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爱里没有惧怕
在九天培灵会过程中,神使众人蒙福。神的话语使我们得鼓励和安慰。由于听从祂的话,经验到大喜乐。今天最后一次藉着讲道泪励神的儿女们。再返到(三章18-24节),约翰使读者从惧怕中支取应许。我们要明白,接受这应许,就可以从中享受由自。
经文中藏有三点要训:
(一)一个原则
“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18节)原则就是基督徒需要爱。在这几天聚会中,也曾重复地讲论这原则。而且爱在新约中,也是最重要的主题。如果懂得爱就最像神。(参看四11、12、16节):“亲爱的弟兄阿!神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从来没有人见过神,我们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祂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神爱我们的心,我们也知道也信。神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神先将爱藉约翰指示我们,爱并非外表和言语上,乃诚实地相爱。讨论和讲道都容易,但实行这爱却不容易。若实行爱则似神,爱别人了解别人像神对人,彼此相爱要在行为和诚实上。书信用“诚实”一词是表属乎真理。屡见于本书(参一8,二4,三18等节)。研究哲学的人,许多时候讲到真理。基督徒也应该对此了解,简单来说真理是和谐的理论。让我们稍为思想,何谓真理?或说:真理就是对的事。但也未能充份回答问题。什么是对呢?平常人就将对的与真理作为同义使用。圣经中对此有特别的用法,约翰提到在真理中,表示口讲和心中是和谐一致的。假如我说:昨天早上十时我在三藩市。那大家都知道与事实不相符。约翰就在此教导基督徒彼此相爱,而且要在言语和实行上彼此符合。
对于三章18节经文,我要用四句话,将实用的意义讲出:
(1)爱乃基督徒和谐生活的原则。比方我在大学读书时,为对生活上帮补得找些工作。做点替货车卸下货物的粗工,就需要与一些粗鲁的工人有接触。他们满口粗言秽语,甚至咒诅我们的主;我为此感觉非常烦恼。有一日在祈祷中,神对我讲话,要学习认识这样的人,他们可说是不虔不义之典型。当我能用主的爱来爱他们,实在见到神的恩典,喜乐与和平,一切圣灵的果子运行,实现基督徒生活和谐的原则。
(2)爱最像神。爱能知道别人,如同主知道我们一样。当我们读(林前十三章)时,我们是否有更深的领会呢?这篇论到爱的经文,也讲到知识。“爱”与“知识”有复杂的关系。简单地说:“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必归于无有。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我们如今仿佛对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林前十三8-12)保罗所讲现今世界的知识不能全知各事,不过局部而已;好像一面不好的镜子,不能将形像清晰地反照出来。此处用字很有意思,指一特别的镜——哈哈镜,当人站在镜前时,反照出高、瘦、矮、胖等歪曲的形像。保罗用这字来形容世界的知识便是这样。但他又显示有方法,得神的知识,如同神知道我们一样。就是面对面见主时所见的。这乃是从爱而来的知识。去爱别人,就有新鲜的方法明白对方,如主明白他一样。
(3)这原则发出问题,弟兄得罪我,当饶恕他几次?经常对弟兄发展爱心,爱别人和宽恕别人同样的难。为此“爱”和“宽恕”应连在一起。彼得问主说:“弟兄得罪我,要饶如他几次?”相信彼得自忖,等主将次数说出之后,到此限度就不再宽恕了。但主对他说:“不是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就是无限量地饶恕人,宽恕不是等对方作什么?而是自动的。不是等待弟兄改善了,才去宽恕他。责任在我们身上,神要我们现在就开始爱对方。所以约翰说:“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
(4)第18节之第四点形容——爱的果子乃对神坦然无惧。
(二)一个问题
“从此,就知道我们是属真理的,并且我们的心在神面前可以安稳。我们的心若责备我们,神比我们的心大,一切事没有不知道的。”(19-20)首先需要明白上下文。约翰讲及一种经验,自己的心责备自己。经验到好像神对自己发怒,不知如何去作。约翰说:“从此知道我们是属真理,并在神面前可得安稳。”但尽己所能,仍觉有罪。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经验;自觉得罪神,心中的喜乐被夺去。撒但乘机来试探,你心都对你说有罪,就必然是有罪了。我记得年青时,常赴培灵会,当讲员指责罪时,心中常有罪恶感,好像失掉了心中的安稳。为此,让我们来看三件事
(1)看是否有明知而未认的罪,对过往已经承认的罪勿再理会,勿妄制造事端。
(2)是否爱你所有弟兄姊妹,不向你弟兄怀怨。
(3)勿再分析你每一感觉,而应用20节的话:“神比你的心大,一切事没有不知道的。”
有一位学者对这节经文另解为:神比我们的心大,神的审判也比我们的心大。这解释是不对的。这是将神的广大,作为安慰的调节,若我们感到失却安稳,但我们又经省察没有犯任何罪和得罪弟兄;就祇管简单地交托主,忘记此事。约翰说神满有怜悯心肠,神爱你比一切更甚;祂也知道你内心有责备。所以应当简单地忘掉它,把它交在主的足前。这是何等的鼓励。
(三)一个应许
当我们在神面前坦然无惧的时候,祂的应许就临到:“并且我们一切所求的,就从祂得,因为我们遵守祂的命令,行祂所喜悦的事。”(22)约翰又在第五章再重复这事:“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什么,祂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祂所存坦然无惧的心。既然知道祂听我们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们所求于祂无不得。”(14-15)在此我要将些重要教训与各位分享,其次要解答一个问题。首先,我们向神所求的是否都得?按照应许是应该得的。如何达到?约翰提到一个方法——我们的意念与神的旨意一致,就必按我们所想所求赐给我们。就如三章22节记载的,即使神的答案是否定的,也是我心所愿意接受的答案。因为我要得神心中的事情。第二,祈祷所带来之问题,乃是神学上难题之一,神既是掌管一切,何必祈祷?神既完全知道,在我们未祈祷以先,祂已经知道;又何必祈祷呢?经上说:“并且我们一切所求的,就从祂得。”面对为何要向神祈求的问题,我愿以三点与各位分享:
(1)神以全能掌管一切,并非在永恒时间上之一刹那,譬如我划一条线,从一点到另一点,代表世界的开始和结束。然后又在线上放一点,让它与时间的终始拉上防系。在每一时间上所发生之事,原来在神之点上已经完成了。将世间上所发生之事,总结在神那一点之上。用这方法来明白神,就是错误,以致发生许多难题。例如我今早起床,会选择配哪一条领带。能否说我用那一条领带,神也在那一点上完成了呢?其实神关心的非我用哪条领带的问题。其次,为那些未相信的人祈祷,神若是将一切在时间和空间所发生的事都定好,人的得救沉沦也经有所规定,则又何需祈祷?
由此带出教训之(2)神的全能乃按神的旨意目的而决定。不能将神限制于其本身定义中,如此则无异将神摧残了。
(3)神之全能乃自由和有动力的。
我们若紧握以上三点,就能鼓励我们对祈祷的意义。让我们再进一;步对祈祷加以分析:
(1)祈祷不应祇作神学上的知识;除非实行,否则不能明白。有些哲学家研究神,看祂是生命和经历以外的一位;可以用研究数学的方法来认识祂,这是同样的错误。我们不能说认识神,而不向祂祈祷、敬拜。祈祷也一样,除非实行,否则不能认识。
(2)祈祷主要是与神的关系,这关系可在父子的关系中表达出来。我对天上的父祈祷,也将一切需要和关心向祂表达。在祷告之中,可以对天父有所学习;而父的旨意也藉此表明。
(3)祈祷在基本上,并不是与神联系,彼此互通消息。而基本上带到另一要点,乃是信心的行动;又是分享神生命的方法。当我藉祈祷与天父发生关系时,必需有绝对的信心。有时到祂面前本不晓怎样祷告,就将这心意表达出来;求祂将这祷告带去,到那永恒完美的旨意之中。我祈祷时,甚至不知父的答案是什么?但我会将感觉最好的带到父面前,对父绝对地相信,绝对地交托。
我们又要十分小心,许多时我们祈祷中所讲所作是错的。当我们祈祷完毕,愿旨意成就,阿们!是否内心真是如此?抑或另有想法,要我们一切所想望的都行得通,要神照我们一切的思想办妥。如此,我们不是仰望一位在天上的父,是向命运,是犯罪的所为。我们的天父关心我们,祂知道如何将最好的赐给我们。
祈祷会将一个很重要的分别带出来。就是将祈求与愿望分开。有件事西方孩子很容易学会,小孩子喜欢吃糖和雪糕,我最少的女儿每喜欢坐我膝上,抱我吻我表示亲热。我当然知道她下一步是什么?她接着会索食雪糕。我每每藉此教导属灵真理,父亲对你的爱非如你所想的。无论我给予,或不给予;我的爱都大过这些。有时我们对主说:我有这大的需要,神不给予我,表示神不爱我。这也是神对祂子民的功课。神赐给食物、云火柱引导,但这些还未使他们学会秘诀。他们必须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靠神的话语。愿神振奋我们,使我们知道神在我们身上有美好计划,无论祂对你的祈求,赐给或者不赐给。──
艾理德《约翰壹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