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书
二1~三5
以色列离弃神
二8 藉巴力说预言,随从无益的神 希西家和约西亚纵然实施改革,犹大百姓依然经常复归混合宗教的信仰,奉行迦南人的仪式,崇拜他们的神祇。这种混合宗教的先知奉巴力之名说预言,并在巴力的偶像之前求问默示。
二10 基提海岛 按照万国图(创十)的记载,基提是雅完(希腊、爱奥尼亚)的后代。雅完的居处是爱琴海和东地中海。基提大概是基提翁的希伯来语名字。基提翁是个铜器时代的遗址,位于塞浦路斯岛中南部海岸,今日的拉纳尔卡(Lanarca)附近,但更有可能是指全岛。在耶利米时代,基提一语大概是希腊的统称,或泛指遥远的地方。主前七世纪的亚拉得陶片文字所提及的基提人,有希腊语的名字。他们大概是来自塞浦路斯的商人。
二10 基达 基达是以实玛利的次子(创二十五13),也是全盛时期在主前八至四世纪的一个以实玛利部落的名字。亚述和后期巴比伦的文献称之为卡达尔。基达的人名似乎与闪族语的南支有关。这些以阿拉伯半岛南部为根据地的部落,亦不时在黎凡特和西乃半岛出没。基达人住在东面的荒野,基提人则住在海角的西面。
_
从黎凡特北端向南望
二11 古代近东国家更换神祇的先例 很多国家因为外来的影响,在其诸神系统中增添新神。但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神祇的名字会稍有更改。但一国换了他的神在古代近东而言,是完全陌生的概念。这动词大概有「以货易货」的意思。若然,其意思就不独是更换,而是换取更有价值的事物。
二13 破裂的池子 水库通常是在成分为石灰岩的山中开凿。蓄水池内部必须漫上石灰灰泥,才能将雨水引入池中。但这些水库往往会出现裂缝,以致存水漏出,农夫丧失维生的必需品。
_
彼特拉山中的水坝
二15 狮子的比喻 狮子大概代表如狮吞吃邦国的亚述人。不少亚述战役都符合本节的描述。亚述人好几个城市的城门,都饰以有翅膀、有人面的狮子。
二15 焚烧城邑 好几场亚述战役都符合这个描述。入侵黎凡特的亚述统治者包括了提革拉毘列色三世(主前745~727年)、撒缦以色五世(主前727~722年)、撒珥根二世(主前721~705年)、西拿基立(主前705~681年)、艾萨克哈顿(主前681~668年)。由于亚述人无意在这些城镇定居,他们习惯把它焚烧作为不合作的代价,以儆效尤。
二16 挪弗 挪弗(孟斐斯)是早期埃及君王的住处。很多犹大人(按照希罗多德的记载,很多腓尼基人也是如此)于主前五八七年巴比伦侵略时逃亡至此。这城按考证是开罗以南约十五哩,位于尼罗河西畔的米特拉欣内(Mitrahineh)。
这城由主前一○○○年左右开始衰退,但第二十五王朝把它修复,成为主前七世纪埃及君王的主要住处。第二十六王朝的君王很有可能也是在此居住。进一步资料,可参看:四十六章19节的注释。
二16 答比匿 答比匿是尼罗河三角洲东部地区的一个前哨基地,接近西乃半岛。希腊人称之为达夫内(Daphne),主前七世纪他们以雇佣兵的身分在这基地居住。按照希腊史家希罗多德的描述,达夫内是埃及建筑来阻挡亚述侵略的三个前哨基地之一。犹大人于主前六世纪逃避巴比伦人时,可能一度在此停留。
二16 打破你的头顶 剃头(NIV,和合本:「打破你的头顶」)在古代近东往往(但不一定)表示其人是奴隶或属下。然而「剃」这个希伯来词语在此的使用颇具争议,学者甚少有一致的意见。
二18 西曷 西曷大概是「贺如司的水」的希伯来语名称。贺如司是埃及的猎鹰神祇。此地大概是尼罗河三角洲东北部的水域,但位置不明。部分学者相信它就是埃及小河,即从巴勒斯坦南下埃及最先遇上的水域。
_
贺如司雕像
二18 大河 幼发拉底河(和合本:「伯拉大河」)在圣经之中,往往称为大河。
二20 高冈和青翠树下作为娼妓场所 迦南地方性神殿的丰饶礼仪有一部分是在有各种树木(包括橡树、杨树、笃耨香树)的冈顶进行的。何西阿书四13也提到过以丰饶神祇为奉献对象的性交礼仪。在以色列的图像中,亚舍拉是棵规格化的树木。
二22 碱和肥皂 本节译作「碱」的物质是碳酸钠的副产品,大概自埃及进口。肥皂则用当地某种植物烧成的灰制成。
二23 众巴力 巴力以复数出现,是指迦南众多的崇拜巴力之祭仪中心。换言之,每个城市(如:推罗、西顿、迦得)都有自己的巴力。旧约之中好几个地名都有巴力的成分,如:巴力洗分、巴力毘珥。学者假定这些地名是「毘珥之巴力」、「洗分之巴力」的意思。巴力是「主」的意思,早在主前十八世纪,已经在马里文献的亚摩利人名之中,以神祇的名字出现。有些学者甚至提出主前第三千年纪末期的例证。到了主前十四世纪,埃及人用这名字称呼风暴之神。阿拉拉赫、亚马拿、乌加列的文献,都清楚以之为风暴之神阿达德的名字。巴力又是丰饶崇拜的神祇,会死(冬)而复起(春)。乌加列神话描述他与雅姆(海洋)、摩特(死亡)作战。女神亚拿特和亚施他特是他的伴偶。
二23~24 骆驼/野驴的象喻 年轻的母骆驼(原文,和合本:「独峰驼」)并不是可靠的牲口,经常神经质地到处游荡。母驴(按原文也是雌性)在发情期时变得十分强暴,会追逐公驴。以色列也就像野性的母驴一样,追逐巴力。
二27 以木头为父,石头为母 本节所指的木头是女神亚舍拉的偶像,象征男性神祇的反是「生我的」。如此,以色列人的崇拜是胡里胡涂的崇拜。至于经文是泛指多神崇拜还是针对丰饶象征,却难以断定。
二28 神的数目与城的数目相等 大部分古代近东民族的诸神系统,都有数以百计甚至数以千计的神祇。耶利米宣称犹大人在这方面与他们的多神邻邦没有分别。按照惯例,城镇都各有自己的守护神祇。随着城镇的增长,神祇的数目亦同时递增。
二32 妆饰 本节译作「妆饰」的字眼在其他经文译作宝石。但在此是指新妇的礼服,或新妇独有的饰物。有关装饰品的描述,可参看:以西结书十六11~12的注释。
二36 因埃及和亚述蒙羞 耶利米是特指某些事件,还是泛指这两个国家并不清楚。至少从主前七三二年开始,犹大和以色列都已经归服了亚述为藩属。但亚述后来不但没有保护他们,反而毁灭了他们;以色列在主前七二一年,犹大在主前七○一年。埃及则无能保护藩属,不受亚述或其他西亚洲王国强权的侵害。归根结柢,两国都不能向犹大提供所冀望的安全和保障。
二37 两手抱头 「两手抱头」的姿势在古代近东是志哀的方式,可见于主前十三世纪比布罗斯王阿希兰的腓尼基石棺之上。埃及《两兄弟的故事》亦形容这个姿势是哀悼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