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第一讲 新与变

  假设你拥有像耶稣一般的神力,能医百病,能起死回生,能以五饼二鱼来喂饱五千人,能停息风暴,又能儆恶惩奸,也可以作各样的神迹。现在你来到香港进行宣教工作,你会作些什么?你目睹这城市的黑暗面貌,恶势力逞强、家庭问题、劳工剥削问题,你又见到黑社会的暴行、政治黑暗,贫富悬殊、教育制度和医疗制度失误、新移民遭人白眼、老人家被弃。深信你会动了慈心,不忍心袖手旁观,或许你先行清理政府,铲除贪官污吏;又或你会企图解决一些较大的问题,如住屋问题、经济问题、剥削问题、医疗问题,大肆改革,务求使人人安居乐业,安定繁荣。又或者你会大派食物、加建房屋,改革教育,除去一切冗员,又使人人可以念书、吃饭,又或者你会前往医院叫重病的得痊愈,或到殡仪馆去起死回生,使夫妇父子团圆。你更可以把所有坏人囚在监狱里,务使这个城市成为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再没有歧视、没有罪恶,也没有争执,没有眼泪。

  但当我们细读《福音书》,看耶稣的生平时,实在叫我们感到极失望和迷惑。这似乎不是耶稣所作的事情。耶稣拥有这样的神力,然而整本《圣经》只记载了祂三十九个神迹。耶稣似乎没有使用祂的神力,甚而故意不彰显祂的能力。事实上,在耶稣时代,当时的人面对的问题绝不比我们少,但耶稣似乎无意解决,以致犹太人依旧亡国,他们被罗马人劳役,更谈不上享有什么“人权”。穷人仍旧贫穷,奴隶仍被人践踏,饥饿的人仍旧捱饿,恶人仍然得逞,社会依然充满了不义、不平、黑暗。为什么耶稣无意去解决这些严重的问题呢?难怪犹太人发现这个所谓“弥赛亚”俨如一只纸老虎时,他们就高声喊叫“钉祂在十架上,钉祂在十架上。”因他们不能接受这样一个无助、无能、无光彩的弥赛亚。.

  Philip Yancy在他那本名为《The Jesus I Never Knew》一书里,引述了一段他与前苏联真理报主编的对话,那段话非常发人深省。那主编对 Philip Yancy 说:“我们共产党跟你们基督徒同样有理想,大家都渴望建立一个无私、无争执、公平、仁爱、和平的社会。但我们作梦也想不到,经过七十四年来的实验,我们竟在历史上制造了史无前例最残忍、最无人道的社会,现在想起来,这实验全盘失败了。我们曾鼓励那些俄国人去捐钱给Chenobyl的同胞,但他们宁愿花钱饮酒,也不加以援手!为什么呢?我们只有一个结论:人心若不改变,一切法律制度也是枉然。我们不能拿机关枪,硬要他人去做好人,这不是制度,也不是外在的问题,而是内心的问题。”这位主编的一席话真是一语道破。

  我记得Charles Swindoll曾说过一个故事。一位父亲下班回家,正想稍作休息,谁料他那七岁的儿子却要求父亲跟他玩。他不忍心不理会儿子,正在两难之间,突然想起一个好主意。他见台面上有一本杂志,里面有一幅世界,于是他撕下了那一页,把那幅世界地图剪成一小块一小块,好像砌图一样,然后叫他儿子试把这些小块砌成一幅世界地图,看看要花上多少时间。父亲满以为这样复杂的地图,儿子至少要花上一个小时才成。谁料五分钟后孩子便砌好了,父亲一看,果然是一幅完整的世界地图,他满腹疑团,便问他为何可以这么快便完成,孩子回答说:“你看看,后面是一个人,我是跟这个人来砌成的,不是太困难呀!”父亲才恍然大悟,原来只要砌好了这个人,世界地图也自然出现(If you can fix the man, you can fix the whole world)。

  耶稣的使命不是用强权、制度或暴力来建立天国,祂不是使用祂超然的能力来建立一个人间天堂,祂也不是藉神迹来彰显祂的异能,对耶稣来说,神迹的重点不是异能,而是“信息”,神迹就像个比喻,是个视觉上的比喻。约翰用来形容耶稣施行神迹的字眼,英文译作sign,意思是“表征”、“标记”,即是说它是指另一个意思的。就以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为例,“以水变酒”这神迹的重点不在于它超然的变化,而在于它所显出的另一个属灵的意义──耶稣来带给我们新的纪元、新的开始、新的生命。就正如《圣经》说:“耶稣在门徒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约廿30

  《约》的体裁很特别,全书共载七个神迹,即:

  1.(约二1-11):水变酒

  2.(四46-54):治好大臣的儿子

  3.(五1-18):在池边治病

  4.(六1-15):让五千人吃饱

  5.(六16-21):在水面上行走

  6.(九1-42):治好瞎眼的人

  7.(十一1-57):令拉撒路复活

  除了上列七个神迹外,还有下列七个较长的讲论(discourses):

  1.(三1-36):新生命

  2.(四1-42):活水

  3.(五19-47):神的儿子

  4.(六22-66):生命之粮

  5.(七1-52):赐生命之灵

  6.(八12-59):世界之光

  7.(十1-42):好牧人

  从上述简单的大纲,我们可看出“神迹”与“讲论”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水变酒与新生命;让五千人吃饱与生命之粮;世界之光与治好瞎眼的人;拉撒路复活与为羊舍命的好牧人,这更可证明耶稣施行神迹并非为显明自己的异能,神迹是视觉上的比喻,藉神迹来带出属灵的信息。究竟这些神迹带给我们什么信息呢?(约廿30)就是重要的吁句。约翰的意思不是叫众人见到耶稣行神迹,欣羡祂拥有超自然的能力,便信祂是神了,非也,耶稣行神迹也不是要显示祂的能力,因为这并非信仰的基础,事实上(太七22)告诉我们那些假信徒也有行神迹的能力,所以单靠异能不足以证明祂就是基督,是神的儿子。“耶稣来到拿撒勒,就是祂长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祂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有人把先知以赛亚的书交给祂,祂就打开,找到一处写说:‘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祂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神悦纳人的禧年。’”(路四16-19)原来在《旧约圣经》预言弥赛亚来临时必有一些征号与标记:被掳的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受压制的得自由。而耶稣在会堂讲道时,就引用了先知以赛亚的话,并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这即是说祂就是那预言的弥赛亚,而那些神迹正是弥赛亚来临的征象。然而(赛六十一1-2)记载弥赛亚来临时有两大使命,其一是启开耶和华的恩年,而神迹就正是这恩年来临的征象,其二是“我们神报仇的日子”,耶稣却故意不提这报仇的日子,正因如此,当施洗约翰坐牢时,他开始怀疑耶稣是不是那个弥赛亚,他便派人去询问祂,祂回答说:“你们去把所看见所听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痳疯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路七22-23)同样,耶稣再提出这是恩年的征象,却没有提及“神报仇的日子”。原来,犹太人认为当弥赛亚来临时,一方面带来拯救,启开恩年之楔子,另一方面,也是神审判的时刻,但耶稣却把这两件事分别开来。在整本《新约圣经》里,强调耶稣第一次来是拯救日子的开端,但神的审判则要留待耶稣再来时才告实现,神学家称这段时刻为“既已实现,又尚未完全实现”的阶段(already-but-not-yet),天国经已降临,却仍未完全实现。恩年的时代、新时代已开始了,但最终的审判仍待末后才来到。

第一个神迹:水变酒

  或许有不少信徒或教会误解了神迹,《福音书》所记载的神迹的重点不在于奇迹异能,也不在于超自然的特质,而在于它所传递的信息,它告诉我们天国经已来临,启开新的纪元,新的生命,若我们视神迹为某人得医治,我们将圣灵的能力及耶稣的救赎贬低了,祂的救赎关乎你我的生命得以全然改变,人在基督里,他是新造的人,不独新造的人,乃是新的创造,整个生命、整个世纪给改变过来。

  (约二11)告诉我们水变酒神迹“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耶稣藉这神迹表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显出他的荣耀来”,荣耀是指光荣、光宗耀祖,但(约二11)所述的“荣耀”却另有所指,它是指耶稣的死(约十一4、约十七1-5)。原来当犹太人论及“荣耀”一字,他们便自然地想起旧约的会幕及圣殿,它们均象征神与子民同在。若我们比较(出卅三)及(约一)这两段经文,前者描绘会幕,后者则论及神道成肉身,这两段经文有许多相同之处。会幕及道成肉身都象征神的同在。此外会幕还用作献祭,祭司就在那里为人献祭赎罪。同样,耶稣也成就了会幕的喻意,祂献上自己,走上十架之路,被人钉死,叫我们得赎,显出荣耀来。所以约翰将耶稣的死与荣耀相提并论,神降临在人间,为了卑微的我们,将自己生命献上,这实在是最大的荣耀。

  因此所有祂所行的神迹都涵盖了一个特别的意义:祂的死和复活,正如(路十一29)所言,法利赛人求看神迹,耶稣回应他们除了约拿的神迹,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约拿在鱼腹内三天,预表耶稣的死与复活。《约》所载的神迹正好说明神为祂所爱的人,献上独生子,钉在十架上,启开新的纪元,创开新的生命。水变酒神迹是与祂的死和复活有关,也与祂的使命和救赎有关。

旧的诱惑

  让我们来探讨这神迹发生的时地,约翰告诉我们它发生在一个迦拿的婚筵上,时间为“第三日”。其实第三日是指祂出来传道第一个星期的最后一天,因(约一43-51)所描述的是第五日,接《圣经》没有记载第六日,所以第二章水变酒神迹应发生在头一个星期的最后一天。

  这里给我一个很有趣的启迪,耶稣第一个神迹发生在一个婚筵上,祂绝不是个苦行僧,谢绝一切应酬及欢愉,耶稣和门徒参加了这婚筵,与亲朋戚友一起欢渡难忘的日子。我记得我还未信主时,误以为基督徒生活苦闷,毫无乐趣,他们不准这,不准那,诸多限制,不可享乐,不能参与派对,不可贪爱世界,饮饮食食,又常苦口苦脸,毫无光彩。后来我信主后,多读《圣经》,才发现并非如此,正如经上所记:“我知道世人,莫强如终身喜乐行善,并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劳碌中享福,这也是神的恩赐。”(传三12-13)因此基督教应是个充满欢乐的宗教,基督徒也应享有欢乐的生命。

  其次,这神迹发生在加利利的迦拿的一个家庭里,迦拿是个籍籍无名的小镇,鲜为人知,约翰甚至没有记载这对新人的名字,可知他们不是大富大贵的财主,而只是极平凡极普通的家庭,然而神的能力与荣耀显明在这个平凡的家庭里。有些兄姊以为自己平庸普通,但当我们邀请主来到我们生命里,又愿意把自己献上,为主使用,这平凡的生命便能彰显出神的能力和荣耀,变得极不平凡。就好像水变成酒一样。

  接让我们谈谈这婚筵。犹太人很注重结婚典礼,他们往往庆祝一星期之久。在婚筵里,酒是少不了,没有酒更是极不体面的事。不幸这家庭酒用完了,耶稣的母亲看见了,便去请求耶稣救驾,祂回答说:“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究竟祂是否如斯无礼呢?让我们先了解几个字的原意。

  1.“妇人”:中译似乎不雅,但希腊文却不然。这是个非常尊贵的称号,意即“我尊贵的母亲大人”,没有半点轻视或鄙视之意。

  2.“我与你何干?”:在原文里,绝没有消极之意,耶稣的意思是说:“你不用担心,我会处理,你只管把这事交在我身上吧!”

  3.“我的时候还没有到。”:在《约》,耶稣曾多次说过这句话:

  i.第一次:水变酒神迹;

  ii.第二次:当耶稣的弟兄在住棚节对祂说:“你离开这里上犹太去罢,叫你的门徒也看见你所行这些事。”他们之所以说这话,是因他们不信祂,祂便回答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约七6

  iii.第三次:当时耶稣的好朋友拉撒路病了,他是耶稣心爱的信徒,但祂却住了两天,然后才往犹太去。虽然祂没有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但却说了一些类似而又古怪的话:“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神的荣耀,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约十一4)“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时么?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因为看见这世上的光,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为他没有光。”(约十一9

我认为这句话至少有两个意思:

  1.耶稣有自己的时间表,有自己的计划,祂不会因母亲、兄弟或朋友的话便改变祂的计划及时间表。祂不是reactive,而是proactive,祂总会按祂的使命而行。

  2.“时间”一字是指祂的死。耶稣是说祂死的时候还没有到。约翰说得很清晰(约十二23,十七1),这“时间”是指祂得荣耀的时候,也就是祂被钉十架的时候。祂到世间来,是要走上十字架的路,这是祂的使命,也是祂的目标,任何友情、亲情、挑衅或引诱都不会令祂放弃这使命,因为这是父神给祂的使命及计划。一天有十二小时(犹太人以早上六时为一天之始,晚上六时而止),这是命定了,耶稣不会因任何原故而改变祂的使命和计划。

新的盼望

  在这段经文里,我们看见马利亚的信任与顺服。当耶稣这样回答她时,她并没有发怒,她只对用人说:“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做什么。”马利亚了解她只可看到表面的问题,而耶稣却看深远的问题。她亦了解她不晓得祂的计划、时间表和策略,但她愿意交托和顺服。今天我们正需要这样的信心,我们的祷告应是“愿神的旨意成就”,而不是“愿我的旨意成就”,信心是指我们把自己交在主的手里,而不是“魔术”,把主耶稣玩弄于股掌上。

  按当时犹太人的习俗,他们在门口摆放了六口石缸,用以洗脚之用;其实这不独为生而设,更是犹太人洗手的规矩。耶稣就叫用人把水舀入水缸,然后再舀出来,水就变成了上好的美酒,以致管筵席的也问:“为什么你到现在才摆上好酒呢?”(约二6-10)究竟这神迹表达了什么信息呢?无容置疑,我们都觉得这是个神迹,然而 C. S. Lewis 提醒我们这神迹天天发生,我们每天所喝的酒,不也是用水变出来的吗?水滋润了葡萄,葡萄酿成了美酒,不也是水变酒的过程吗?在生活里所发生的每件琐事,每天我们享有生命气息,这全都是神迹。我们别误以为可用科学来解释的就不算神迹,究其实,神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此外那六口缸正好象征旧有的规矩、旧有的习俗和律法。犹太人对数目特别感兴趣,他们不喜欢“6”这数目,就如启示录以“666”为撒但的别号。门前六口缸正好表明旧有的宗教制度不完全。在旧约时代,神与以色列人立约,颁布神的律法,设立献祭的制度。律法叫我们知罪,献祭预表将来神差遣祂的儿子,为我们献上自己,这《旧约》的律法与献祭只是“后事的影儿”,可是犹太人却把“影儿”当作“实体”,把叫人知罪的律法视为得救的途径,献祭只用以预表基督之奉献,可惜他们竟抛弃了耶稣所献呈的祭。

  耶稣以水变酒,象征祂来世上的使命,完成《旧约》所预表的,带给我们新的生命、新的盼望、新的欢乐。这改变不是表面的,而是丰丰富富的。试想每缸容纳二十加仑酒,六口缸便有一百二十加仑了。耶稣的恩典是用之不尽,丰丰盛盛的。可惜我们瞎了眼,不能看见而已。

结论

  在这段《圣经》里,有两个很重要的字──“变”与“新”。

  1.“变”:在希腊文里,有两个字可译作“变”,其一是指外形的改变,七岁的我与七十岁的我有极大的改变,但我这本质却是不变的。另一个字则是morphe,意思是生命的改变,或许有不少已受浸的信徒,他们又遵守规矩,又参与教会崇拜活动,但究竟他们的生命本质可有改变?价值观、人生观可有不同?对家人、对朋友、对自己的态度可有分别?耶稣却给予我们蜕变的生命。

  2.“新”:在希腊文里,也有两个字译作“新”,其一是指时间而言,时间一过,新变成旧。如转眼间新婚夫妇变成老夫老妻。另一是《圣经》所用的,意指常新,我们的生命可是永远常新?信徒应不住更新,“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罗十二1-2)我们的见证可还是那些三十多年前的老话?抑或我们每天都经历神的恩典,天天亲尝上帝以水变酒的滋味?── 苏颖睿《新与变──约翰福音的七个神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