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要义
第一章 概 论
钥字:救赎(3:7-8,12:13)
埃及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三千年前为世界最强大、最有势力、且是文化最盛的国家。当日以色列人曾因遭遇饥荒侨居埃及,但埃及决非神的选民应该久留之处,如要事奉神,即有出离埃及之必要。(9:26)
一、本书在圣经中的地位
(一)出埃及记与创世记——败坏与救赎
圣经全书原是一贯的,其中各卷所论要道,有如金链之套环,互相接连;若是在出埃及记之前无创世记,就像所论各事没有开端、没有来源。如出埃及记第一章第一节言:“以色列众子各带家眷,和雅各一同来到埃及。”若无创世记开其始,这不是毫无根据的轶闻吗?
创世记是论败坏,首章首句言:“起初神创造……”是何等的荣美;末章末句言:“收殓在棺材里……”是何等的腐败。出埃及记是论救赎,先论败坏,后论救赎;既已败坏,自然需要救赎。但摩西的事工,在耶稣身上方能成就。(路9:30-31)
创世记是论以色列家庭的历史;出埃及记是载以色列种族的历史。家庭是以长子为首作祭司;种族则以利未支派为祭司。故以前之家庭祭坛,以后则变为会幕祭坛了。
创世记载神于毗奴伊勒向雅各显现,使他改变为新人,赐他一新名以色列:于出埃及记则载神在荆棘中向摩西显现,要使以色列人改变成为新种族,此即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极大原因。
(二)出埃及记与利未记——在途次在幕中
出埃及记不但是无开端也是无结束,若无利未记,就像在旷野的以色列会众,以后不知去向。如出埃及记末章末句,论“在他们所行的路上……”利未记首章首句,则继续论,“耶和华从会幕中……”
(三)出埃及记与约书亚记——红海与约旦河或出来与进入
出埃及记意即“出来”,从埃及出来这是一件何等大的事,是一件何等荣幸的事!不过若只是“出来”——渡过红海,尚无归宿,还未达到目的。幸有约书亚记历历说明以色列会众,如何渡过约旦河;进入迦南地,胜过迦南地,并得获迦南地。如此,出埃及记论“出来”——过红海;约书亚记则论“进入……”,过到约且河那边,选民的目的就达到了。
(四)出埃及记与加拉太书——体得释放与灵得释放
出埃及记论受压迫的民族,如何在埃及的水深火热之中不得自由;幸因神的救赎,将他们从法老专制的手下得了解放。加拉太书正是论信徒在灵性上,如何因救恩的福音得了自由,不再受律法的捆绑。所以解经者,每以加拉太书为新约的出埃及记。
二、本书所显神的旨意
(一)人的自由神的预知 神学家有一件极不易解决的事,即神的预旨与人的自由如何结合?我们看出埃及记,就可以给我们一个清楚的答案。按以色列家下埃及,本是出于环境的压迫与他们的自由;但这一切却早在神的预知之中:“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的后裔必寄居别人的地,又服事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要苦待他们四百年。’” (创15:13)可见以色列人下埃及,与出埃及等等的经过,无不早在神洞鉴之中。
(二)人的失败神的胜利 按以色列家下埃及,不能不说是他们的失败。摩西因打死人逃跑,亦不能不说是他的失败。但神却于他们的失败中显出他的胜利。藉着人的失败,成功了神的计划。
(三)人的破坏神的成全 神曾应许亚伯拉罕说:“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创22:17)他们下埃及时不过七十人(1:5),到出埃及时即到了二百多万之众。可见神所以使雅各家住埃及,为要给他们一个生养众多,种族发达的机会,以埃及地为以色列人的殖民地;无论法老如何迫害,神的旨意却仍要成全。(1:7,11,20)
三、本书所含的灵意
圣经明言以色列人“遭遇这些事都要作为鉴戒”(林前l0:11)。“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罗15:4)。本书所含灵意是最显然的,也是历来信徒最容易领会的。
(一)埃及地 表明世俗。
(二)法老 表明撒但。
(三)会众 表明在世俗中的教徒。以色列人所在的地位,是表明仅仅按着盟约作神的子民,在生命上还没有经历的信徒,如今日会中属血气的人。保罗在哥林多前书言及会众可分三等:(1)属血气的(林前2:14) 是未经验得救的人,即在埃及的以色列会众所代表的。(2)属肉体的(林前3:1) 是已经得救尚未成圣得胜的人,即在旷野的以色列会众所代表的。(3)属灵的(林前2:15) 是得了救又得了胜的圣徒,即在迦南的以色列会众所代表的。
(四)出埃及 表明神藉基督,将他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徒26:18)
(五)摩西 是代表基督。(申18:l5-19)
四、本书的要旨
出埃及记的要旨即“救赎”。耶和华说:“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出了那地,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3:8)“我是耶和华,我要用伸出来的膀臂……救赎你们脱离他们的重担”(6:6)。以色列人固然是神从埃及救赎出来的百姓;(撒下7:23)今日我们信徒也是“藉着爱子的血,得蒙救赎。”(弗1:6)
五、本书的分段
(一)第一种分法
1.以色列人在埃及地。(1章-l4章)
2.以色列人到西乃山。(15章-18章)
3.以色列人在西乃野。(19章-40章)
(二)第二种分法
1.克服。(1章-12:36)
2.自由。(12:37-19:2)
3.训教。(19:3-40:38)
(三)第三种分法
1.选民的磨难。(1章)
2.摩西的预备。(2章-4章)
3.法老的硬心。(5章-11章)
4.逾越节的特效。(12章)
5.神的引导。(13章-14章)
6.百姓的悖逆。(15章-18章)
7.律法的宣传。(19章-23章)
8.会幕的设立。(24章-40章)
(四)第四种分法
1.为奴(1章-5章) 以建比东城与火焰中的荆刺表明之。
2.释放(6章-l5章) 以逾越节与过红海表明之。
3.事奉(16章-40章) 以传律法与立会幕表明之。
六、选民与埃及
哥林多前书第l0章11节所说:“他们——以色列人——遭遇这些事都要作为鉴戒,”这“鉴戒”二字或译预表,即以色列人一切的经过,都可作我们的预表。因为考圣经所载,神有两种选民:一为旧约的以色列人;一为新约的信徒。对于以色列人一切的应许福气等,皆是属地的——他们是亚伯拉罕如地上沙的子孙;对于信徒一切的应许福气等,皆是属天的——信徒是亚伯拉罕如天上星的子孙。
凡一切关于以色列人属身体的、物质的、世界的事物,皆是预表信徒各种关于属灵的、属天的事物;如此,以色列人对于下埃及的一段历史,自然于信徒有最深的教益了。或言信徒有三个大仇敌:一、即世界;二、即肉体;三、即撒但。此正可以按以色列人的经过证明:因他们在埃及的仇敌就是世界——埃及;在旷野的仇敌就是肉体;在迦南的仇敌就是撒但;这不正是与我们今日信徒有莫大的关系吗?试略言以色列人对于埃及的经过与我们的教训:
(一)下埃及——入世俗 埃及是代表世俗,神自然不愿他的百姓,即从米所波大米召出来的选民家,再下到埃及。所可骇异的,是他们一经过荒年的试炼,即最容易下埃及。不但亚伯拉罕父子曾因饥荒下埃及;(创12:10-20,26:1-5)以后雅各竞率领全家下了埃及。
(二)住埃及——为罪奴 (1)他们决不能在埃及事奉神——以色列人虽在埃及住了二百多年,从来没有筑坛敬拜神,因为筑坛杀牺,献祭拜神,这是在埃及地办不到的。如摩西说:我们在这地祭祀神本不相宜,因为我们要把埃及人所厌恶的祭祀耶和华……他们岂不拿石头打死我们吗?(8:26)(2)他们在埃及所作的工皆徒劳——埃及是世俗地,所作之工皆是徒劳的,因人在埃及作工,无非是服事法老,所作事工,无非是俗事、是苦事,是罪中之事;我们若非献身给主,不论生活工作皆以主为中心,所作之事工,不在基督以外,方不至徒劳空跑。
(三)出埃及——得解放 所深幸的,神决不欲他的选民羁留在埃及服事法老,就特兴起摩西来,率领会众,出离埃及——“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林后6:17)我们信徒所要清楚的;就是以色列人是出有形的埃及,我们是出无形的埃及;他们是出埃及进迦南,我们是离世界入灵界。特别预表神从埃及把他儿子召出来。(何11:1;太21:15)
(四)想埃及——回头看 当日以色列人在旷野,有一件十分可以为我们鉴戒的事,就是他们虽然出了埃及,但是他们向着埃及的心却还未死;不免屡屡回顾,想念埃及。他们自然不能忘记在埃及所受的痛苦;但是更不能忘了在埃及所享合乎肉欲的快乐,在埃及有满锅的肉,有黄瓜、茄子、韭菜、葱蒜等物,较比淡薄的吗哪对于肉体更是合味的。所以他们几时有难处来到,几时就想念埃及,埋怨摩西把他们从埃及领出来。以色列会众因为想念埃及,屡次回顾,就都倒毙在旷野。噫!回想埃及,这是何等可怕的事啊!所深幸的是有天造地设的红海,他们虽然屡屡回顾,却有红海阻隔,终究回不到埃及去了。神所以领他们走红海的路,不领他们走近路,就是因为恐怕百姓有时后悔再回埃及去,所以就领他们绕道而行。(13:17-18)今日已经得救,还未得胜的信徒,不也是常常想念埃及,贪恋世俗吗?
(五)胜埃及——胜世界 当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神已经为他们胜过了埃及。出埃及即胜埃及的结果,但胜埃及是他们的地位(是羔羊的血——过逾越节;与神的大能力——过红海,所成功的。)在他们的生活上,却尚未胜过埃及;而且旷野也是变相的埃及,他们在旷野的失败,仍多关于埃及的失败。及至他们过了约旦河进了迦南,且胜了迦南,享受了迦南流乳与蜜的丰富以后,不但按地位说是胜了埃及,按生命说也是胜了埃及;信徒到此地步,即把无形的埃及消灭了。基督徒所以恋爱世俗,皆是因为还没到迦南得胜地,未在基督里享受各样灵恩厚赐。如果饱尝属灵的福乐,自然必要把这虚而又虚、空而又空的世界完全胜过了。
“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这些事都为我们的预表。我们今日对于埃及——世俗——究竟是在何地步呢?是还在埃及,或是出了埃及呢?是常想念埃及,或是已经灭没了埃及,将世界钉在十字架上呢?
第二章 书之要意
圣经第一卷创世记的要义表败坏与远离,如第一章第一节言:“起初神创造世界。”末一章末一句言:“收殓在棺材里,停在埃及。”埃及原是表明罪恶的世俗,出埃及记则论神如何拯救以色列人,从为奴的埃及国出来,脱离了难当的重轭,铁炉的火热;正是表明神的救恩,如何从法老所代表的老魔鬼手中救出来,脱离了罪孽的捆绑与痛苦。书中要义略分三段:
一、为奴(1章-3章)
可怜啊!以色列人去埃及所受的痛苦,正像我们在恶者手下所受的痛苦一样。出埃及记的要旨即“救赎”,乃上主眷顾其子民的艰难困苦,以及所受种种的压迫束缚,即伸出拯救的手,全其预定之旨(创15:l3-14),以救赎其民出离埃及。其中意义,皆是基督救恩的预表:(1)救恩出于神——以色列人在埃及受法老虐待,正像我们今日在魔鬼权下一般,以埃及即世俗地,法老即撒但的化身,非主特恩救济,将何以脱其范围呢?(2)凭藉一个人——以色列族蒙拯救,固然由于神的救恩,却是藉摩西之手。摩西正是耶稣的代表,我们今日接受救恩,亦非由道成人身的耶稣不可。(3)赖涂羔羊血——神民脱离法老,幸赖羔羊的血;我们今日非赖耶稣的血,神的忿怒决不能幸免。(4)在于神的大能——天使诛杀埃及人长子之夜,以色列家所以能免去神的怒气,固在于洒血;亦在于神的权能施行于会中(11:7,6:6-9)。信徒蒙救赎,非有神的权能施行于我们身上,亦决无蒙救之望。(可 5:20;弗1:19,3:20)本段所述选民在埃及的奴隶生活,可用两件事来表明:
(一)惨杀与建城 选民在埃及的经过,可分二时期:一即昌盛时期,此时期所历年月虽多且长,但和平岁月,荏苒易逝,故无记载。二即被虐待时期,所受虐待最难堪者,即小儿惨遭杀戮,与建兰塞并比东城。此在法老方面,固为藉此阻碍以色列人发达,且藉此大兴建筑,以壮观瞻;此在选民方面,无非是服事法老,助长法老的骄傲;但在神方面,正是利用法老智中之愚,使以色列民感觉法老虐待的痛苦,不再留恋埃及。
(二)火焰中的荆棘(3:1-l2) 以色列民在世人眼中,视同无价值之荆棘,且此荆棘也是正在火焰里,即热烈的苦难中焚烧着。所可庆幸且最奇异的,即虽经焚烧,却未烧毁,因有耶和华的权荣显在其中,任凭火焰怎样的猛烈,仍是安全无伤的。有如但以理的三个朋友,虽在火焰中,因有主同在,即安全无殃。
二、救赎(4章-14章)
赞美主!恶者的压迫虽难当,但神却有救赎之恩,救赎全是出于神,神说:“我是……亚伯拉罕的神”,“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实在看见了”。“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并打发摩西去将他的百姓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此救赎之工,亦有消极与积极两方面:
(一)消极方面 救功之消极方面,即藉用十大灾,胜过埃及各种的邪神,与法老的权势。神今日救信徒,也是先作成这消极方面之工。
(二)积极方面 所作积极方面之工,最要者有二:
1.赎——过逾越节所表明的 即藉羔羊的血救长子不死。神晓谕摩西在正月十四日“黄昏的时候,以色列全会众把羔羊宰了,各家要取点血,涂在吃羊羔的房屋左右的门框上和门楣上……这血要在你们所住的房屋上作记号,我一见这血,就越过你们去”。
2.救——过红海所表明的 神领以色列人到了红海,并非走了错路,乃是要在此显出神的荣耀。一则对于敌人一方面说,是要将以色列人的仇敌,投在海里,报复他们虐待选民的罪。二则对于以色列人一方面说,乃是要他们“在海中云下受洗,归了摩西”(林前l0:l-2),不但身体经验了救恩,同时灵性也经验了救恩。
按“救”、“赎”二字,原是有分别的:“赎”是逾越节的经验,“救”是过红海的经验;“赎”是脱罪刑,“救”是脱罪权;“赎”是主替我死,“救”是我经验死;“赎”是由神恩,“救”是由神能。既过逾越节,又过红海,即是完全得了救赎,永不属于埃及,且是不再下到埃及了。
三、受训(15章-40章)
人作了神的民,受了神的训教是何等有福。人难得有个受训的心、受训的耳、不辜负神的训教。按以色列人过红海以后,直到西乃野,所受神的训教,约分两种:
(一)训炼(15章-18章) 从红海边到西乃山,以色列人所行之路,大可以表明信徒的灵程:
1.信心的试炼——玛拉与以琳 (1)玛拉是喝苦水——是一种苦难的煅炼,以信徒非经煅炼不进步。可惜会众竟因此发怨言,前不几日在红海边赞美神的会众,居然又发起怨言来。幸蒙神指示摩西,用一棵树,即十字架的象征,置于水中,苦水就变甜了。(2)以琳是遇甜水——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十二股水泉表明丰盛的灵恩;七十棵棕树,表明得胜的生命。会众到了以琳,在水泉旁棕树下安营休息,不胜快慰;却未提到会众有何赞美感谢的表示。遇苦难时发怨言;遇福乐时,未感恩颂赞;同是一样的失败。
2.灵程的需要 (1)吃灵食——在旷野吃吗哪。吗哪原是耶稣的预表,是走旷野路的必需品。可惜想念埃及的人,竟以此为淡薄。(2)喝灵水——“所喝的灵水,是从随着他们的灵磐石流出来的。”(3)战灵战——与亚玛力人交战,即表明信徒灵欲的交战。
(二)教训 按会众所受的训教最要者有二:
1.西乃山传律法 律法是训蒙的师傅,是基督的介绍,是叫人知罪的。律法不来,人即不知罪为罪,耶稣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救罪人。人要得救,必先从西乃山下经过,觉出自己罪的可恨又可怕,方能接受主的救恩。
2.西乃旷野建会幕 会幕是按照山上样式建造的,是表明整个救恩。摩西建造会幕,不但是为教导会众如何事奉神;也是为训教会众,明白得救的真理,生命的真际。会众如果明白了会幕的要义,救道的要端即贯通了。摩西先在西乃山传律法,使人知罪;继在旷野建会幕,使人与神交通而得救恩,是自然的步骤。以色列人既已出了埃及,亦当然要有规范的组织,不得乱无纪纲,这也是传律法造会幕必要的原因。
第三章 受压迫的民族(1:1—22)
我们读创世记末数章,以色列人初到埃及,本是受优待的民族。不料及至约瑟去世后,有埃及新王兴起,见以色列人兴盛发达,心生妒恨,因而受优待的民族,转而成了受压迫的民族;以色列人所遇种种严酷的虐待,就不堪言状了。
一、压迫的原因
以色列人在法老手下所受压迫,本是表明神的子民在撒但手下所受痛苦。先言受压迫的原因:
(一)表面的原因——法老虐待 以色列人虽在埃及,却仍在神眷顾之中,神曾称他们为“我的百姓”(3:7,10)。正如我们信徒尚未蒙救赎之前,神已预先在基督里,看为自己的百姓(弗1:4;启13:8)。所以神特别祝福,使他们异常兴旺(1:3)。为要成就向亚伯拉罕的应许说:你的子孙要像地上的沙那样多。法老王见以色列人如此强盛,遂用高压手段,显有种种无情的虐待。
(二)内里的原因——神的美旨 选民的遇难,常有神的美意在其中,神不准,患难不来。在法老一方面,如此迫害以色列人,虽是出于他的自由;然而他的自由,仍不出神掌握之中,若是神不准他,他也决不会任意迫害。但神为何准法老如此虐待他的选民呢?正是因为以色列人,已视歌珊地为乐土,虽遭法老迫害,尚且不想离开,若是平安无事的度日,他们如何肯离开埃及呢?如此神的应许将如何成全呢?神曾应允亚伯拉罕说:“你的后裔必寄居别人的地……那地的人要苦待他们四百年。他们必……从那里出来。”(创15:13-14)可见神准法老虐待他们,确有美旨在其中。
二、压迫的经过
(一)为奴隶 被优待的民族,一旦变为奴仆之家,完全失了自由(约8:23),作工皆属徒劳。虽然不甘心受法老支配(2:23),却也无力反抗,只得忍气吞声,度他们的奴隶生活了。世人在魔鬼权下,也是如此,“即将肢体,献给不洁不法作奴仆,”(罗6:19)时常作所不愿作的事。
(二)作苦工 “埃及人派督工的辖制他们,加重担苦害他们,他们为法老建造两座积货城,就是比东和兰塞……埃及人严严地使以色列人作工,使他们因作苦工觉得命苦;无论是和泥,是作砖,是作田间各样的工……都严严地待他们。”(1:ll-l4)埃及本是天气炎热,和泥作砖,建城种田,真是不堪其苦,如此炎热的“铁炉”(申4:20),难担的重担(1:11),将怎样逃脱呢?今有考古家,已经发现以色列人为法老所建筑的比东城,墙垣下段,砖及泥缝中之草皆是好的,中段的砖及泥缝所和入的草,不过是乱草根;上段则连乱草也没有了。此亦正合当日以色列人作工的情形。可怜啊!人给撒但作工,所受不情的待遇,较此还甚呢!
(三)灭种族 法老最毒的手段,就是用斩草除根的办法,将初生婴儿害死。其害死婴儿,也有两种手续:
1.产婆害死 生命由神赐给,未到神召回的时候,不论人用何方法,摧残性命皆是罪。况且杀害初临盆的无辜婴儿,理当何罪呢?幸法老所差派的那两个收生婆,敬畏神的心,大过怕法老的心,即不肯照着法老的吩咐行。按那两个收生婆的名字,一名施弗拉——光明或明哲的意思,一名普拉——快乐的意思,我们顾名思义,也可知道他们是如何用聪明办法,不叫他们的良心受痛苦。
2.河中溺毙 法老看第一个办法无效,遂下命令吩咐他的众民帮同杀害以色列的婴儿说:“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你们都要丢在河里。”法老如此下毒手,必有撒但站在他的背后。正如希律王杀死伯利恒城四境的婴儿,也是因为他作了撒但的工具。无情的撒但,看见神的选民兴盛,他怎能不红眼呢?
三、压迫的结果
(一)人的权柄不能推翻神的旨意 法老固有撒但为后盾,色列人也是有神为后盾;所以不论法老如何迫害,以色列人终究是大大兴旺起来。他们到埃及的时候虽不过“七十人”;(1:5;创46:27;申10:22)——使徒行传言七十五人,谅以加上约瑟并其儿孙而言(民26:28-37;代上7:14-22)——在埃及仅至第四代(创15:16;代上6:1-3)而且在埃及也不过只住了二百十五年;(从神与亚伯兰立约至出埃及时为四百三十年(加3:17),从立约至下埃及,已过二百十五年。如亚伯兰与神立约时为七十五岁,至一百岁以撒生,即立约后二十五年生以撒;以撒六十岁生雅各;雅各一百三十岁下埃及;共计二百十五年。)竟然到了二百万民众,他们发达得不为不快。(出埃及时能打仗的壮年有六十万,加上老幼妇女,当在二百万人以上。)可见人的权柄,终究不能推翻神的旨意。
(二)人的迫害常是神民的利益 以色列人在埃及所受种种苦害,是最有价值,最有利益的:(1)可以消除贪恋埃及的思想——非在埃及受痛苦,他们决不肯离开埃及。今日信徒,也是因为遭遇从世俗而来各种痛苦,就生出轻看世界并超出世界的思想。(2)可煅炼高尚圣洁的品德——苦难正是煅炼信徒品性的冶金炉。雅各说:“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雅1:2-4)叫“那经炼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来12:11)有如炼银的,炼来炼去,早晚将渣滓炼净,可以照出人的肖像来。当日以色列人在埃及,从未题到与神有甚么关系——不能在埃及事奉神——只因经过迫害,就呼吁神,他们的哀声达到神的耳中。
总言:以色列人虽在埃及受压迫,遭患难,却仍在神眷顾之中。法老的迫害,虽如烈焰,终不能将选民焚毁。正像摩西所见火焰中的荆棘,在火中不被焚毁一样。选民在世人眼中,原是无甚价值,有如荆棘一样。奇怪啊!真奇怪啊!荆棘在烈火中,那有不被焚烧的理呢?只因有主显在荆棘中,烈焰虽猛,也不足为意了。当日但以理三个朋友,扔在火窑里,其窑火之猛烈,虽比寻常更加七倍;只以有一位像人子的,与他们同在,火窑虽烈,也就无所畏怕了。更希奇的,就是这猛烈的火焰,正是他们得大自由的原因:三人虽被捆绑扔在火中,却在火中游行,毫无损伤。真的,我们非经火窑,不能得灵里的真自由——与主同在的真自由。
第四章 解放民族的领袖(2章-4章)
——摩西平生与事工——
于旧约时代,作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工,不但于犹太民族之历史放大光明,亦且于犹太教并基督教的历史占重要地位的,当首推摩西,真无愧称为旧约历史中之大伟人。我们读伟人历史,看他事工的成败,或由成功而转入失败,或由失败而转入成功;以及失败的原因,成功的秘诀;并失败中之成功,与成功中之失败;而且成功固为成功,失败亦为成功;此中之关系,大有可以鼓人勇气,振人精神,增人毅力,助人信仰的妙能。至摩西更非寻常伟人可比,乃是信心的伟人、天国的伟人、灵界的伟人,承神使命,以宗教精神,贯彻爱国主义的实行家。
一、摩西的生平
摩西生平,享寿一百二十岁,显然分为三时代;每时代历四十年。在第一时代,亦可分为二时代,即孩童时代与为学时代。
(一)孩童时代——立信仰基础(2:1-9)
1.诞生——生在父母的信心中 摩西的父母皆利未支派,因为有信:“摩西生下来,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就因着信,把他藏了三个月。”(来11:23)按所言“俊美”二字,并非平常所言之俊美,乃是在他们信心的眼光里,看摩西“非凡”,令人“快愉”,希望他为以色列家救星之意。——非此父母,不生此子。
2.蒙救——以蒲箱为小方舟 摩西父母为何用蒲箱抹上石油,将小儿置其中,放在河里呢?明明显出有因信而生的盼望。当他们把小儿放在蒲箱里,同时也是将小儿放在神的心里。并且在他们的信心中,不但以为他们的行事,有神站在他们背后作为后盾;也像是他们所行,显有神的默感,因为按此处“抹上石油”,正是与造方舟“抹上松香”原文是一个字,圣经常用此字为赎罪掩盖的意思。可见此小蒲箱,真是一个小方舟——基督预表。适当此时,法老女儿至河边洗浴,因小儿的一声哭喊,不但个人得救,此一声哭喊亦达到神耳中,使全民族得了救。从此得一新名摩西——从水里拉上来,即由死得生的表示。且是使以色列全族有了救星——个人先得救,以后方能救人。
3.母教——信仰与母乳同流到心里 摩西平生事工,是建立在母教上面。或谓一个小儿,自一至七岁所受的宗教教育,是平生不能改变的。曾有一信徒问一牧师,当如何教导儿童?牧师说你的小儿多大?答已经三岁。牧师说:太太啊!你的儿子最宝贝的时光,业已失去三年了!以小儿头七年为其信仰立基时代。当日摩西于儿童时代,长在母亲怀里。可以从母亲的膝盖,认识神;从母亲的言语,听到神的声音;从母亲的奶,将真信仰流到心中。哦!摩西生平的伟大,实是根本于母亲怀中的“血”、“教”、“祷”。此可见孩提时代,宗教信仰之紧要。
(二)为学时代——受科学洗礼——摩西为王子(2:10-15)
1.自是 摩西自初长在法老宫中,求学的机会,自是非常优美,所以就尽得了埃及的一切学术。不过他的学问知识,只是使他自高自是,不等候神的时候,即任意作事。虽然当他看见同胞的痛苦,感觉到他的责任——非神的指示——心中即大起争战:时而想到自己的本分,时而想到必受的痛苦;忽而念及同胞的情分,忽而念及个人的牺牲;忽然想到神的应许,忽然又想到事工的困难。此时好像有两条路摆在眼前:一条是安逸,一条是责任;一条是私己,一条是爱人;一条是快乐,一条是苦难;究竟是要走那安逸、私己、快乐的路呢?还是走那尽本分、爱人的艰难路呢?在此我们不能不佩服摩西,至终走了得胜的路,以救同胞为己任;不过仅凭自己的眼光,未等待神的时候。他一日出去,见同胞为法老作工,受督工的责打,即“左右观看”——没有往上观看;“见没有人”——也未见神,(2:12)竟然动了手;这是只凭他的知识眼光,没有等候神的时候了。当日亚伯拉罕因不等待神的时候,娶妾生子(创16:l-6);雅各不等待神的时候,用欺诈的手段,夺长子名分(创27:5-19);此时摩西亦未等候神的时候,只凭自己的眼光行事,这是多自是阿!
2.粗暴 从来知识份子的爱国热,或比平常百姓更大,此富有学问的摩西,当然亦富有爱国心。况且他的同胞,深受埃及人虐待,他怎能忍气吞声,袖手旁观而不顾呢?他的爱国心未尝不对;有何爱国举动,亦未尝不可;不料竟凭个人血气,行凶杀人,作出暴动的事来,就显然不智了。
3.失败 究竟摩西任着他的学问与血气作事,有何成就呢?不过只有失败,完全是失败而已!不但是于同胞无益,且更给同胞加上重担了。若是不急急逃跑,怕连自己的性命也要丧了。可见摩西当幼年时代,有何爱国举动,未尝不可;不过只因他是出于自己的眼光血气,就失败到底了。所以他这次的举动,大可为一般基督徒凭血气作事的鉴戒。
(三)牧羊时代——受灵德训练——摩西作牧人(2:8-25) 摩西在旷野受灵德的造就,这是要在神家成大事工必须经过的。如大卫王(撒上l7:28;28:15)、以利亚(王上l7:3)、主耶稣(太4:1)、保罗(加1:18)皆受过了。摩西受此旷野的造就更是紧要,当他见打死人的事泄露了,就急急逃避法老,到米甸旷野,去在那里牧羊四十年。想这样一个大有学问的人,在旷野度苦寂的生活,消磨了四十年的工夫,这不是把光阴太荒废了吗?究竟四十年何所成就呢?神何以将这样一个大有用处、大有作为的人,安置在旷野里虚度光阴四十年呢?真是令人大疑不解了。而且此时的爱国心哪里去了呢?岂是只有五分钟的热度,一遇阻难就灰心到底吗?决不能的。想他在牧羊时代,虽在旷野牧羊,但他的眼中,必无时不看见同胞作工的苦况;他的耳中,也必无时不听见同胞怨叹的声音;他心中真是忍受不住;如此年复一年的过去,若是没有宗教观念,谅已早不能忍受了。幸而他深知神有美意,使他在此期间,学会了忍待神命,顺服神旨;而且学会了谦卑、爱心、信心、靠托。他这样忍待的时日愈久,爱国热亦愈增;所受的煅炼愈多,救国心必愈切;不过再不敢轻举妄动,在他这样不显在表面,不见于动作的爱国热,更是他成功的最大原因。
(四)成功的时代——有灵力灵能
1.异象——工作对象 光阴荏苒,摩西在旷野不觉四十年已过,神的诏命即临到他,叫他看见火焰中荆棘的异象,使他觉悟以色列人所处之地位,所受的痛苦——如火焰中的荆棘,并神的救护——在火焰中不怕煅炼。要使他速速遵从神命,领他们从埃及出来。摩西向前观看异象的时候,神命他脱去脚上的鞋(3:5;书5:13-15),脱去行走世路,常被染污的鞋,正是站在圣地的人必有的资格。即主的仆人不仅要脱去脚上的鞋——消极的;还要穿上福音的鞋——积极的;神的工人必是对于他的工作,先在心中成了异象,或见了异象,在异象中,已看到工作之真际与究竟。
2.诏命——不得推辞 摩西此时对此诏命却是慎而又慎,不敢冒昧从事,遂再三推辞。我们看摩西的推辞,与神辩正之言,于我们传道人有最大的教训。其推辞之缘由如下:
(1)我是什么人呢?(3:11) 摩西说:“我是什么人,竟能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呢?”要衡量人的价值,首先要定规他是什么人?是圣人贤士呢?是军人学子呢?是政界是商界呢?“我是什么?”我是谁?摩西这一推辞。可说是对而不对,我们固应当深深觉悟我是什么人?如何堪为主用呢?不过对中亦有不对,因为此言,似乎太注重“我”字,“我”是什么?人作主工,究竟不在乎我是什么?乃在乎我如何让主藉我作成他的工。所作之工,也不是我的,乃是主的;不是我作,求主作我的帮手,乃是主作,要我为他所用。主对摩西的回答是说:“我必与你同在。”(3:12)哦!“神与我同在,”我是成了什么人?果然,神与我同在,还有何事工我不配去作呢?
(2)我知你为谁呢?(3:13) 对于神的认识,即为神用者最要的条件。所以摩西第二样推辞即说:以色列人若问我说,差遣你的神“叫什么名字?我要对他们说什么呢?”这是摩西缺少对于神的知识。神说:“我是……”按此“是”字或译“在”、或译“有”,即自有永有、昔在今在永在、全权全能,包括神的存在、位格与权能。我是自有永有,是你祖宗的神,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是希伯来人的神,耶和华是我的名——我是。神仆人的程度,是看他对于神的认识如何,认识神至何地步,他的信心能力即到何地步。
(3)我有何能力呢?(4:1-9) 摩西说:“他们必不信我,也不听我的话,必说:‘耶和华并没有向你显现!’”我有什么能力,叫他们信,叫他们听呢?神说:“你手里是什么?”他说:“是杖。”神说好,你就用这杖去行神迹。神亦叫他显出三种能力来:
甲、蛇杖所表明——胜撒但 一则杖在摩西手中无大用亦无大害,人平常手中所用之杖,即各人的仗恃,各人所仗恃之学问才干等,二则杖在撒但手中即成为撒但的工具,人的学问才干等为撒但所利用为害最大,正如杖变为蛇。三则此杖即化为“神的杖”(4:20),蛇复变为杖,即成为神的杖,可将蛇杖吞灭。
乙、癞手所表明——胜罪孽 癞是罪的表号,满手是癞,表明人平素行事之不洁;癞手复原,正是胜过罪孽的表显。以色列人在埃及真是被罪玷染,满手所作皆是罪,幸赖摩西带领,可以脱离罪。
丙、血水所表明——胜过尼罗河神 水变血,表明要以此灾祸降于埃及所拜的神,以埃及是拜尼罗河为神,河水变血,即胜过埃及所倚靠的神。此可见人作神工,不在乎我有什么能力;乃在乎是否将我所有放在神手里,经过了神的变化,我就成全神的事工了。“你就用这杖行神迹……,”如五饼二鱼蒙主祝福后,可以叫五千人吃饱;空瓶火把被神利用,就可打败米甸人的大军。读者手中有什么呢?
(4)我如何能言呢?(4:l0-12) 摩西说自己不是能言的人。神说“现在去罢!我要赐你口才指教你所当说的话。”真口才原不在我们能言,乃在“神的话放在我们口中。”不在“我能”,乃在“神能”。
总起以上所说的四样:“我是什么?”“我知什么?”“我有什么?”“我能什么?”就可以确定人的价值。神对摩西既于此四样有圆满的答覆,摩西仍要推辞说“你愿意打发谁,就打发谁去吧!”(4:13)此明明见出摩西推辞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他“不肯”,而且“不信”。不肯与不信,即人推辞主工的极大原因。
3、差遣 人被神遣作神工,不但要有相当资格,神也必赐予相当恩赐;如神叫一肢体作眼,就给眼的恩赐;叫一肢体作耳,就给耳的恩赐;恩赐与职工是相称的。
(1)既经神训练 经过了四十年特别造就,大非从王宫出来时自告奋勇的态度。
(2)再经神变化 杖变为蛇,复变为杖,是指人手中所有,经过了变化。癞手复原,是指拿杖的手,已变为清洁。手置怀中,伸出来手是癞,复置怀中手即复原,是指心已改变。一则有新心,二则用新手,三则执新杖,方能作神的新事工哩。可惜人平素作事,皆是凭着他那不洁的心;运用他那不洁的手,拿着他那俗常的杖——属世界的权柄才能,如何能作主适用的器皿呢?
(3)复被神任用 摩西牧羊的杖交在主手,蒙主祝福,即化为“神的杖”(4:17),而且为神所任用。正是表明他已成为神的用人,他手所有既已奉献,足可用此作成神的事工了。“你手里要拿这杖,好行神迹”。可见我们作神工,不在手中有什么,是在手中所有,曾否被神改变、为神所用。
二、摩西为基督的代表
摩西平生代表基督之处甚多,兹略言之:
(一)为神所拣选。(出3:7-10;徒7:25)
(二)产自受压迫的民族——耶稣亦生在律法下。(加4:4)
(三)为孩提时死里逃生。
(四)拯救他的亲属。
(五)以奴仆出身承受王位。
(六)首次显现时弟兄反对。
(七)因弟兄反对即去外邦。
(八)经过最长的试炼期——四十是试炼的数目,摩西受试炼四十年,耶稣受试探四十日。
(九)于弟兄反对时期娶一异邦新妇。
(十)二次显现弟兄欢迎。
(十一)为大先知。(徒3:22-23)
(十二)为民中保。(出17:1-6;来7:25)
(十三)为同胞之解放者。
(十四)推翻撒但的作为——摩西十大灾,推翻埃及假神;耶稣则推翻撒但。
(十五)在神家尽忠。(来3:5-6)
(十六)摩西传律法,耶稣传恩典真理。
(十七)摩西立犹太教,耶稣立基督教。
总观摩西生平,看他的秉赋、学问、信心、灵性、牺牲等等,可知其所以为灵界的伟人;为神手中合用的器皿;为以色列的大领袖;为历代主仆的模范;为五经的著作者;为基督之预表,不是没有原因的。
第五章 得释放的经过(5章-11章)
法老原是比方撒但,埃及是比方罪恶的世界。以色列人在法老手下为奴隶、作牛马,正是表明“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约壹5:19)。以色列人因在埃及,受苦不堪,即呼吁叹息,哀声上达于神,遂差摩西去救他们脱离法老的手,使他们得着释放。
我们看本书第l章,论以色列人如何在埃及为奴仆。第2至第4章,论神如何预备摩西,为解放以色列民族的领袖。第5至第l2章,即论得释放的经过。此释放的经过,计分三步:第一步,试行——显出证据(5章-7:13)。第二步,进行——降十大灾(7:14-10:29)。第三步,实行——过逾越节(ll:l-l2:36)。我们在此释放的经过中,即看见摩西如何大有胆量。毫无畏惧,而再而三的代表以色列会众,站在法老面前,勇敢地对法老说:还我自由!
一、法老的留难
法老压迫以色列民族,视如奴隶,为日已久,怎肯轻易让他们自由呢?而且也是诡计多端,其对待以色列人,真无异撒但对待神的子民。
(一)不承认神
1.摩西说以色列的神如此说——“容我的百姓去。”(5:1)
2.法老说:“耶和华是谁……我不认识耶和华,也不容以色列人去。”(5:2)其如此不承认神,也是要叫以色列人不信神,究竟“耶和华是谁”?你们不必这样迷信。
(二)去在这地献祭
1.摩西说容百姓到旷野去。(5:1)
2.法老说去在这地祭祀神罢(8:25) 以色列人在埃及事奉神“本不相宜,”(8:26)是决不能做到的事,不能又事奉法老,又事奉神。我们信徒亦决不能又活在罪孽的世俗中,又事奉神;脚踏两头船,是办不到的事。
(三)不让选民远去
1.摩西说,我们要走三天路到旷野去(8:27)
2.法老说你们可以去,但不要远去。(8:28)三天的路,是和主同埋葬的路。信徒对于埃及——世界,不但要看为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6:14),且是要把它葬埋了——葬埋三天;以后再活起来,再不属罪恶世界了。可怜今日教会中有多少人,去埃及太近:虽身在旷野,心仍想埃及;眼仍望埃及;声音仍达到埃及;与埃及人所差无几,真是离埃及太近了。恐这样的人,不久还要回埃及去!
(四)不准百姓都去
1.摩西说老少男女同去。(10:9)
2.法老说你们不可都去(10:lO)只准壮年去,妇人孩子不可都去。可怕阿!这计策不算不毒。这好像一面显出好意:妇人孩子不便行路,何必跋涉长途呢?而且妇人孩子多不明拜神的义理,何不只让壮年人去,免得有何无意识的举动,岂不是好吗?可惜今日教会中受了撒但欺骗,不注重子女信仰的人太多了!
(五)不许把牛羊带去
1.摩西说牲畜也要带去(10:l0)
2.法老说牛群羊群要留下(10:24) 以色列人是以畜牧为生的,牛群羊群就是他们的财产。法老甚明白以色列人的心理,若是把他们的财产留下,他们出离埃及必不甘心,或不久仍回到埃及。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从来教会中不肯将家产从世俗中带出来,把资财也归主为圣的信徒实是太多。这等信徒必不能为高尚的基督徒,因为财宝尚留在世俗,他如何能按照真理,遵从神旨行事呢?
以上五步,即撒但历来欺骗人的惯技:一则叫人不信有神——耶和华是谁呢?二则叫人在埃及地事奉神——作世俗中的教徒。三则不要远去——与世俗相去不远。四则不可都去——将妇人孩子仍留在世俗上。五则牛群羊群要留下——财产仍在世俗中,照着世人的办法,处理财产。究竟教中有多少信徒,家中男女老幼并所有财产一同出了埃及呢?
二、神权的胜利
(一)连降十大灾难 十大灾难表明撒但仿效神,神胜过撒但;因为所降的灾难,皆是显然胜过埃及所拜各种邪神的权柄。此十大灾难之头三灾是普通的,不分选民与埃及人。
1.水变血(7:14-25) 这第一灾,法老的术士也仿照而行,因为撒但有权柄能行虚假的奇事(提后3:8;帖前2:9-l2;撒上28:8-29)。摩西第一神迹是水变血,可表旧约的要旨——律法的咒诅。耶稣第一神迹是水变酒,可表新约的要义——恩典的灵化。
2.河生蛙——胜过蛙神(8:l-ll) 蛙常表明污秽贪食之物,产自不洁的地方。有生命河水流通的圣徒心中,自然没有此类不洁之物生出来。埃及人既敬拜蛙神,就好像崇拜他们的肉欲。
3.土变虱——胜过地祗(8:16-19) 土变虱是表明地尘亦反对罪人,因为地尘是死的代表(诗22:15),世界遍处是尘土,神可随处利用来惩责罪人。除神以外,没有能从死物中生出活命来的,故此灾难,埃及的术士不能仿效。
4.蝇成群——胜过蝇神 自第四灾以后是只加给埃及人,将神的子民和埃及人分别出来。蝇子是极惹人厌之物,是疾病的媒介,埃及遍地皆满了成群的蝇子,只有选民歌珊地,被分别出来。不遇此灾害,这真是神迹中之神迹了。
5.畜染疫——胜过牛神(9:17) 牲畜原是为人服役,人蒙恩,牲畜亦蒙恩(何11:4;申25:4)。人受罚,牲畜亦不免有连带关系(创3:14;罗8:19-22)。
6.人生疮——胜过女神Noit(9:8-l2) 摩西用炉灰向天扬起,这灰在埃及遍地变作尘土,在人与牲畜身上,成了起泡的疮。埃及人令以色列人作砖,经过铁炉的火热,今因炉灰成疮,也正显出神的公义来。
7.下雹子——胜过天气神(9:l3-35) 此打雷下雹子的灾难,显明天然界亦听神的命令——胜过他们所拜管理天气之神。
8.蝗虫飞来——胜过虫神(l0:1-20) 蝗虫虽无首领,却能成群结队而出(箴30:27)。
9.天地黑暗——胜过太阳神(10:21-29) 埃及遍地黑暗,这黑暗似乎可以摸得着,人皆不敢起来离开原处,计三天之久。这正表明神离弃他们,震怒临到他们——神是光。当日耶稣在十字架上,身负万人重罪时,神亦掩面不顾,天地也因而黑暗。神“忿怒的大日到了,谁能站得住呢?”(启6:17)
10.长子被杀——胜过群神(12:29) 最后一灾,即使埃及全国所有为长子的皆被杀,此亦为报复杀害以色列家婴孩之罪。
总言:十大灾是表明神如何胜过埃及的群神。此十大灾难,也与大灾期时,所有的灾难略同;于末时大灾期的灾难,是为胜过敌基督者。
解经家或以此十大灾,固由于神权,其中却亦有天然的部分。此十大灾从第一灾到第十灾,好像经过了一年时间:(1)水变血——按埃及天气像是在五月间,天气干旱,水即臭腐变为血。(2)河生蛙——像在七月间,更在九月间。(3)土变虱——是在十月间,以天气干旱,干土中即生虱。(4)生蝇子——是由于死蛙。(5)畜生疫——约在十二月间,由蝇子太多,以致畜生疫。(6)人物生疮——是接着蝇子与瘟疫。(7)下雹子——约在一月间。(8)蝗虫——或在四月间。(9)天地黑暗——大约因飞沙所致。(10)死长子——只得说是直接由于神权。
(二)法老硬心到底 十灾之由来乃给法老有十次悔改的机会,他却至终不悟,直至第十次方准释放以色列民,若是他早允以色列人所求的,何至有十大灾呢?
1.硬心的原因
(1)神硬了法老的心 法老的硬心,明明说是神硬了他的心,“我要使他的心刚硬”(4:21,7:3,9:12,10:1,27,11:l0,14:4,8)。法老的硬心既是出于神,这不是法老无过,罪不应得吗?不是的,说神使他刚硬,其意:
甲、有神的预知 法老的硬心,当然为神所预知,神却不能因有预知,即使法老失了自由。
已、是神的任凭 神任凭他,不特别施恩感动他,他的心就硬了。“我要任凭他的心刚硬”(4:21)。
丙、在神的惩责 神加刑罚给人,原有两方面的效力:人若因刑罚知罪悔改,心即变软;如因刑罚怀恨悖逆,心愈变硬。神既加十次灾难于法老,无异给法老十次悔改的机会,可惜他至终不悟,他的心自然就变刚硬了。而且每次灾难,使他的心受感一次,也就一次更硬一次,并非神意使他的心刚硬。
(2)自己硬了他的心 按圣经所载,每次灾难之前或以后,都有“法老心里刚硬”,或“法老心里刚硬不肯听从”等语(7:13,23,8:15,19,32,9:7)。
甲、原来居心刚愎 法老为人极刚愎,不但不听神的话,不怕神的惩罚;连术士的见证,臣仆的谏劝(8:19,10:7),他也不理,明明是刚愎成性,不肯悔改。
乙、又因灾难刺激 每遇一次灾难,心中即受一回刺激,如此一连十次,他的心受刺激愈深,当然即愈强硬了。
2.硬心的失败
(1)个人沦丧 硬心到底,追赶以色列人,直追到海里,死在海里。
(2)全国遭殃 全国百姓困其硬心不悟,遭遇了十大灾难。
三、十灾的结局
(一)使埃及人认识主 神说:“我伸手攻击埃及,将以色列人从他们中间领出来的时候,埃及人就要知道我是耶和华。”(7:5)
(二)败坏埃及邪神 “因为那夜我要巡行埃及地……又要败坏埃及一切的神。我是耶和华”(12:12)。
(三)使选民得尊荣 耶和华命摩西对法老说:“当那日我必分别我的百姓所住的歌珊地……好叫你知道我是天下的耶和华。我要将我的百姓和你的百姓分别出来。”(9:22-23)
(四)表显神之性德 如神的忍耐(9:l4-15)、公义(9:27)、大能(9:16)、是自有永有的耶和华(7:5)。
(五)为后世作见证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进去见法老;我使他和他臣仆的心刚硬,为要在他们中间显我这些神迹,并要叫你将我向埃及人所作的事,和在他们中间所行的神迹,传于你儿子和你孙子的耳中,好叫你们知道我是耶和华。’” (10:l-2)
由上所言,以色列人在法老手中,若无神的大能彰显施行,必永无得释放的盼望。世人在撒但手下,不靠神能、神力特别拯救,亦决无解脱之一日。
释放释放永远释放 我不再被罪孽捆绑
宝血能洁净使我心内平康 哦荣耀主我得释放
第六章 蒙救赎之实验(12章-15:21)
——过逾越节与过红海——
当日以色列人过逾越节与过红海所表明的,与信徒得救有根本的关系。而且是很显然,一讲就明白。信徒若是没有过逾越节与过红海的经验,必是还未得救。
一、过逾越节——赎(12章)
逾越节原有两方面的效力:在于埃及是刑罚——杀长子;在于以色列人是得救赎——羔羊替死。若是没有逾越节,好像神拯救以色列人之工是徒然无效的。真的,若没有第十灾,法老决不肯释放以色列人。幸而经过了逾越节,不但神的使者越过了以色列家——因有血在门楣上;且是全族因此得了解放。
(一)逾越节的时期——新年正月(12:1-3) 以七月改为正月,为一年之始,且为一生之始。其意:即以前的岁月皆不足计算,唯从得救赎之日算起,为新生命之开始。人未得救以前,任过多少岁月,皆是空幻不足论;自得救以后,所度年岁,是新生命灵程的经过,方有计算的价值呢。某信徒临去世之前,自留墓碑文曰:“某在世七十五年,但只活五岁。”意即:自七十岁归主以后始为其生活之年,以前七十年的光阴皆是空过——按走灵程说是空过。
(二)逾越节之代赎——羔羊血的能力
1.羔羊之代表(12:4-6) 羔羊原是代表耶稣基督,“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林前5:7;约l:29;彼前1:18-19)。据本处所载:
(1)是被选的。 (彼前2:4-20)
(2)是雄壮的。 (来9:28;赛53:6,9:6)
(3)无残疾的。 (约8:46,18:38;来4:15;约壹3:5)
(4)经试验的 月之十日拣选,留到十四日,以后始献为祭。耶稣也是被甄别试验过的(彼前2:22-25)。
(5)是被杀的。 (约19:14;林前5:7)
2.羔血之效力
(1)越过神震怒 用牛膝草蘸羊血,抹在门框上、门楣上,(牛膝草表明信心)但不能抹在门限上,免得血被践踏。以此为记号,神使者越过谁家,全在门上有血,亦只因有血(12:13),此外无论什么,皆不能令神使者越过。我们今日如愿神的震怒越过我们,亦只在心门上已经抹上羔羊血否?
(2)代赎长子性命 羔羊死,代长子不死;我们今日不因罪而死,非经耶稣代赎不可。“你们得赎……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如同无瑕疵、无玷污的羔羊之血”(彼前l:18-19,参罗3:24-26,5:9;弗2:13-18;西1:20-22;来9:14,10:19;约壹1:7;启 7:l4-17)。
(三)逾越节之筵席(12:8-10,15-20,12:1-1O)
1.吃羔肉 耶稣基督不但流血,替我们赎罪;也是作了我们的生命粮。羔羊是被火烤的;耶稣基督更是被无形之火——苦难——所烤。羔羊是全身烤,烤熟了、烤透了;耶稣也是身灵内外,整个的为我们受尽了苦,死在苦架上。羔羊因烤而发出香气,耶稣也因十架显有光荣。
2.吃无酵饼 酵是比方罪,无酵饼是指将罪除掉。“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林前5:7)当日以色列人过逾越节,同时也是过除酵节七日。逾越节是指救赎,除酵节是指成圣。逾越节是除酵节的原因,除酵节是逾越节的效果。吃羔羊的肉,决不可与有酵之物同吃;我们吃圣餐,亦决不可带着旧酵。(林前ll:28-32)
3.吃苦菜 吃苦菜,表明人吃逾越节羔羊时。当想到自己的罪,要痛苦自责。今日信徒吃圣餐时,也当一面“自己省察”,一面想耶稣舍身受死,而与苦菜——伤痛与眼泪——同吃,方不至辜负主身主血。
(四)逾越节之条例
1.吃的态度(12:ll) 吃逾越节不同平常赴席的样子,乃是要腰间束带,脚上穿鞋,手中拿杖,快快的吃;表明吃了要赶快起程,往前奔路的意思。我们也是行路客人,正需要粮的养育,得着能力奔走前程。
2.吃的地方(12:46) 吃羔羊“应当在一个房子里吃,不可把一点肉从房子里带到外头去”,因为这房于是抹过血的,是有血为记号的。人吃圣餐若不在耶稣宝血里,亦决不配领受。
3.吃的人(12:47-44) 以色列全会众都要守这礼。大凡基督徒,不论属何公会,皆可同领基督的身体。或外人、奴仆、雇工、寄居的,若是受了割礼,也可同吃。
二、过红海——救(14章)
以色列人虽已经过逾越节而得赎,但仍羁留在法老势力范围之内,法老仍有追回他们的机会,所以还须要神大能的拯救,永远脱离法老的手,方为真得解放的人。此蒙救的手续,即是过红海的经历。
(一)向红海而来——像是走错了路
1.所行路程 从埃及到迦南不必一定经过红海,这向红海而来的路是条远路。奇怪啊!神为什么领他的百姓走此远路呢?神说:“恐怕百姓遇见打仗后悔,就回埃及去。”所以领他们绕道而行,走红海旷野的路(13:17-18)。为要永远断绝了他们回埃及的念头。因有天造地设的红海,永远把他们回埃及的路隔断了。有时天父领我们的路,在我们眼中虽看不明白,当知天父总有美意,务要乐意顺服为要。
2.所从导引 “日间,耶和华在云柱中领他们的路,夜间,在火柱中光照他们,使他们日夜都可以行走。日间云柱,夜间火柱,总不离开百姓的面前”(13:21-22)。云柱火柱原是表明圣灵,人能在所行的路上,得有圣灵随时的引导,是何等有福啊!他们因有云柱火柱,“日夜都可以行走,”表明人在灵光之中,必永无黑暗,虽在暗中亦化为光明。
3.所显态度 以色列人出来的时候,是“快快出离那地,”“是昂然无惧地出埃及”(14:8)。哦!人一旦从埃及得了释放,是何等荣幸啊!只因尚未过红海,仍在法老势力范围之内,所以法老又统率大军赶来。“以色列人举目看见法老赶来,就甚惧怕”(14:1O)。出来时昂然无惧,何以又甚惧怕呢?乃以他们只是往后看敌人的威势,不往前看,并往上看耶和华“大能的手”(13:14)。幸有摩西信心的立脚点,仍站得稳固,“说不要惧怕,只管站住!看耶和华今天向你们所要施行的救恩”(14:13-14)。
(二)由海中经过——无路时之道路 希奇啊!汪洋大海,竟然中间显有道路,叫神的子民,步行走过。科学解经家虽然说是大风的效力,使海水退去,但是为何这样凑巧,正当选民要过的时候,海水即被风吹退去了呢?纵然海水因风退去,又何以使海显有干地呢?这其中虽有一部分借用天然(14:21);却是由于神的大能,如神对摩西说:“你举手向海伸杖,把水分开……”摩西向海伸杖,耶和华便用大东风,使海水一夜退去,水便分开……左右作了墙垣(14:16,21-22)。以色列人便从海中走干地。
1.以色列人在海中云下受洗 当以色列人过红海时,云柱亦即从前面转到后面,所以就同时在海中亦在云下受了洗——身子从海中经过,云柱从头上后转(林前lO:1-2)——归了摩西。在海中受洗,是有分于基督之死;在云下受洗,即有分于圣灵的恩赐——云为圣灵的表号;且是归了摩西,摩西为基督的代表,归了摩西就是归了基督,如此就成了真得救的人。过红海正是表明得救,为有新生命的信徒。(在海中云下受洗归摩西,虽从海中经过,身子却未下到水里;正是表明水洗的意义,是在灵意,而不在表面。此亦如“洪水本是表明洗礼”,挪亚一家虽经过洪水而受洗,他们的身子却未下到水里去。
2.埃及人在海中云下灭亡 云柱在以色列人与埃及人中间,竟显有两方面的效力:一边是光明,一边是黑暗,一边是导引,一边是阻挡;一边是恩典,一边是刑罚。以色列人因信心经过红海而得救;埃及人因硬心经过红海而灭亡,以色列人因信心在海中云下受洗,而有极大的改变;埃及人因硬心在海中经过,而受了严重的审判;此中关系,全在信心与硬心之别。
(三)在海岸赞美——经过得救之路(15章) 以色列人一从海中上来,看见敌人都在海中灭亡,即开口赞美神。他们前在埃及,曾蒙神许多恩典,却从未开口赞美;直至从海中得救以后,才会赞美神。——人末得救,不会赞美神。
1.摩西歌与羔羊歌的比较(15章与启15章) 以色列人从埃及出来,从海中上来,得了释放、得了救、得了胜以后,即站在海岸上赞美神。将来必看见许多从世俗中,从今世苦海中得了释放、得了救、得了胜的信徒,站在玻璃海上“唱神仆人摩西的歌,和羔羊的歌说:主神,全能者啊,你的作为大哉,奇哉!万世之王阿,你的道途义哉,诚哉!主啊,谁敢不敬畏你,”
2.摩西歌与米利暗之答和 摩西歌系以第15章首二节为引端。以后分为二大段,3至13节为第一大段,14至18节为第二大段。于第一段又分三节;每唱完一节,米利暗即率妇女唱21节应声相和。如3至5节谢当时之恩典;6至l0节颂以往之怜悯;11至13节颂将来之得胜;于每节之末,妇女皆唱21节为副歌。第二段亦分为三层;l4至16节述仇敌之降服;17节述选民要到的地步:“你要将他们领进去,栽于你产业的山上。耶和华啊!就是你为自己所造的住处;主啊!就是你手所建立的圣所。”这是说会众就是神的产业、住处和圣所,这是何等有福,何等荣耀啊!18节言最后的成功,唱毕妇女仍和以21节。
从这诗歌中,可以晓得会众对于神的认识,并对于前途之信心与希望;也是显明摩西不但是圣人、先知、战士、律法家、历史家、政治家、大领袖、大革命家,也是作灵歌的大诗家。
第七章 试验信心之妙法(15:22-27)
玛拉与以琳双方的效力——
我们在这成圣的道路上,有时苦、有时甜;有时阴翳、有时光明,是势所难免的。因为这是试验信心的两方面。当以色列会众,站在红海边上,眼看埃及人都沦亡在海里。显见神的权能与荣耀,大家都欢喜跳跃唱得胜歌,甚至连妇女亦同声唱和。从来妇女的敬拜,是得胜的工具。米利暗于八十年前,已经显出她的特色(2:4,7),此时则称为女先知,率领众妇女一同归荣耀与神,可见会众全体,是何等喜乐。人在得救时,从心灵中所唱的乐歌,岂是语言所能表明的呢?不料他们从红海往前行走了三天,到书珥旷野,即找不到水。水是生活所必须,在旷野缺乏水,正是表明人心灵的需要,在这世界的旷野里,决不能有满足的供给。从书珥再往前行,即到了玛拉与以琳。在这极短的路程中,他们的信心已受了两方面的试验:
一、玛拉——苦难的煅炼
信徒行走旷野路,难免不遇苦难,以色列人从红海边往前进行时,先至书珥找不到水,再到玛拉遇见苦水,此事于我们大有教训。
(一)信心遇试——喝苦水 信心非经试验不能进步,及至信心经过试验以后,圣经说:“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彼前1:7)主曾劝老底嘉的教会要“买火炼的金子”。因为人要得这火炼的金子,非出代价不可,代价是什么呢?就是要经火炼。按信徒得救的信心,原是主赐的(弗2:8)。此乃得胜的信心,是必须经过苦难以后成功的。
(二)会众失败——发怨言 可怜啊!前不几日在海边大声赞美神的口,竟然因为稍遇艰苦,即发怨言。信徒歌唱的声音,常是因为罪过止息了!因水口苦,固然难过,因罪心苦,更是难过。缺少水固然可怜;缺乏信心,尤其可怜。宁肯缺乏水,不要缺乏信心。会众之失败,全是因为凭知识,不凭信心。
(三)医愈妙法—— 一棵树 “摩西呼求耶和华,耶和华就指示他一棵树,他把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希奇啊!把一棵树丢在水里,竟然令苦水变甜,究竟这一棵树是什么?无非是神用人所看为愚拙的救法——十字架(十字架原是一棵树)(加3:13)。唯有主的十字架,能令人心中一切苦味变甜。谁在苦难中念想十字架,他的心必立时快乐起来,使他眼中含着泪赞美神,他的苦杯就变成福杯了。玛拉苦水变甜,也是因先有摩西祷告,可见祷告,或为他人代祷,皆是令苦水变甜的最大原因。
(四)神所希望——听神话 耶和华在那里,为他们定了律例,在那里试验他们说:“你若愿意……我就愿意……”(15:26直译)“我耶和华是医治你的”,此言表明我们若不得医治,苦水未变甜水,乃因我们不愿意,并非神不愿意。
读者今日时或遇见苦水,是像会众发怨言呢?是像摩西去祷告呢?须知令苦水变甜的唯一妙法,就是主的十字架,你几时遇见苦水,就把十字架这一棵树放在其中,让它变苦为甜罢!
二、以琳——福乐的试验
旷野路上,固然免不了有苦难,却也时而有快乐。以色列人自玛拉前行即到以琳,在以琳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他们在树下水边安营,得着身灵的休息。这是略略表明他们,所要到之迦南的福气或禧年的福气;以琳实是迦南的先影,叫他们经过试验后,略尝到迦南的味道。不过人在苦难中,固常显出信心的不足;在福乐时,是更显出信心的软弱。人在苦难中固易跌倒;人在福乐时更易失败。使徒保罗对于这两方面,都得了取胜的秘诀(腓4:l3)。
(一)以琳的福乐
1.十二股水泉 水泉是灵恩的表明,(约4:14,7:37-39;赛43:19-21)十二股水泉,是表明灵泉之丰富;且是表明足够以色列人十二支派用的,每支派一股水泉。感谢神,先领他们到玛拉,以后领他们到以琳;正是表明先苦后甜,更是显明先经过十字架,实验十字架以后,才得到灵恩的滋润。
2.七十棵棕树
(1)棕树是得胜的表号 耶稣在世,末次进耶路撒冷时,有许多人“拿着棕树枝,出去迎接他”(约12:l2-13)。到他二次再来时,也要有许多得胜的人,“手拿棕树枝”欢迎他。因为他们是经过大患难而来的(启7:9,14)。
(2)棕树是荣盛的象征 “义人要发旺如棕树……栽于耶和华的殿中,发旺在我们神的院里。他们老年的时候仍要结果子,要满了汁浆而常发青”(诗92:12-l4)。以色列人几时到了迦南,就是到了得胜地,并且栽在神的殿中,发旺荣盛,多结果子了。
此时会众到了以琳,在水泉旁、树阴下安营,真是得了休息、苏醒、安慰;谅来玛拉的苦味此时也忘记了,这是何等快乐有福之地啊!但这还不是迦南地,不过先略尝到了迦南福乐的滋味。我们今在天路上,固有时到了玛拉,不也常有时遇到以琳的风景与快乐吗?
(二)会众的态度 会众到了以琳——可为迦南地或千禧年的先影——真是快乐极了。但圣经记载他们在以琳的事,不过用了极短的一节书。谅来不但圣经记载所用的话短;他们也必觉得在以琳所住的时日太短。也或者觉得以琳的福乐尚不圆满,因而没提到他们有何赞美、感恩、快乐的表示。在福乐中不知开口赞颂,与在苦难中发怨言,是同样显出信心的失败。从来福乐比苦难更能试出人信心的真相。遇见苦难跌倒的人固然不少;在福乐中跌倒的人是更多。
三、玛拉与以琳
感谢神美好的旨意,常是藉着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有时叫我们喝苦水,有时也叫我们喝甜水,好叫我们知道怎样处卑贱,也叫我们知道怎样处丰富。
(一)由甜而苦——先经以琳后经玛拉 按以色列人从红海到西乃山,所行的一段路程,是先经以琳后经玛拉,即由甜而苦;未经玛拉前,已先到过以琳,如在红海边是——甜,他们在那里唱歌赞美神,真是快乐,即先到了以琳;随后即到了书珥与玛拉——苦,先找不到水,后即喝苦水。再起身前行,到了以琳——甜,在以琳的经过真是甜,是预先享受了千禧年的快乐;及至前行到汛野——苦,即在那里发起怨言来,巴不得早死在埃及。幸神在那里化苦为甜,即在那里给他们肉吃,并从天上降下吗哪,除安息日外,每日早晨必按时而降,使他们可以吃饱;从汛野往前行,到利非订安营——苦,因为那里没有水喝,即为水争闹。神即叫摩西以杖击磐石出水——甜,此即保罗所说随着他们的灵磐石(林前4:3),他们都因灵水得了满足。继而在利非订,有亚玛力人出来与以色列人战争——苦,这亚玛力人不但是以色列人在旷野的仇敌,也是我们今日一切走灵程的仇敌——以亚玛力代表肉欲。总言这一段路是先甜后苦,因为初学走路,必须先给他们甜吃,以后方能吃苦。
(二)由苦而甜——先经玛拉后经以琳 按以色列人从红海边至西乃野,这第一段路程多是先甜后苦。在西乃野受过神特别训练,到第二年二月一日,再从西乃野起程所行道路计三程:即西乃野至加低斯;在加低斯大失败以后,即从加低斯转回,一直转了三十八年再回加低斯;后又从加低斯至撒烈溪;即到了他们飘流期的终点。在这飘流的旷野路上,多是先苦后甜,或是先苦后亦苦,使他们深深受过苦难的煅炼,才有资格进到迦南福地。这其中的经过,实是为训教我们这些在今日走旷野路的人,深受警戒勉励,不至因有时喝苦水而灰心丧志;须要谨遵云柱火柱的引导,经过以琳固然好,有时经过玛拉亦当忍耐;因为在这条旷野路上,是不能不经过玛拉的。所幸经过玛拉以后,终必要经过以琳——最后到迦南福地了。这玛拉与以琳的经过,是行走旷野路所遭的试验。这一切无非是增长信心之妙法,信心非经试炼,不会长进。
第八章 灵性进步之需要(16章-18章)
上章所讲玛拉与以琳,是论在灵程上进步难免的经历;本章是论灵性进步必有的需要;此亦从埃及出来,在海中云下受洗,归了摩西的会众,所有的实行。正是表明信徒,因耶稣“为我们的罪舍己,要救我们脱离这罪恶的世代”(加1:4)。在于基督的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6:l4)。以自海中上来,即表明信徒已经超脱世界,要实验旷野的生活了。
一、灵食(16章)
以色列人在旷野,唯靠吗哪生活,按吗哪为天降的灵食,须百姓自己去收取;须每日早晨去收取;须日日去收取,而为日用之粮;于七日的第六日,可收取双倍;于第七天去收取,只是徒然劳苦;这皆于我们有最深的灵训。圣经明言,我们的生命粮即耶稣基督;非以耶稣为灵粮,决不能供给我们灵里的需要,而且吗哪也适足以作耶稣为灵粮的预表:
(一)自天而降(约6:35,48-51) 救恩不是出于地,乃是降自天。
(二)圆白细微 吗哪体小而圆(16:l4);色白如霜(16:14);耶稣因虚己卑微,为人看不起(赛53:2-3),却是圆的完全,是洁白无瑕疵的(来7:26)。
(三)滋味甘美(16:31;民ll:8) 有耶稣为天粮,真是足乐我心。
(四)内具生命 吗哪如芫荽子(16:31),是内里有生命的;凡吃主肉喝主血的,亦必有生命(约14:6,6:53)。
(五)旷野食品 吗哪为旷野食品(16:32)。信徒今日在世界的旷野中,除耶稣外,决没有能果吾人灵性之枵腹者。
(六)为得救者所需 吗哪是自海中云下受洗者所享用(林前l0:13)。
(七)宜为各人收取 吗哪须为各人去收取(16:16),我们享受生命粮,亦须各人直接向着耶稣。
(八)恰合各人食量 奇怪啊!人收取吗哪,多的无余,少的无缺,收多收少,皆恰合各人食量(16:18)。主的救恩,亦无人而不适宜。
(九)当于晨刻收取(16:17) 我们须趁各人一生的清晨,得获救恩,至太阳东升时(彼后l:19;罗l3:17),机会已失,即无从而得了。
(十)须要逐日收取 收取吗哪是每日之事,我们今以耶稣为天粮,育养灵命,亦逐日之事,时刻之事。
(十一)足供会众灵需 吗哪足供会众所需;耶稣为生命粮,亦足供众生所食用。
(十二)念埃及者以为淡薄 想念埃及的会众,每以吗哪为淡薄,不如埃及的肉、鱼、黄瓜、西瓜、韭菜、葱、蒜等物合乎他们的欲心(民11:4-l0)。贪慕世味的信徒,对于主所赐之生命粮亦犹是。
今日教中之科学解经家,每以吗哪不过为该处旷野之出产,即今日该处仍产此物,究非什么神奇的作为。殊不知今日于该处虽仍产与此类似之物,但煮之为糖水,烤之如糖酱,并不能磨为粉,作为饼,且仅产少许,合四十年所产,也不足以色列会众一餐之用;且仅产于一地,非于旷野遍处,凡会众所到之地,皆产此物。圣经明言:“此乃神所给的食物。”(16:15)且适足为耶稣的预表。
二、灵水(17:1-7)
当会众于利非订没水喝时,虽争闹试探主,显有不信的态度,神却命摩西手执神杖,击磐石流活水,成为江河(诗87:15,114:8)。保罗尝申明磐石流水的要义说:“磐石就是基督,”所流活水即“灵水”(林前l0:4)。
(一)水自磐石流出(17:1-6;林前10:4) 耶稣是我们的灵磐石。属灵江河,即自此万古磐石流出来。
(二)水自被击之磐石流出 磐石被击,预表耶稣受伤。被击磐石有水流出,正如耶稣被刺时有水流出。
(三)水自摩西所击之磐石流出 摩西代表律法,耶稣受伤,乃因被摩西的律法所击打而被钉。
(四)水在旷野地流出 在旷野干旱之地,何幸有此活水滋润浇灌。圣经明言耶稣“像河流在干旱之地”(赛32:2)。“旷野有水,使……我的选民喝”(赛43:20)。
(五)水为不配得恩之民众流出 百姓才因食物发怨言(16:2),今又为喝水发怨言。且是争闹试探神(2-3,7),这等不信的会众,怎配饮此活水呢?
(六)水乃因先有摩西祷告而流出(4) 摩西此次不但因祈祷,个人免被石击,会众亦因此而喝足。人未见灵泉涌流,多是因为不祷告。
(七)切勿重击磐石使水流出(民20:7-13) 重击磐石就是重钉主在十字架上。摩西重击磐石获罪,正是为这缘故。
我们的灵磐石,已经被击(林前l0:4),且有丰盛的活水涌流而出。未知读者诸君,果已畅饮此灵水否?果已充满圣灵否?
三、灵战(17:8-16)
以色列会众既已吃了灵食,喝了灵水,顿觉灵力加增;但还须要经过灵战,方能力上加力。按亚玛力人原是从以扫长子之妾所出(创36:12);以扫是属乎肉体;他儿子又纵欲娶妾生亚玛力;所以解经者每以亚玛力人表肉体的情欲。
(一)直接交战 约书亚领会众亲赴战场
1.交战的原因 此争战乃在吃灵食、饮灵水之后,可知未吃灵食、未饮灵水者必无此争战。以其完全服从肉体,自无争战发生。
2.交战的时间 “那时”亚玛力人来到利非订,与以色列人争战的原因,圣经明言是:当以色列人在路上疲乏困倦时,来击杀他们在尽后边软弱的人(申25:18)。可见信徒当奔走灵程疲倦困乏时,即肉体发动之机;当落后软弱时,即情欲工作之际。
3.交战的兵士 “摩西对约书亚说:‘你为我们选出人来,出去和亚玛力人争战。’” (17:9)此言出去与亚玛力人交战的是“选出”来的人;那些软弱落后已经被掳的,自然谈不到与敌交战了。虽然,此交战也是每个信徒应当奋力进攻的,以此交战,不同制胜法老,是全靠着神为他们交战;此乃攻克己身,故须各自尽力。
4.交战的结果 “耶和华对摩西说:‘我要将亚玛力的名号从天下全然涂抹了’”(17:14)。决不可对此劲敌稍有顾惜,扫罗曾因顾惜亚玛力人而陷重罪(撒上l5章),所以我们对于肉欲,应当如以色列人对待哈曼(斯8章-9章)——哈曼亦是亚玛力人。
(二)间接交战 以色列会众胜负的原因,全在摩西、亚伦、户珥于山上隐秘处之祈祷,“举手即胜,垂手即败”。我们今日之胜负,也是这样。
1.手执神杖之祈祷 摩西“手拿神杖,站在山上”。是凭神的祝福祈祷。
2.终日之祈祷 摩西等终日祈祷,直至日落,可谓祈祷的好模范。
3.禁食之祈祷 耶稣亦尝言,门徒当有特别禁食祈祷之时。
4.彼此互助之祈祷(17:14) 请人代祷或代人祈祷,皆信徒互助之要端。
5.在山顶隐秘处之祈祷 山顶是地位高尚,超绝尘世。与神接近之隐秘处,争战的力源,即由此隐秘处发出来。
6.专一诚切之祈祷 凡有力之祈祷,皆是诚切专一,决非泛常之祈祷可比。
7.终究得胜之祈祷 信徒对此灵战,果能一方面各尽其力;一方面竭诚祈祷;终必大获全胜。有如保罗所说:“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
8.进入基督祷告的祷告 摩西在山上的祷告,最要者即进入基督的祷告里;在主的祷告里而祷告;且是代表基督的祷告。信徒在世的战争,全赖天上的主祷告而得胜。
信徒如愿灵性进步,固然少不了要吃灵食、饮灵水,也必须要战灵战。克己自修之工,是不可缺少的。
四、灵秘(18章)
从上三段我们看见神如何恩待会众,使会众吃了灵食——表基督的养育;又喝了灵水——表丰盛的灵恩;并且与亚玛力人争战——胜过肉体的情欲;如此就可与主有亲密的联络了。我们在本章书内,不但看见信徒与基督灵里的连属,也是看见千禧年中之荣耀和喜乐。
(一)摩西妻子的快乐 当摩西奉召后,曾打发他的妻子回去。(18:2)此时他的岳父叶忒罗——或妻兄——便带着他的妻子西坡拉,并他两个儿子,都出来到神的山上见摩西。摩西便出去迎接,领他们进了帐棚,彼此团聚吃喝快乐;这正是表明将来基督显现时与教会的联络。
(二)以色列家的荣耀 此时雅各全族已经得救,不再在埃及为奴,即表明圣经所说:当异邦人得救的数目添满了,以色列全家必都得救(罗11:25-26)。
(三)外邦人的赞美 此时在神的山上,亦有叶忒罗为外邦人的代表,看见以色列人得救,教会蒙恩,也就欢呼快乐的赞美耶和华,并献祭给神,与以色列的长老等,“在神面前一同吃饭。”哦!这是何等喜乐啊!这真是圣灵把将来千禧年的荣耀,预先显出来。信徒如愿灵性进步,固然少不了吃灵食、饮灵水,也须战灵战,果能制胜自我、肉欲,即必与主有至密切的灵交了。
第九章 律法与救法(19章-23章)
全部旧约皆律法性质,考其内容,虽有先知、历史、诗歌等类之不同,但其精义,无非为神训诲人类种种之金科玉律。按圣经历史共分七时代,第五时代,即律法时代。自以色列人至西乃山,即到了律法时代。他们到西乃山之前,虽在红海边有怨言,书珥、玛拉有怨言,在利非订发怨言等等,神皆未惩责他们,因为是在应许时代,在恩典之下。自到西乃山以后,会众接受了神的律法,每逢犯罪即有刑罚。
按西乃山的律法,原共分三类:(1)是十条诫——即道德的律法。(2)是治国典章(21-23)。(3)是事神条例(24-40)。本章特论十条诫:
一、传律法的日期
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第三月一日,就到了西乃旷野(汉译满了三月那一天,原文无满字)(19:1),到了西乃旷野以后,复自洁洗衣,预备了三天,神就降临,亲口传律法给他们。按此日期正是逾越节后五十天,如自 正月十四日逾越节,计算到 三月四日传律法,适为五十天;故日后以色列会众守五旬节,特为记念此日;而此日也就作了五旬节圣灵降临,将灵律铭于人心的预表,因为西乃山的律法,人不能遵守,必须到五旬节圣灵降临,使人有丰盛生命,所言所行,自然就不越乎律法的范围以外了。
二、传律法的地点
本处明言是在西乃山(19:1),即何烈山的一个山峰(申1:6)。
(一)西乃山与加略山 西乃山是律法地;加略山是恩典地。西乃山的神是圣父所显的威严;加略山的神是圣子所显的慈爱。人在西乃山下战兢恐惧;人在加略山下欢喜快乐。人是先到西乃山,后到加略山;先知罪,后靠十字架。
(二)西乃山与橄榄山 以色列人先得逾越节的救赎,后受西乃山的训练;信徒也是先经过逾越节的救恩,后得橄榄山的灵恩。西乃山传是非的律法;橄榄山叫人把律法铭于心中。
(三)西乃山与锡安山 以色列人是到了“能摸的山,此山有火焰、密云、黑暗、暴风……因为他们当不起所命他们的话……你们乃是来到锡安山,永生神的城邑,是天上的耶路撒冷”(来l2:l8-22)。以锡安山,乃神国的预表(启14:1)。
此四座山所表明的即灵程的次序:西乃山——加略山——橄榄山——锡安山。我们的灵程,须依序而进。
三、律法的效用
圣经明言律法决不能叫人称义(加2:16,21,3:11;罗3:28),不能使人得胜(罗8:20),原来律法是一无所成就(来7:19)。这样神究竟为什么设立律法呢?
(一)识神 西谚有言:“大律师显神性。”我们看神的诫命,也可显见神圣洁、公义、良善、威严与慈爱的肖像。
(二)识己 我们读律法书时,若能除去面帕,必如同在镜子里观看(林后 3:7-18),心怀意念,皆可鉴观考察。
(三)识主 “律法是我们训蒙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加3:24)因为律法将众人都圈在罪里(加3:22),则不得不归向基督,所以律法是基督的介绍。
四、律法的分别
这诫律是神亲口所传(出20;申4:36),亲手所写(出24:12,31:13),不同其他典章规例等,不过是借摩西设立的: l
(一)写于两页石版 十条诚命是写于两页石版,每页各有五条。亦有人说是第一页有四条,第二页有六条。我们所当注意的,是此诫命仅写于石版,尚未写于人的心版(耶31:33;结11:19,18:31;林后3:3)。
(二)有对神对人各种本分 十条诫有对神对人两方面的关系,上四条是爱神,下六条是爱人,——或言第五条亦关于爱神,因父母是神的代表,——爱神爱人就完全了律法,所以爱就是律法的总归。
(三)有言行心念三种关系 第一页石版所写敬神的诫命:第一与第二条是关于心;第三条是关于言;第四与第五条是关于行。第二页石版所写待人的诫命;第六第七与第八条是关于行;第九条是关于言;第十条是关于心。
五、诫命与数目
十是属地的完全数目,也是责任的完全数,所以十条诫,是指人的完全责任。对神对人,果能照此而行,即算尽了人的本分。
请注意圣经中数目的含意:
一是属神的——惟一的。凡事从一开始,一是根本,含有独一无二之意。
二是见证数或加或分。二人能分争,二人能互助。二有拯救之意,打败了仇敌,“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约壹 3:8)。
三是属神的完全数。三位一体,三层天,三日复活(6:3),度量物体须三倍之,即得立方体,即内外均包括。
四是属地之数。有普遍之意,地有四方,有四角,或有谓指物质文明,道德败坏之世界(但7:2,3;启7章—9:13-15)。
五是属恩典之数。为服务之数,人责任、本分之数。
六是属人或属鬼之数。人是第六日被造,六天劳碌。歌利亚六肘高,尼布甲尼撒之大像六十肘高,六肘宽,有六种乐器。大罪人名号是六六六。
七是属天属灵之完全数。
八是复活日,新工开始。第八日受割礼。是七日的头一日,是另一新的礼拜。故八字有革新之意。
九是至极的圣数,是三乘三之积数。
十是属地之完全数。亦有人的担负与本分之数,如人两手两脚各有十指,即人当动作尽本分;诫命有十条,十个仆人各分十两银子,亦皆有此意。
十一是紊乱数。
十二是有组织之完全数,亦神圣的治理,一年有十二月,选民有十二支派,新约有十二使徒。新耶路撒冷有十二门,十二根基,城墙的尺寸是十二乘十二共一百四十四肘。
十三是叛逆数。
廿四是神圣之合法数。
四十是试炼之数。
五十是救恩之完全数。
六、律法与恩典之关系
(一)恩典非破坏律法 耶稣说:“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与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太5:17)不但律法在基督身上已经成全,在信徒身上,亦可见于实行。所以基督来,好像重订律法,而使之必行(罗3:31)。而且律法表显立法者之心性,亦未能完备;如律法只能表彰神的圣洁、公义、权能等;若无恩典,如何表彰神的仁爱、慈惠、宽恕之真相呢?
(二)恩典为最高律法 恩典即信主之法(罗3:12-28)。亦即所谓基督自由的律法。使信徒皆以自由快乐的态度,心悦而诚服。
(三)恩典实胜于律法 律法乃神的命令,恩典是神的赏赐;律法定人的罪,恩典赦人的罪;律法咒诅罪人,恩典救赎罪人;律法令人致死,恩典使人得生;律法使人远避神,恩典使人亲近神;律法靠行为得救,恩典是因信得生;律法显义人为有罪,恩典称罪人为义;律法将人的口在神前封闭,恩典乃启人的口在神前赞美;可见恩典实胜于律法。
七、信徒对律法的态度
(一)信徒绝不靠律法得救
1.称义不靠律法补助——称义完全凭信心接受主的救恩,与律法毫无关系。(罗3:28,11:6;加2:16,21)
2.成圣不赖律法成全——尝有信徒,以成圣不但关乎地位,更是关于生活,必须在日常生活里,凡事合乎律法方能成圣。殊不知我们决不能靠律法成全(加3:2-5,4:21-31;罗6:14),若靠律法成全,即信了“别的福音”。律法对于信徒称义与成圣皆无能力。
(二)信徒亦更使律法坚固 信徒虽不靠律法得救,而且也不在律法以下(罗3:6),却不是破坏律法,叫“恩典显多”(罗6:1);乃是更使律法坚固(罗3:31)。
(三)唯信徒方能守律法 信徒既与神的性情有分(彼后l:4),则由性之自然,随心所欲,不能越乎律法的范围。而且信徒所行,亦当出乎律法以上哩(太5:39,40)。
(四)守律法按精义不按字句 信徒守律法是按照精义,非囿于字句(林后2:ll;罗7:6;太5:22,28)。而且是以爱心,非以惧心。以快乐至爱之情,仰体天心,乐遵神旨,再不度罪中生活。
于21至23章是论国家的典章,其中有关于民事的、有关于刑事的。凡留意读过这几章书的:一方面必看见神究察人罪,是鉴观不爽,无微不至。可见我们所事奉的神,是如何圣洁、仁爱。一方面必看见人的罪,如何丑恶可憎,以本处所禁之罪,皆是人所犯的。如此污秽罪人,怎配站在神的圣所,朝见神的圣面呢?怎能盼望站在玻璃海上,进入珍珠门,走那黄金街呢?感谢爱我们的父神,我们的罪虽深,他的爱更深;我们当受的罪刑虽大,耶稣的能力更大。人与神相去虽远,却赖十字架的救恩得以亲近了。哦!你看父是赐给我们何等的慈爱!使我们这些污秽罪人,得称为神的儿女(约壹3:1)。
第十章 山上云中的祈祷(24:1-18,25:21-22,29:42,30:6,36)
摩西平生的事工,莫非以祈祷而成功,看其被召时;胜法老时;在红海边时;在利非订战场时;在会众拜金牛时;等等所显祈祷伟大的能力与成功,莫不令人称奇。祈祷是我们极大的权利,是能力的来源,是得胜的秘诀,我们作基督徒的灵工与灵程,只看我们的灵交在何地步上。
一、山上的祷告——分三级
凡真祈祷,是与神觌面的,与灵相通的。我们看本书24章所载,当日摩西同以色列会众,在西乃山拜神的光景,真如同一幅美丽图画,把历代信徒拜神的景况表显出来。望读者对于本章所论,要特别注意,因本处西乃山,是表明立起来的圣殿,自下而上计分三级。
(一)会众在山下拜神——站在律法地位上(24:1-3)按律法而论,绝没有亲近神的可能。“亲近神”三字在律法书中是找不到的,律法永不能发生亲近神的效力。因律法只能叫人“远远下拜”,越靠律法,越看见自己的污秽;越靠律法,越不敢亲近神。当时以色列会众,既站在律法的地步上,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24:3),这真是一种冒昧自欺的话。他们越想遵行律法,就越显得自己的软弱,越受良心的责备;他们虽然经过祭坛,经过洒血立约,按地位上说,是已与救恩有份,而为盟约下的信徒;但按生命上说,不过是站在律法地位上,所以仍是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24:7)。因而即不能不在山下远远的拜神。
1.是地位最低的——在山下 有多人在神前,灵性最低,如站在山下。
2.是去神最远的——远远拜神 人若站在律法地位上,或仅仅站在盟约地位上,决不敢亲近神。
3.是人数最多的——百万会众 可怜阿!地位最低的,去神最远的,就是会中人数最多的。今日会中,何尝不是这样呢!
(二)长老等在山腰拜神——站在救恩地位上(9-11节)
我们看在山下远远拜神的以色列大会中,有少数的领袖,即七十长老与亚伦、拿答、亚比户等,从群众中出来,再往山上进行,而为会中进步的分子,直至进到神的脚下,看见神的荣耀,这是因为他们经过了祭坛,有血洒在身上,因“前约也不是不用血立的”(来9:18)。摩西在山下筑坛献祭,将血洒在会众身上。此时长老等身上既有洒的血,自然就可以亲近神了。“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他的血,已经得亲近了”(弗2:l3-l6)。这些进到神脚下的人,神的“手不加害在”他们身上,是在神前蒙了悦纳;且在神前“又吃又喝”,谅来所吃的是平安祭肉,这是表明那些有进步神交的人,在神前有所享受。
1.是地位较高的——都上了山 长老等都上了山——不在山下,是地位较高的,他们既经过祭坛,不再靠律法,亦不仅在盟约下与神交通,乃是确实有了生命经验,自然灵性地位较高了。
2.是去神较近的——进到神的脚下 长老等是进到神的脚下,看见神的荣耀,神的圣洁光荣,并在神前又吃又喝,神的手却不加害与以色列的尊者身上,这是因为他们是站在十字架的地位上,而有了生命经验。此时会中领袖,看见山下有靠律法远远站立,不敢亲近神的会众;在山顶上有神的荣耀;在中间山脚上有祭坛,使他们脱离自己罪恶的地位,平平安安进到神面前,快乐的崇拜他,这一切无非是血的能力。
3.是人数较少的——会中领袖 大会众中只有少数长老,灵性较高,进到神的脚下。可见教中有进步神交的人,历世历代皆居少数。
(三)摩西在山顶拜神——站在灵恩地位上(12-18节) 以后我们看见从少数领袖中,又有一位,即绝无仅有的大领袖摩西,复往上去,直至登峰绝顶,进入云中,在山上四十昼夜。这实是摩西到了最荣美地步。
1.是地位最高的——登峰绝顶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上山到我这里来’。”(24:l2)摩西和他的帮手约书亚起来,上了神的山……(先立亚伦、户珥办理会务免有挂虑)耶和华的荣耀在山顶上……云彩遮盖山六天,第七天神即从云中召摩西……在山上四十昼夜。当摩西上山顶之前六天,即等待神的呼召,此时谅与约书亚同住,二人并未禁食,或是同吃吗哪,同喝溪水(申9:21)。约书亚即一直等到摩西回来(32:17)。摩西即独自上山禁食四十天。
2.是与神最近的——与神觌面 摩西上了山顶,正是表明他的灵性到了最高地步。是灵性低的人决不能到的地方,且是与神觌面,以西乃山顶作了他的毗努伊勒,在那里与神面对面的亲近交通。哦!这是何等亲密啊!人的灵性非提高到山顶地步,也决不会有这样的神交。有如此的神交:(1)明白了山上的样式——即蒙神指示他会幕一切的样式。人的心灵非提高到山顶,远超罪孽的世界,亦不能最深的得了神的心,明白神一切的旨意。越与神亲密,越明白神的旨意。如神对于他的朋友亚伯拉罕曾言:“我所要作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2)胜过了天然律——禁食四十天,摩西在山上,直等过了四十天,灵福满足了,肉体也不觉什么缺乏,因灵律胜过了天然律了。(3)面皮发了光——及至四十天已过,因为在灵中与神感通,连身体也被灵光充满,所以面上发了荣光,使百姓不敢看他。可见山顶上的祈祷,何等荣耀啊!
3.是最少数的 在山下拜神的是以色列会众;在山腰拜神的是会中少数领袖;在山上拜神的,只是绝无仅有的摩西。可见灵性地位愈高,离神愈近,人数亦愈少,这是历来各会中显然的情形——灵交不够高。
二、云中的祷告——分三层
摩西上到山顶也是进入云中,摩西上山,有云彩把山遮盖……云彩遮盖山六天……神从云中召摩西……摩西进入云中。“云”是圣灵的表象,如“云柱火柱,”“在云下受洗,”“云”显然是指圣灵说。“云”也有时指神的荣耀,有时指神的隐秘处言。摩西进入云中,其中要意,多是指他在山上的祷告是进到灵里的祷告。因为有力量的祷告,必是“在圣灵里祷告。”(犹20节)这在圣灵里的祷告,有三种意义:一是在圣灵里祷告——。二是祷告在圣灵里——所祷告的是在圣灵里祷告的。三是在圣灵祷告里——意即我所祷告的,不是我的祷告,乃是圣灵的祷告,我的祷告是在圣灵的祷告里而祷告的。这在云中灵中的祷告,是指个人的“身殿”说的。因为我们的身子也是神的殿(林上3:l6,6:l9)。这殿是分三层,即个人的身、魂、灵,是“照着神的样式造的”。按我们得救的经过说,是从灵到体,先有灵得救——重生;继有魂得救——理性灵性化;终有体得救——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但按灵交的进步说,是从体到灵。
(一)初步的灵交多是属体的——是仪式的。
(二)进步的灵交多是属魂的——在悟性中祷告。
(三)最高的灵交才是属灵的——在云中祷告,即经过了裂开的幔子——在耶稣的死里死;神的灵光即从灵的深处,透过魂达到体,而在全人里充溢;如同所罗门把圣殿献与神时,灵光即从至圣所经过圣所透到院中,全殿就被灵光充满了(王上8:10-11)。当日摩西进到云中;亦即进到“身殿”的第三层里祷告,不是体里魂里的举动,乃是全人被灵化在云的深处,神的隐秘处,与神毫无隔碍的,以灵与灵相感、相交、相通,与神面对面的灵交了。可惜人的灵交,多是未进到“身殿”的第三层——灵交不够密。
三、山上云中的祷告——在会幕中祷告——分三进
摩西在山上所见“山上的样式”,即是西乃山的样式,摩西所上的西乃山,正是竖立起来的会幕,若将山平放在地上,适成会幕的样式;不过山顶是第三级,云中是第三层;将山平放在地上,即成了会幕的三进;在山下、在山腰、在山顶,适如在会幕的院子、圣所、至圣所,这至圣所——会幕的“第三进”,即是山上云中的“第三级”与“第三层”。
(一)在院内——如在山下 院内山下是会众拜神之地,神要在院内祭坛那里与人相会,“要在耶和华面前,在会幕门口……常献的燔祭。我要在那里与你们相会,和你们说话。”(29:ll,42)在祭坛那里,是已经实验了,神的羔羊代赎我们的罪,是每一个以色列人所到的地步,是以色列全会众所到的地步。
(二)在圣所——如在山腰 圣所是祭司事神之地,不是普通会众所能到的地方。“要把坛放在法柜前的幔子外,对着法柜上的施恩座,就是我要与你相会的地方。”(出30:6,36)祭司每日二次在香坛焚香,皆是用祭坛上取来的火把香焚着;香气上升,蒙神悦纳,正是代表神仆人的祷告蒙神垂听。在院子是以色列会众皆可到之地。圣所只有祭司们可到,正如在山腰事神的长老们,不过是会中的少数。
(三)在至圣所——如在山顶 山顶是圣山的第三级;云中是身殿的第三层;至圣所是会幕的第三进。圣山一级高一级;身殿一层密一层;会幕是一进深一进。这最深的至圣所是大祭司事神之处,“要将施恩座安在柜的上边……我要在那里与你相会,又要从法柜施恩座上二基路伯中间,和你说我所要吩咐你传给以色列人的一切事”(出25:21-22)。这灵交的深处,唯大祭司可到。这灵中最深的祷告,正是山上云中祷告的实验,我们信徒今日经过裂开的幔子,进到至圣所祷告,即是实验摩西在山上云中的祷告。这也就是山上样式的最高处、最密处与最深处。这山上样式,即是山的样式;这山上云中的祷告,即把我们在至圣所的灵交,具体的、显然的,如一幅图画样的,向我们清楚的表现了。可惜多少人的祷告,不但是地位不够高,心情不够密,灵交也是不够深。
甚望今日教中同工,都如同摩西上了山顶,进到神的隐密处,在云中在灵里与神面对面,享受父怀里的快乐,听见灵界的言语,明白神隐密的旨意,得到圣灵充满的能力。因而灵性提高,灵命发展,甚至连面容也改变了,庶几可以按照神的旨意,——山上的样式,成全他的事工。“山顶”、“云中”、“至圣所”即是属灵人的祈祷处。
第十一章 会幕的灵意
(25章-40章)
——山上的样式——
上章论摩西在山上祈祷,本章即论神指示摩西建造会幕,要照着山上的样式,说:“要谨慎作这些物件,都要照着山上指示你的样式。”(25:40;来8:5)“山上样式”即山的样式,亦即摩西与会众在山上拜神的样式,非有山上的祈祷,不明白山上的样式。会内同人对于神的事工,有最要紧的一个问题,即要照着“山上的样式”,就是神所指示的样式(25:9)。这会幕是关于救恩极要紧的道理,因会幕即表明耶稣基督,我们可以借着会幕,更深的认识耶稣,并更清楚晓得个人在救恩上的地步。
一、主的经过
(一)自法柜至祭坛(25-28章) 我们看神命摩西建造会幕的次序,是先说到法柜,以后再说到摆饼桌、金灯台,逐次说到祭坛;与以后摩西造会幕之次序,显然不同。这其中的原因,不但因为自25章至28章是神吩咐的次序;以后30章至40章所载是建造的次序。更是因为25章至28章是照着神来救人的次序说的,法柜是神的宝座,是公平义理的所在(诗89:14)。铜祭坛乃是罪人靠赖基督的宝血,就近神的道路。人既不能到至圣所的法柜前见神,因为入至圣所的路,尚未显明;神则亲到铜祭坛来见罪人。按神的公义说,决不让罪人到他的宝座前,但因他的慈爱,却能领他出来到铜祭坛与罪人相见。
你因爱肯降世成肉体耶稣 舍弃你荣光大宝座
竟生在律法下为人子耶稣 牺牲在祭坛救赎我
(二)自院子进至圣所 院子内多指耶稣在世为人时所成功的。当他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有兵丁来刺他的肋旁,就有水和血流出来,这水和血所关系的,就是耶稣在世所成最大的事工,也就是院子内的事工。在殿院中,只有两样圣器:就是祭坛与铜盆;人靠祭坛得称为义,人赖铜盆得成圣洁。至圣所是耶稣在天为大祭司的所在地,耶稣在世成全了他的事工以后,即进入天上至圣所,在荣耀里为我们的大祭司。
二、信徒的经过
(一)所过之门 自院外到至圣所,须经过三重门,这门就是耶稣(约10:13-19)。进三重门,是表明信徒对于耶稣发生了三种关系:
1.院门——救恩门(27:13-19) 院门是圣所第一层门,按灵意说这门可称为救恩门,凡进这院门的,指着信靠耶稣,作了得救的人。(1)是朝东的(27:13)——东方是日出之地,是神的荣耀显现之处(结43:2)。(2)是独一的——救恩的门只有一个(徒14:12)。(3)是宽大的——这门有廿肘宽(27:16)。显明救恩门极宽大,无论何人,皆可进来。(4)是没有门限的——表明人进这门,毫无拦阻。
2.圣所门——献身门(26:16-17) 进院门的皆是真以色列人,凡进圣所门的必是利未人和祭司;这圣所的门,按灵意说可称为献身门,亦即成圣门。凡进这门的,皆是献身成圣的。进院门为献祭,表明身得耶稣救恩;进圣所门是表明献身为服事神,尽神所交托的职事。
3.至圣所的门帘——得胜门(26:31-33) 至圣所是以门帘为门,这门按灵意可称为得胜门。大祭司入至圣所必须经过门帘。以上所言之三重门,皆有挂帷挂在柱子上;院门挂帷的柱子,下有铜座,上有银环银钩。圣所挂帷的柱子,下有铜座,上有金环金钩。至圣所挂门帘的柱子,下有银座,上有金环金钩。按金、银、铜等物,不但其质有贵贱之不等,圣经用它所表明的意思也不同:铜是表明经过审判而忍苦的意思(民11:6-9)。银是表明救赎(30:12-l6,38:26-27)。金是表明神的荣耀尊贵。可见这三重门,不但是一重深于一重;也是一重贵于一重。进了院门,为真以色列人;进了圣所门,为祭司;进了至圣所,为大祭司。进了院门即得救;进了圣所门即成圣;进了至圣所的门即得胜了。
(二)所经之地按全会幕共分三大部分,因此将会众分为三等:
1.院子——得救的地步 凡到院子的,必是经过了铜盆和祭坛,为得救的信徒。
(1)祭坛(27:1-8) 祭坛表明耶稣的十字架(来13:10)
甲、材料 造祭坛用两样材料:一样是皂荚木,表耶稣在世有人性;一样是铜,表耶稣经审判受痛苦。而且祭坛也是用那二百五十个叛党的香炉,锤成片子所包的(民16:35-40)。表明耶稣经锤打,乃是因为我们的叛逆。
乙、样式 坛是方的,表明耶稣的方正完全。坛有四角,表明耶稣拯救的能力。坛是空的,表耶稣的虚己。
丙、功用 坛是神因基督的宝血,与罪人接近之地,也就是罪人靠着赎罪祭,进到神前之地。人一进院子门,首先来到祭坛,因这祭坛,是人进到神前必经之地,也是首先要经过之地。未经祭坛,决不能到神面前。
(2)铜盆(30:17-21) 院子内不但有祭坛,也有铜盆。祭坛是表称义;铜盆是表洁净。祭坛关于生命;铜盆关于生活。
甲、材料 (甲)是铜作的——如称为铜盆,因这是在院子里的器皿,表耶稣在世受苦。(乙)是用镜子铜作(38:8)——人以镜照面,可见自己面目。用镜子铜制盆,不但要照出自己的污秽来,还要在盆中洗净哩!(丙)是妇女镜子铜作的——即“用会幕门前伺候的妇人之镜子作的。”表明信徒应当如妇女,常常修饰容貌讨主欢喜。
乙、样式 铜盆“有座,并安置在会幕和坛中间。”(30:18)有座:是指与地隔离的意思。以铜盆既表圣洁,自当与尘埃隔离。在会幕与坛的中间:是指经过祭坛方有到铜盆的资格;先赎罪、后洁净;既已洁净,方可进到会幕中事奉神。
丙、功用 铜盆中洗浴,解经者或指圣灵的洁净;主血的代赎,与圣灵的洁净,二者即救法之最要端。一个得救的信徒,至少该经过这两样,救法在他身上就成功了。但多人是以水比方真理,正如保罗在以弗所5章25节先言:“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已”;26节后言:“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这也正是祭坛与铜盆的道理。按圣经所载铜盆的功用有二:(甲)为洗身(出40:12;来8:6)。(乙)洗手洗脚(30:19,21)。手脚指着我们行事作人,洗手洗脚,就是指生活上的洁净。这就是耶稣在被卖夜,用水给门徒洗脚的要道。耶稣说:“凡洗过澡的人”,是指已经洁净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约13:10)。全身虽干净——已经得救,但以脚行世路——未免染上尘土,所以只要洗脚,全身就洁净了。
这铜盆在当时虽然只关于祭司们,但按灵意上说,却是关于全会众。今日更是关于教会全体,每一个真得救的人,必是经过了祭坛与铜盆。
2.圣所——是祭司事神之地 圣所中有三样圣器:
(1)饼桌(25:23-30)
甲、材料 即用皂荚木包上精金,表显耶稣的神人二性。
乙、样式 桌子长方,面上有两道金牙边。里边一道为保守陈设饼,表明耶稣并他的真理,无论不信派如何破坏,终必保守无虞。外边一道为保护桌上的盘子、调羹、酒爵和瓶子等物;是表明保守我们生命筵席的桌子上所用的器具,亦即保守我们在于主的福乐,不至失掉。
丙、功用 为摆陈设饼,这饼是表明耶稣,为我们“生命的饼”(约6:48)。每饼足够一人两天的食量,以每饼用面伊法十分之二(利24:5-6),伊法十之二顶两俄梅耳;即足一人两天的食量(16:16)。饼共两行十二个,为供十二支派,可见我们的灵粮,是极丰富的。
(2)灯台(25:31-40) 灯台是表明耶稣为生命的光,且是预表教会(启 1:20)。每个信徒亦该作灯台,作家庭中的灯台(太5:l5)。
甲、材料 是用一块精金锤成的。一块精金,是指连为一体的意思。“用精金锤出来”,不但指耶稣为我们受了击打;也是表明教会非受过逼迫不发展。
乙、样式 灯台有七枝,表明完全的教会。(启l:20)两边六枝,是一般高,表明教中信徒,都是平等。中间一枝,较六枝为高,表耶稣为教会元首,在凡事上居首位。
丙、功用 灯台特为发光,耶稣不但是我们生命的光,也是将来圣城中的明灯(启21:23)。灯内有油,表明圣灵。信徒也是要添足圣灵的油,方能在神殿中发光。
(3)香坛(30:l-l6)
甲、材料 是皂荚木包精金作成,表耶稣是神人二性,堪为神人之间的中保(提前2:5)。
乙、样式 坛是方的,表耶稣的完全。有四角,表明祈祷的力量。
丙、功用 香坛只为焚香用,焚香是表明祷告。把香坛放在法柜前的幔子外,对着施恩座是表明祈祷于神前的的意思。以馨香料作香,是表明祈祷上升,被神悦纳。每早晚焚香,表晨昏二时,为祈祷良辰。不可奉上异样的香,是表明祈祷之神圣。当用祭坛上之火焚香,不得用凡火(利10:1);是表明祈祷之热力,当被祭坛的火,即十字架的爱火所焚化。
3.至圣所 这至圣所原是表明人的灵,至圣所内无窗亦无灯,表明在人的灵里,唯以神的光为光,否则里面全是黑暗的。这至圣所内,除法柜外无他物。
法柜共分三部分(25:10-22)
(1)法柜
甲、材料 法柜亦称约柜(民10:33),或神的柜(撒上4:ll;书3:13)。所用材料即精金,表耶稣为神;与皂荚木,表耶稣为人。
乙、样式 柜是方的。四脚有金环,为穿杠在环内,用以抬柜,但扛在环内永不抽出,表我们旅行于今世旷野,主常与我们同在。
丙、功用 内置法版、盛吗哪的金罐与亚伦发过芽的杖(16:33;民l7:10;来9:4)。此三者:一方面表显人的叛逆是该死的;一则人违背了律法该死;二则犯了安息日去收吗哪该死;三则叛逆犯圣又是该死。一方面表显神的恩功,令人得生:一则以主已为我们完全了律法;二则他是我们永远的生命粮;三则杖发芽亦表主的复生,使我们这些该死的人,可在于主得着新生命。
(2)施恩座 施恩座原文是遮蔽罪的意思。施恩座在法柜以上,正是表明律法已被遮蔽,神再不看人的罪,人的罪既被遮蔽,神就由此“施恩”与人了。
(3)基路伯 施恩座上有二基路伯,二基路伯脸对着脸。看洒了血的施恩座;表明他们是单注目所洒的血。圣经记载基路伯,就是按置在伊甸园的门口,把守生命树的道路;今又立于法柜上;可见他的职务,即是拥护神的公义。
进院子,是在得救地步;到圣所,是在献身成圣地步,再“不是自己的人”(林前6:19);进至圣所,是到了成圣又得胜地步,因为经过了裂开的幔子。幔子原是表明耶稣的身体,经过这裂开幔子的,即是经过主的死,在主的死里死,自己的身体,也就一同被钉(罗8:10-11;加2:20),显有得胜的生命、生活了。
(三)所见的景象 会幕表明耶稣,人对于耶稣的观念,大有关于他对会幕所在的地步。会幕幔子分为四层:
1.海狗皮 幔子外面一层是海狗皮(28:14):这不但是表明耶稣在世为人,如何凡事谨慎,胜过试探;更是表明他在世为人,“无佳形美容”可观,是为人所看不起的。
2.红山羊皮(26:14) 红山羊皮作罩棚盖:一方面是表耶稣在世忠心服事神,甚至顺服至死流血而不辞;更是指我们的罪,都被耶稣的血作罩棚盖遮蔽了。
3.山羊毛罩棚 用山羊毛织十二幅幔子,为会幕的罩棚。此罩栅是格外大,足以将会幕完全掩遮,即表明我们的不义,完全被主遮蔽了。
4.绣花幔子 会幕内里第四层是绣花幔子,用白细麻和蓝色、紫色、朱红色的线所制造。白细麻是表耶稣为人之圣洁;蓝是天色(24:10),表明耶稣是属天的;紫色是表耶稣为王的尊贵;朱红色是表耶稣流血牺牲。用此四色线织幔子,并用巧匠绣上基路伯是何等荣美华丽呢!这正是表明耶稣的外表,虽像海狗皮,无佳形美容;但其内容却是荣耀华美。人在外面看只见它的外观,及至到最里边一层,就看见它的华美了。主的真华美,是在外边事奉神的人永见不到的。
(四)所显灵交的地步 会幕分三进:院子、圣所、至圣所;是表明信徒灵生命之不同。(1)进到院子,是灵已得救。(2)进到圣所,是魂已得救——理性灵性化。(3)进到至圣所,是体亦得救——经过裂开幔子。神与信徒交通亦有此三个地点之不同:(1)即在院中“会幕门口,燔祭坛那里;”神说:“我要在那里与你相会,和你们说话”(出29:42)。(2)在圣所“金香坛那里”;“要把坛放在法柜前的幔子外,对着法柜上的施恩座,就是我要与你相会的地方”(出30:6,36)。(3)在至圣所内“施恩座那里”;要“将施恩座安在柜的上边……在那里与你相会”(出25:21-22)。此不同的地点,正是表明信徒灵交之不同。
三、会幕的经过
(一)临时的帐棚(33:7-11) 会幕是神人相会之地,当日亚伯拉罕等支立帐棚,并在帐棚旁筑祭台,何尝不是临时的会幕?当神所指示的会幕,尚未建筑之先,摩西在营外设立帐棚,即称这帐棚为帐幕(33:7)。当摩西进幕中时,云柱即降下立在会幕门前,耶和华便与摩西说话(33:9-ll)。
(二)特建的会幕 此即我们以上所言,按照山上所指示的样式建筑的会幕。建此会幕所用材料,都是百姓乐献的(36:3-6),是照着会众所有的(35:23-24),各人尽其所能(25:25-26);是会众全体,连男带女都要奉献(35:22)。这是表明我们今日建立教会,是由会众全体一致尽力,建筑成功的。唯有所献赎命的银子,是各人必须纳的(30:12);且是穷富一样多,表明赎罪价,人人皆同(30:15)。
(三)所罗门的圣殿 日后以色列人在迦南,所罗门为王时所建的圣殿,虽大规模仍与会幕同,但所用材料,与样式却多有不同处。会幕的外观虽不雅,圣殿的外观,却是极壮丽了。因为会幕是表明我们今日在世界旅行的会所;圣殿是表耶稣作王时的荣耀。
(四)无形的圣所
1.列邦的小圣所 耶和华如此说:“……我还要在他们所到的列邦,暂作他们的圣所。”(结ll:16)
2.圣徒为小圣殿 “岂不知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林前6:19)人有身、魂、灵,有如圣殿分三层,圣徒几时将身体与主同钉,即将幔子裂开,圣所与至圣所打通的时候,即在灵里事神,而为属灵的人了。
3.教会为全圣殿 “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吗……神的殿是圣的,这殿就是你们”(林前3:16-17)。这殿是以使徒、先知为根基,耶稣为房角石,全房靠他联络坚固,渐渐成为主的圣殿(弗2:20-22)。
(五)天上的帐幕(来8:2) 希伯来全书多是讲明天上真帐幕的实际。摩西所建会幕,不过是美事的影儿,唯天上的真帐幕,才是本物的真象。
(六)禧年中的圣殿 “末后的日子,万民都要……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神的殿”(赛2:2-3)。当千禧年中,弥赛亚为王,政教合一,即以耶路撒冷神的殿为发号施令的中心点了(赛2:3-8)。
(七)新天地中的圣殿 新天地中是神与羔羊为城内的殿,“我未见城内有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为城的殿。”至于约翰所言:“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启21:3)等语,像是千禧年中之光景。
在旷野所立的会幕,无非是为地上属灵的圣殿,天上的真帐幕,以及将来新天地中,永远帐幕的表象。
第十二章 中保的代祷能力(32章)
以色列会众虽然站在西乃山下,同声说:“凡耶和华所说的我们都要遵行。”不料立法未久,他们就违法,甚至背弃耶和华,在西乃山下拜起金牛来。藉着他们失败的经验,显出摩西如何尽中保的职分。圣经记载的次序是最适宜的,以上刚才论完了祭司的职务;(祭司职务于利未记要义中再论)本章又显出中保的能力来,这真是我们这些软弱失败的信徒最需要的教训。
一、会众敬拜金牛(32:1-6)
奇怪啊,以色列会众能这么快的离开神吗!摩西仅四十日不下山,百姓就纷纷起来对亚伦说:“起来,为我们作神像,可以在我们前面引路……”于是就摘下他们从埃及所得的首饰等物,铸了一个金牛犊,说:这就是领我们出埃及的神。他们出埃及时发了财,现在就因此犯了罪,真是所得不抵所失了。他们此次破坏了律法,摩西也就将法版摔碎了。
(一)金牛是什么偶像
1.僭越神的圣名 如“宣告说,明日要向耶和华守节”(5节)。明明是拜金牛,竟言向耶和华守节,是何等僭妄呢?
2.占去神的地位 “他们就说:‘以色列啊!这是领你出埃及地的神’” (4节)。
3.夺了神的荣耀 当归于神的荣耀、赞美、敬拜等,竟然归到金牛身上,不太奇怪吗?这金牛固然是僭越了神的圣名,占据了神的地位,夺去了神的荣耀;世人不都是崇拜那耀眼闪光的金钱,如拜金牛吗?不都是以拜金,夺去神的荣耀吗?可叹!
(二)拜金牛的是什么人——才从埃及上来 以色列人拜金牛,是才从埃及上来;耶罗波安令国民拜金牛,也是才从埃及上来(王上l2:25-33)。可见拜金牛是世俗(埃及)中人的旧习惯——埃及人拜牛神。
(三)拜金牛的有什么动作 他们“是坐下吃喝,起来玩耍”(32节)。又“跳舞”(19节),又“放肆”(25节),世界的恶风陋俗,常是与拜偶像有关。
(四)信徒宜如何对于金牛 摩西“将他们所铸的牛犊,用火焚烧,并磨得粉碎”(20节)。这正是我们对于金牛当然的态度:即打碎它、除灭它,决不让它占神的地位,夺神的荣耀。
二、摩西为中保代祷(32:30-35,33:1-17)
(一)是最大伤痛的代祷(30-32节) 摩西对百姓说:“你们犯了大罪,我如今要上耶和华那里去,或者可以为你们赎罪。”摩西回到耶和华那里说:“唉!这百姓犯了大罪,为自己作了金像,倘或你肯赦免他们的罪……”(按此句下有略号……亦与下文不接,明明是言犹未尽,即暂停止。)为什么话尚未说完即暂停呢?必是说到这里,即哭不成声,所以话未完而中止(尼1:4;但9:3)。
(二)是最大勇敢的代祷 “你们犯了大罪……我如今要上耶和华那里去……”
(三)是最大赎价的代祷 摩西来到神前,为百姓赎罪,出何代价呢?说,倘或你肯赦免他们的罪……不然,求你从生命册上涂抹我的名。哦!“从生命册上涂名”是什么代价啊!不是为救同胞情愿个人沉沦吗?这不是要牺牲个人永远的生命,如同保罗为救骨肉之亲,情愿个人与基督分离吗?(罗9:2-3)保罗和摩西真是先后媲美,他们二人牺牲最大,所以旧新约中,也唯有他们二人成功最多。
(四)是最大信心的代祷 “倘或你肯赦免他们的罪……”这是将此事完全放在神手中,人是一无希望的,神要赦免即赦免,“倘或你肯”,“你若肯”,主说:“我肯。”(太8:2-3)
(五)是与神最大角力的代祷 “倘若你……不然我……”我不足惜,众人都灭亡,我活着无益,你的名将如何?
(六)是最大智慧的代祷 神决不作不合理的事,“谁犯罪涂抹谁的名……”,且亦不能涂名,况无罪者如何能涂名呢?
(七)是有最大关系的代祷 全族的生死关头,全在这次代祷。神名的荣辱,也大有关于这次代祷。个人一生事业的成功,亦且系于这次代祷。
三、神转怒宽容
(一)最大饶恕 以色列全族敬拜金牛,这是何等大的罪!神要在霎时间,把他们都灭绝了,如此烈怒,何其难当呢!希奇啊!竟因中保的代祷,神就转怒回瞋,会众得庆生存了,看中保代祷之力有多大!我们的中保耶稣,在神前不更有能力吗?
(二)重立法版 因会众破坏了法律,摩西亦将法版摔碎,因律法既已破坏,法版也就不碎而碎。今会众既蒙饶恕,即在中保身上将法律成全了;所以又再凿两块法版,重新将诫命写在上面(34:1-10),神并应许在百姓面前行奇妙的事。
(三)亲自领进迦南 先言“差遣使者在你前面”。(33:2)后言“我必亲自和你同去”(33:14),因摩西说:“你若不亲自和我同去,就不要把我们从这里领上去。”(38:l5)虽然神怒已息,罪过已赦,却仍不免因他们的过犯有些影响;从此以后全会众就把妆饰脱去,快乐变成了忧愁(33:5-6)。摩西亦将帐幕支在营外,常在他们中间的神,此后也就常在营外会幕中显现了。
第十三章 书内之救恩与灵恩
出埃及记的要旨即“救赎”,全书所论皆可说是关于救恩。我们看以色列民,如何在埃及法老手中为奴仆;如何在于神的恩典与大能,藉着摩西的手,领他们出了为奴的埃及地;又如何在旷野里,受灵性的训练;好像每章每页,都是为表显我们这些在撒但手下受罪孽毒害的人得救的经过。而且书内明明指着耶稣救恩,与灵恩之处业已讲明,似乎不必再重说。今特总起来,略述之:
一、救恩
书内明明指着救恩之处,不一而足,兹特提出最显然的数则如下:
(一)摩西代表耶稣为救主
1.为救赎者。(徒7:25,35)
2.为先知。(申18:15)
3.为中保。(出32:30-32)
4.为领袖。(7:35-36)
(二)亚伦代表基督为祭司
1.其圣衣表基督的品德。
2.其职务表耶稣的事工。
(三)逾越节羔羊预表基督为赎罪祭。
(四)红海表明因基督之死将信徒与世界隔离。(加6:14)
(五)一棵树使水变甜表十字架的能力。
(六)吗哪表基督为信徒在旷野的灵食。(出16:14-35;约6:31-35)
(七)磐石被击表基督受伤。(出17:16)
(八)会幕表基督道成肉身与人同住。
二、灵恩
(一)论圣灵的明言 书内明明提到圣灵只三次,每次皆是说到圣灵如何充满人,使人有智慧,作建立会幕之工。如言:“要吩咐一切心中有智慧的,就是我用智慧的灵所充满的。”(28:3)“我也以我的灵充满了他,使他有智慧,有聪明,有知识,能作各样的工。”(31:3,35:31)可见人要作建立会幕之工,非充满智慧的灵不可。保罗亦常称圣灵为“赐人智慧的灵。”(弗1:17)
(二)论圣灵的表号
1.云柱火柱(13:21-26) 一则日间靠云柱,一面作导引,一面作荫庇。摩西也进入云中,朝见神(24:18),表明我们该在圣灵里祷告(犹20节),二则夜间靠火柱,一面引路,一面光照。云柱火柱,日夜总不离开百姓,这正是圣灵对于我们这些奔走灵程的人所有的关系。
2.十二股水泉(15:27) 此乃表明灵恩之丰富完全。
3.磐石流活水(17:1-7) 这是表明圣灵的活水,是从我们的灵磐石(林前l0:4),即被击打之磐石流出来。
4.金灯台 金灯台是表明神宝座前的七灵。(启1:4)
5.膏油 圣灵常称为恩膏。(40:9-l0,约壹2:27)
总言:全书所论;无非藉以色列人的经过,表显神对我们所施行的救恩。我们对此救恩的程途,显然分为三步:
第一步为出埃及——重在“出来” 此出来的经过全凭信心,是神的作为,只要我们凭信,靠神的大能出来。
第二步是奔旷野——重在“顺从” 即顺从云柱火柱的引导,决不得凭自己看法,行出试探主、违背主的举动来。
第三步是进迦南——重在“遵命进取” 出埃及全是神的作为;进迦南得迦南,却是要抬着法柜,赖主的大能,去尽力得获。至终得以享受那肥美滋润、流乳与蜜的福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