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希米记
三1~32
重建工作的分配
三1~32 分段指派 在亚述时代,城墙的建筑工程是按段分派给各组工人的。撒珥根在科萨巴德建筑首都时,将城墙按段分派给来自帝国各省的工人建造。
三1 羊门 羊门(其他时代称之为便雅悯门)在圣殿山北面,毕士大池(这时代称为羊池)一带的路经这门通往汲沦溪谷。这门位于东墙北面,其路应该通往耶利哥。
三1 哈米亚楼和哈楠业楼 这两座楼位于城的西北面,在圣殿山的附近。其位置大致上与大希律时代之耶路撒冷的安东尼亚堡相同。
三3 鱼门 从鱼门(又称以法莲门)出城的路引向西北方。这是通往沿海平原的途径之一。
三3 城门结构 经文描述城门有四个部分:门扇、横梁、闩、锁。两扇城门的门枢通常是安装在埋于土中的石臼中。门两旁的是门梁,用木制成,安牢在墙上。门闩可以在门上滑动,末端套入门梁上的插口,然后用一系列小木钉锁在门的托架上。因此在城门关锁以后,没有钥匙就无法出城。
三6 古门 古门有时译作耶香纳门(Jeshanah
Gate;NIV),大致在鱼门南面不远之处。按照部分学者的考证,这门亦即是通往城市西部的米什纳门(Mishneh
Gate)。
三8 银匠和作香的 古代的城市都有一些同业行会之成员聚居的区域。工匠的行会往往是由家族构成,每个家族都发展了自己独有的秘传技巧,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
三8 宽墙 考古学家在耶路撒冷的西山发现了一段这时已经存在的城墙,从圣殿山的西墙向西延伸;这墙远比一般城墙为厚(超过20呎)。尼希米并没有重修宽墙,因为当时似乎无人在西山居住。
_
希西家的宽墙
三9 半个区的统治者 著名的亚述官衔拉伯皮珥卡尼(rab
pilkani)「区长」,为这个只在这情形出现的称号,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和合本之「管理耶路撒冷一半」,NIV
作「管理耶路撒冷的半个区」)。可惜有关这一带行政分区的细节,现存资料已经少之又少。
三11 炉楼 大部分学者相信这是饼铺区。它在城中的位置,邻近王宫和圣殿范围(见:耶三十七21)。
三13 谷门 谷门建于西墙,沿着大卫城的斜坡下到泰路平谷之处。克罗富特(Crowfoot)于主后一九二六至一九二七年发现的城门,相信就是此地的遗址。这门的宽度约有十二呎。
三13 撒挪亚 撒挪亚是萨非拉地区的一座城镇,位于耶路撒冷西南偏西约十五哩。
三14 粪厂门 粪厂门位于大卫城的南端,在谷门南面五百码强。这门开到欣嫩子谷和前往隐罗结泉的路上,但与现有城墙上的粪厂门不同(现代的粪厂门是在圣殿山的西南角附近,可以上溯到鄂图曼〔Ottoman〕时代)。
三14 伯哈基琳 伯哈基琳现称拉玛特拉黑珥,在耶路撒冷城外不远。
三15 泉门 这门位于城的东南边,距离粪厂门只有几百码。它大概是前往西罗亚池的通道,基训泉的水就是引到这池。主后一九二○年代就挖掘到这样一个城门。
三15 米斯巴 米斯巴按考证是耶路撒冷北面约八哩的纳斯贝遗址。
三15 王园西罗亚池的墙垣 学者一般认为这池是将基训泉的水引来,供耶路撒冷东缘灌溉的水道。这池建于城的南端,供水给位于汲沦溪谷和欣嫩子谷交界的王园。
三15 从大卫城下来的台阶 这台阶建于城的南端,其功用是方便沿陡峭的斜坡上下汲沦溪谷。这一带也发现了古代台阶的遗迹。
三16 伯夙一半 伯夙是本省最南面的地点,位于希伯仑以北约四哩之处。
三16 大卫坟地 在今日锡安山向游客宣称是大卫坟墓的地点,其实是个后期的传统。第一圣殿时代惟一的墓碑古坟,是在现代的西珥万村那里。这村隔着汲沦溪谷与大卫时代的耶路撒冷相对。这些古墓虽可上溯至铁器时代第二期,但却不是王陵。罗波安至亚哈斯的犹大列王(除了好几个显著的例子之外),都是在大卫城安葬。后期的君王若非葬在「乌撒的园内」(玛拿西、亚们),就是有自己的坟墓(约西亚)。希西家和约西亚王的几位继位者的安葬之处,圣经都没有提及。大卫城内王陵的位置,至今未能肯定。
三16 挖成的池子 这是另一个水池(NIV:「人工池」),有别于上一节所提的池子。但彼此相距不远。
三16 勇士的房屋 最有可能是精锐部队的军营,早期的代表人物是大卫的勇士(见:撒下二十三8的注释)。
三17 基伊拉 基伊拉大约位于撒挪亚(13节)和伯夙(16节)之间,在耶路撒冷西南二十哩。
三25 本节的描述 王宫范围是在圣殿山的南面,与之相接。城墙围绕宫殿边角城楼之处,大概就是本节中的「转弯」。
三26 俄斐勒 按学者考证,俄斐勒山是圣殿山和称为大卫城的南面山脊之间的一段地方。它显然建有围绕圣殿/王宫复合建筑的防御设施。部分学者相信有一座卫楼建筑于此,名字就叫做「俄斐勒」。
三26 水门 这门在山脊的另一边,与谷门相对。城门向东,通往基训泉和汲沦溪谷。
三27 俄斐勒的墙 俄斐勒的墙从俄斐勒朝西南沿汲沦溪谷延伸,直达水门。在较早的时代,这段城墙是在山坡半腰之处,但尼希米把它迁移到山脊的上面。考古学家发掘大卫城时,也找到了这城墙的一些片段。
三28 马门 这门是圣殿复合建筑朝东下到汲沦溪谷的通路。
三29 东门 部分学者认为这门与圣殿复合建筑东面,今日通称为金门(Golden
Gate)者有关。在现有的金门下面,可以看见旧门拱顶的痕迹。
三31 哈米弗甲门 这门又称为召集门,现今对它所知甚少。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它是圣殿复合建筑的墙,不是城墙的一部分。
三31 城的角楼 一般的看法认为它在城的东北角,其功用最有可能是瞭望楼。
三32 羊门 请参看三章1节的注释。
三32 银匠与商人 这城的重要商业中心之一,是在北面的城门旁边。这些团体被分派到这个地区十分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