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罗马书第九章

 

【罗九1~3「说真话…我也愿意。」他内心为别人的感觉,不是用言语所能表达出来的;他说真话是因真忧愁,受咒诅也愿意,是真愿意。―― 谢模善

 

【罗九2保罗说若以色列人不得救,他宁可不得救。这种话语并非口里说说的,也非情感作用的,乃是因为需要的压迫,叫他有了这样的感觉。有的人常学别人祷告的话,但并无祷告的效力,仍归无用。因为没有压力。如果你里面真有一个感觉,神若不听我的祷告,我就不起来,就神要听你。最要紧的是感觉到压力。

 

【罗九3「为我弟兄…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保罗为着弟兄的亲情,宁可『自己成为咒诅,与基督分离』(3原文),也是愿意。这完全是基督的灵在他身上的表现。自从基督道成肉身,成为血肉之体(来二14),我们就成为祂的『骨肉之亲』;祂就是为了我们这些骨肉之亲,成了咒诅(加三13),甚至与父神分离(参太廿七46),为要使我们得救。――《读经指引》

 

【罗九713以实玛利长于以撒,以撒却蒙了拣选;雅各恶于以扫,雅各却蒙了拣选。这说明神对人的拣选,乃是着眼于人对基督的关系(基督乃是由以撒、雅各后裔生的);一切天然的长幼,传统的等次,善恶的行为,道德的光景,都算不得甚么。――《读经指引》

 

【罗九1118「神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神的爱和恩典,只能达到那和祂相配的人,但祂的怜悯,却叫祂能眷顾我们这最不象样、最不配的人,把我们从不配的地步提拔起来,而成为祂拣选的对象。

 

168.神对利百加说:“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恶的”。这几句话记在旧约什么地方?又,神这样爱雅各与恶以扫,是否偏心待人?(罗九章12l4节)】

    创世纪二十五章2126节所载有关利百加怀孕的事,并没有说神爱雅各和恶以扫,只说“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保罗在此所引用的圣经是玛拉基书一章23节,当时被掳归回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怀疑神对他们的爱,所以神回答说:“以扫不是雅各的哥哥么?我却爱雅各,恶以扫,使他的山顶荒凉,把他的地业交给旷野的野狗”。

    不少人读经读到罗马书九章有关以扫和雅各的事,往往以为神待人偏心,为何无缘无故地恶以扫而爱雅各。其实神并不偏心待人。

    一、玛拉基先知所说的这两句话,不是指以扫与雅各个人,乃是指以扫所代表的以东国和雅各所代表的以色列国,在神的永远计划中,神创立以色列国来完成他救思的计划一部分,是很正确的,神不能用以东国来完成他的救恩计划。因此,神爱以色列国,不喜欢以东国,也是很正常的,并非偏心(请参阅俄巴底亚书有关神责备以东恶行的经文)。

    二、从以扫与雅各个人的生平来视察,我们知道以扫轻看他为长子的名份(创二十五章34节),等于轻看神,藐视神的安排,所以这种举动,在神看来,是可憎的。圣经并没有说“雅各夺取以扫长子的名份”,他是用买卖的方法把以扫长子的名份买了去(创二十五章3133节),而且这种买卖是双方同意的,在任何律法的观点看来,雅各并没有错误。

    雅各一生虽然有许多幼稚与错误的行为,但他富有追求长进的心。他对神的关系也为神所欣赏(创二十八章1022节),神爱一个人不是根据他在人面前所表现的一切优点,乃是根据他与神的关系的密切程度。

    三、至于以扫与雅各在利百加腹中的时候,神对利百加所说“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也不是神偏心待人,因为神对亚伯拉罕所应许的一切话,是需要每一代有一个“人”去承接,直等到基督降生为止。这个“承接应许”的人,必须有神所看为满意的资格。

    由亚伯拉罕起,传到以撤,以撒(不是夏甲之子以实玛利)适宜成为承受应许的人,是毫无疑问的。

    以撒传给什么人呢?他妻子利百加腹中的孩子,乃是双生,双生的孩子中只能有一个孩子作承受应许的人。当以扫与雅各二人在母腹之时,在神的眼中,一切都决定了。因为根据优生学的解释,腹中的孩子可能承受了父亲或母亲较多的“天性”,或善或恶,一怀孕就决定了。我大胆地去推测,如下:

    以扫在腹中接受了母亲利百加的天性。雅各则接受了以撒的天性。

    利百加在孩子长大的时候,曾教唆雅各去欺骗父亲以撒。请注意,雅各是被动的,他本人并不愿意,而且害怕(创二十七章11-12节)。这种败坏的天性,并没有在腹中传给雅各,乃是传给以扫,造成他从后来的轻视长子名份,图谋杀害雅各(创二十七章4l节,三十二章1l节)等恶行。

    雅各一生虽然“利己”,却不“害人”,也怕“被人害”。正如以撒,一生以和平处世,与人无争。创世纪二十六章记载他曾三次让井,证明他是一个好人。以撒这种和平待人及敬虔事神的天性,遗传在雅各生命中,当然,在神要寻找一个人承接应许的时候,只能用雅

各而不用以扫。

以后,雅各生了十二支派,只有犹大配得接受这一神圣天职,但犹大并非长子,长子乃是流便,犹大是第四子(创二十九章3l节)

    至于罗马书九章11节所说“神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一语所指,并非与“得救”的问题有关,乃是说神拣选一个人承受他的应许成为国家之意。正如上述,神拣选雅各成为以色列国的始祖,而不拣选以扫创立一个完成他救恩计划的

国度。――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罗九13有人以神不拣选以扫为不公,司布真的回答是这样:『我不希奇神为何不拣选以扫,所希奇的是神为何拣选了雅各。』―― 牛述光

 

169.保罗说“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神如果叫人刚硬,岂非干涉人的“自由意志”?那么人犯罪亦不必负责了?(罗九章1423节)】

    在摩西与法老斗争的过程上,我们发现法老有一次“自己心里刚硬”(出七至十三章),又有一次是“神使他刚硬”(出四至十四章,读者可以自己寻出,加上红圈为记号)。法老自己心里刚硬,是人类自由意志的表现之一,但“神使他刚硬”,岂非是“干涉人的自由意

志”么?神学家对此点至为头痛,解释不一,因为每每在解释时会自相矛盾,颇不易自圆其说,但我们不妨对此难题加以思想。

    一、第一种说法为:法老既然自己心里刚硬,则神使他刚硬与他自己心里刚硬的结果是一样的。法老自己刚硬,不肯让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这是他心里刚硬的动机。那么,神使他心里刚硬的结果也相同,结果法老也是不让以色列人离开埃及。

    比方,有某甲故意把几滴墨水滴在水桶里,使水桶里的水不能喝,意即不让别人喝他水桶里的水。那么,某乙以后也把几滴墨水放在某甲的水桶里,其结果也相同。反正是已经无人能喝该桶里的水。

    所以这两种刚硬无什分别,法老仍然要负犯罪的责任,神并未侵犯法老的自由意志。

    二、第二种说法认为神使法老心里刚硬,亦是怜悯他的另一方式。假如神不怜悯法老,在摩西与他斗争的开始,已使法老死亡,法老就更可怜了。比方说把“使他刚硬”一语,改为“使他死亡”,那么,以后就没有“戏可演”,也没有“戏可看”了。保罗在这里另外说了两句话,一是“法老是一个预备被毁的器皿”(22节),证明法老迟早都必失败与遭受刑罚,但神仍存留他的性命,使他“迟些”受刑罚,仍给他生存的自由,足以证明不是神要干涉法老的自由意志,反赐他更大的自由去与神斗争。

    保罗又引用出埃及记的话说:神将法老兴起(17节)。法老被兴起,显然地是神恩待他,让他可以坐王位,掌大权,并且大胆到敢作历史上空前的“壮举”,与神斗争。所以神并未干涉法老的自由意志,乃是赐他得以为王的大权与自由。

    所以神使法老刚硬,也只是兴起他的一种表示。

    三、第三种说法是,人类根本无所谓“自由意志”,自由意志不过是某一派神学家的美丽论调。试想,人的生命与死亡均操诸神手中,神要人生,人则生到世上,神要人死,人的生命便结束,人在世界数十年,一切均操诸神的安排。所以法老心里刚硬与神使之刚硬,在本质与结果上并无分别,因为在第一次大灾难时,神使法老的长子也被杀,证明神不使法老的长子生存,乃是干涉人自由意志的最大者。

    所以保罗在九章18节所说神怜悯人或使人刚硬,均操诸神手中,表示人的所谓自由,只是“小自由”乃是在神的“大自由”中生存。人根本无真正的自由,神亦不干涉人的自由意志,只是引导人的自由意志与他的大自由吻合而已。

    上述三说,第二说较被多人接受,但东方人一向相信“宿命论”,则第三说亦正合东方人的胃口。――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罗九14~33如此并不是神不公,不过所有这一切仍都是神的工作,虽是神的工作,人仍该向神负责。为甚么外邦人得救,以色列人被弃,它的原因乃在信与不信,福音的原则是信。―― 谢模善

 

【罗九16「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保罗根据神拣选以色列人而弃绝法老,以及神喜爱雅各而厌恶以扫,来说明神拣选的主权。是的,我们的蒙恩,与我们原有的光景,完全没有关系;如果不是神怜悯我们,拣选我们,无论我们怎样努力,也不会得救。我们当为神这无故的爱怜多多感谢祂!――《读经指引》

 

【罗九19~20『为甚么…』说出肉体中背逆的天性;『父阿,是的』(太十一26),乃是基督儿子的灵。――《读经指引》

 

【罗九23~24虽然神的救恩全然在于祂主宰的怜悯,叫所有的受造,一个也不能自夸。但是感谢神,我们已被圈在祂的怜悯中了――『又要将祂丰盛的荣耀,彰显在那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这器皿就是我们这些被神所召的。』所以我们应该相信必定能被神作成荣耀的器皿,彰显祂丰满的荣耀!――《读经指引》

 

【罗九29「若不是万军之主给我们存留余种,我们早已像所多玛、蛾摩拉的样子了。」旧约中的所多玛、蛾摩拉两座城,因罪恶满盈,遭到神的审判,被火焚毁(参创十八20~十九29)。神就以此警戒以色列人,说明若不是神格外的怜悯,为他们存留余种,他们早已照样灭亡了。所以他们应该体谅神怜悯的心肠,不要再背逆、犯罪,反要赶快悔改归向神。这样的警戒,岂非也是今世的我们所需要的吗?――《读经指引》

 

【罗九30~32「不追求…反得了…追求…反得不着…这是甚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的追求不是出于信,乃是出于行为」(另译)。信就是里面对基督的认识,行为就是外面人工的努力。这话清楚说出,真实而有效的追求,完全由于,也在于对基督的认识。一切不是因里面摸着基督而自然产生的追求,一切不是以认识基督为标竿的追求,都不过是人工的努力,肉体的挣扎,结果是『反得不得』,何等徒然!――《读经指引》

 

【罗九33「我在锡安放一块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盘石;信靠祂的人必不至羞愧。」这块石头就是主耶稣。不信祂的人,就要被祂绊倒;信靠祂的人,却永不落空,永不羞愧。――《读经指引》

 

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