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路加福音第一章

路加福音1:1-4

在开始研读路加福音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到两件事,一是本书的作者,一是作者自己在他的序言中对于本书作的介绍。

作者

我们要讨论本书的作者,但我的意思不是说要加入有关本书作者是谁的辩论中。我们一开始就先假定,路加是这书的作者,这也是今天一般学术界所同意的。我们要感谢篮赛爵士(Sir William Ramsay)在这文献上所作的学术性探讨,以及哈纳克(Harnack)在证明路加系此书作者的事上所作的努力。

那么,我们对路加知道些什么?除了新约,我们没有其它有关路加的资料。新约中,我们也仅能从保罗的笔下找到一些提及路加的地方。我们要先来看看这些资料。

1.歌罗西书4:14说道,“所亲爱的医生路加,和底马问你们安。”

2.腓利门书24也提到他的名字,“与我同工的马可、亚里达古、底马、路加也都问你安。”

3.另外一次是在提摩太后书4:9-11“你要赶紧的到我这里来,因马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革勒士往加拉太去,提多往挞马太去。独有路加在我这里。你来的时候,要把马可带来,因为他在传道的事上于我有益处。”

这些是我们在新约中仅能找到直接提及路加的地方。

他的名字本身也很有意思。路加(Loukas)是路其奥期(Loukios)的昵称。新约中还有其它类似的例子。西拉是西勒凡奴斯(Silvanus)的昵称;百基拉是百利西拉(Priscilla)的昵称;亚波罗是亚波农纽斯(Apollonius)的昵称;安提帕是安提帕特利斯(An-tipatris)的昵称。路加是一个希腊名字。保罗在歌罗西书结尾代人问安的部分,提到一些人,他说这些人是“奉割礼的人”;然后他又代一些未受割礼的人向歌罗西教会问安,这些人包括了路加和以巴弗。可见路加是一个外邦人,这本路加福音也因此变成一本很特别的书。

另外,路加在他所写的两本书中都自称是提非罗的朋友。他在路加福音的序言中还称呼提阿非罗为“提阿非罗大人”。这件事在罗伯生教授(Robertson)写的《从研究中所看见的历史家──路加》Luke, the Historian in the Light of Research)一书中有详细的讨论。罗伯生认为,路加可能以前是一个奴隶,提阿非罗是他的主人,并且给了他自由。他们两个都成为基督耶稣的跟随者之后,还一直保持着友谊。有一点十分清楚,就是路加为提阿非罗写下了这本书。这位提阿非罗是他的“大人”,是他的主人,也是他的朋友。

全书风格

从路加福音全书的风格,可以证明路加是一个希腊人,并且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希腊人。专家们都同意,路加福音的文字,具有相当的文学水准,这是其它福音书所不及的。罗伯生博士认为,路加可能和亚波罗、扫罗一样,曾在大数的学校就读。也认为他们三人可能还是同学。

从保罗那里,我们知道路加是一个医生;我们可以从路加的作品中,一再发现到医学用语。我也相信他同时是一个船医。让我们纯粹以文学的观点,再读一遍使徒行传27章所记载的那段长途航程。若不是一个深谙船只,熟悉水手所用方法的人,是绝对写不出这样详细生动的文字的。这一切资料,都与我们研读路加福音有关。我们必须先认出圣经里面人的因素,才能发现并且明白圣经里面神的因素。神要透过圣灵拣选之人的个性,来完成祂的工作。那些新约作者并非是被动的写作机器。进一步说,神总是拣选那些具有天然恩赐,又肯顺服于祂引领的人,来作适合于他们的工作。

关于这一点,让我们再作进一步的探讨。有些人认为,路加虽然是希腊人,但他在成为基督徒以前,已经接受了犹太人的信仰。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相信他是直接由一个异教徒转变成基督徒。我认为他曾经历过希伯来人的信仰和宗教。他在希腊学校受训练,在大数或雅典的希腊大学就读,他自幼就吸收了希腊的人生观,那和希伯来人的人生观是大相迳庭的。路加生来是希腊人,在希腊的学校受教,他已经吸收了希腊的哲学。希腊的理想主义和希腊哲学最关心的,就是人的完美。在希腊历史上将近三百年的思想活跃时期中,其思想并不特别关注于人的相互关系,它最关心的是人,以及使人完美的问题。它将其理想表达在大理石雕像上。时至今日,在表达的准确性,以及雕刻艺术方面,希腊仍被一般人当作衡量的标准。

因此,路加这样一个人,我们不知道何时何地,他被带到基督面前,他找着了耶稣。他在耶稣身上发现他的梦想可以得到实现;耶稣的伟大粉碎了希腊思想的模型,因为这个模子太小了,无法装下祂。这本福音书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的,将我们的的主视为一个能够实现最终、绝对完美理想的人。就我个人看来,马太、马可、约翰都不是从这个观点着手的。他们都有相同的材料、人物,但他们是圣灵拣选的不同的人,看到的也是真理不同的层面。路加福音是出于一个受良好教育,高尚优雅的希腊人之手,他的观念带着希腊理想主义的色彩。但地到基督面前,发现基督符合了他从前最崇高的理想,祂又纠正、摧毁了那个思想中一切虚假的部分。这就是路加福音的作者。

他融合了两个要素,通常我们不容易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发现这两个要素。他具有科学的心灵,他同时又是一个艺术家。他配得被称为具有科学心灵的人,因为这本书是一本科学化的论文,对耶稣这个人作了科学化的探索。他同时又是艺术家。教会中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提到在耶路撒冷发现的一幅童贞女马利亚的画像,是出自路加之手。早期的教会作者都说他是一个艺术家。有人说他也是诗人,并且提出证据,说他为我们保留了那些有关耶稣降世的伟大颂歌。因此,他是一个出众的人,也有艺术家的气质和科学家的头脑。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路加是保罗多年的亲密朋友和旅行同伴。有一件事尽管它不一定是事实,但很美,罗伯生博士认为,路加和保罗曾一起在大数读书。我们都知道,保罗生在大数,他的早年是在大数度过的。虽然保罗是犹太人,是希伯来人,是犹太人中的犹太人,是便雅悯支派的人,虽然他有这些背景,他内心受到这些观念的辖制,但他也一定受到了早年岁月和环境的影响。因此保罗能够同意路加的希腊背景和思想。

我们知道路加是从使徒行传16:11记载的那时间,开始成为保罗的同工。因为在此之前,他一直用第三人称来记载其他人的事工,但是从这里开始,他突然改用第一人称的口气说,“我们在这城里。”路加是在保罗开始他在欧洲的传道工作时加入的。他与保罗一起到腓立比、帖撒罗尼迦。然后弟兄们差遣保罗到庇哩亚,不久他又到了雅典。路加被留在雅典,但不久他又去与保罗会合。从20:5,6开始,我们看见路加再度出现了,一直到结束,他都与保罗在一起。保罗被监禁在该撒利亚的两年中,他一直与保罗在一起。别忘了,该撒利亚与耶路撒冷相距不远。这一切事发生的时候,他都在邻近的地方。他和保罗一起航行到罗马。毫无疑问的,保罗最后被囚的那几年,路加与他共处,路加一定会受到保罗对基督、基督教解释的影响。他就在这样的影响下作研究。

所以,我们必须先思想一下保罗对耶稣这人的解释。我们可以注意几处经文(罗5:15;林前15:47;2:8;提前2:5)。这是仅有的四处保罗将耶稣当作“人”,也就是称祂为人。如果我们细察这四处经文的上下文,就会发现保罗对基督的解释。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我只提一下他对我们主的人性之解释。哥林多前书的经文中,有一个永恒的词句和描述,保罗在那里称耶稣为“第二个人”;他又称祂“末后的亚当”。千万不要搅混了,把耶稣当为第二个亚当。保罗是称祂作第二个人,未后的亚当。在第二个后面,当然就有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等接下去。祂是第二个人,从第二个人那里,繁衍出了一整个新的人类。但祂又是末后的亚当,从祂繁衍出来的族类在祂那里结束,这就符合了神的理想。保罗看见,耶稣是神的第二个人,是人未后的亚当。路加福音这本由一个希腊人、医生、知识分子,兼具科学心灵与艺术气质的人,保罗的朋友和同工所写的书,是将耶稣当作第二个人,和末后的亚当;祂完成了祂一切旳理想,祂是那惟一的完全人,祂凌驾在希腊的理想主义之上,并且这福音书启示了祂是一个族类的起首。

现在让我们来看这书的序文,就是头四节的经文。序文通常是用来介绍一本书给读者,作家常常是写完全书之后再写序文。从路加用字的时态,可以证明他也是最后才写开头的那四节经文。他在序文中提到这书已经完成了。

路加在这篇序言中告诉我们四件事:

1.他说到了他的主题;
2.他的资料来源;
3.他写作的方法;
4.他写作的目的。

主题

他给他的主题起了一个名字,就是“道”“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那就是路加最后给耶稣的一个名字。他这本书写的,是关于祂的人性,和祂在世为人的生活。但当他最后写序文的时候,他就作了一个总结,他没有说,照传拿撒勒人耶稣的,也没有说那传基督的,而是说那传“道”的人。这里的“道”是一个固定冠词,正如它在约翰福音里的用法一样。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读这段经文时,就知道约翰以“道”作为耶稣的头衔。翻译英文圣经的人,在译约翰福音里的“道”时,开头字母都用大写,但译路加福音时,“道”则用小写字母。现在我们从翻译的立场看,这样将约翰福音的道(o* logos)和路加福音的道(tou logou)分别看待是没有道理的。两者的道,都是使用固定冠词。罗伯生说,“在路加福音里,耶稣的人性是以神性为本的人性,而不是以人性为本的神性。”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但祂是神,道成了肉身。路加写的,是一个完全之人的故事。写完之后,他就不再称祂为“耶稣”而称祂为“道”

来源

然后他说明了他的资料来源。他说已经有好些人提笔作书。他所指的可能包括了马太写的福音书,马可写的福音书,还有许多其它的书。他说有许多人已经写了书。因此我们可以看见他尽力搜集了许多书。但他另外还有一个赉料来源。“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就是那些当耶稣在世期间,亲自见过祂,服事过祂的人。他与他们谈话,他说他们“亲眼看见”耶稣,这个词颇引人注目。“亲眼看见”,的原文Autoptai是一个医学名词,就是殓尸或实地检查的意思。确实,那是一种个人的,第一手的调查,必须亲自去看。一般说来,现在医学上使用这个词时,都与殓尸有关。但那也是一种亲自的检查。他们不仅仅是看见耶稣,并且还服事祂,亲自察验祂。因此,他握有第一手的资料。

另外,“传”给我们的“传”Uperetai)这字也颇有趣。它也是一个医学名词,直译就是“副手”,指服事大牌医生的小医生,我们可以称之实习大夫。因此我们看见,路加这位医生使用了医学名词,他说,我的资料得自那些亲自察验耶稣,在祂肉身之日服事过祂的人;当祂到各处工作时,他们就是祂的副手,侍候在祂左右。

这一切显示,这本书可能是花费数年才写成的。他广集有关的著作;与任何能提供他一手资料的人谈话。我相信,他可能被介绍给耶稣的母亲,从她那里,他得到了别人所无法提供的卓越故事。

写作方法

然后,他说明他写作的方法。首先他说,他从起头就详细考察了。他收集一切资料,然后从起头详细考察。这是一种科学化的考察工作,他考察他所收集到的一切有关耶稣的事迹。

这里他所用的一个词颇值得注意。我们的译本是他“从起头”,详细考察。这词的希腊文是anothen,有的时候是指“从起头”,有的时候是指“从上头”。就严格的语源学观点看,我相信此处可能是“从上头”的意思。请注意这词曾出现过一两次。耶稣对尼哥底母说,“你必须重生。”有的版本在旁注有“从上头生”几个字,我确信耶稣的意思是“从上头生”。再看另一个例子。雅各书3:17“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那里“从上头”在原文里用的就是这字。我个人认为,路加说他从起头考察,他的意思是他从上头详细考察。他声明他所使用的科学方法,乃是在神的引导之下;他不仅是凭自己的科学才干来研究考察,他也寻求从天上来的指引。这是他预备资料的方法。

接着他说,他“按着次序”写下来。这句话真有艺术家的风范。他声明他得到资料以后,经过细心挑选考察,就将它们顺序排列,以艺术的次序写下来。

写作目的

最后,他揭示了写作的目的。“使你知道所学之道都是确实的。”当然这里所指的,不只是知识上的信服,也意味着保证、确定。注意这里的“所学之道”应该译成“所学的口传之道。”这是非常要紧的。路加的朋友提阿非罗曾受过教导,但不是来自书本的教导,而是口头的教导。这个词的希腊文,就是我们所译成“教义问答”那个词的字源,严格的说,是指口头所传的道理。显然的,当时提阿非罗没有一本书可以倚赖。路加写这本书,好让他能知道得更确定,更有把握。这就指出了一切历史文件的价值所在。书可以将真理固定下来。口传的教训永远不能有最后的把握。我可以诚实地就我所知,将耶稣的故事说给你听,你也可以忠实地重述给另一个人,但中间无可避免的就会产生一些偏差。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个故事可能完全变了样。路加写这本书,好使提阿非罗能有一个文献,一个写成的资料,将真理固定下来,并且从其中得到把握,知道这些真理都是确实的。

如此,我们对于这本书的作者和作品有了简略的认识。我们记住这些,就可以继续下去研读这本书。

路加福音1:5-25

“他必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为父的心转向儿女,叫悖逆的人转从义人的智慧,又为主预备合用的百姓。”这是天使加百列所说关于约翰的话。这段话也是本段经文(1:5-25)的中心。路加以耶稣的先锋施洗约翰的事迹,作为耶稣一生事迹的开头。这是很引人注目,也深具意义的事;说明了约翰的伟大,以及他的事工是为了一个何等大的荣耀而先作预备。我们读这段经文的时候,就已经站在人类历史中最辉煌时期的入口处,那段时期大约有三十五年,若以今大我们衡量世代的标准,也不过是短短的一个世代。耶稣的一生,是人类历史上中心和枢纽的世代。那是空前绝后的一个世代。在它之前的一切事,都以它为依归;在它之后的一切事,都与那世代所发生的事有关。

约翰的事迹是一个环,将我们主的工作和过去的一切事连结起来。它是介于旧制度和新制度之间的连环。用圣经的话来说,它连结了人类历史上神藉着先知,多次多方晓谕列祖的古老世代,和神最后藉着祂儿子向人类说话的时代。约翰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从神的立场而言,两个时代是接续的,中间并没有中断。

在这里,我们看见旧制度中的一切事,而约翰这个了不起的人,将过去这一切和将来的事连结了起来。在神的计划中,新与旧是连续的。在人类的经验层次里,新与旧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中断,但是在神的制度中一切事物都是向前推移的。

注意第5节所标明的时间,“当犹太王希律的时候,亚比雅班里有一个祭司,名叫撒迦利亚。”

“当犹太王希律的时候,”这句话读来轻松,我们也不知有多少次就这样轻易地顺口读过。我们认为已经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让我们停下来,思想一下它真正的含义,思想这句话所声明的那个黑暗、凶恶、可怕的光景。这个希律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大希律,他是以东人。创世记27:41说,“以扫……怨恨雅各。”我不需要多加说明。希律是以东人,不是雅各的后裔,乃是以扫的后裔。许多世纪以后,这两个家族之间的仇恨仍然存在着。而那时,一个以东人正统治着犹太民族,这是很醒目的一件事。希律那时是犹太人的王。犹太人自从被掳以后,就没有君王,一直到希律作王为止。他的君王头衔是罗马元老院在安东尼(Antonius)和屋大维(Octavius)的影响下授与的。他是罗马的封臣,礼貌上被称为王。他没有实际的王权,他只有代理的权柄。他的头衔完全是因他向罗马帝国谄媚逢迎而得来的。希律在那时作了一件怯懦的事,他在境内建了许多华丽宏伟的庙宇,以供人敬拜偶像。犹太百姓并不进这些庙宇,但当时犹太境内到处都是外邦人,希律就是为他们建造庙宇,这自然会对犹太人有所影响。更甚者,他还引入了一些正腐蚀着罗马帝国的竞技场活动。“当犹太王希律的时候,”所揭示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光景。

有关约翰来临的宣告,是在圣殿中发生的。那时圣殿正在兴建中,而且已经动工十六年之久。一直到我们主开始祂的事工时,圣殿还没有建好。三十年之后,他们说,“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他们不是说,圣殿是花了那么长的时间建好的,因为即使那个时候,圣殿还没有完工。那是一项精妙的工程,是一个惊人的建筑。一个豪华壮丽的圣殿固然违反了那些人最初所持的原则,但它毕竟仍是神的殿。当天使要宣告约翰将要降生的消息时,他来到了圣殿,而不是外院。翻译成圣殿的这字原文(Naos)包括圣所和至圣所。天使来到圣所,而非至圣所,因为我们读到天使是在香坛的右边显现,而香坛是在幔子前面的。

天使来到一位祭司面前,这祭司是亚伦的后裔。当时祭司的职分仍然存在,那是神所设立的制度。但天使不是到大祭司面前,而是向一个正在殿中当班的祭司显现。那祭司到殿中的那日,有许多百姓正聚在外面。路加在介绍耶稣的先锋时,给了我们一幅描绘当时当地光景的生动画面。当时有君王,但腐化昏庸。当时有圣殿,但遭亵渎侮辱。当时也有祭司,但已堕落式微。当时的百姓也是败坏不堪。然而,神继续眷顾祂所拣选的民族。虽然圣殿被亵渎了,祂还是到圣殿中。虽然祭司的职分整体上已经腐化,祂还是到一个祭司面前。祂没有到君王那里,祂只是藉着祭司这个管道到百姓那里。神在祂的作为中,彰显了祂拣选的原则。祂略过了希律王,因为他是以东人,他的王权末得到天上的承认;而圣殿也遭受了亵渎,不久我们的主说,“你们的家成为荒埸。”那时亵渎已经开始了,然而,圣殿仍然是神同在的象征,是接续古代会幕的场所,是神宝座和权柄的中心。从神向一个祭司显现,而不是向大祭司显现这件事,可以再度看到这个原则。祂没有到那个因对神有错误看法而日益腐败的大祭司面前,祂只是到一个正在供祭司职分的祭司面前。一切旧有的事物都和新的连结起来了。神绝不抵触过去的任何事。我们可以看见,旧有的一切都是朝向完成神旨意的目标前进。耶稣也是在“时候满足”时来的。神的旨意一直在持续着。这是我们研读这一段特别的经文时,所发现的一个背景。

然后我们来看加百列所宣告的,有关约翰的任务,记载在15-17节。加百列在宣告这位先锋的职分时,对那位正在殿中的祭司,引用了希伯来人所熟悉的先知们的话。早在弥赛亚来临之前四百年,早在约翰诞生之前四百年,最后一批的使者之一玛拉基,在最后就说了这一段话:

你们当记念我仆人摩西的律法,就是我在何烈山为以色列众人所吩咐他的律例典章。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免得我来咒诅遍地。

如果下个主日我们到任何一个希伯来会堂中,他们若刚好念玛拉基书的这一段经文,你就会发现,那位拉比一定不在“免得我来咒诅遍地”这句话上打住。他们总是回过头再念前面的那一部分,“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他们也念最后那一句严厉的警告,但他们从不在那里结束,他们必定再回过来读那句带有希望的话。

很有意义的是,天使也是用那先知最后带有希望的话作结束。四百年来,没有任何先知的声音出现,现在,那可靠的先知最后所说的话,又出现在圣殿中,且是对一个祭司说的。那个预言,那段最终的话马上就要应验了,天使宣告了那个先锋的使命。他将要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换句话说,他来要恢复最初的理想。他来,要使悖逆的百姓回到他们的祖先,就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那里,并且恢复祖先所持守的一切。因此天使就在圣殿中引用了希伯来预言中最后的话,指明在神计划的过程中,将要发生怎样的事。

这里牵涉到一个重要的原则。神的工作是连续的,但也常有间隔出现。产生间隔的原因有二:

1.神从不依照日历行事;
2.人和人所犯的罪,可能延迟了神的作为,但最终无法抵挡祂的作为。

间隔了四百年之后,现在总算有了动静。天使引用了那最后的几句话宣告,约翰的使命就是在应验最后那一个预言。人也许会想,在四百年黑暗的日子中,那些虔诚的人有时一定会忍不住说,神必定忘记了,祂食言了,祂失败了。今日有些上基督徒面临困难黑暗时,也会这么说。但神没有忘记,祂没有食言,祂也没有失败。玛拉基这位旧约的使者在结束预言时代时,宣告了将有一使者来,要预备主的道,他的使命是叫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叫儿安的心转向父亲。四百年过去了,突然有天使出现在圣殿中,对一位祭司说(容我改动其字句),神没有忘记,没有食言,没有失败。先前所预言的事,现今要临到了。这里清楚启示了神作为的连续性。

让我们回到故事本身:路加用非常自然、单纯的历史笔调,来述说这事。也揉合了平凡与非凡的事,也就是自然与超自然的事。

首先,这里有平凡自然的事。我们看见两个人,撒迦利亚和以利沙伯,他们都是祭司门第出身。每一次我读这个故事,都会被他们的名字所吸引。撒迦利亚的意思是耶和华记念。古代希伯来人绐孩子取名字,并不是选择好听的名字。他父母给他取名叫撒迦利亚──耶和华必记念,他们心中想到的,是生命中最高层次的事。这名字里面有一个声音,好像是一种看到荒凉而引起的哀泣,但它也是一首希望之歌──耶和华必记念。撒迦利亚诞生的时候,希律尚未作王,但是当时的光景正在导向那邪恶的高峰。境内的黑暗日渐深沉,四处一片荒凉。那对夫妇就在孩子诞生时,称他“耶和华必记念”

后来,撒迦利亚娶了亚伦的后裔以利沙伯,这女孩也是出身于祭司家庭。也许当她出生时,她的父母略感失望,这是当时犹太家庭常有的现象,但他们给了她一个伟大的名字“以利沙伯”──神的誓约。再一次我从这名字上,得到了一个启示,在那样黑暗的年日中,这名字是一个确据、希望、鼓舞,提醒并坚定了人的信心。这两个人,撒迦利亚和以利沙伯,虽然都是平凡人,但他们的名字都暗示着希望、鼓舞、信心,他们仍然活在旧制度中。

6节美妙地对这两个人作了一番描述。神经常都有祂所拣选的余民,毫无疑问的,这两人也是蒙祂拣选的余民。“他们二人,在神面前都是义人,遵行主的一切诫命礼仪。”就是遵行道德上的律法和礼仪上的律法。“没有可指摘的。”那是一个完整的揭示,我们无需再多加解释了。

但是,请注意下面的话。“只是没有孩子,因为以利沙伯不生育,两个人又年纪老迈了”7节)。

我们必须再度回到犹太人的气氛中。根据他们的想法,他们没有孩子,这实在是一个悲剧。一些犹太作家告诉我们,这所以被称为悲剧,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缺少孩子,而是因为如果他们没有孩子,他们就与弥赛亚的盼望断绝了关系。我想,有时我们很难承认一点,就是那些人期待他们的孩子是神的后嗣,甚至那些虔诚的人都在盼望自己能生出他们长久以来所期待的弥赛亚。这两个人却没有孩子,因此他们没有希望在肉身上与弥赛亚有任何关连了。这对虔诚的犹太人来说,真是一个悲剧。这两人曾渴望有个儿子,他们也曾向神求一个儿子,但是最后只好放弃了祈求。

从天使对撒迦利亚说的话,可以明显看出,他们曾祷告求一个儿子,而撒迦利亚的回答也证明了他们已经放弃了一切希望。

但是,天使来到了他面前,在他按着着班次供职时,给了他启示。这一天对他来说,是平常的工作日子,但也是不平凡的一天。那一天是他到香坛前烧香的日子,这样的机会对祭司来说,一生只有一次。当时的祭司,至少有两万人之多,他们一生只有一次机会进入圣所,站在香坛旁边点火烧香。这是撒迦利亚祭司生涯中的一个大日子。

让我们再来看那不平凡的,或超自然的事。首先是天使的显现。路加并没有暂停下来,争辩天使是否存在的问题。他用极自然的笔调记下这件事。他把一件超自然的事写得好像是一件极自然的事。为什么?因为路加是从神的立场下笔。我们称为超自然的那些事,都是因为它们高高在上,远超过我们理性所能解释的范围。天使的出现对人来说是超自然的,但对神来说是极自然的。

根据可靠的记录,这是四百年来天使第一吹向人显现,其主旨是,“不要害怕。”周围是一片荒凉、黑暗,但从神那里差来了一位天使。神在一个正在履行祭司职分的人心中,找到了有利的据点。这人在神面前是个义人,遵行祂一切的诫命礼仪,无可指摘。因此天使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害怕。”接着对这个没有孩子,没有生育盼望的人宣告,他将要生一个儿子。整个圣经历史,就是一部非凡的事物触及平凡的事物,超自然的事影响自然的事之历史。超自然的事,对神来说是自然的。非凡的事对神来说是平凡的。让我们回到这个制度的起源。它的始祖是谁?是亚伯拉罕。接下去的是谁?是以撒。几千年来,我似乎还能听到撒莱的笑声。你会不会也为此事感到讶异?我能想像亚伯拉罕的信心有了动摇。他的信心曾带他离开迦勒底的吾珥,但是现在他却笑了,撒莱也在窃笑。尽管人嘲笑神,神还是耐着性子。祂允许要给撒迦利亚一个儿子。

但这些都是背景。整个亮光集中在耶稣来临的那条地平线上,这些只是祂来临的前奏。我们注视着那个先锋时,已经从天使的显现上看见了超自然的事,并且从撒迦利亚和以利沙伯将得一个儿子的宣告上,也看见了超乎自然法则的事。

天使说出了那先锋的名字,他要被称为约翰。“约翰”的意思是神的恩典。他的父亲名叫撒迦利亚,是耶和华必记念之意;他的母亲名叫以利沙伯,是神的誓约之意。现在有了一个孩子约翰,这是神的恩典。他们没有选择孩子的名字,是天使宣告了这从天上赐下的名字。他是神的恩典,是神记念和神的誓约所产生的结果。

再来看一件不寻常的事。撒迦利亚看见天使时就惊慌害怕。他听说他将要生一个儿子时¨心中很自然的起了疑惑。再一次,我们看见不寻常的事,超自然的事,“不要害怕。”你的祈祷已蒙了应允,我是加百列,是神所差来的。

因撒迦利亚的害怕和疑惑,神给了他一个兆头,就是他要变得既哑且聋。几乎所有的解经家都认为,这是因他不信而给他的惩罚。我却不认为这里面有丝毫惩罚的意味。他要一个兆头,神就绐他一个兆头,便他既聋且哑。他被推入一片静寂中,听不见任何声音,说不出一句话。我认为他在得到那么大的启示之后,整整九个月听不见任何声音,不和任何人交谈,还真是一项福气呢!这不是惩罚,而是兆头,一个蒙福的兆头。加百列确实说过,“只因你不信”,但这不表示他就要受惩罚。他被投入与神的关系中,用整整九个月来沉思此事。他恢复说话以后,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赞美神,“主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从沉默中,涌出了诗歌。就某方面来说,这首诗歌是人所听到的最伟大的诗歌。

我们,思想了路加有关神如何预备主的先锋之故事,禁不住要大声说,“我们的神正向前行进!”到处充斥着人类的失败,但神的胜利依然清晰可见。为了神最终的得胜,祂需要,也找到了一些忠心的人,作为祂有利的据点。我们已经看见一部分这样的人,将来还要看到更多的无名氏,他们都是神拣选的余民。神在那儿找到了有利的据点,放下祂的脚步,向伟大的目标迈进。祂要藉着祂儿子的身分,进入人的生活中。

这是多美妙的故事!融合了平凡的和非凡的事;自然的和超自然的事。神从不会被击败,祂永远朝着祂心目中既定的目标前进。

路加福音1:26-38

这一段经文,述说了天使报喜信的美丽故事。这实在是一个无可匹敌、奥妙而壮丽的故事,说到天使加百列去拿撒勒。这位天上来的使者,带给地上一个大喜的信息。使徒保罗曾写信给提摩太说,“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但愿我们也能以相同的心情和精神,来研究这个故事。

我们先看这事件的背景,再来研读故事本身。

在观察事件背景的时候,要注意两件事:

1.是地点;
2.是人物。

地点

地点是在加利利,而不是揂太;是拿撒勒,而不是耶路撒冷;是马利亚的家,而不是圣殿。犹太是全地的中心,是几百年来神拣选作为祂作工的场所。根据我们主一向的说法,耶路撒冷是大君之城。圣殿则是这城的中心,是神的居所,是祂向祂的子民显现,与祂子民交往的地方。

当天使带着大喜的信息来到世上时,他略过了犹太,而到了加利利。许多世纪以来,加利利这个地方一直受到人们的轻视。早在以赛亚时代,这种现象就已经存在了。

但那受过痛苦的,必不再见幽暗。从前神使西布伦地和拿弗他利地被藐视,末后却使这沿海的路,约但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得着荣耀(赛9:1)。

即使在以赛亚的时代,加利利已充斥着外邦人,并且人们提到它的时候,都带着一种鄙视。到了耶稣降世的那个时代,加利利是在分封的希律王统治之下,境内建了许多拜偶像的庙宇,它的百姓也沉迷在外邦人的娱乐、竞技中。因此,仍保持自尊和权力的揂太,就对加利利心存藐视。但神的使者加百列,却往加利利去。

天使也略过了大君之城耶路撒冷,到拿撒勒去。拿撒勒位于耶路撒冷东北方约七十里处,是从耶路撒冷往腓尼基的推罗、西顿之中间站。我要在这里稍作停留,因为这对我们下面的研读很重要。拿撒勒矗立在一个山坡上,山脚下就是连接推罗、西顿和耶路撒冷之间的大道。沿着这条大道行走的,有罗马的军人,希腊的商人,希腊的行旅,犹太人的祭司。在我孩提时代,一般人还以为拿撒勒不过是一个不到三千人口的小村落。现在我们知道,当时的拿撒勒,人口至少有一万五千人。它是加利利的一个城,由于地理上的位置,罗马兵丁常在那儿逗留过夜,希腊商人也在那里的旅馆投宿。拿撒勒是酝酿腐化的温床。我不必多加解释,只要你想像一下,就能知道在这些情形下,拿撒勒是一幅怎样的面目。

当拿但业说,“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么?”这话时,他是站在一个熟悉这地方的立场说的。这句话是圣经中常常为人误解和误用的经文之一。我们一般都认为,拿但业说这话是因为蔑视它的地方小,以及它与加利利的关系。但是别忘了,拿但业是这城市邻近的人。他对拿撒勒是一清二楚,他直率的问这句话,没有出于任何诡诈。他实际上是说,拿撒勒这样腐败的地方,还能出什么好的呢?但是天使到拿撒勒去,到可能是当时那个地区里最腐败的一个城去。

神在人类的历史中行动时,人若使神所设立的场所堕落了,神就不再使用这些场所。那个地区枯萎了,那个城市败坏了,圣殿被摧残了,神的使者就略过这一切。神离弃祂所拣选的地域,抛开祂所爱的城市,略过了祂所设立的圣殿。关于这故事发生的地点,我们就讲到这里。

现在来看人物。这里有两个人:马利亚和约瑟。此处提到了约瑟的名字,但没有说到其它有关约瑟的事。我们可以从马太福音1:18;13:55找到关于约瑟的描述。那里告诉我们,约瑟是个“义人”,他也是一个木匠。我们常说我们的主来到贫穷中,但不要忘了,贫穷是一个相对的词。祂诚然不是出身于富豪之家,但也非一贫如洗。在拿撒勒那样的城里,一个木匠之家算不上是赤贫之家。箴言里记载了亚古珥的祷告,“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赐给我需用的饮食。”我想用不贫不富来形容约瑟和马利亚的家境是最恰当的。

马利亚

让我们看看马利亚。基督教会长久以来都错待了马利亚。我们主张,拜马利亚就是拜偶像。但是在我们企图纠正罗马教会过分高举马利亚的时候,我们又往往忽略了她,没有公平地对待她,以致几乎遗忘了她。因此让我们从这段经文中来注意看她。

26-28节,记载加百列到童女马利亚那里。我不大喜欢此处用“蒙大恩”这词,因为它暗示马利亚将要得到一个极高的职分,就是作为弥赛亚的母亲。但是这词实际上是在描述她的品格。我打算略加变动文句,“秉性恩慈的女子,我问你安,主和你同在了。”

因此我们看见,马利亚只是一个许配给人的童女。她是一个订了亲,尚未成婚的童女。在那个时候,通常订婚的时限是一年,天使就是在这一年中去造访她。

从天使对她的问安中,可以看出她的品格。“秉性恩慈的女子,我问你安。”这话勾勒出了马利亚的画像。她住在拿撒勒,四面是腐败的光景,她在各样的不洁和邪恶中,仍秉持着恩慈的性格,并且神与她同在。我们看见这一位王室的子孙,血管里流着大卫血液的女子,离弃一切不洁的事物,活在与她列祖的神之交通中,她的生活是一片宁静、和平、纯洁。

注意下面发生的事。“马利亚因这话就很惊慌。”她因天使说话的语气而惊慌,并不是因天使的出现而惊慌。她以前从末见过天使,但她相信天使的存在。当然,天使骤然出现,难免会使她惊讶,但最使她惊奇的,是天使问安的话。这位明亮的天使告诉她,她有恩慈的本性,她无法明白这话。她对自己品格的美丽毫无所觉。这点本身就颇有启示性。

让我们再进一步看她。不久天使对她作了那伟大而惊人的宣告,说她将成为弥赛亚的母亲。没有片刻踌躇,这女子坦白而单纯的个性就诚直地流露出来了,她对天使说,“我没有出嫁,怎么有这事呢?”天使回答了她,并且又加上了一些宣告之后,她低下头,口中吐出来的话仍然具有启示性,“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你看出她人格上的美丽之处吗?马利亚被神拣选,以成就那深钜的职分,就是作弥赛亚的母亲。肴看她,童贞女马利亚,一直到五旬节次日,她才真正明白有关耶稣的真理;她是一个罪人,需要藉着自己的孩子,神的独生子得救赎;她虽行在拿撒勒的阴影中,却因与神有交通而放出光彩,所以这位至高的使者,带着大喜的信息,来到神拣选的马利亚面前,来到这位秉性如此恩慈,以致于对自己的美德毫无所觉,并对天使问安的话大感惊慌的女子面前。

再回到故事本身,这里有三个阶段。

1.是天使的问候(26-9节);
2.是天使的宣告(30-34节);
3.是天使的解释(35-38节)。

每一阶段中,都包括了天使的话和马利亚的回答。

天使的问候(26-9

这几节经文启示了一项奇妙的事实,就是在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神总是有祂的余民。祂总是拣选一些祂能接近的人,并藉着这些人推动祂的工作。祂需要有利的据点,祂总是能找到人所找不到的据点。因此这位天使来到人所蔑视的小城,向一个与神有交通的女子显现。神在那里找到了祂的据点。

这就是天使的问候。这里没有直接记载马利亚的回答,但事实说明了她因天使问安的话而惊慌。

天使的宣告(30-34

当时罗马正以暴政君临天下,强迫诸小国对它归降。但天使略过了这座七山之城罗马,到一个百姓家里。天使对马利亚说,“不要怕,你在神面前已经蒙恩了。”这里的“恩”和前面蒙大恩的女子的“恩”字是同一字,但用法不同。前面是描述她的品格,这里是形容她将在人类历史,在未来的年代,在神广大的计划中,所拥有的崇高地位。

天使说,“你在神面前”的这个“在”,和前面所说“主与你同在”“在”是两个不同的介系词。前者所说同在的“在”meta;此处的“在”para,意思是不仅神赐下恩典,并且她在与神的交通中,从神的“身边”得到恩典。这也是神拣选她的原因。

于是天使向她宣告了那奥秘,“你要怀孕生子。”那是从天上来的宣告,同时也宣告了祂的名字。几千年来,我们都可以从对这名字的解释、了解和经验上,找到灿烂的荣光和美丽。“可以给祂取名叫耶稣。”希腊文的耶稣,就是希伯来文的约书亚。这名字对马利亚有何意义?我不知道马利亚是否清楚这名字的真正意义。但我愿意在这里提出一个事实,就是当时在那个地区可能有数十个男孩叫这个名字。这是一个在当时最普遍的名字。它的来源为何?第一个叫这名字的人是摩西的继承人约书亚。他怎么得到这个名字的呢?这不是他父母给他取的。当他出生在埃及的时候,以色列人还在为奴,这个孩子生下来,并且得以保全下来,因此他们就给他取名叫何西珂(即约书亚),就是救恩的意思。这名字一方面是被奴役的百姓所发出的哀叹、悲泣,一方面也是一首希望之歌,它揉合了激昂和悲伤的曲调。这孩子长大以后,成为摩西得力的助手。时候到了,摩西知道何西阿将要接续自己的工作,就更改他的名字。摩西取神的头衔“耶和华”的一部分,加上“何西阿”的一部分,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新的名字“约书亚”,就是“耶和华的救恩”之意。

天使向约瑟显现时,也说了同样的话,只是加上了取这名字的原因,“你要给祂起名叫耶稣,因祂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

经过了无数世纪的等待,那独一的一位终于来了,祂要取这个名字,并且要完全应验这名字的含义──耶和华的救恩。

天使并描述了祂的装备。祂秉承了至高的地位,“祂要为大,”并且连带的,“称为至高者的儿子。”祂的使命是,“主神要把祂祖大卫的位给祂。祂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祂的国也没有穷尽。”祂的国不限于雅各的家,祂的国不限于大卫的国,祂的国要应验这两方面的意义,但还要伸展出去,没有穷尽。

然后来看马利亚的挑战,那是一项信心的挑战。她问的问题也是极自然的。她不是对事实本身提出挑战,而是对其中的方法提出挑战。她说,“我还没有和男子同房,怎能有这事呢?”我们的翻译较婉转,含蓄,“我还没有出嫁,怎能有这事呢?”我不喜欢目前的翻译,冷冰冰的从科学的、生物学的方面提出质疑,这个难题迄今还引起人们的辩论。若根据古老的译法,至少有一件事很有趣,就是第一个提出疑难的,是马利亚本人。一个女子,怎么可能不经由一个男子而受孕呢?

天使的解释(35-38

看看天使的回答,记载在35节。其中“荫庇”episkiezo)一词极其美妙,就是包围在黑暗中的意思,使她成为黑暗中的光。天使的这个回答,是针对着马利亚的问题。我不打算对他的回答作任何争辩,我只愿意说,根据我对神的认识,以及祂和宇宙的关系,天使的这个回答是用来说明耶稣这人的惟一而充分的方法。它也是这个生理难题惟一的解答。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人类的历史来看,这里有一个道德的问题。,马利亚没有提出来,可能她没有想到这问题。假定一个孩子能用这种方法从一个妇人而生,那么这孩子又如何能逃避人类一直绵延下来的罪性?我们也许会争论到古老的神学术语“原罪”,以及人类全部堕落的问题。我不是在作文词之争,我只是在面对事实。如果一个孩子只是由妇人所生,他如何能逃避人类历史的特征──持续不断的被罪污染呢?这是一个道德的问题。

很奇妙的是,天使回答了她的问题以后,又接着回答她并末提出的另一个问题。“因此……”还有其它的事,是马利亚没有问的。“所要生的圣者,必称为神的儿子。”天使回答有关生物学上的难题时说,神要直接引领这件事,至高者的能力,就是圣灵要包围着你,护庇你,使你怀有这位人子;并且藉着同样的行动,同样的能力,也就是藉着圣灵的荫庇,你所生的要逃过人类本性中那叫人堕落的罪。祂要成为圣者。是神的作为,使祂从你腹而生;同样的,神的作为也要使祂脱离人天然的罪性。天使宣告了童女生子的可能性,以及纯洁受胎的方法。

说到神的能力,加百列就给马利亚一个例子。“你的亲戚以利沙伯,在年老的时候,也怀了男胎,就是那素来不生育的,现在有孕六个月了。”神不受一般常规的限制,祂能作超乎寻常的事,而且祂也这样作了。神不被局限在人所说的“自然”之内。为了成就祂的旨意,祂能用人形容作“超自然”的方式行动。

然后天使作了一个总结,“因为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

马利亚说,“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这是一个降服的、顺服的伟大行动。

以上是圣经对于耶稣这人所作的解释。一个自然派的哲学必定无法接受这个真理。这一类的哲学势必用其它的法子来解释耶稣,他们,惟一的方法,就是改变新约圣经对耶稣所作的介绍。他们否认耶稣降生的超自然性,目的只是要使祂合乎自然。这样作不但否定了人类历史上有关祂这个人的记录,也使一切有关祂的教训,祂的能力之记录归于无效。人们拒绝这个故事的原因,可以从他们对神的一套哲学中找出来。如果祂是在他们有限的知识范围之内,这些事就不可能发生。但是我们不在这些人的行列之内。我们不认为祂被局限在我们所发现的法则和能力里面。因此天使的回答可以得到我们理性上的赞同,因为那才是惟一对祂的解释,惟一能够满足我们理性的答案。

路加福音1:39-56

本段经文叙述了两个母亲的故事。这里我们看见了母性所发出的光辉和荣耀,照亮了任何时代的母性,因为在这里,可以看见神呼召母性与祂合作,进行祂在人类历史中的救赎工作。这里达到了一个历史上的关键,就是神的话应验了,因为当初入反抗神的管理,以致于在这世代的阴影日深,黑暗益浓的时候,祂曾应许人类,有一天人类要透过女性,胜过仇敌的权势。

有两件事值得注意:

1.故事本身,
2.诗歌。

故事本身

我们先从马利亚开始。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她听见了那个大宣告,也明白她将要成为人们长久盼望的弥赛亚的母亲。她诚实地对这宣告提出质疑,因为她看见了在人的层次上,这件事是超自然的,不可能的。她又从天上得到了答案,就是神要以祂的能力,成就这一切事。她就低下头,虔诚而顺服地说,“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这件奥秘的事实就如此完成了。

试想想她的处境和感觉。她已经许配给一个名叫约瑟的义人,这人后来发现她怀孕了。很多人认为,天使梦中向约瑟显现,是马利亚拜访以利沙伯回来之后发生的。我个人相信,马利亚受了圣灵的孕,这件大能的事成了事实之后,天使就立刻去见约瑟。

马太福音1章记载约瑟发现马利亚怀孕之后的态度。他还不知道这事是出于神。他面临怎样的抉择?马太记载得很简单。他不愿意“明明的羞辱她”,这是一个法律词句;他宁愿“暗暗的把她休了”,这又是另一个法律词句。任何男子在同样情况下都可以有这两种选择。一条是将她交给当权者,明明的羞辱她,就是根据摩西的律法,用石头打死她。但约瑟不愿意这样作。他宁愿采取另一个法子,“暗暗的把她休了”,就是给她一纸休书,取消婚约。在犹太人中间,订婚的严肃性远超过今日。那时一个女孩子许配给一个男子,订婚期通常是一年。这段期间,她在法律上就归于这男子,如同结了婚一样,是不能反悔的。但法律也给通奸罪提供例外。如果一个人不愿意将他通奸的末婚妻送交法庭,使她被石头打死,那么他可以给她一纸休书,取消订婚。约瑟就打算这么作。我认为这也证明了他爱马利亚。如果一个人因为对方违背誓约而采取报复行动的话,这个人一定不爱对方。但是约瑟虽然在法律上有理,也又没有得到任何解释,他的心都碎了,他仍然不愿明明的羞辱她,而打算暗暗把她休了。

然后天使在约瑟的梦中显现,向他宣告那非凡的奥秘。我们看见,他就立刻把她娶过来。他没有将婚礼延至订婚期满的时候,地立刻将她娶到他的家中,他节制着自己,悉心看顾她,给她以他的姓氏,用他的家来护卫她。这是伟大的爱情和信心的故事。

再回过头来想像拿撒勒的情景,在那个环境下,一定是谣言满天飞,想作任何解释都不可能。马利亚可以出面解释,道出事情真相,但有谁会相信?老实说,当时如果你在场,你会相信吗?我确信那些日子,四面的疑惑一定使马利亚难堪,并且终其一生她都忍受着如此的痛苦。

这样我们继续读下去时,就不会感到惊讶了。“那时候马利亚起身,急忙往山地里去,来到犹大的一座城。”这显然是一件自然、合乎人情之常的事。马利亚仰起脸望向她列祖的神时,前面是晴空万里。但当她四处看拿撒勒周围的情景时,她见到的是刺探的眼神、鬼鬼祟祟的耳语,和重重的疑云。于是她起身,“急忙”离去。她要逃离拿撒勒,逃开一切的闲言闲语,到以利沙伯家寻求一些同情。

让我们再想像犹大的那个家庭。自从天使向撒迦利亚作了那伟大的宣告之后,已经过了六个月。从未生育的以利沙伯已怀了六个月身孕,她正孕育着那个渴望已久的儿子。她一定思想着那孩子的降生,以及他的职分,甚至也想到她的儿子所要预告的那一位的降生。毫无疑问的,撒迦利亚已把天使对他说的话,用笔告诉了她。她知道她的同胞几世纪以来在叹息、受苦中所期待的那一天,已经在她这儿露出了黎明的曙光。

她们相遇了。马利亚出其不意地来到这座祭司之城,事先没有任何通知。她进了屋子,以利沙伯看见她,颇觉意外。这是很不寻常的事。以利沙伯当时不在屋外,没有起身相迎。她们在屋里见了面。路加记录了接着发生的一切奇妙的事,后来以利沙伯也用诗歌重述了此事,那就是马利亚一进入屋子问安,以利沙伯腹中的胎儿就跳动了。以利沙伯以诗歌唱道,“我腹里的胎就欢喜跳动。”“欢喜”这词就是欣喜欢跃的意思。

在今日这个物质主义的世界中,我们物质化的心灵也许会怀疑这个故事,甚至对它提出质难。事实上,这后面有属灵的实际。我们常常忽略了属灵世界的存在。我个人觉得,这故事颇有启示性,当马利亚腹中的神圣后裔接近了那末出生的先锋时,以利沙伯的胎儿就在母腹中欢喜跳跃。我不打算就这点作任何辩论,但我时常弯身婴儿床,看着里面的婴儿,那孩子也用双眼望着我,我就会想,这孩子脑里究竟知道多少事物?华次华斯(Wordsworth)一首描述婴孩的诗含有许多真理:

我们拖曳着
父神那里而来

我们年岁渐长之后,就逐渐远离了幼年时许多真实的事物。

以利沙伯于是被圣灵充满,这表示也有一些超自然的事,一些亮光,一些体会临到她。她看见马利亚来,就知道马利亚是神的殿,在她里面正住着生命的主,就是那荣耀的主。马利亚刚刚到达,以利沙伯就唱出她的诗歌。我要在此处暂停,提及较为一般性的事。这里我们看见了一件颇有趣的事,就是只有路加记录了与基督降世有关的诗和音乐。马太、马可、约翰都没有记下任何诗歌,只有路加,那位希腊人,艺术家,诗人,科学家,在他调查、记录这些故事的时候,也搜集了这些诗歌。这又是一个例子,说明神的灵掌管一切,从不漏掉任何恩赐。路加是一个器皿,一个合用的器皿,为我们保留了早期的诗歌。从他那里,我们看到了以利沙伯的祝福之歌,马利亚的赞美歌,撒迦利亚的颂歌,西面的西面颂(路2:29-32),天使在旷野唱的天使颂,以及天军所唱的天军颂(路2:14)。喜爱诗歌体裁的人,读到这几章时,一定会觉得回味无穷。路加在圣灵的引领之下,搜集了这些故事,让我们明白一件事实,就是耶稣降世时,诗歌表达了它们的心意,音乐也活跃了起来。

以利沙伯的祝福之歌是为马利亚作的(1:42-45),但它还有更深的真理,就是对主表达了敬意和尊崇。她为什么恭贺马利亚,称她“在妇女中是有福的”?因为“你所怀的胎也是有福的。我主的母到我这里来,这是从那里得的呢?”

那是对马利亚的称颂,认识到她的职分何其伟人,何其光荣,但是她最主要的荣耀乃在于她是“我主的母”。这个母亲所以被称为大,是因为她所生的孩子将要被称为大。

因此以利沙伯,这位旧制度下的女子,是新制度中第一个歌唱的人。她的歌是福音书里的第一首诗歌,也是新时代破晓的第一首诗歌。她对马利亚的一切祝幅,都透过了马利亚,传到了她腹中的子那里。那是旧制度最后的一个音符,它对新制度发出了欢迎之声。那祭司后裔的女子,为了祂的降临而歌唱,因为祂是长久以来人们所盼望、叹息、等待的那一位,祂的来临表示过去的应许得了应验,神正在人类的历史中前进,迈向那最终的目标。

马利亚的赞美歌

它最先吸引我们注意的,就是它在思想上、表达上、狂喜的情绪上、崇拜上都是纯粹希伯来式的。它几乎完全是由旧约诗篇的引文组合而成的。这点很有趣,它显示了,马利亚对她民族的那一卷伟大文学作品知之甚详。当她脱口而唱时,很自然的就引用了她多年以来所熟悉的词句。同时她将旧有零散的词句编进她这首美妙的诗歌中,足见她深切了解到诗篇最终的价值。今日的基督教会就称这首歌为马利亚之赞美歌。

它──马利亚之赞美歌的第一小段是对过去的综览。马利亚称颂神过去的作为,这是她诗歌的主旨。她不仅提到神刚刚成就的事,她还回溯到她的祖先亚伯拉罕那个时代,她的诗歌完全属于希伯来民族的范围之内。她歌颂神在过去所作的事,这些事都是指向现今的事。她回顾历史,一直到亚伯拉罕的时代,她看见了神在“世世代代”的作为,然后看到现今的事实,并且伸展到将来,“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伯尔屯(Burton)说,这实在是一首道地的赞美颂,“我心尊主为大。”

她的诗歌中还有一点引人注目:整首歌里没有一个字提到她里面正孕育着的那一个奥妙而非凡的生命,但整首歌的灵感却是从那个事实来的。在这首诗歌中,那奥秘的生命为马利亚照亮了她的民族过去一切的历史。

试想想看,在那个时代,一个虔诚的希伯来女子可能会唱怎样的歌。她可能歌颂神,述说祂的大能;她可能称颂祂的威严,称颂祂的国度;然后呢?一切的赞美最后都可能并成一首失望的哀歌。那个时代的希伯来女子都有理由作悲观的诗。但是,马利亚却不是。她为人母的生命中心,蕴藏着那神圣的事物,使她得以充满信心。不管环境如何黑暗,闲言闲语如何刺伤她的心,不管她是带着多深的误解、责难、疑心来到神面前,那个伟大的奥秘都放在那里,使得马利亚不得不称颂神,赞美祂世世代代的作为,赞美祂现在正为后来的世代而作的一切事。

因此当以利沙伯这位旧时代的女子,唱出新时代的第一首歌时,马利亚这位旧时代的女子唱出的是关于旧时代的歌,但这个旧时代是已经得到承认、完成的时代,它正移向未来,因为她生命的中心正隐藏着那奇妙非凡的奥秘。

这首歌有两个段落,

1.第一个段落从46-49节,是她自己的经验。
2.第二个段落从50-56节,是她对神的称颂。

她的自己的经验(46-49

“我心……我灵……”这两个并不是亚述词,乃是经过启示的,极准确的用法。我“心”是指我的整个意识,我心尊主为大。我的“灵”就是我人性中最基本的成分,以神我的救主为乐。她先说到她的心意,然后说到她属灵的生命。她的心尊主为大,是因为她的灵以神她的救主为乐。灵是一种启示,心则是经验和表达。灵若以神救主为乐,心就会抓住其中所有的意义,经验它,表达它,进而尊主为大。这就是崇拜最高的层次。

接下去的48节和49节上半,说明她的灵喜乐的原因。

她对神的称颂(50-56

接着,她立刻称颂神。这段称颂分成四小段,分别说明了她列祖的神一切的荣美,包括了祂的圣洁,祂的慈爱,祂的大能,和祂的信安。因着那内在的记号,因着她知道了她里面新生的生命,她认识了神的圣洁,神的慈爱,神的大能和信实。

以利沙伯的歌,是新时代的第一首歌。马利亚的歌,是旧时代的最后一首歌。我愿意称马利亚的歌为旧时代的殿乐,以利沙伯的歌为新时代的序曲。

这个故事以这么一句话作结束,“马利亚和以利沙伯同住,约有三个月。”

我们不妨想想这两位女子共处的三个月。,马利亚在犹大那个宁静的祭司之城,和以利沙伯有所交通,然后她就回家了。接下去的六个月之情形,我们没有任何记录。但我们知道她活在与神的交通中,其美好远胜过以前的日子;另一方面约瑟也在尽力维护她,抵挡邻里的闲话和恶毒的批评。那一整段时期,她就用来建造耶稣的身体。这个奥秘的故事就在此结束。

路加福音1:57-80

“他的名字是约翰”(路1:63)。

这几个字是整段经文故事的焦点。这故事从本章头五十七节的经文中就开始了,自57-80节则是它的尾声。在这结束的部分中,我们看到了约翰出生的记载,以及撒迦利亚的颂歌。

先锋的诞生

以利沙伯生下了一个男孩。神为了完成祂的旨意,就透过超自然的因素,成就了自然的事。我们必须记住天使对他父亲所作的,关于约翰的惊人宣告。天使在圣殿中告诉他,这孩子在母腹里就要被圣灵充满。这里的圣灵,并非今日我们说到圣灵充满时所谓的圣灵。那宣告是说,他要被神圣的灵所充满。在他母腹里,这孩子就以神圣的灵为装备,以预备从事他被指定的那事工。这就和耶利米的例子一样,说明一个先知尚在母腹中,还末出生时,神就知道他,并且预先指定了他的服事工作。

57-66节,我们看见孩子出世了,他们的邻里亲族都一同欢喜。到了第八日,他们都聚集来给孩子行割礼。依照希伯来人的规矩,是在男孩子行割礼那天给他命名的。亲族们认为他理所当然应该照他父亲的名字,取名叫撒迦利亚。但他母亲加以阻止,她说,“不可,要叫他约翰。”他们自然反对说,你亲族中没有叫这名字的。那时撒迦利亚仍然又聋又哑,正坐在一旁。他们就向他打手式,又给他一块写字板,他写道,“他的名字是约翰。”他写的不是“他应该名叫约翰”,也不是“我们已经决定他要叫约翰”,他乃是斩钉截铁的写道,“他的名字是约翰。”这已是定局,毫无商量的余地。这个孩子是属天的,神已经为他选好了名字。他的名字是约翰,他的名字是“神的恩典”

撒迦利亚的口立刻就开了,舌头也舒展了。经过了数月隐居的生活,他几乎已经与外界隔离了。这期间他沉思了发生在他身上的奇妙之事,以及那更奇妙的事,就是有关主先锋的事,现在,他突然唱起歌来。路加说,他被神圣的灵所充满。

66节说到,人们在心里说,这个孩子将来怎么样呢?他们的疑问要三十年以后才能得到答案,那时这个孩子就像以利亚一样,突然出现在犹太境内,宣讲信息。毫无疑问的,到那时必定会有一些人,回想起他出生的奇迹。

撒迦利亚的颂歌

我们已经听过了两首歌,都是与人类历史上这件惊人的事,就是神的儿子降世成为人子的事有关。首先是以利沙伯的祝歌,然后是马利亚的赞美歌。

现在来看第三首歌,即撒迦利亚的颂歌。马利亚的歌是称颂那行动的神;撒迦利亚的歌是描述神的行动。这两首歌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必须注意约翰的名字和这首歌的关系。这诗歌从头到尾都在称颂这名。“约翰”的意思是神的恩典,这也是撒迦利亚在这首奇妙的预言诗中所称颂的。他的诗歌就是在解释约翰这名字。他在这首歌中,称颂神一切的作为,这些作为都是出于这名字的含义──神的恩典。这首歌的主题是救恩,而救恩乃是出于神恩典的作为。

如果我说,撒迦利亚在写72节和73节的时候,他想到了这孩子,想到他自己,以及他的妻子,也不算凭空猜臆。“施怜悯”,这是约翰的名字,就是神的恩典;“记念祂的圣约”,这是他自己的名字,就是神必记念;“对我们祖宗亚伯拉罕所起的誓”,是他妻子以利沙伯的名字,就是神的誓约。

前面我已经说过神的恩典,神的救恩,现在我要用一个名词来形容本诗的主题,这种用法可能是前所未见的。这首颂歌的主题是神的管辖。请看68节,“因祂眷顾祂的百姓。”再看78节,“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其中的“眷顾”“临到”在希腊文中是同一个动词episkeptomai,也就是管辖的意思。“管辖”是什么意思?就是看顾、管理,包括了观看和行动。不要以为“祂眷顾”,仅仅是指神降下来观看世人,它还有更深的含义。神观看,接着祂就行动。古时候神的百姓在为奴时,祂就宣告,“我实在看见了……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这就是看见和行动,也是这里“眷顾”一词所指的。

因此撒迦利亚将下面要发生的事,描述为神眷顾的结果。神看见了,这导致了神的行动;神的行动起源于祂的看见。这诗歌所启示的,就是神管辖的性质。“祂眷顾……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注意其中的时态。祂已经看见了,祂已经掌管了,祂根据自己的本性观察。现在有了结果:将有日光临到我们。祂的观察和行动,产生了清晨的日光。

这首歌分成三部分。

1.从68-75节,称颂神在过去的作为。
2.76,77节描述那孩子的事工。
3.78,79节宣告神在未来的作为。

神在过去的作为(68-75

注意这段经文中提到过去的地方,“主以色列的神”“祂仆人大卫”“圣先知”“我们列祖”“祂的圣约”“所起的誓”“亚伯拉罕”。作歌的人回顾那古老的时代,就称颂神从那时起直到如今的一切作为。

他从万物的源头开始。“主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然后称颂神作为的方式,“祂眷顾……施行救赎。”撒迦利亚是一个祭司,他用了圣殿中的名词“救赎”“在祂仆人大卫家中,为我们兴起了拯救的角。”那是最主要的。关于这句话,大家意见纷纭,我不打算很武断的说“拯救的角”有什么特别含义。它可能指神救恩的崇高、辉煌、庄严、壮丽,也可能指神救恩的全备和丰盛。两者都可以用角来作比喻。然后他称颂这最终行动的性质,“拯救我们脱离仇敌,和一切恨我们之人的手。向我们列祖施怜悯,记念祂的圣约。”

有些解释这首歌的人认为,撒迦利亚是用一种狭窄、自私的想法和说法来唱这歌,因为他只将希伯来民族包括在内。我并不如此想。我相信他不但已经看见神在他的族人身上的作为,并且也看见神的作为透过他的族人,伸展到一个更宽阔的领域中,具有更大的意图。有些人认为,“拯救我们脱离仇敌,和一切恨我们之人的手,”这句话,表达了撒迦利亚的希望,就是那救赎主来,要打碎罗马的铁轭。我完全不赞同这说法。我相信这歌里有更深的属灵含义。撒迦利亚因被神圣的灵充满,就看见将要发生的事,明白神根据所立的约和所起的誓言而采取的怜悯行动,其最广的意义乃在于拯救一切人类脱离仇敌之手。

是那孩子的使命(76-77

这一段──76-77节是那孩子的使命,我们不拟多加赘述。

宣告神在未来的作为(78,79

以赛亚书9章有这么一段话:

但那受过痛苦的,必不再见幽暗。从前神使西布伦地,和拿弗他利地被藐视,末后却使这沿海的路,约但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得着荣耀。

这位旧时代的先知所唱的是什么?他清楚看见了神对以色列的旨意,是要她成为一个中途站,一个工具,好叫神能藉着她,成就更大的事。他跨越了许多世纪,预见有一天将临到,那时坐在黑暗死荫中的人将见到亮光。这也是撒迦利亚现在所清楚见到的。他知道过去世代一切的荣耀,但他看见了更远的事。他看到神对以色列的计划成就了,因祂怜悯的心肠,祂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到平安的路上。他所用的代名词具有崭新的意义。“临到我们”“我们”是指谁?“把我们的脚引到……”是指谁的脚?如果我们说他仅是指以色列而言,我们就误解了整首歌的精神。他自己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包括以色列以外的各族。他将他们并列,用复数的代名词将他自己和外邦各族连结起来。在撒迦利亚沉默等候的数月中,神管辖或眷顾的真正意义临到了他。他说那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之列国的光将要来临了。

他在这首歌最后一个段落里,重新提到了万物的源头。一开始他说,“主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现在他说,“因我们神怜悯的心肠。”怜悯的心肠,多么动人的词句!这是耶稣一生的历史中头一次出现这词。以后还有许多地力出现,但都是用“怜悯”二字而已。新约不断提到,我们的主动了怜悯。“心肠”真是生动的比喻!每一个健康的人都知道,在身体或心理的重压之下,人生理的本质会挤向身体最中心的部位。因此撒迦利亚大胆地用了这个词。“怜悯的心肠”没有指出其中所含的困难、翻搅、痛苦、焦虑,但这些都在“心肠”的比喻中表现出来了。值得注目的是,新约圣经中只有耶稣使用这个词,或者只有提到耶稣的时候,才用到这词。

撒迦利亚看到将来临之事的一切荣耀──日光,清晨,黎明。那升起的旭日象征着黑暗中的光明,照亮坐在死荫里的人。

整段经文以一个简短的陈述作结束。路加以他一贯省略次要事件,只记载主要事件的笔法,将三十年的时间用一节经文带过。

“孩子渐渐长大”,这是极自然的;“心灵强健”,指他逐渐成熟;“住在旷野”,并不一定是说他从婴儿时就被带到旷野。我相信,约翰是二十岁的时候进入旷野,这是毫无问题的。他是一个祭司,他父亲也是祭司,他是在祭司的等次中。根据希伯来人的制度,祭司的儿子长到二十岁的时候,必须继承祭司的职分。我想也是在那个时候,割断他与圣殿及祭司职分的关系,在神的命令之下进入旷野。

如此,我们已来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之时刻,最伟大之事件的入口。先锋已经预备好了,在撒迦利亚的颂歌中,他称颂神正脱离旧的道路,迈向新领域的过程。──《摩根解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