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拉撒路去世后耶稣见到马利亚时,若是因为她与前来“慰问”她的人同样没信心地痛哭流涕,耶稣就生气地“心里悲叹”(十一33),十二章1-8节则显示,她以一个奢华的奉献举动挽回她的名声:以昂贵的香膏抹耶稣的脚。
1-2. 先介绍膏抹的场景:逾越节前六日,耶稣来到伯大尼。耶稣与许多人一样,动身前往耶路撒冷过逾越节(十一55),途中经过伯大尼,现在被形容为,就是他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这提醒我们,因为发生在那里的神迹,已使拉撒路的名字和伯大尼声名大噪。果然不出所料,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此处没说明宴席在哪家举行,一个自然的推论是指马利亚、马大和拉撒路家,可是若想与马太和马可福音的记载相配合,这晚宴应当设在长大麻疯的西门家,也是在伯大尼(太二十六6-13;可十四3-9),拉撒路和耶稣都应当是西门的席上贵宾,马大或许被请来帮忙。原文描写说客人都“斜躺在桌旁”,应当是以左手胳膊撑着头,脸朝向马蹄形的矮桌,脚则远离桌子。
3. 宾客必须如此坐席,接下来的事情才能发生,、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达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仆人们从马蹄形矮桌的内侧上菜和奉上饮料,可是马利亚是从外侧来,才能将她的香膏抹在耶稣的脚上。她以“一斤极贵的真哪达香膏”抹祂的脚,NIV版在此节的翻译不够严谨。此处的“一斤”是指重量不是体积,原文是litra,指罗马的重量,相当于11.5盎司或326克重,如此分量的香膏是非常大的数量。哪达是从名为Nardostachys jatamansi的尼泊尔香树提炼出来,它非常昂贵的原因不仅是因从遥远之地进口而来,更是因为从植物中提炼出来,要用极多的树才能提炼出一点点香油,它到底有多贵?十二章5节会告诉我们。以如此分量的昂贵香膏抹耶稣的脚,的确是一项伟大的奉献举动。
马利亚以头发擦耶稣的脚也表现出伟大的奉献。当时妇女的头发被视为她的荣耀(林前十一15;参:彼前三3),圣经每次提到马利亚膏抹耶稣时,都是用她的头发擦耶稣的脚(十一2,十二3)。耶稣在路加福音七44将法利赛人西门对祂缺乏爱心的接待与一位有罪妇女的爱拿来相比照:“你看见这女人吗?我进了你的家,你没有给我水洗脚;但这女人用眼泪湿了我的脚,用头发擦干。”91。无论此事另外还蕴涵何种意义,用头发擦耶稣的脚展现马利亚对祂的深沉奉献。
马利亚这奉献举动带来的一个效果是,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香膏具有多大的香气,是由它的香气能扩散到多大地方而量出。这可从犹太教解经书(Midrash)在解释传道书七1时看出:“好的香油的香气从卧室一直弥漫到餐厅,而好名声则从世界的一角落传到另一角落”。马利亚所用的香膏使整栋房屋充满香气。
4-6. 并非所有人都对马利亚的奉献举动刮目相看,有一个门徒,就是那将要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若按照功利主义的作风,表面上看来,犹大反对得很有道理。这香膏值很多钱——“三十两银子”(一个工人一天的工钱是一钱银子,三十两银子差不多是一年的工资),只要以现今的薪水屈指算算,就会知道到底值多少钱了,如此多的钱肯定能替穷人做许多好事。然而作者立即加上解释,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犹大不赞成马利亚如此做,不是因为失去了替穷人做更多事的机会,而是他失去了从公款贪污的机会。他身为这一小群门徒的司库(十三29),常从公款中饱中私囊。
7-8. 然而耶稣不是采取功利主义的作风,祂对着犹大开口护卫马利亚,由她吧!这话耶稣是对犹大一人说的(“由她吧”这命令的主词是第二人称单数),责备完后,祂将马利亚的动机解释出来,他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安葬”(entaphiasmos)的真正意思是“准备埋葬之用”,耶稣是说马利亚当初买这昂贵的香膏,是为了在埋葬祂的尸体之前膏抹用的,可是她现在趁祂仍在世时,用它来表示对祂的奉献。在对观福音书相关的经节里(太二十六12/可十四8),耶稣对门徒说,这妇人用香膏抹祂是为预备安葬祂所用,祂视此事为象征性的膏抹祂的尸体。
耶稣所说的这句话直译的话应当是,“由她吧,让她将它为我安葬之日保存吧”。耶稣若是说让她保存这香膏留到祂安葬之日用,就说不通,可是若是指让她保存它(她这行为)在她记忆中,直到祂安葬的日子,就说得通。耶稣被钉十字架后,当尼哥底母和亚利马太人约瑟在安葬耶稣前用香膏抹祂尸体时(十九38-42),她就知道她的奉献行动已作在他们之前,同时也预表他们的行动。
针对犹大的功利主义态度,耶稣回应说,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此时耶稣不只是对犹大说话,而是对所有门徒说(此处的“你们”是复数),他们不需要为马利亚的奢华奉献责备她,还有许多机会周济穷人。奉献的举止和帮助穷人的事并非不能共存,祂也提醒他们能向祂表达奉献之心的时间越来越短了:他们不能像当时那样永远“有”祂在身旁。
9. 许多来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犹太人”,纷纷问道耶稣会不会也来过节(十一55-56),不需太久祂到了伯大尼的消息就传了来:有许多犹太人知道耶稣在那里,就来了,不但是为耶稣的缘故,也是要看他从死里所复活的拉撒路。天生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不仅想要见耶稣,也想见见拉撒路,与许多人一样,他们也被轰动的新闻吸引。
10-11. 拉撒路复活的事情,对犹太民众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情势使耶稣的对头陷入更困难的境地:但祭司长商议连拉撒路也要杀了;因有好些犹太人为拉撒路的缘故,回去信了耶稣。大祭司们(多数是撒都该人)会受到最大的损失,在犹大省的行政工作上,他们与罗马人合作,而耶稣的人气直线上升,对他们的地位越来越造成威胁。在犹太公会中大祭司们具有最大的影响力,而早先这公会已决议要除掉耶稣,现在拉撒路也加剧那威胁,为了避免满盘皆输,就要连他一并除掉。
耶稣风光进入耶路撒冷,是耶稣当年圣工中四卷福音书都记载的少数事迹之一(太二十一1-11/可十一1-11/路十九28-40/约十二12-19),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因为祂照着旧约的预言,以一戏剧性的动作,将自己以君王的身分显现给耶路撒冷看。
12-13. 作者开始他的记述,第二天有许多上来过节的人,听见耶稣将到耶路撒冷。这事发生在伯大尼膏抹后的第二天,来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朝圣者听说耶稣快来了。每年逾越节时,耶路撒冷的人口就暴增。一世纪的犹太作家约瑟夫说,有一回在逾越节时作了人口统计,总共有两百七十万人之多,就耶路撒冷在一世纪时的人口数量而言,这数目真让人不可思议92。大量犹太人每年在逾越节时当然会涌进耶路撒冷,并且毫无疑问地,耶稣日益高涨的名气使得他们拿着棕树枝,出去迎接他。在住棚节和修殿节时,朝圣者都会用棕树枝作为敬拜的一部分(参七2与十22-39注释),棕树枝也是胜利和王权的象征。当群众拿着棕树枝来迎接耶稣时,就表示他们视祂为君王。耶稣在祂圣工初期曾经回避那些要立祂为王的群众(六15),可是祂现在却接受他们的表态和它所代表的意义。
除了拿棕树枝之外,群众还喊着说:“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原文是“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赞美以色列王”)。这欢呼是出于诗篇一百一十八25-26,“和散那”的原来意义是“现在拯救”,可是在一世纪时或许已失去原意,像现代一样只是表示颂赞的呼声。“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这话在原出处是指前来圣殿朝圣的人:
奉耶和华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我们从耶和华的殿中为你们祝福!
耶和华是神;
他光照了我们。
理当用绳索把祭牲拴住,
牵到坛角那里。(诗一一八26-27)
这些经节中的“你们”是复数,且是描绘已在圣殿中之人为新来到圣殿朝圣之人称颂神。因此群众若是以此法欢迎耶稣,一点都不令人奇怪。可是在耶稣的情形不仅代表此意,因为他们手拿着棕树枝欢迎祂(是胜利和王权的象征),并且喊道,赞美以色列王(原文)。NIV版圣经将原文做了一点修改,原文若直译应当是“就是以色列王”。不像前几次民众要立祂为王时耶稣都逃脱掉(参六15),可是这次却欣然接受朝圣者的欢呼。
14-15. 在最后一次进入耶路撒冷时,耶稣得了一个驴驹,就骑上。祂不需在朝圣的最后几哩路时坐着驴驹进去——祂已习惯长途跋涉,且是体力充沛之人,而且一般的朝圣者都是步行进入圣城。耶稣的这行动代表一句话,作者引用旧约的经文来表明这行动的意义:
如经上所记的说:
锡安的民哪,不要惧怕!
你的王骑着驴驹来了。
这段经文引自撒迦利亚书九9,在那里将耶和华神描绘成骑着战马的救主,但也是骑着驴驹的和平之君93。其实在接下来的撒迦利亚书九10,说道祂会将战车和战马从以法莲和耶路撒冷除去,向万国宣告和平。为了应验这个预言,耶稣刻意骑着驴驹进入耶路撒冷,表示祂是犹太人的王,不是大众所期盼的作战的弥赛亚,而是将和平带给全人类的君王。
16. 作者说,这些事门徒起先不明白,等到耶稣得了荣耀以后,才想起这话是指着他写的,并且众人果然向他这样行了。在这件事和其他一些事上,耶稣的门徒都是在祂受死和复活之后才领悟它们的意义(二22,十三7、12、28),耶稣应许说,当圣灵来临之后,会帮助他们明白这些事(十四26,十六12-15)。
17-18. 当耶稣呼唤拉撒路,叫他从死复活出坟墓的时候,同耶稣在那里的众人就作见证。陪同耶稣一起进入耶路撒冷的人中,有些人亲眼见到拉撒路在伯大尼复活的事,他们就向其他的朝圣者作见证,结果众人因听见耶稣行了这神迹,就去迎接他。于是出去迎接耶稣的人越发增多。作者说拉撒路复活的事是个“神迹”,这是神迹福音书所记录耶稣当年在世时所行最后也是最大的神迹(一19-十二50)。
19. 耶稣直线上升的人气使得祂的对头十分惊恐:法利赛人彼此说:“看哪,你们是徒劳无益。”“徒劳无益的事”应当指他们下令让凡知道耶稣行踪的人,来向他们举报,好去逮捕祂(十一57)。然而局势发展得太快,耶稣现在已公然在公共场合露面。法利赛人虽然知道祂在何处,可是不能去捉拿祂,因为民众对祂景仰备至——法利赛人自己都彼此说,世人都随从他去了。
20. 许多不同族裔的人被犹太教的一神论和高尚道德吸引,所以许多人也来耶路撒冷过朝圣者的节期(参:徒二5-11 )。因此当作者说,那时,上来过节礼拜的人中,有几个希利尼人,一点也不令人奇怪。这些希利尼人(希腊人)是来做“礼拜”的,表示他们不是外邦异教徒,而是入犹太教的人或敬畏耶和华神的人。希利尼人的来访更强调了法利赛人所说的:“世人都随从他去了”(19节)。
21-22. 希利尼人应当也听说过耶稣将拉撒路起死回生的事,于是像许多犹太人一样,他们也想见见耶稣,他们来见加利利伯赛大的腓力,求他说:“先生,我们愿意见耶稣。”加利利的伯赛大94住了不少非犹太人,与外邦人地区毗邻而居。希利尼人来找腓力,也许因为他有个希腊名字(可是腓力本人是犹太人)且是伯赛大人,认为他会比较开通接纳他们。腓力去告诉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诉耶稣。腓力先去找安得烈讨论这事也具有一些意义,因为安得烈是十二门徒中另一个有着希腊名字的人。他们两人一起去将希利尼人的要求告诉耶稣。我们只能猜测腓力为何需要得到安得烈的精神支持,或许这反映出他们不确定耶稣会愿意与外邦人打交道(太十5-6,十五22-24)。
23-24. 圣经没告诉我们耶稣到底有没有见希利尼人,可是听到他们想见祂,就证明那是个极重要的时刻。祂回答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这句话是九个有关耶稣的“时候/时辰”经节(二4,七30,八20,十二23、27〔2x〕,十三1,十六32,十七1)中的第四个,它是第四卷福音书的一个重要主题。头三节经文都说耶稣的时辰尚未来到,这第四个经节则是第一个说到祂的时辰已到。引发这转变的是希利尼人的来到。耶稣接下来说的话虽富高度比喻性,可是表示了祂得荣耀的时刻是指何意: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它主要是指耶稣的受死。当一粒麦子种在地里,“死了”,就会结出许多子粒来,且会成长茁壮。同样道理,当耶稣受死之后,祂引发的效应是许多人因相信祂就得到永生,有个属灵大丰收。希利尼人想见祂,促发耶稣想到当祂受死后,会发生极大的收成(不仅在犹太人当中,也在万民万族中)。每件事情都是朝着这时刻发展,而那就是耶稣受死的时刻,继之而起的是祂的复活与升天。那时人子就得到荣耀。
25. 耶稣的舍下性命给门徒立了一个榜样: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爱惜”自己生命的人,就会尽量保存自己的生命和世上的一切,但却会失去永生。在对观福音的相关经节中,耶稣提到生活在这世上的一些重要层面,包括爱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儿女,甚至生命本身,可是在跟随主耶稣的事上,这些都不能居门徒心中的首位(太十37-39;路十四25-27,十七33)。
26. 耶稣将前几节所暗示的事在此节明说出来——祂的生命是所有服事祂的人的典范: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亦即祂如何放下自己,他们为祂的缘故也要同样地放下自己。这种生活方式会得到两个应许:(1)我在哪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哪里。凡效法耶稣在这世界放下自己的人,都会在祂将来的荣耀里占一席之地(十四2-3,十七24);(2)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耶稣的门徒在今世也许会像祂一样,遭到“世人”的唾弃,可是在世界末日时,他们会从最要紧的那一位得到尊重,并且惟有祂才能给人荣耀。当撒母耳(应当是一位神人)将神对扫罗家(应当是以利家)的审判宣告出来时,他奉耶和华神的名说:“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撒上二30)。耶稣应许说,凡服事祂的人都会得到神的尊重。
约翰福音没有记载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这段也许可作为与它相对称的另一半,它显示耶稣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时刻,且义无反顾地选择继续走下去荣耀父神。像在客西马尼园一样,耶稣的心在此也是痛苦不堪,恳求父神救祂脱离死亡的时刻,可是仍然下定决心要不计一切代价地实行父亲的旨意。对耶稣的祷告这次从天上也有一个回应:在客西马尼园,天使被差来扶持祂;这次却有声音从天上来说,神已垂听了要荣耀祂的祷告,并且将来还要再垂听这祷告。作者在这段已透露耶稣将以何法受死,并且祂的受死将带来多大的益处。
27-28a. 希利尼人的来到,促使耶稣以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的事说到祂的受死(24节),而这必然也引起一些预感,能从接下来的话中表达出来,我现在心里忧愁。在其他两处经节耶稣也被描绘为心中忧愁:当拉撒路去世后,祂看到马利亚与“犹太人”一样没信心地痛哭流涕(十一33、38),和当祂想到犹大要出卖祂时(十三21)。马太也描述耶稣在客西马尼园时怀有同样的情绪:“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太二十六38)。在这忧愁的情绪中,耶稣问道,我说什么才好呢?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候。这是约翰福音第五次提到耶稣的“时候/时辰”,也是第二个说到祂的时辰已到的经节,显然这“时候/时辰”是指祂受死的“时候/时辰”。身为有血有肉的真人,耶稣自然想从这恐怖的时刻逃脱,祂为此事在客西马尼园祷告三次(太二十六39、42、44),可是祂更渴望做另一件事,那事导致祂回答自己的问句:但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对耶稣而言,荣耀父亲的名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荣耀父亲的名即荣耀父亲,因为一个人的名字就代表那个人。耶稣受死的时刻能荣耀神,是因在那时刻神的恩典最清晰地显露出来。神的荣耀就是祂的性格,当祂的性格被显露出来时,祂就得到荣耀(参:出三十四5-8)。
28b-30. 耶稣的祷告立时得到回应:当时就有声音从天上来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那是父神的声音,宣告说祂已从耶稣的圣工中荣耀祂的名(透过耶稣的言谈与工作;参七18,十一4、40,十七4),并且还会透过祂的受死来荣耀祂。站在旁边的众人听见,就说:“打雷了。”还有人说:“有天使对他说话。”从天上来的声音肯定隆隆作响,因为有些站在旁边的人认为那是雷声,可是另一些人认为是极大的说话声,还说“有天使对他说话”。这两种看法都不正确。群众虽不了解那声音说了什么,可是此事的发生表示神回应了耶稣的祷告。耶稣对群众说的惟一评论是,这声音不是为我,是为你们来的。祂不需要任何东西证明祂的祷告得到垂听,因为祂与父神的关系保证了此事。一如耶稣在使拉撒路复活前所做的祷告,是为旁观者的益处而做(十一41-42),现在这从天上来的声音也是为了群众的益处,不是为耶稣而有,是要向他们显明神垂听耶稣的祷告。
31. 耶稣继续对群众说,现在这世界受审判。NIV版的编者自行加上了‘the time for’,在原文并没有,可是它们能将意思表达得较清楚。这世界是“现在”受审判,因为耶稣受死的时刻已来到(27-28节)。“世界”在第四卷福音书常表示仇视耶稣的犹太领袖们,当他们将耶稣带到彼拉多面前,并且成功地得到钉祂十字架的判决后,就觉得已确保祂受了审判。好笑的是,正是因为他们拒绝耶稣且让祂钉十字架,就确定了他们自己要受神的审判。
耶稣受死的“时辰”不仅是指这世界受审判,祂还继续说,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这是第四卷福音书三次提到“这世界的王”的第一次(31节,十四30,十六11),在别处则称它为“魔鬼”(八44,十三2)、“撒但”(十三27)和“那恶者”(十七15)。它之所以被称为“这世界的王”,是因自从人类的始祖堕落入罪中后,全人类都落在它的魔掌中,正如约翰一书五19所说:“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可是透过耶稣的死,这世界之王的势力已被摧毁,它已被革职,回到人类犯罪之前的情况。希伯来书的作者如此表达:“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二14-15)。这世界的王之所以能掌控人类,是因它能在神面前控告他们,且要求一定要审判他们的罪(伯一9-11,二3-5)。它在启示录十二章10节被称为“控告者”(katēgōr)。耶稣透过祂的死解决了人类罪的问题,因而除去控告的理由,依此法,这世界的王的势力已被摧毁,它也被赶了出去。
32-33. 耶稣的死还会带来另一个非常正面的效应: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作者接着解释说,从地上被举起来是什么意思:耶稣这话原是指着自己将要怎样死说的。即祂将被钉在一个十字架上被高挂起来(参三14)。耶稣说当此事发生后,祂会“吸引万人来归我”,“吸引”(elkyō)这字在约翰福音总共出现五次(六44,十二32,十八10,二十一6、11),在新约圣经其他地方只出现一次(徒十六19)。在十八章10节,二十一章6和11节都是按字面解释,是指抽出一把剑或拉回鱼网。可是在六章44节和十二章32节则是比喻法,说人们被吸引到耶稣这里来,亦即被吸引来信耶稣。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的结果,是吸引“万人”来信祂,这并非意味着所有人都会信祂,因为事实显明并非如此,而是指所有族群的人都会信祂,希利尼人来找祂就是一个例子(20-22节)。十章16节也表达类似的意思,耶稣在那里说:“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
34. 不久前才以君王之礼迎接耶稣的群众(12-13节),现在听说祂将被“举起”,有如坠入五里雾中,于是众人回答说:“我们听见律法上有话说基督是永存的。”旧约圣经中没有任何一节一字不差地说“基督是永存的”,有一节说弥赛亚的祭司角色存到永远(诗一一○4),另外有几节说到祂的王位/统治存到永远(诗八十九3-4、20-37;赛九7)。伪经中提到弥赛亚的统治是永远的(例:1Enoch 49:1-2;62:14;Sibylline Oracles 3:49-50)。本于这些信念,群众问道,你怎么说人子必须被举起来呢?在32节耶稣并没说“人子必须被举起来”,而是说“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无论如何,群众认为耶稣在教导中暗示祂是基督,并且“基督”和“人子”这两头衔是指神所指派的同一位人物,因而问道耶稣怎么能说“人子必须被举起来”呢?这点他们可说对了。对他们而言,人子/弥赛亚/基督要受苦且受死这概念真是一派胡言。他们问道,这人子是谁呢?亦即你所说的是哪种人子啊?——当然不是指我们在寻找的那种人子。同样的不信也出现在犹太人特里弗对基督教卫道士游斯丁所说的话中:“根据圣经,人子是充满尊贵荣耀且建立永远国度之人(但七13-14),可是你们所说的基督,既没尊贵或荣耀,竟还遭到神律法中最可怕的咒诅,被钉死在十字架上”(Dialogue with Trypho xxxii. l)。
35-36. 耶稣没回答他们的问题,反而对他们说:“光在你们中间,还有不多的时候。”耶稣是世界的光(八12),他们“还有不多的时候”能靠近这光,不久之后,祂就会被出卖、被处死刑且被钉死,就群众而言,那时这光就会离去。不错,耶稣会从死里复活,可是复活之后祂只会向祂的门徒显现(十四22-24)。所以耶稣对群众说,应当趁着有光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当耶稣的肉身不再在世上时,黑暗就会“临到”不信主的世界,到时那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由于无法接近祂的光,他们就会像在黑暗里走路的人一样颠踬摸索。因此耶稣鼓励群众,你们应当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就算祂所说的话与他们认为弥赛亚应当如何的概念相冲突,祂仍呼召他们信从祂,而不是向祂所说的话挑战。他们若接受祂所带来的光,就会成为光明之子,永远不再会在黑暗中行走,而有生命之光(八12)。耶稣说了这话,就离开他们隐藏了。耶稣的行动暗示群众并没接受祂的话(作者在下一节就证实此事)。耶稣将自己从群众中隐藏起来,就把他们能有光活在他们当中的时间缩减得更短了。
37-38. 当作者提到耶稣在耶路撒冷所做的活动时说,他虽然在他们面前行了许多神迹,他们还是不信他。耶稣在耶路撒冷行了无数的神迹(二23,三2,七31,九16,十一47,十二18、37),可是没起什么作用,因为“他们”坚持不信。“他们”是指群众和犹太领袖,或许是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他们蔑视亲眼所见的神迹而拒绝耶稣。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
主啊,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
主的膀臂向谁显露呢?
作者一字不差地引用希腊七十士译本中以赛亚书五十三1的话,为的是要表示以赛亚的经历与耶稣十分类似。以赛亚将神交给他的话传讲出来,可是极少人相信他,正如耶稣行了许多神迹,但人们仍然不愿相信。
39-40. 作者不仅发现耶稣的经历与以赛亚相似,他也从以赛亚的预言中发现人们不信的原因:他们所以不能信,因为以赛亚又说:
主叫他们瞎了眼,
硬了心,
免得他们眼睛看见,
心里明白,
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约翰福音此处所引用的以赛亚书六10,与希腊七十士译本和希伯来原文圣经相对应的经节有相当大的出入。作者主要是根据希伯来原文,解释人们拒绝神信息的原因,是神弄瞎了他们的属灵眼睛,使他们的心刚硬。要紧的是,这事实须用另一个事实加以执中两用,即人们因瞎眼和刚硬的心,外加别的原因,而自行选择拒绝神的信息(参十一47-50)。
41. 关于这预言,作者说,以赛亚因为看见他的荣耀,就指着他说这话。这是指以赛亚在圣殿中看见神,且受差遣将神的信息传给以色列人的典故(赛六1-13)。作者暗示说,以赛亚在圣殿里看到的其实是“耶稣的荣耀”,即基督在道成肉身之前的荣耀。在新约圣经和早期基督教作品中,也暗示道成肉身之前的基督出现在旧约时代。保罗说旧约时代在旷野流出水的磐石,就是基督(林前十4),游斯丁也说,当摩西“在阿拉伯替他岳父牧放羊群时,我们的基督从燃烧的荆棘中与他说话”(I ApoloKy lxii.3-4;参:Dialogue with Trypho 128)。
42-43. 为了避免读者误会所有的犹太领袖都敌视耶稣,作者就说,虽然如此,官长中却有好些信他的。其中一个例子是尼哥底母,他是“一个法利赛人”和“犹太人的官”(三1-15,七45-52,十九38-42)。当描述完许多犹太领袖信耶稣的正面结果后,很可惜的是,作者还需对此事加以解说:只因法利赛人的缘故,就不承认,恐怕被赶出会堂。信耶稣的这些人之所以怕法利赛人,与“犹太人”决议将任何信耶稣是基督的人赶出会堂有关(九22)。法利赛人常在采取反对耶稣和祂门徒的行动上与大祭司有关联(七32、45,十一47、57,十八3),有些别的经节与此处一样,显示在这些行动中法利赛人扮演带头的角色(七47-48,八3、13,九13、15、16、40,十二19、42)。
这是第四卷福音书三次中的第二次,将信耶稣是基督与有可能被逐出犹太会堂的威胁连在一起(九22,十二42,十六2)。在一个社会中,个人的身分若全系于他在家庭和社区的地位,那么被赶出会堂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所以说这些信耶稣的领袖们心中的惧怕绝非无中生有。然而耶稣指望祂的跟随者公开承认祂,若拒绝如此作,就表示他们爱人的荣耀,过于爱神的荣耀。耶稣在五章44节问“犹太人”:“你们互相受荣耀,却不求从独一之神来的荣耀,怎能信我呢?”想得到同辈的称赞,意味着他们不能公开承认耶稣,这就会失去神对他们的赞赏。他人的意见对个人的幸福的确有重大关系,可是当需要在别人看好我们与神看好我们之间作一抉择时,耶稣门徒的抉择应当是显然的。
这是神迹福音书(一19-十二50)中的最后一段,作者在此段记录耶稣当年在世的圣工,接下来是荣耀之书(十三-二十章),主题是耶稣回到父神那里去。这最后一段包括耶稣在公开服事时,对“犹太人”所说的最后一番话。
44-45. 作者以耶稣大声说开始介绍耶稣最后这些话,作者总共使用“大声说”(krazō)这动词四次,都与作公开的宣告有关(一15,七28、37,十二44)。耶稣是对所有能听到祂声音之人说话,但也是特别针对那些信祂但不敢公开承认的人说的(42节)。耶稣宣告说,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来的。耶稣再三强调祂是照着差祂来的父亲的旨意说话做事(七16,十37-38,十四10-11、24)。这提醒所有人记得,相信祂就是相信神,可是对那些自称相信神却拒绝耶稣的人,这却是个挑战,因为不接受耶稣也就是不接受神。耶稣接着再将此宣告强化,祂说人看见我,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耶稣不仅以祂的言语和行动彰显神,并且以祂本身彰显神,看到祂就是看到神。后来腓力要求看到父神,耶稣就对他说:“腓力……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十四9)。
46. 耶稣继续说,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耶稣对祂的听众最后再提供一次相信祂就能逃出“黑暗”的机会。新约圣经常引用光明与黑暗的比喻,但其中蕴涵着不同的意义,此处的光是指将父神启示出来,是由耶稣带入世界的,黑暗则代表对神的无知,人们在其中痛苦呻吟,且使自己沦为那恶者的猎物(约壹五19)。
47. 当耶稣对犹太人说最后一番话时,也提醒他们祂不是来审判他们的,甚至包括那些不遵守祂教导之人:若有人听见我的话不遵守,我不审判他。我来本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耶稣在此重复祂已说过几次的话(三17,八15)。虽然祂在此说祂不是来审判世界的,可是在本卷福音书别处却暗示,耶稣的确会审判人(五22、30)。这显然的矛盾该如何解释呢?只要耶稣在这世上一天,祂就不审判人,因为祂来世上的目的是为拯救人,不是定人的罪。可是在世界末日时,祂会使用祂的审判权(见增注:审判)。
48-50. 耶稣接着说,弃绝我、不领受我话的人,有审判他的,就是我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他。耶稣提到“末日”好几次,大多指当祂使信祂之人复活的日子(六39、40、44、54)可是这次祂是指一个审判的日子。祂警告那些拒绝接受祂话语的人,在末日时,祂所说的这些话,就会成为定他们罪的证据。然后耶稣解释祂的话为何具有如此的决定力:因为我没有凭着自己讲,惟有差我来的父已经给我命令,叫我说什么,讲什么。耶稣所说的是父神要祂讲的话,所以拒绝耶稣的话就是拒绝神的话,没有人能拒绝神的话而不受惩罚。可悲的是,人们所拒绝的神的话,恰是能使人获得永生的话。因此耶稣下结论说,我也知道他的命令就是永生。故此,我所讲的话正是照着父对我所说的。耶稣是照着父神所吩咐的话说,将永生提供给接受祂话语的人,这就更强调,为了现今和永生的缘故,人们接受祂的话是何等至关紧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