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哥林多后书第八章

 

208.保罗在哥林多后书屡次提及马其顿教会,到底他与马其顿教会有何密切关系?马其顿在什么地方?(林后八章1节)】

    “马其顿”一词在本书曾出现多次:

    一章16节(2次),二章13节,七章5节,八章1节,九章2节,九章4节,十一章9节等。

    在保罗别的书信也提过七次,共15次。

    “马其顿”(MACEDONIA),是罗马的一省,保罗在该省布道的地点,计开有:腓立比、帖撒罗尼迦、暗妃波里、亚波罗尼亚和庇哩亚等城(见圣经地图6),相信保罗在这些城市都设立了教会,但为我们所熟悉的则有头两个城市的教会,即腓立比及帖撒罗尼迦,因为有保罗的两封信遗留给我们。

    保罗在传道的头一阶段,其对象只限于散住在罗马帝国的犹太人,似乎当时他有一种狭窄的民族主义限制了他。但神在异象中让他看见一个马其顿人和听见他的请求之时,保罗的传道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使他学习了“传道应无人为的界限”于是他用福音向欧洲进军,“随即渡过爱琴海到腓立比去向外邦人传福音”。腓立比是罗马军队驻防地,许多人在该处信主,以后成立腓立比教会。跟着,又成立了帖撒罗尼迦教会,福音在马其顿省获得了胜利。虽然在马其顿省传福音,也遭遇了许多未为人们所知的困难(七章5节,路加在使徒行传未曾提及保罗在马其顿传道时的困难,可能是圣灵禁止他记录下来),但马其顿教会以后在灵里长进,长于行善,“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以乐捐为一种恩典,并非吃亏的事(八章3节;罗十五26节)。他们对耶路撒冷的贫穷信徒固然愿意捐助,即对传道人也非常有爱心,我们可以在腓立比书看出他们如何有爱心对保罗。

    保罗往马其顿省各地传道,最少有三次,但可能有五次,即有两次未明显地记载在使徒行传,但记载在保罗书信中。

    对于异端的态度,他们不受诱惑,胜于加拉太与歌罗西教会。教会中也有不少爱主的信徒被神所使用,为保罗各书信所提及,如帖撒罗尼迦的亚里达古、耶孙、西公都,腓立比的革利免、以巴弗提、友阿爹、吕底亚及该犹,还有庇里亚人所巴特,均属马其顿各地教会的信徒(徒二十章45节)。

可见保罗与马其顿各教会的关系何等深切,难怪他在本书中对哥林多(属亚该亚省)的信徒常提及他们。

马其顿,在纪元前为一小国,纪元前336年,神在该处兴起伟人“亚力山大”。亚力山大由马其顿首先进占亚该亚,即希腊古国所在地,然后乘胜东进小亚西亚,吞并波斯帝国,远至印度边境,成立希腊大帝国。亚力山大并非希腊人,乃是马其顿人。纪元前323年,亚

力山大帝驾崩,无子继承,由其将军四人,瓜分希腊大帝国,即叙利亚、埃及、小亚西亚与马其顿,是应验但以理书八章8节的預言。后来马其顿将希腊割让与罗马,希腊回复原来国土,即罗马帝国时代的亚该亚省,亚力山大的老家马其顿则变成罗马帝国另外一省。

    在此我们可制对联式的两句话:

    马其顿呼声、保罗应召,

    马其顿奉献、众会共鸣。――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金钱奉献守则(八115)】

  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在经济上有极大的需要,保罗请求马其顿的信徒在金钱上帮助他们,而马其顿的信徒本身并不是在富裕的环境中作出此项捐献,故此保罗对此事甚为欣赏。在本段经文中,我们看见基督徒奉献金钱的原则和态度:

 .尽上责任(23):虽然马其顿信徒本身也在「极穷之间」,然而他们却慷慨捐助,而且「过了力量」。他们实在是表现了尽责和牺牲的精神。读者们,你在金钱奉献上是否尽了责任呢?

 .献上自己(5):金钱方面的奉献必须基于我们整个对神旨意的委身。神所要的,基本上是我们,而不是我们的金钱。为比我们在未奉献金钱以前,先要将自己献给神,神才会欣赏悦纳。

 .心存感激(9):主先献上自己,把我们从死亡中救拔出来,将我们升到神儿女荣耀的地位。这真是测不透的恩典,叫我们生出感激之心。我们就是凭这颗感激的心,把自己奉献给主,也把金钱献给祂,作为感恩图报的表示。

 .甘心(1112):神看重的,不是献上多少,乃是我们是否有「愿作的心」。若在奉献金钱上存这样的心,我们的奉献「必蒙悦纳」。

 .也接纳人的供应(1315):神若透过别人在经济上供应我们,我们不必拒绝,因这是「均平」之理啊!──《新旧约辅读》

 

【林后八2『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这话告诉我们,奉献财物并非遭受损失,乃是蒙了神的厚恩。因为我们财物献给神,自己的心也会归向神,属灵方面就更蒙恩了;同时,在财物方面,神也不亏待我们,反要给我们更丰富的祝福(参玛三10)。但愿我们不漏掉神这『厚恩』。──《读经指引》

 

【林后八2~9马其顿的众教会,在财物的交通上蒙了厚恩,计有下列特点︰(1)并非富裕的剩余,乃是『在患难中受大试炼时』,『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的(2)。这完全是死亡中供应生命的原则。(2)不仅是『按着力量』,且是『过了力量』(3),不但满足了公义的要求,还显出丰满的恩典。(3)绝非被迫勉强而为,乃是『甘心乐意』,甚至『再三的要求』,盼望准许『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分』(3~4)。所以在他们的感觉里,这事并非忍痛牺牲,也非照章办理,遵行基督徒该作的事(律法的原则);乃是有一个属灵的看见,认识这是一个荣耀的福分,因而求着有份。(4)不但照人『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5),达到神的标准,彰显基督的模型(9)(5)财物的奉献,乃根据人的奉献──『先把自己献上』(5)。因为神所要的,实非财物乃是人自己;财物不过是短暂的、物质的,人在神手中才有永远属灵的价值。──《读经指引》

 

【林后八5『并且他们所作的,不但照我们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献给主。』可见神是要我们自己,不是要我们的钱财。人所要的,不过是神的平安、福气。但是,神所要的,是人自己。如果神要我的甚么,我们没有甚么以给神的。神是要人。── 倪柝声

 

【林后八7哥林多教会已在『信心、口才、知识、热心、和…爱心上,都格外显出满足来』,保罗还要带领他们『在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显出满足来』。这就是风满的成全,盼望教会能在凡事上都达到完全,真是显出教会就是基督的丰满。这是父神对教会的美意,也是服事教会者所该有的标竿。──《读经指引》

 

【林后八9主耶稣的『富足』是祂的荣耀、尊贵、权能。『贫穷』是祂舍了天上的宝座,倒空了和神的同等,又在十字架上舍命。── 牛述光

            『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祂本来富足,却为你们成了贫穷,叫你们因祂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主耶稣的恩典何等大!祂为着我们降卑、受苦、以至于死,使我们在神面前成为富足。我们真该全心感谢祂。──《读经指引》

            使徒在本节的话中点出,财物奉献的属灵价值和真实意义,乃在表明基督的原则,活出基督的模型──『本来富足,却…成了贫穷,叫人(你们)因祂的贫穷,可以成为富足』。──《读经指引》

 

【林后八12『人若有愿作的心,必蒙悦纳,乃照他所有的,并不是照他所无的。』这话说明,我们向神的一切心愿,神都必悦纳。但神并没有勉强我们,乃是照我们所已蒙到的恩典──『所有的』,为神摆上。我们所有的是甚么?我们已经把自己所有的,例如财物、时间、体力、才干…为神摆上没有呢?──《读经指引》

 

【林后八13~15教会中正常的光景,应该是『均平』──『多的(原文)没有余,少的(原文)没有缺』。无论在财物的享用上,恩赐的显明上,事奉的机会上,感觉的发表上,都该以均平为原则。正如林前十二章所说,『不体面的,越发给他加上体面;不俊美的,越发得着俊美』;『把加倍的体面给那有缺欠的肢体』,这才是神的『配搭』(林前十二23~24)。若有不均平的光景显出,那就证明世界的灵已经因入了,基督身体的实际已经丧失了。──《读经指引》

 

【林后八14主的话教导我们,自己若有『富裕』,就该去补别人的『不足』;等到自己将来『不足』时,也能得着别人的帮补。我们在教会中,彼此作弟兄姊妹,应该活出这种光景。──《读经指引》

 

【林后八15我们需要信心来倚靠圣灵的主权,才不至于想要集中经济。人喜驩把钱平均分配给神的仆人;这样就没有一个人会得太多,或是太少。可是这样作法,圣灵的主权在那里呢?我们该让圣灵在凡事上有瞩元,我们就可以看见,『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 倪柝声

            『多收的也没有余,少收的也没有缺。』这是神牧养我们的原则。所以我们不要妄想发财,也不要害怕饿死,只要凭信倚靠神,过着安息而快乐的生活。──《读经指引》

 

【林后八16~24这里说到当初教会在财物的托付上,是何等严格、慎重。他们之所以在受托理财的『使者』身上,有这样近乎苛刻的要求,乃是为要︰(1)在消极方面,避免绊倒人、败坏人──『免得有人挑我们的不是』(20)(2)在积极方面,显出在神、在人面前的『光明』,而能成为『基督的荣耀』,作出基督的见证(21~22)。──《读经指引》

 

209.第八章末段提及两位隐名弟兄,该二人为谁?(林后八章1822节)】

    保罗打发提多往哥林多去的时候,另外“打发一位兄弟同去”,后来又说“又打发一位兄弟同去”。到底这两人是谁?解经家有不同的推测。

    一、第一位弟兄,在福音上得了众教会的称赞,而且被众教会挑选与保罗同行,在各处汇集慈善捐款。

    二、第二位弟兄,在许多事上曾受试验,证明他事主及为人的热诚,而且这人对于哥林多教会信心。

    保罗又称他们二人是众教会的使者,是基督的荣耀。到底这两位弟兄是谁呢?

    有人猜想是巴拿巴和马可(西四章10节),又有人猜想是亚波罗与路加(林前十六章12节;西四章14节),他们都有上述的优点。还有人猜想是哥林多人所熟悉的所提尼(林前一章1节),保罗曾与他一同写信给哥林多教会。更有人猜想是以巴弗提(腓二章25节,

四章18节)和推基古(弗六章2l节),因为这些人都曾与保罗同工,也为保罗奔走过。

    至于保罗为何不写出这两人的名字,颇使人纳闷,虽然有人猜想种种原因,但有一个原因是最可能的,乃是这两位弟兄曾要求保罗不要将他们的名字披露,认为“隐名氏”比“有名氏”为佳。――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林后八21基督徒的行事为人,该是『光明』、正大,『不但在主面前,就在人面前,也是这样。』──《读经指引》

 

【林后八章综合】本章说出当初教会在财物交通上,是何等光明,何等美丽。这与今日堕落的基督教中,在财物上的黑暗、纷争、侵占、贪欲…的光景,真有天渊之别!──《读经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