Jerome~s Commentary on Daniel. Baker, 1958. Jones, G.H.1 and 2 Kings. Eerdmans, 1984. Jones, O.R.TDNT, V:
489-493. Josephus,Antiquities. Jouon, P.P.Grammaine de L~'Hebreu Biblique. Jung, C.G.Man and His Symbols. Kaiser, W.Toward an Old Testament Theology. Zondervan,
1978. Kelso, J.L.BASOR Supplementary Studies, No. 5-6. Kempton Heuitt, C.M.Dreams, Visions and Oracles. Baker, 1977. Kim. S.d. Tu/bingen, 1983. King, G.R.Daniel. Eerdmans, 1966. Kitchen, K.The Bible in Its World. Paternoster, 1977. Kitchen, K.A.Some
Problems in the Book of Daniel, et. al. Wiseman. Tyndale, 1965. Kliefoth, T.Das Buch Daniel. 1868. Kline, M.The Law
and The Prophets.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1974. Kline, M.Treaty of the Great King. Eerdmans, 1963. Knight, G.A.F.Isaiah 40-55. Eerdmans, 1984. Koch, R.Sacramentum Verbi 3:
869-877. Koldewey,Das Wieder esstehende Babylon. Kraeling, E.G.JBL 63: 11-18. Kraeling, E.G.Rand McNally Bible Atlas. Rand McNally, 1966. Krahmalkov, C.BASOR 223:
55-57. Kriese, R.Decision February 1987, 12-13. Kngel, J.L.The Idea of Biblical Poetry. Yale University, 1981. Kwong, A.The Initiatory Oath of the Dead Sea Scroll. Unpublished
M.A. Thesis, Wheaton, 1972. Labuschagne, C.J.VT 14: 97-99. Lacocque, A.The Book of Daniel. John Knox, 1979. Lacocque, A.Migration
Today 15. Lang, G.H.The Histories and Prophecies of Daniel. Oliphants,
1942. Langton, E.HJ 132: 605-615. Lenglet, A.te*raire
de Daniel 2-7", Biblica 53:
169-190. Leupold, H.C.Exposition of Daniel. Baker, 1969. Levi, D.V.G."'El`Elyon in Gen. 14: 18-20", JBL 63: 1-9. Lidzbarski, M.Altaramai/sche Urkunden
aus Assur. 1921. Lindenberger, J.M.Interpretation 39:
181-186. Lipinski, E.VT 20. Lohmeyer, E.Lord of the Temple. Oliver and Boyd, 1961. Longenecker, R.N.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New Testament's Use of the Old", Themelios(1987)1: 4-8. Longenecker, R.N. Trad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n the New Testamant. Eerdmans, 1987. Luck, G.C.Daniel. Moody, 1958. Machae, G.W.A Pastoral Gudie to the Bible. Gill and Macmillian, 1979. Martin, W.J.Notes on Some Problems in the Book of
Daniel. et. al Wiseman. Tyndale, 1965. McClain, A.J.Daniel`s Prophecy of the Seventy Weeks. Zondervan,
1940. McCormisky, T.E.WTJ 47: 18-45. McDowell, J.Prophecy: Fact or Fiction. Daniel in the Critic's Den. Campus Crusade, 1979. McKeating, H.Studying the Old Testament. Epworth, 1979. Mckenzie, J.L.Second Isaiah. Doubleday, 1968. Meier, P.Renewing
Your Mind in a Secular World. ed. Woodbridge, J.D. Moody, 1985. Meinhold, J.Das Buch Deniel. C.N. Beck, 1889. Meissner, B.Babylonien und Assyrien. 1920-25. Mickelson, A.B.Daniel & Revelation: Riddles or Realities. Thomas
Nelson, 1984. Migne, J.P. ed.Patrologiae Cursus Completus: Series Graeca. Paris,
1912. Milik, J.T.Ten Years of Discovery in the Wilderness of Judea. SCM, 1959. Millard, A.R.EQ 49: 67-73. Miller, P.D.The Divine Warrior in Early Israel. Harvard,
1973. Miller, P.D. Jr.Interpreting the Psalms. Fortress, 1986. Milne, B.Know the Truth. IVP, 1982. Mitchell, T.C. and Joyce, R.Some Problems in the Book of Daniel. et. al. Wiseman. Tyndale, 1965. Moberly, W.The Crisis in the University. SCM, 1949. Montgomery, B.L.A History of Warfare. Collins, 1968. Montgomery, J.A.The Book of Daniel(ICC). T.&.T. Moore, G.F.Judaism. II. Harvard, 1946. Moore, G.F.Morkholm, O.Antiochus IV of Moscati, S. JBL 66: 305-310. Moule, C.F.D.BSNTS 3: 40-53. Moule, C.F.D.The Origin of Christ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Muilenberg, J. JBL 79: 197-209. Narramore, C.M.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Zondervan, 1966. Nicholls, B. Lion's Handbook of Christian Belief. Lion, 1982. Nickelsburg, G.W.E.Resurrection, Immortality, and Eternal Life in Intertestamental Judaism. Harvard, 1972, Niditch, S. Ideal Figures in Ancient Judaism. ed. Collins. J.J. Scholar, 1980. Niditeh, S. andDoran, R. JBL 96: 179-197. Niebuhr, R.The Nature and Destiny of Man. Nisbet, 1944. North, M.The History of Israel. Harper & Row, 1960. North, M.The Laws
in the Pentateuch and Other Essays. Fortress, 1967. O'Connor, M.P.Hebrew Verse Structure. Winona Jake, 1980. Oppert.pe*dition Scientifique en Me*sopotamie. Otto, R.The Idea of the Holy. Oxford, 1926. Palache, J.L.Semitic Notes on the Hebrew Lexicon. Brill,
1959. Payre, J.B.The Imminent Appearing of Christ.
Eerdmans, 1962. Payne, J.B.JETS 21: 97-115. Pentecost, J.D.Things to Come. Dunham, 1958. Pettinato, G.BA 39: 44-50. Pfeiffer, C.F.The Philip, J.By the Rivers of Babylon. Didasko Press, 1972. Plogen, O.Das Buch Daniel. Gu/tersloh,
1965. Porten, B.Archives from Elephantine, Porteous, N.Daniel(OTL). SCM, 1965. Poythress, V.S.Trinity Journal 6: 131-149. Prince, J.D.Mene Mene Tekel Upharsin. Johns Hopkins, 1893. Pusey, E.B.Daniel the Prophet. Funk & Wagnalls, 1985. Rabbi, I.J.The Aramaic Section of Ezra and Daniel. Hebrew
Union College, 1982. Raven, J.H.Old Testament Introduction. Fleming H, Revell, 1910. Richards, K.A Form and Traditio-historical Study of rsh`. Ph. D.
Dissertation, Robinson, J.A.T.But That I Can't Believe. N.Y., 1967. Rogerson, J.W. JThS 21: 1-16. Rosenthal. F.A Grammar of Biblical Aramaic. O. Harrassowitz, 1961. Rowe, R.D.Christ the
Lord. ed. Rowden, H.H. IVP, 1982. Rowley, H.H.Darius the Mede and the Four World Empires in the Book of Daniel. Rowley, H.H. JTS 32: 12-31. Rowley, H.H.The Relevance of Apocalyptic. Association Press, 1963. Rowley, H.H. The
Servant and Christian Apocalypse from Daniel to the Revelation. Blackwell, 1965. Rowley, H.H.Studia
Orientalia Ioanni Pedersen. Einar Munkegaard, 1953. Rushdoony, R.J.Thy Kingdom Come. Thoubum, 1978. Russell, D.S.Russell, D.S.Daniel. Sabourin, L.Biblical Theology Bulletin 4: 290-311. Sachs, A.J. andWisman, D.J.Iraq 16: 202-212. Saggs, H.W.F.The Greatness that was Sahlin, H.Study of Theology 23: 41-68. Sakenfeld, K.D.The Meaning of Hesed in the Hebrew Bible: A new Inquiry. Scholar Press, 1978. Sawyer, J.F.A.Isaiah I. II. St. Andrew, 1984, 1986. Schmid, H. Judaica 27:
192-220. Scullion, J.Isaiah 40-66. Michael
Glazier, 1982. Segal, J.B. JSS 10: 2-20. Sellers, O.R.Biblical Archaeological Reader. Selms, van A.Job. Eerdmans, 1985. Showers, R.E.Grace Journal 11. Silva, M.Has the Church Missed the Bible. Zondervan,
1987. Snaith, N.Distinctive Ideas of the Old Testament. Sehocken,
1964. Soden, von W.Grundriss der akkadischen Grammatik. Sokoloff, M.JBL 95:
277-279. Staples, W.E.JNES 6: 65-79. Steinmann, J.Daniel: Text Francais, introduction et Commentaires, Descle*e
de Brouwer, 1961. Stevens, W.R.The Book of Daniel. Bible House of L.A., 1949. Strauss, L.The Prophecies of Daniel. Loizeaux Brothers, 1969. Stuart, M.A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Daniel. Crocker & Brewster, 1850. Swim, R.E.Beacon Bible Commentary. IV. Tadmos, H.JNES 15. Tatford, F.A.The Climax of the Ages. Marshall, Morgan & Scott, 1953. Thiele, E.R.A Chronology of the Hebrew Kings.
Zondervan, 1977. Thomas, D.W.JTS 15: 54-57. Thomas, W.H.G. BS 125:
253-262. Thomson, J.E.H.The Pulpit Commentary. Funk & Wagnalls, 1909. Torrey, C.C.Transactions
of the Con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 1909. Towner, W.S.Daniel. Knox, 1984. Towner, W.S.Interpretation 39: 157-169. Tournier, P.The Strong and the Weak. Unger, M.F.Unger's Commentary on the Old Testament. II.
Moody, 1981. Vermes, G. An Aramaic Approach to the Gospels and
Acts. ed. Black, M. Oxford, 1967. Vermes, G.Jesus the Jew. Collins, 1973. Vogt, E.Biblica 37:
247-257. Von Rad, G.Theology of the Old Testament. I SCM,
1975. Walker, W.O. Jr.Interpretation 39:
176-181. Waltke, B.K.BS 133:
319-329. Walton, J.H.JETS 29:
25-36. Walvoord, J.F.Daniel: The Key to Prophetic Revelation. Moody,
1971. Ward, W.A.BS 114:
40-59. Watts, J.D.W.Isaiah 1-33. Word, 1985. Wenham, G.J. Themelios(1977) 2: 49-52. Westermann, C.Isaiah 40-46, SCM, 1978. Wharton, J.A.Interpretation 39:
170-176. Whitcomb, J.C.Darius the Mede.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Publishing
Co., 1963. Whitlock, G.S.Interpretation
14: 3-13. Whybray, R.N.Isaiah 40-66. Oliphants, 1975. Whybray, R.N.The Second Isaiah. JSOT, 1983.' Wilson, J.D.Did Daniel Write Daniel? Cook, n.d. Wilson, R.D.Princeton
Theological Review 15: 90-145. Wilson, R.D.Studies in the Book of Daniel. Putnam's Sons, 1917. Wiseman, D.J.Chronicles of Chealdean Kings. British
Museum, 1956. Wiseman, D.J. Notes on
Some Problems in the Book of Daniel. et. al.
Wiseman. Tyndale, 1965. Wiseman, D.J. et al.Notes on Some Problems in the Book of Daniel. Tyndale,
1965. Wolff, H.W.Wood, F.M.The Dilema on Daniel. Broadman, 1985. Wood, L.A Commentary on Daniel. Zondervan, 1973. Wood, L.The Bible and Future Events. Zondervan, 1976. Wordsworth, C.Commentary on the Holy Bible. VI.
Rington, 1876. Wright, W.A Grammar of the Arabic Languages. 1898. Wyngarden, M.J.The Syriac Version of the Book of Daniel.
Drugulin, 1923. Yadin, Y.The Art of Warfare in Biblical Lands.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1963. Yamanchi, E.Foes From the Northern Frontier. Baker,
1982. Yamanchi, E.Greece and Babylon. Baker, 1967. Young,Young, E.J.The Messianic Prophecies of Daniel.
Eerdmans, 1954. Young, E.J.The Prophecy of Daniel. Eerdmans, 1949. Youngblood, R.F.JETS 29:
397-410. Zockler, O.Lange's Commentary on the Holy Scripture. XIII. Zondervan, 1960. Zuck, R.B.BS 128: 352-60. 二、中文书刊 丁立介但以理书考详。绍人丛书编辑处,1965(第三版)。 卜鲁斯以色列与列国史。香港:种籽,1983。 王天丽新造的人。香港:艺人之家,1986。 史密斯神合用的工人。印尼:圣道,1963。 布赖特以色列史。香港:文艺,1971。 米勒德现代中文圣经注释。香港:种籽,1984(再版)。 何慕义但以理书豫言的亮光。香港:中华神学院,1970。 伯来基圣经历史手册。香港:道声,1965。 居佛圣咏。香港:华明,1978。 胡里昂但以理书研经导读。香港:天道,1985。 房志荣“四首赞美天主的圣咏”,神学论集。33:335-346。 思高达尼尔十二小先知。香港:思高圣经学会,1954。 韦瑟韦氏旧约导论。香港:道声,1967。 唐佑之永恒。香港:浸信会,1984(再版)。 夏里斯圣经的灵感与正典。香港:种籽,1976。 陈方预言之钥:但以理书预言之研究。新加坡:加恩,1983。 华勒斯万王之王。台湾:校园,1981。 曾立华在盼望中儆醒。香港:天道,1986。 曾立华从上而来的文献。香港:学生福音团契,1983。 张明佑等与希伯来哲士对话。台湾:长老会青年事工委员会,1980。 冯荫坤腓立比书注释。香港:天道,1987。 杨以德旧约导论。香港:道声,1974。 贾玉铭但以理书新讲义。台湾:少年归主社,1972(再版)。 翟辅民但以理书释义。香港:宣道,1954。 励德厚、陈金镛旧约历史。香港:辅侨,1965。 邝炳钊“实用旧约解经法”,初熟之果。香港:中神,1979。 谢友王两约中间史略。香港:种籽,1978。 韩承良圣经中的制度的习俗。香港;思高,1982。 戴业劳旧约以色列民族史。台湾:光启,1951。 苏佐扬但以理书。香港:天人,1983。 谢秀雄爱与希望的信息。香港:文艺,1987。 三、杂志(英文) Paula Chin, "Mystics,
Money and Power", Newsweek, July, 1987, 10-13. "One for the
Heart", Newsweek, June 29, 1987, 42-43. "Saving Souls - On a Ministry", Newsweek, July,
1987, 44. "Taking Blame", Newsweek, July,
1987, 22. 文献 Enuma Elish Song of Songs Rabbath Midrash Psalms Abot de Rabbi Natan A 四、杂志(中文) 何郑爱晖,“时候满足”,播导神学院院讯,1988年2月,页2。 杨牧谷,“性陷阱”,教牧分享,1986年7月,页7-9。 彭鹏,“大律师拟弃假发”,明报, 鲁宗,“相对论”,突破,1987年8月,页22。 ──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但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