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六十四篇
第六十四篇(天网恢恢)。
一、题目:仇敌射义人神必射他们
二、作者:大卫
三、大纲:
1、向神呼求(一至六节)
2、神为义人射伤敌人(七至十节)
四、中心节:
“义人必因耶和华欢喜,并要投靠他;凡心里正直的人,都要夸口。”(十节)
五、小引:
大卫一生中少有平安的时候。从年幼到年老总是有仇敌,总是有战争。等到他攻下了外面的一切仇敌,不幸还有自己的儿子反对他,要取他的王位。大卫却是神的受膏者,所以他的仇敌不是私人的仇敌,乃是神的仇敌,所以他才能放心的求神反对他们。神也必向那些恶人射箭,使他们都害怕。
六、详解:
第一节“神阿,我哀叹的时候,求你听我的声音;求你保护我的性命,不受仇敌的惊恐。”大卫向神的呼求等于向仇敌宣战的口号。信徒若与神站立在一边.就必以他的仇敌为自己的仇敌。神听他儿女的祷告,不在乎大声音喊叫,乃在乎在神面前“倾心吐意“(参六二篇)。哈拿祷告的方式是“心中默祷,只动嘴唇,不出声音”神在高天听见了,并看见她心中的愁闷,就应允了她的祈求(撒母耳记上一章十三节)。站在附近的以利虽听不懂这样的祷告,但神在高天却明白了一切。
大卫的祷告是心中的“哀叹”。神既是“鉴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所以他马上就知道那些诚心向他呼求的人。大卫每逢遇到困难的事就以求神为解决痛苦的妙法。
第二节“求你把我隐藏,使我脱离作恶之久的暗谋,和作孽之人的扰乱,”这里所说“恶人的暗谋”,可能是指押沙龙背叛他父亲的时候、亚希多弗同他设计害大卫。那时大卫祷告说:“耶和华阿,求你使亚希多弗的计谋变为愚拙。”大卫知道神比任何的恶人都聪明,所以只有靠神保守他脱离他们。神能用他的翎毛遮蔽他,使大卫可以“投靠在他的翅膀底下”(诗篇九十一篇四节)。这样,就不怕他们扰乱了。
第三节“他们磨舌如刀,发出苦毒的言语,好像比准了的箭。”言语如刀箭能伤人,能害人。”“示每,一面走,一面咒骂;又拿石头砍大卫王和王的臣仆;众民和勇士,都在王的左右。示每咒骂说:你这流人血的坏人哪去罢,去罢”(撒母耳记下十六章五至七节)。还有比这更苦的话么?每一句如同磨快了的箭刺入大卫王的心。古时作战乃是用弓用箭。并且箭上放毒,使人中了箭,就马上要死。如今新几内亚的土人还是这样作战。“他们的舌头是快刀”(诗篇五十七篇四节)。“作假见证,显出诡诈。说话浮躁的,如刀刺人”(箴言十二章十七至十八节)。“舌头在百体里也是最小的,却能说大话。看哪,最小的火,能点着最大的树林;舌头就是火,在我们百体中,舌头是个罪恶的世界”(雅各书三章五至六节)。恶话能伤人心,也能害人的好名。‘名誉就是第二生命’,所以舌头害人的名誉等于杀人的罪。
第四至五节“要在暗地射完全人;他们忽然射他,并不惧怕。他们彼此勉励设下恶计:他们商量暗设网罗,说,谁能看见。”正直人的行为虽完全无辜,却不能避免有人早晚以言语害他。谁能想到彼得会不认主耶稣呢?谁想到犹大会卖主耶稣呢?信徒步主耶稣的后尘,这样的事是万不能避免的。但是正遇到这样事的时候,全知全能的神必看顾倚靠他的人,并且终久必为他们伸冤报仇。
第六节“他们图谋奸恶,说:我们是极力图谋的;他们各人的意念心思是深的。”恶人可用尽百般的奸恶来找把柄好捏造义人的错误,好图谋他们的恶计。但以理和末底改都遇到这样仇敌的恶计,但是神破坏了他们的计划,信徒可以放心,神不但能保守爱他的,他还能利用仇敌的计划成就他的美意。如同使徒保罗要到罗马去,神就利用仇敌送他到罗马。
第七至八节“但神要射他们;他们忽然被箭射伤。他们必然绊跌,被自己的舌头所害。凡看见他们的,必都摇头。”诗人所描述的不仅是眼所能见到的血战,更要紧的,还有眼所不能见到的灵界大战。在这战争中,神亲自向信徒的仇敌射箭。可见神会负责对付信徒一切的仇敌。所以神的话说:“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马书十二章十九节)。恶人必被自己的舌头所害。“恶人嘴中的过错,是自己的网罗(箴言十二章十三节)。神定人罪的一个方法是凭他们的言语。“凡人所说的闲话,当审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来。因为凭你的话,定你为义,也凭你的话,定你有罪”(马太十二章卅六至卅七节)。
第九节“众人都要害怕,要传扬神的工作,并且明白他的作为。”爱他的人伸冤的时候,众人都害怕。神的工作是长久的,我们要明白他的旨意,就必须耐性等候事情的结局。信徒必要永远传扬基督在世上的工作。我们要明白神的工作,就要以永远的眼光看今世。信徒与基督一同坐在天上,就可以以神的眼光看现在,并看见将来的荣耀(以弗所书二章六至七)。
第十节“义人必因耶和华欢喜,并要投靠他;儿心里正直的人,都要夸口。”义人一般的快乐是从主的胜利来的。主既是战无不胜的元帅,信徒的喜乐也是永不止息的。“你们义人应当靠耶和华欢喜快乐”(诗篇卅二篇十一节)。信徒的喜乐具有感染性,能叫别人也快乐。“他使我口唱新歌,就是赞美我们神的话;许多人必看见而惧怕,并要倚靠耶和华”(诗篇四十篇三节)。
── 包忠杰《诗篇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