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第三章
外约但的主权(三1-17)
从希实本再向前进,以色列人跟和巴珊小国发生冲突;显然的,这次并没有尝试避免冲突或有谈判的余地,因此,我们揣测,在希实本的那场战役已经震惊了它北边的邻邦,巴珊的统治者噩,决心要和以色列人作战。巴珊是另一个亚摩利人的王国,因此,而且无疑地认为以色列敌视所有的亚摩利人。无论如何,以色列在这场战役里也得了胜利,仇敌不仅被打败,更被完全消灭(3,6节)。
第二场胜利明显是特别值得记念的,原因有两个。主要的原因是它使得整个外约但河都落入以色列人手中;基列和巴珊(10节)的名称包括了从亚扪北边直到黑门山(8节)的整个地区,这一带至今还是一个主要的地理分界。另一个原因是被打败的王噩,异常高大的身驱所留给人的回忆。这个异常巨大的身躯可从一件骇人的博物馆陈列品中看出,这件珍品后来于亚扪人的首都拉巴出现(11节),拉巴就是现代的安曼。这件遗物,约
让我们记得,这位说话者是摩西;十二至十七节中描述摩西已将最近征服的亚摩利人的领土,按照各支派排列好。一旦以色列人在整个‘应许之地’定居下来,大都分的支派的地区都位于约但河的西边,但流便和迦得却完全在约但河以东;而玛拿西则跨过了河,有半支派的土地在约但河以东(12节以下编者注:约但河以东即外约但,英文都用Transjordan)。在本段里,以色列人在约但河以东的土地仔细地被绘制成图。摩西在以色列人进入巴勒斯坦本土前去世,但这里清楚表明,战胜亚摩利人以及编排支派的土地背后的权威是来自摩西:在约但河以东定居,乃是征服全地的象征。对于以色列人,重要的是他们征服的背后有摩西的权威,因为他不仅是他们的第一位民族领袖,同时也是一位先知;换言之,是直接与上帝接触的人。这样,他们就有把握以色列人的组织当它发展时是有上帝的祝福在其中。
组织和结构对任何社会都非常重要;对基督的教会和对古代以色列一样重要。但有趣的是,新约中没有提供我们一个清楚的教会组织的蓝图;相反的,甚至‘使徒’这样重要的职称的定义也不清楚,而且有问题。在我们的教会任何宗派明确的组织背后,没有第二位摩西站在那里。但是,新约却指出,不断在动工的圣灵,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神圣指引。适应和愿意接纳新的环境,是真心承认上帝权威的教会的特征。
计划未来(三18-29)
这部分是本书历史前言的终结;事实上,它是一篇前瞻性的段落,想像已经完全征服巴勒斯坦和约书亚的领导(在摩西死后),同时它预示了摩西的去世;他将葬‘在伯毗珥对面的谷中’(三29,参卅四6)。就叙述的顺序,申命记第三章直接连接卅四章,第卅四章一节直接承接三章廿九节;但是,本书的编排是将组成申命记主体内容的所有律法合并在一起,这些律法是从第四章开始。
十八至二十节讲到流便和迦得的勇士,他们刚刚得了他们支派在约但以东的地业,他们很可能放弃参加占领巴勒斯坦的主要战斗;他们拥有许多的牲畜(19节)需要继续看守;在此定居以及好好享受他们产业的吸引力必然很强烈。要记得以色列人是统一的,所有支派必须参与民族的战争。以色列是众支派的联盟,纷争和分裂永远是一种危险;这和美国南北战争面临的问题有些相似。力量总是隐藏在联合之中;派系的利害关系决不容许将国家的需要和责任弃置不顾。
对约书亚的指示(21节以下)概括在‘你不要怕’这句话里,在面临一场重要战役的前夕,这是极为自然而明智的信息,它决不是陈旧的和无意义的话,因为它建基在经验上,是最近胜利的经验。这胜利不是希望而是应许。而且,这信息是给历代的以色列人,因为他们将一直是一个小国,经常会受到较大的国家威胁。他们并非能赢得每战的胜利,决非如此。但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钥句可在二十节中找到:上帝定意要让祂的子民得享平安。在上下文中,这句话方便地概括了胜利,保证和平,以及应许之地的定居,这地很快就要被称为‘以色列地’,不再是‘迦南地’。不论往后的年代和世纪里政治如何变迁,这地仍将是他们的土地,即使当他们被外国皇帝课以重税的时候,甚至在第六世纪当他们有许多人被掳而流放于巴比伦时,回归的路有一天也要向他们开启:以色列人的土地永远是他们的‘家园’。如希伯来书四章中所领会的,以色列人的这个‘安息’只是部分的和不完全的;但是那不是申命记三章中的出发点。
最后,这一章为摩西的死作一个准备。以色列人极可能一直觉得,摩西的死不是时候,也不得其所;就好像许多英国学童觉得纳尔逊(Nelson,英国海军大将,曾战胜拿破伦,但就在那次海战中殉职──编者注)在他达成最伟大胜利的前夕被杀害一样。这是长留在一个民族的记忆中,并且代代相传的故事。无论如何,这不是旧约仅有的一段讨论摩西去世,并强调这是上帝的决定的经文。民数记二十章二十节将摩西时机未到就先死,描写成是对他的一个惩罚;但这里却重说明它是对以色列人的惩罚(26节)。即使这样,以色列人也不会无人领导(28节)。不论他们怎样失败,上帝的子民决不会丧失祂的引导,祂的应许也不会取消。──《每日研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