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记第廿二章
Ⅲ 结论:对神应有的敬拜(二十二1~二十四33)
最后三章,每一章都讲到一个事件。乍看之下,这些事件仿佛只是随便收集的剩饭剩菜:众支派对一座坛的争论、临别演说,和又一次的立约典礼。不过,细究之下,这些事件都有同样的一个焦点,就是对以色列之神应有的敬拜──当如何向神献上敬拜,而如果没有这样行,会发生什么事。由此观之,祭坛之律所要教导的是,团体的敬拜应当使众支派合一,不是造成分裂。约书亚的临别演说,提及他身为摩西接班人的角色与权威,并警告百姓,切勿违背神的命令。在示剑的立约更新大典,最后一次将所有的百姓聚在一起,各支派都服在同一个政治和宗教的领导之下,承认他们要向神效忠,接受祂的约。约书亚和以利亚撒的逝世与埋葬,以及约瑟遗骸的下葬,象征以色列的合一。
A 祭坛之争(二十二1~34)
这里的记载是要让读者了解,在肯定以色列人已经完成了神的旨意(二十一43~45)之后,向这句话挑战的第一个事件。约书亚给约但河以东的支派奖赏,让他们回去(1~8节),于是他们便回到自己的家园,并且在边界上筑了一座坛,是按以色列的样式作的(9~10节)。这件事让其他的以色列人非常忿怒,甚至准备要去打仗,不过他们先派代表去,看是否能化解冲突(11~14节)。代表们提醒约但河东的各支派,过去以色列人不顺服的后果(15~20节),而约但河东的支派向他们保证,这座坛乃是他们与以色列合一的象征,不是为了要分开来献祭(21~29节)。这个答案令代表们相当满意,于是他们便回去了(30~33节)。约但河东的支派将他们的坛按使用的目的起名(34节)。约伯林(Jobling)看出,第10~34节为交错式结构。651
约但河东的人筑了一座坛(10节)
约但河西的人威胁要去攻打(12节)
约但河西的人派代表团前往(13~
代表团责备约但河东的人(15b~20节)
约但河东的人誓言无辜(22~23节)
约但河东的人解释所筑的坛(24~
约但河东的人解释所筑的坛(27b~28节)
约但河东的人誓言无辜(29节)
代表团接受约但河东之人的解释(30~31节)
约但河西的代表团返回家园(32节)
约但河西的人收回打仗的威胁(33节)
约但河东的人为祭坛取名(34节)
有些人辨认此段为祭司来源,目的是要保存宗教的合一,在一个地点敬拜,或在吉甲,或在示罗,或在耶路撒冷(参:申十二章)。652布特尔(Butler)指出,这件事和被掳到巴比伦的人有关。他们可以学到,复制耶路撒冷的敬拜是件危险的事,但同时,即使处在被掳的状况,仍然必须维持对神的忠诚。653
过去在文学方面的研究,则强调约书亚记二十二章对以色列人身分问题的重要性。波尔金尤其认为,描述以色列的词汇,和过到的邀请,使得约但河西的耶和华之地(19节)及住在那里的十个支派,和约但河以东的人截然不同。654因此,约但河西所差遣、以非尼哈为首的使团,是代表耶和华的全会众(16节)、以色列全会众(18、20节),以及以色列每个支派(14节)。而在约但河东的支派给予满意的答案,说他们是忠心的以色列人,要忠诚的事奉神之后,经文只称这十个支派为以色列人(30~32节)。这意味,现在东边的支派也算作以色列的一部分了。
动词过到(=渡过河;希伯来:`br),在约书亚记前五章中经常出现,但却从未用来描述约但河东的支派回到他们在河东岸的家园。这个字只用在非尼哈对他们的劝勉中,要他们回到约但河西的耶和华之地。波尔金也注意到,在非尼哈和约但河东支派各自发言时,有时态的改变。有些是指现在,如,今日,这日(希伯来:hayyo^m),有些是指未来,如明日,日后(希伯来:ma{ha{r)。655约但河东的支派,在第一、四、六、十三章和十四3、十八7已经可看出,他们代表以色列当中有一些人,虽血统为以色列人,也完全按照律法行事,承受神的应许,不过他们的产业是在应许之地以外。约但河东的支派也像喇合、基遍人、迦勒等人,代表可以成为以色列人的“外人”。他们亦代表以色列人并未完全取得该地,无法实现神应许的理想。神的应许仍然存在,也会实现,不过乃是因着神的恩典,超越了蒙召要顺服之人的失败。
对基督徒而言,阅读约书亚记二十二章,让人想起耶稣对教会管教方面的教训(太十八15~20)。为要维持神子民的合一,在有争议的时候,必须循一定的过程来寻求和好,在整个团体参与之前,先要派代表去和触犯的一方沟通。在约书亚记二十二章,神子民的代表顺利解决了问题。从更深一层的角度而言,这一章是在质疑怎样才算神的子民。合一的关注(十七章),与在圣洁的神面前保存圣洁的子民(林后六14~18)的必要,中间是有张力存在。最后,在成为神子民的资格上,以色列能够分辨什么是核心问题(对神正确的敬拜),什么是周边问题(在应许之地上得产业)。在分辨什么人是信徒,可以互相交往的事上,基督徒所得的吩咐,也是要分辨哪些为信仰的基本要素(约贰7~11),而哪些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林前三、八章)。
651 D. Jobling, The Sense of Biblical
Narrative: Structural Analyses in the Hebrew Bible II, JSOT Supplement
39 (Sheffield: JSOT Press, 1986), 98~99页。
652 例如,J.
653 Butler, 243~244页。
654 Polzin, 134~138页。
655 前书,139~141页。参 D. Jobling, The Sense of Biblical
Narrative: Structural Analyses in the Hebrew Bible II, JSOT Supplement
39 (Sheffield: JSOT Press, 1986), 103~106页。
i. 约书亚对约但河东之人的吩咐(二十二1~8)
1~4. 约书亚向约但河东的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说话。他提到他们的忠心。此处重复用到他在一12~15所吩咐他们的话,因此,一如约书亚对他们的交代,他们已经作到耶和华仆人摩西所吩咐的(如一13)一切事。约书亚又提到,我所吩咐你们的,你们也都听从了,所用的词汇,正是一18约但河东支派应许要顺服的话。如今耶和华你们的神……使你们弟兄得享平安,这句话不单延续了二十一44的应验,也让人想到约书亚在一13和15所说的话。约书亚如今实现了他当时给他们的应许,当以色列得享平安,不受仇敌侵扰时,约但河东的支派便可以回到他们的家园去。这样,在约书亚开始担任领导时,神所作的应许(二十一43~45)和约书亚的应许(二十二1~8)都实现了。
5~8. 约书亚在第5节的劝勉,重复了申命记前十一章摩西对以色列的劝诫。这里所关注的,要爱耶和华你们的神……尽心、尽性事奉祂,是申命记六5最核心的告白。656约书亚祝福这几个支派,把掳物分给他们,这些举动都显示,他承认他们乃是以色列立约团体的一部分。不过,提到玛拿西支派分为约但河东与河西的两半,意味以色列整体潜在的不合问题,657为以下的纷争铺路。
656 Woudstra, 317页,加上:申四4、29,十12,十一13等。参 Boling
and Wright, 509~510页。
657 Hawk, 120页。参 Fritz, 226页,他揣测这一段的起入,是由于第二十二章的背后有一古老的资料来源,其中认为约但河东的支派只是流便与迦得。
ii. 约但河东之人回到家园(二十二9)
这段叙述开始讲到约但河东的诸支派如何离开……回往,所用的动词与约书亚吩咐他们“回……去”相同(8节)。这便显示,他们的回去,亦是对约书亚的顺服。这里所强调的,是他们离开了以色列国(离开以色列人)、以色列的宗教(示罗),和所应许赐给以色列的地(迦南地),这也预示了未来几节将出现的纷争。
iii. 祭坛(二十二10~11)
基利绿在约书亚记十八17是便雅悯边界的一部分。它也可能是一个通用语,指约但河一带。由第10节看来,祭坛是建在迦南地,而且是高大的坛,就实际而言,这乃是指约但河东的人可以在他们的家园看到这坛。用来形容祭坛的字(希伯来文
ga{d[o^l l# mar~eh),和形容出埃及记三3焚烧之荆棘的字很像,因此它必会吸引路过之人的注意。在迦南地边界设立祭坛,在以色列后期并非罕见的事,耶罗波安一世在北国以色列境内,但和伯特利的边界上,都设立了有祭坛的圣所(王上十二28~29)。
iv. 约但河西之人威胁要打仗(二十二12~20)
第12~15节讲到众支派的反应,以及代表团的组成。十个支派回到“战争预备状态”,预备从事圣战,要制止合一的破坏,就是不在单一的圣所敬拜独一之神(申十二5)。
13~15. 因为此事有关敬拜的正确与否,以色列人便拣选一位祭司作代表。虽然在分配地业的时候,是由以利亚撒出面(参十四1),但这次使团的召集人却是他的儿子非尼哈。这或许是因为以利亚撒已经年迈,不过非尼哈在约但河东时就已是出名的祭司,他曾在巴力毗珥阻挡了以色列人去拜偶像(民二十五6~18)。因此,倘若约但河东的宗教出了偏差,他能够面对这样的挑战。而这件事既与以色列的合一有关,其余十个支派便各自派代表一同前去。658
16~20. 这里举出巴力毗珥和亚干的罪(书七章),以为前车之鉴。这两件事都使以色列的前途蒙上阴影,神的审判临到,整个国家都面临毁灭的威胁。转去不跟从和悖逆两个词,过去曾用来形容以色列对神的不忠,包括约书亚记第七章亚干的罪。659在这两件事之间,则是两度提到悖逆神的危险(18~19节)。在18节,代表团再度声明,由于恐怕神发烈怒,他们很在意维系全国的信仰。19节则提出解决的办法,就是让约但河东的人到河西来得地业。在那里,河东的诸支派可以参与以色列人的敬拜,在神所指定的地上敬拜真神。十个支派的人担心,约但河东的支派所盖的坛有竞争意味,要向别的神祇献祭。660他们用以色列从前悖逆的罪为例,劝导约但河东的人,不要走上那条路。
658 有关“家室”和“宗族”的用词,参书七14~18的讨论。
659 参该处对 m`l 的讨论(七1注释)。参这个词在利五15、21;民五6、11~31和结十四13~30的用法;Woudstra,
324页;Fritz, 223页。
660 Hawk, 126页。钥字 m`l(“不忠”)和 mrd(“悖逆”)不断出现在12~20节中,描述出十个支派对约但河东之人看法。参 Michell, 110页。
v. 约但河东之人解释筑坛的目的(二十二21~29)
21~22. 约但河东之人的回应,是以一段信仰告白开始,显示出他们对以色列之神的信心。他们反覆声称大能者,神,耶和华!这个说法可以用最高级来翻译,即,“耶和华是最伟大的神”。他们用最强烈的誓言,声明他们绝对无意在这坛上敬拜另外的神祇。
23~26. 燔祭、素祭、平安祭的清单,即是利未记一~七章首先提到的三种祭(参一3,二1,三1),这几项祭代表在坛上可以献的一切祭。约但河东之人这样的说法,便是否认他们要用这座坛来献祭。
27~29. 这座坛乃是要用来作证据(希伯来:`e{d[)的,也是一个复制品(希伯来:tab[ni^t[)。证据一字,和法庭中的见证人是同一个字(利五1;申十七15),而两方定出边界后所立的纪念碑,也是这字(创三十一48~52)。在约书亚记中,这个证据是立在两类支派的边界上(约但河东与河西),以提醒西边的团体,他们与东边的团体乃是相同的。以色列人不可以敬拜任何受造物的复制品(申四15~20),不过,神曾显示会幕的复制品(NIV:样式),让以色列人去建造(出二十五9、40)。在约但的基利绿之祭坛,是所有以色列人在真祭坛之敬拜的复制品,它本身是按照神启示的样式建造的(二十七1~8)。因此,这座坛是要提醒所有以色列人,他们的身分为何,以及他们在敬拜上的合一。约书亚记中曾经出现过这类纪念物(书四8~9,七26,八29)。以色列人从前经过的旷野里,古人也用立起的石堆等类似的标志,来作宗教性的纪念碑。661
661 U. Avner, 'Ancient Cult Sites in the
Negev and Sinai Deserts', Tel Aviv, 11, 1984, 115~131页;同作者,'Ancient
Agricultural Settlement and Religion in the Uvda Valley in Southern Israel', BA,
53, 1990, 125~141页。
vi. 使团接受其解释,返回家园(二十二30~33)
这一段的特色,是以冗长而重复的话指认双方各是哪些人。这种说法暗示是一种法定的正式声明,慎重地列出双方的参与者。使团的满意,意味后来十个支派也会接受。非尼哈宣布被控诉者无罪,以在这事上你们没有向耶和华犯罪一语,撤销了16节的指控。而你们救了以色列的声明,在约书亚记中,同样的动词形式只出现过一次,就是喇合在二13所说,拯救我们性命不死。在这两处,神的审判都有性命的威胁,而能让人不至于被毁灭的,乃是这句话发言的对象。摩西在申命记八10吩咐以色列人,要为所得的美地赞美神。在约书亚记二十二33,以色列人为着流便和迦得人之地有平安而赞美神。约书亚记中虽讲到许多毁灭,但最普通的毁坏一字,却仅在这里出现,让人感到意外。
vii. 约但河东的人为祭坛取名(二十二34)
一个物件的命名,通常是在它完成之后。第10节记载两个支派筑这座坛。中间穿插的事,则成为取名字的背景,这坛在我们中间证明耶和华是神。这是以色列人的信仰告白。对基督徒而言,正如前面所提,祭坛让人想到,我们需要维持真正的信仰,但不要使信仰告白变成纷争与争闹的原因。
──《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