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第卅一篇
第三十一篇 压力
这篇诗影响了不只一位圣经人物,以致他们在极危险之际,心中便浮现其内容。约拿的祷告题材由此而出(6节);耶利米因第13节的一句话而惊恐;第5节成为耶稣在十架上最后之言的来历。诗篇第七十一篇的作者年事已高,很可能就是大卫本人,其开头的祷告则与第1~3节大同小异。经由本诗可见诗篇的角色,不仅局限于正式崇拜中的使用,并陈明原作者的经历,更能适用于人类各式各样的需要。
本诗独特之处为,从焦虑痛苦到满有把握往返了两次;第一次为第1~8节,然后是第9~24节。至于这现象是因又遭猛烈攻击,“雨后乌云重现”(常见的属灵经历),或是再度回顾原先的危机,以作更深入的探讨,在此很难断定。以下所给予这两段的题目,也不打算解决这问题。
受惊的人(三十一1~8)
1~6. 他信心的祷告。就像第十八篇一样197,大卫回想到早年所遇的危难与顺利脱险的经验,以及在那些日子保障他之物的背后,其实为神的手,因此而得着力量。他也知道,单有防御之力是不够的:合宜的主动与合适的庇护同样重要;见第3b节,第
7、8. 他的赞美。这两节对神的态度和行动所用的词汇,值得推敲,出埃及记三7、8也有类似的用词,内容更丰富。知道与原文意思相同,交有交付看管的意思,如此更突显出第8b节自由的感受。这种感受也藉第7节的困窘或压力(困苦的字根之意)与第8节宽阔之地的对比表达出来;参十八19的注释,并见一一九32。第
碰壁的人(三十一9~24)
9~13. 他的隔离。这名受害者情绪一落千丈,从难受到绝望(12节),以至万分恐惧(13节),由此可见仇恨的影响可以多强,特别是以拒绝来表明恨意时。诗篇第六篇同样用了枯干此一少见的字,表达相似的无助之愁苦,而导致沮丧的原因则未说明。根据第10节的希伯来文,此处的原因部分来自罪孽;不过从第14节可以明显看出,一心要加以定罪的并不是神,而是人。耶利米曾亲身置于如此残酷的环境下,因此他借用了四围都是惊吓一语,作为惯用的形容(耶六25,二十3、10,四十六5,四十九29;参哀二22)。
14~18. 他信心的祷告。第14节中,我和是强调语(6b节亦然),在此大卫将主动之力从仇敌手中夺回,并特意转向新的方向。他的祷告乃是先作宣告然后祈求,因此更显有力;因为第14与
16. 大卫为他自己求福(他曾为他的同伴如此求,四6),就是民数记六25众所周知的祝福;在他面对四围重重黑暗,或是避之惟恐不及的脸色(11节)时,这项祝福尤其必要。
17. NEB 译为“沉入阴间”,是根据七十士译本,但希伯来文含义甚丰(直译为“缄默直入阴间”),也可以照 RSV(哑口无言到阴间)或 JB 的译法。大卫最渴望的,是谗谤者不能再多言,下一节可为佐证。阴间,见六5的注释。
19~24. 他最后的赞美。这三对经文各有其主题:首先,神关怀属祂之人(19、20节);其次,亲身体验此点(21、22节);最后,呼吁众人爱神并信靠祂(23、24节)。第19节和24节则横跨这些界限,而一致强调要等候神的时间,一方面因为有所积存的……恩惠(19节),意即所储藏的美善(对我们不能忍耐的心,是最好的回答);另一方面则对凡仰望等候的人给予鼓励(24节;参
19、20. 这些形容神接管方式的比喻,对于从前身为逃犯、亡命之徒的人而言,是十分自然的用语;也令人想起第1~4节;见该处的注释\cs16。
22. 我曾急促的(或“痛楚地”)……诗一一六11同样记载了这类呼声(使用同一个句子引介),那里是对人际关系的绝望,至于原因为何,也像这里一样没有多说。由此更可见等候的需要(24节),正如本段(19~24节)一开始所指出的;同时亦可看出我们必须按照所清楚知道的事来判断,而不能倚赖感觉。我在“凡事平顺”(三十6)时所说的话,也可能同样不可靠。有些宣告则比较扎实,譬如十六2,三十二5,九十一2。
23. 耶和华的圣民,此处是指与祂立约并遵行的人:这字与第2节的慈爱相近。进一步的讨论,见十八25的注释。
24. 坚固你们的心\cs8也可以译为“祂必坚固你们的心”,如 AV。后者似乎较有意义,因向那些敢于信靠神的人,提出了必蒙帮助的保证,而不只是重复的劝勉。但无论如何,此处不是应许困难会结束,而是(参路二十二42、43)应许能有力量去面对。
197 见十八1~3的注释,那里山寨和岩石、磐石二字(顺序相反)与这里第2、3节相同。
198 约拿书二8回应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