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赎罪祭《二》(十六章)
上次我们从“利未记”十六章里,稍微看到了赎罪日的一些预表,看到神让有职事的人,认识自己不过是人。神也借着献赎罪祭的时候,让人看见大祭司在祂无限的圣洁里来成就救赎的工作。我们敬拜赞美我们的主。因为祂向人赐恩的时候,祂并没有减少祂的荣耀。虽然祂隐藏祂的荣耀,大祭司没有穿上外袍,祂的荣耀没有因着这样的隐藏而减少。他们预备祭牲,有些是一般的祭牲,也有一对很特别的祭牲,我们也稍微的提到,那是两只公山羊,一只公山羊要被杀的,一只公山羊要给释放到阿撒舄勒。
我们感谢神,这确实叫我们看见,神在赎罪日所显明的恩典是何等的完备。一面是借着基督的死来结束人在神面前受咒诅的地位;一面借着复活的基督,把人领到神的面前,神完全忘记那些人所有的犯罪历史,也没有去寻找那些人犯罪的痕迹。因为赎罪,这一切都更新了。我们感谢赞美神。
再重申亚当后裔的地位
今晚我们从11节开始,就看到这些所预备的事物一样一样地去执行。首先亚伦要为自己和本家赎罪,宰了一头公牛,这一头公牛是为祭司的家族赎罪而献上的。献这一个赎罪祭的时候,有一些手续要办。第一件,当然就是杀那头牛;第二件,“用香炉从耶和华面前的坛上,盛满火炭,又拿一捧捣细的香料,都带入幔子内。在耶和华面前,把香放在火上,使香的烟云遮掩法柜上的施恩座,免得他死亡。”(12)这里很有意思,如果那头公牛的死是赎罪的,罪既没有了,那人进到神的面前还要死亡吗?在这里来看,还会死亡。
弟兄姊妹们,我们要记得,这里是旧约,旧约里每一样神所用作预表的事物,都不能很完整地表明神儿子的所是和所作。所以神要表达一个事实的时候,神要从很多方面来一点一点地说明。公牛的死,那是说出基督的死,那是解决人的罪,叫人的罪不再存留。但是有一个问题,罪可以不存留,但是罪人这一个的身份却没有改变,极其量只能带到一个地步,没有罪的罪人。你说没有罪怎么会成为罪人?这就带我们到“罗马书”第三章和第五章里去。第三章告诉我们,人是因着行为而成了罪人。
如果只有第三章,那么罪不存在了,罪人这个事实也不存在了。到第五章的时候,就说出了一件事,人所以成为罪人,不单是因为他自己有犯罪的行为,也因为他有一个犯罪的生命,是一个犯罪的生命叫他成为罪人。也可以这样说,这个犯罪的生命,就说出了罪人是在一个罪人的系统里,一代过一代,都是罪人。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一代过一代,当中的连接点乃是生命的传递,上一代犯罪的生命传给第二代,第二代犯罪的生命又传给第三代。所以我们读到“罗马书”第五章的时候,我们就看到,“因一人犯罪,众人都成了罪人。”一人很显然是指着亚当,他是第一个人,也是第一个罪人。因这一个人犯罪,众人都成了罪人。这是从生命的系统来指出人是罪人的身份。
现在在“利未记”十六章里,我们看到神怎么从两面来对付犯罪的生命和犯罪的行为。我们留意到,一般的赎罪祭,杀了祭牲,如果真要带进至圣所里去,那就把血带进去就是了,没有其他的东西要带进去。但在赎罪日的赎罪祭,不仅要带公牛的血,也要带香,而这些香,是用在坛上烧着的火炭,放在香炉里,把香也带进去,带到幔子内,在神的面前把香放在火里,让香焚烧,发出烟云,遮盖法柜上的施恩座。这样就引出一个结果,大祭司就死不了。如果没有这一个部份加上去,如果只是一般的赎罪祭,大祭司在赎罪日只按着一般的条例进到圣所里,那他就完了。
享用死而复活的基督所作
在赎罪日,神说,你不仅是要把公牛的血带进去,也要把香带进去。香带到里面就要焚烧,焚烧起来就要让烟云遮盖施恩座
。如果我们不跟一般的赎罪祭条例比较,我们不会感觉这有什么特别,但是比较一下,就看出一些很特别的地方。在一般的赎罪祭的条例,就算最严重的罪,祭牲的血必须要带进幔子后,只是把血带进去就可以了。但在赎罪日就不行,你必须要把香也带进去。因为如果香不遮盖施恩座,大祭司就死在那里了。在平常的日子,只要有血弹在施恩座上,进去的人就安全了。
弟兄姊妹你就要说话了,平常那有人能进到施恩座前?他们只能进到幔子前,将血弹在幔子上。一点都不错,若是我们再看到这一点,我们就了解到赎罪日的那个程式实在是不简单。既然是不简单,我们就要看了,这样烧香是什么意思?“利未记”里的烧香,很自然会引起我们看“启示录”里的烧香。正因为我们要这样看,我们就看到烧香有很多的讲究。
先看“利未记”十六章的烧香,我们晓得,烧香的火不能是凡火。以前亚伦的两个儿子被烧死,就是因为用凡火来烧香,烧香的火不能用随便的火,必须要用祭坛上的火。祭坛上的火很重的是指着燔祭,当然也是带着赎罪祭,事实上燔祭除了它本身的主要的意思以外,也带着赎罪的功用在里面。所以神指定烧香的火必须是从祭坛上面去要,原因就在这里。神要借着烧香的火来表达两个事实,一个是赎罪的恩典,那是祭坛上的赎罪祭所显明的,同时也带着在神面前蒙悦纳的成份,这是燔祭所表明的。
我们现在就来看赎罪日所献的赎罪祭,不仅是停止了罪的问题,也必须要显明赦罪的恩典和神悦纳人这两个事实是非常有把握的。事实上,这两个事实没有把握,你根本不能进到神面前。如果我们用在新约的意思来说,我们在得救的事上没有把握,就是说神赦罪的恩典对我们还是一个问号,我们在神面前的地位还是非常不稳定,又好象是罪人;又好象不是,这样的人定规不能在神面前享用安息的。因此一个人能活在神面前,也能在神的荣耀的光中侍立,他必须要有赦罪和蒙悦纳的把握。赦罪是关乎那个人的身份;蒙悦纳是根据那人的地位,当然这些都是显在神面前的。
在神面前的身份和地位都是十分有把握的,这样,他在神面就可以活着进去,也活着出来。现在来看,这事的关键就是祭坛上的火所烧的香,当然香的本身就是基督自己,焚烧这些香,乃是使基督的所是的香气发出来。所以13节就说,“在耶和华面前把香放在火上,使香的烟云遮掩法柜上的施恩座。”我们看香的本身,就看到那是一位经过破碎的基督,我们看“出埃及记”的时候已经提到,所以就不再重复了。那香乃是指着那位经过最深破碎的基督,这样的一位基督,就是死而复活的基督死了,但是又活了。从进到死里,又从死里复活,这是最深的破碎。
我想弟兄姊妹们都能领会这件事,因为是生命的主,或者说是赐生命的主进入死亡,这两样是不能调和的。你是生命就不可能死亡,你活在生命中,你就不是死亡。但现在是这位作生命源的主,祂本身就是生命,但却接受死,这是非常不调和的,但是我们的主接受了,因此我们说这是最深的破碎。经过这样最深的破碎,就是经过死而复活,这一位基督所发散出来的香气,乃是最高的香气。这香气不仅是说出祂曾经胜过死亡,并且也说出祂曾经完全地失去了自己。祂从至高之处下到最卑微的地步,这实在是不简单。我们感谢主,祂有这样高的地位,却隐藏自己的荣耀,甚至完全地失去了祂自己的实际,这更发出生命的芬芳。是这样一位复活的基督,祂遮盖了施恩座就免去了死亡,因为一切都在生命里,活在生命里享用生命,因此死亡就再也没有地位了。
表明神儿子的香
看到了十六章的香,我们必须要认定,这香是直接地说到从死里复活的神的儿子自己,这一位基督所发出的香气,是完全叫死亡没有地位的。是不是所有的香都是基督呢?我们明白在圣经中有多处地方提到香。不是一般说烧香时候的香,乃是特别有意义要说出来的那些香。一处是在诗篇里,说出香就是人的祷告,“愿我的祷告如香陈列在你面前,又如献晚祭。”(诗一四一2)这是第一次提到有特别意义的香。这是在旧约。然后在“启示录”里又看到有两次提到香,一处在第五章;一处是在第八章,两个地方好象是指同一件事。当你细细去看的时候,并不是这样。第五章提到有香献到神的面前,“这香就是众圣徒的祷告”(启五8)这个祷告就是香了,这个香就是祷告了。
在第八章,你又发觉一件事,这香与众圣徒的祷告又分开了。究竟这香是众圣徒的祷告还是基督的本身,特别是死而复活的基督的本身。从利未记十六章来看,好象是基督自己,从启示录第五章来看,好象是众圣徒的祷告。但是看到启第八章三节,香和众圣徒又分开了。这里面有很微妙的事情,说到香,永远是死而复活的神的儿子,因为第一次提到香的时候就是指着基督。所以以后再提到香的时候也只能是基督。这是圣经一贯在文字上的用法。圣经里第一次出现的一些事物,它如果有属灵的意义的,那以后再碰到同样的事物,你也知道还是回到第一次出现的意义上。所以说到那香的时候,是指着复活的基督,是那一位显明生命的大能的基督。
但是启示录五章明明说,那香就是众圣徒的祷告,那众圣徒的祷告也成了香了。是不是这样呢?你可以说是,但也不完全是。原因是在第八章中,圣灵又把香和众圣徒的祷告分成了两件事。因此我们看第五章所提的香,就很容易领会了,那里所提到的众圣徒的祷告,乃是完全调在基督里的祷告,或者说是完全让基督调在他们的祷告里的祷告。这样我们就懂了,原来众圣徒的祷告是在基督里被带到神的面前。在那里要突出的乃是祷告,这些祷告所以能给带到神的面前,乃是因为它们与那位显明生命大能的基督完全调合在一起。
在新约里,我们对这事应该是很清楚的,因为当主还在地上的时候,跟门徒快要分离了,祂一再说出一件事,“我把我的名赐给你们,你们若奉我的名祷告,我父就应允。”或者说,“你们若奉我的名祷告,我就应允。”我们注意到这一件事,我们常常说,祷告是一个很容易学的功课,但是我们又说,祷告也是一个非常难学的功课。怎么又容易又难呢?容易,你知道向着神说话就是祷告;难,是你向神说话的时候,要说神要你说的话,这个就要很多的学习作基础才行了。这要有很多的对神的认识,与对神永远的旨意的领会很有关连。如果不明白这一些,圣灵在我们里面作工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反应到圣灵作工的高点。
我们感觉到圣灵给我们一点催促,但是没有办法领会到那催促是上到那个点,我们以为里面有个感动要祷告就祷告了,祷告为我预备在地上所需要的一切。这是祷告,但是这个不是像香一样的祷告,如香一样的祷告是把基督完全调在里面,在祷告里发表基督,在那里叫神喜悦,也叫神悦纳那祷告。你看到启示录第八章的时候,那香和众圣徒的祷告分开了,香是基督,众圣徒的祷告就是众圣徒的祷告。怎么又有这样的光景产生呢?留意那香和祷告升到神的面前所带出来的结果,我们就明白了。你看到,香就是众圣徒的祷告,那是敬拜的祷告,那是发表基督的祷告,那是高举神儿子的祷告,所以那祷告如同主自己一样给带到神的面前。
但是看到第八章,你说不对了,这些祷告所带出来的结果乃是神对地的追讨,刑罚,或者说是审判。因为那些祷告
我们读利未记十六章所记载的在神面前直接到至圣所烧的香,一年只有一次,不是每天早晚烧的香,香是同样的香,但是意义完全不相同的。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一些事上有很清楚的看见,不然,我们越读越迷糊了。究竟这些香是基督还是众圣徒的祷告?如果我们粗枝大叶的读,就说都是一样。但是细细地读进去,就看到里面实在有很多的讲究。这香说得太多了。
赎罪日的弹血
我们现在来看,那赎罪祭的公牛的血带进里面去的动作,又跟一般的带进至圣所的弹血不一样,它要弹十四次,在施恩座的东边弹七次,在施恩座的前面弹七次,一共弹了十四次。比平常的弹血是多了七次。当然,平常就根本不能进到施恩座,平常只是弹在幔子上七次,现在要弹十四次。这一个动作,为什么要弹在东边?为什么要弹在施恩座的前面?弹在施恩座的前面是给基路伯看的,弹在施恩座的东边,东边不就是前面吗?应该是。但是有些弟兄说不是,因为有些弟兄说那个约柜摆的方位不是向着正面摆的,是是向着东面摆的。他们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只有这样摆,外殿才能看见内殿的那两条杠。弟兄姊妹,不能根据这样就说约柜是倒过来向横面去摆的。如果不是这样横过来摆,那前面就是东边了,因为会幕的门口是向着东边的,约柜也是面对着东边的,既然血是弹在东边,怎么又弹在前面?前面不就是东边吗?
弟兄姊妹们,我们要特别留意这一点,弹在施恩座的东面,又在施恩座的前面弹血七次,看到不同的地方没有?弹在施恩座的东面是直接弹在施恩座上;在施恩座前面弹血的时候,就不是弹在施恩座上。弹在那里呢?这里没有交待,反正就是在施恩座前面弹血,也许有些飘到施恩座上,但大部份可能是散落在至圣所中或是在约柜的下面。很具体详细情形,我们今天没有把握,连犹太人现在都不懂,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约柜快二千年了。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作。但肯定的一点是,弹血十四次。七次在施恩座上,七次在前面弹。这样作好了以后,祭司为自己献祭赎罪的事就作完了,麻烦不麻烦?难怪彼得说,律法上所有的事都是我们的祖宗跟我们担负不来的。律法的事的确是很麻烦,尤其是这件事情,一年才作一次。去年作了,今年再要作的时候,也许忘掉了应该怎么作,又要去找律法书,看看该怎么作。这只是解决祭司们自己的事,作完了祭司的部份,现在要为百姓来作了。
为百姓来作的很多事我们不必再提了,杀了公山羊,就把血带到幔子里,弹在施恩座的上面和前面,这样一作,为的是什么?为的是百姓的罪都要在那里完全得洁净。为什么要在至圣所里这样作呢?百姓犯罪不是在外面那些平常的献祭已经解决了吗?献一次祭就解决了罪的问题,那里还有罪留下来沾污施恩座呢?弟兄姊妹注意了,神在这里说了一些事,为什么要这样作呢?祂说,因为会幕是在他们沾污之中,(参16节下半)除了利未人,没有一个人可以进到会幕里,除了大祭司,没有一个人可以进到至圣所里,怎么会幕会给污染呢?没有别的原因,也不是人作了什么事,乃是会幕在人中间,人的污秽就污秽了会幕,所以施恩座那里就要这样的来洁净。
为人赎罪的大祭司
这给我们看到什么?这岂不是道成肉身的基督,祂到人中间来背负了人的罪孽。祂本身没有罪,但是祂确是承担了人的罪。祂在什么地方承担了人的罪呢?在人的中间。我们有时说,读神的话读到细处的时候,你知道在救赎的这一件事上,神已经在旧约的事上说得很细微了,也就是说到神在救赎的计划上,早就很完整的作了安排。还有一样,说到大祭司为百姓进到会幕里,在那里为百姓赎罪,注意这一句话,注意这一个事实,“他进圣所赎罪的时候,会幕里不可有人,直等到他为自己和本家,并以色列全会众,赎了罪出来。”(17)这里是说会幕,这里不是说至圣所,大祭司在会幕里为祭司的家族和百姓赎罪的时候,除他自己以外,一个人都不能留在会幕里。平常还有祭司可进到会幕里,还有利未人可以进到院子里,但是在大祭司献赎罪日的祭的时候,一个人都不准许在会幕里,利未人固然不能在会幕里,连祭司都不能在那里。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常常说,神所要作的事,只有神自己能作,这里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神要在这里显明祂要作什么事呢?给人赦罪的恩典;给人救赎的恩典。谁能把救赎的恩典给人呢?谁能为人造成赦罪的恩典呢?只有神的自己。说得具体一点,只有神的儿子自己。你没有办法再找到一个人,把祂挂在木头上,就叫我们的罪得赦免。你不能找到任何其他的事物可以解决我们在神面前是罪人的地位,只有基督自己。与主一同钉十字架的一共是三个人,但是只有当中的那一位主有这样赎罪的恩典流出,陪着我们的主钉十字架的那两个人都不能作成这样的事。
看到了这样的一件事,我们再读使徒行传,“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因祂得救。”我们就明白了,原来这件事不是在主钉十字架以后才说明的,神老早在旧约的律法中已经说了,赎罪的事在进行的时候,会幕里只能有大祭司一个人,其他什么人都不可以在那里,包括穆罕默德也不能在那里。所以回教人说他们有救恩,这里给我们看到,他们没有。我从前有一本“可兰经”,“可兰经”的绝大部份是在摩西五经的内容再增加一点,也稍微改变一下。我本来想找出来看看他们的大祭司是不是只能一个人在里面。可是找不到了,所以我不敢说。但是无论如何我敢说,除主以外别无拯救,所以在回教里没有救恩。
天主教里也没有;东正教里也一样。虽然这些大体上都统称为基督教,但是在那两个体系里就没有救恩。因为在他们的中间,他们不是单单叫人看见基督,他们叫人看到许许多多与基督有关的人物,这些与基督有关的人物几乎和基督有同一地位。虽然东正教是没有偶像的,但是他们的教义还是不叫人单单的看见主。我们感谢神,律法已经给我们指出,救恩只能借着耶稣基督而有的,所以我们又能领会,“律法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是从耶稣基督来的。”一个是器皿,借着他来传出去;一个就是恩典和真理的本身,直接从祂里面出来。弟兄姊妹,不要以为一个“传”一个“来”两个字,只是用不同的文字来说出作同样的事。不是的,一个是间接的,一个是直接的,我们的主是直接的,因此在会幕里作赎罪的时候,只能有祂一个在里面。我们感谢神。
赎罪日的赎罪祭
作完了这一切,然后就是那只活的山羊,送到无人之地。这一点上次我们说过了,就不再提了。然后,赎罪祭作完了,这是赎罪日的赎罪祭,为祭司,为百姓都作过了。然后大祭司就出来了,他脱下衣服洗澡,再穿上衣服,作第二次献祭。
第二次献的是什么祭呢?燔祭。弟兄姊妹看,“把自己的燔祭和百姓的燔祭献上。”(24)我们感谢神。我们留意那次序,在赎罪日献祭的次序,先是赎罪祭,然后是燔祭,跟利未记启示五祭的次序刚好相反。启示的时候先是燔祭,然后是赎罪祭。在赎罪日里,先是赎罪祭,再是燔祭。很明确的,在启示里,神在恩典里先恢复人蒙悦纳的地位,当然也是因着赎罪恢复的,然后继续不断地显明救赎的恩典。在赎罪日里,次序反过来了,人必须先解决在神面前的地位,你必须是一个没有罪的人,才能作其他的事。什么是其他的事呢?在神的面前寻找神的悦纳。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先是赎罪祭,后是燔祭。
当然,在这里也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每年的赎罪祭,让人借着在恩典上的更新,而更新他们讨主喜悦的心。我们感谢神。这些都作完了以后,神在条例上有一些嘱咐,祂说,“每逄
虽然赎罪祭和赎愆祭当中的区别我们已经提过,一个是对付犯罪的生命;一个是对付犯罪的行为,但真正解决人在神面前犯罪的光景的赎罪祭是赎罪日的那一个。正如上一次我们特别提到,叫他们在神面前得以洁净,脱尽一切的罪愆(参30节末了)。赎罪日所带给我们的信息实在太宝贝了,向我们说出有这样一位宝贝的主。祂一直要担起我们的难处和重担,一面又为我们存留这大的恩典,叫我们被带到一个地步,成为圣洁没有瑕疵。我们实在要向祂低头敬拜!
── 王国显《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利未记读经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