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以色列的王来了
昨天我们提及,作者写书其中一个目的,是证明耶稣是神所应许的弥赛亚;所以他便开宗明义地,讲及主的来临。第一章是耶稣的家谱,第二章是弥赛亚降生在地上的遭遇,第三及第四章上,基督已长大出来工作,接受先锋的水礼,和接受父神的考验及魔鬼的试探,在一切事情上,他都有证据证明自己是以色列的王。
以色列的王来了(太一至四11)
基督的家谱(太一1-17)
犹太人特别关注弥赛亚何时降临,和祂来临后如何证明自己是弥赛亚。有许多人自称是弥赛亚,但却是假的;主在橄榄山论坛中,警告门徒,要防备假先知、假基督。作者一开始就证明基督的身份,而先从弥赛亚的家谱入手,证明弥赛亚是带王的身份而来的。
(太一1)是全书钥节之一,作者落笔时,即将耶稣连接到神与以色列所定立的三个大约上面。他提及的三个名字,就指出弥赛亚在地上三方面的工作了。
(1)亚伯拉罕的后裔
耶稣称为王的后裔,因主的降生要应验神与亚伯拉罕所立之约。旧约(创十二1-3)称为亚伯拉罕之约,这约有三方面的条款:
个人性。他个人及后裔要成为蒙恩的选民。
国家性。国家要成为大国,从亚伯拉罕会出一个国度;透过这国度,全地的人要蒙恩。
全地性。全地的人包括以色列也在内,耶稣基督要建立这国度,叫全地的人蒙恩。
(2)大的子孙
这名词有两个用途:
非专业性的。“大的子孙”指祂是犹太人而已。
属专业性的。这名词是弥赛亚另一名字,耶稣的降生要建立复兴以色列的国度。亚伯拉罕的后裔是国家性。到大年代,神就更详细地向大指出,所以主降生要应验神应许给大之约。
(3)耶稣
“耶稣”这名字是“救主”之意。与救赎有关,神在旧约透过先知耶利米和以色列人立了“新约”(耶卅一31-34),这约是指到救赎方面,主来到地上赦免人的罪,这段经文在神学上称为“耶利米之约”或“新约”。神不再像以前将律法刻在石版上,乃印在心里;这是圣灵在心里的工作。主在最后晚餐时说:“这是我与你们所立的新约。”乃是指这救赎方面。
所以主的降生,是神与以色列所立的三大约有关系。作者很详细追溯耶稣的家谱,因为他要证明耶稣是以色列的弥赛亚王。这位王透过家谱让读者知道,犹太人认为用家谱,来证明身份是最合法的途径。比方要证明这人有祭司身份,就要看看他的家谱有没有这资格。以斯拉招聚祭司到圣殿,只要看祭司的家谱,便知道他们的资格了。死海古卷在第六穴中,发现一张祭司家谱的名单;这名单与以斯拉记的是一致的,可见犹太人承认家谱是很重要的合法文件。谨慎小心收藏。大希律因为自己是犹太人和以东人的混血儿,所以被犹太人藐视;有一次他发现以色列家谱的储藏室;于是吩咐手下烧尽所有的家谱,藉此掩饰自己的身份。
耶稣家谱中每一个挑选过的人名,都是王;可见耶稣的降生,是为承接大的王朝,要继承宝座和国度。数字是十四代,十四是大的数字。暗示主有王性,从这家谱可见主耶稣成为以色列的王,是毫无疑问的。
基督的降生(太一18-25)
藉耶稣降生的经过,在两方面指出耶稣实在有弥赛亚的资格:
(1)他记载耶稣是由童贞女,从圣灵感孕而生的
童贞女马利亚未出嫁成为妈妈,是圣灵的感孕;可见主耶稣的降生,是有神的性情和属性在内。
(2)指出耶稣的降生,应验(赛七4)的预言
“童女”有人译作妇女或已婚妇人,如果以赛亚所指的童女是已婚妇人的话,马太就不会用一个希腊文(parthenos),这个字惯性指未婚的童女,可见耶稣的神性是毫无疑问的。从神学方面来看,犹大王耶哥尼雅悖逆,神吩咐先知耶利米警告他;他后裔中没有一个登上宝座的。(耶廿二24-30),这俗称叫──耶哥尼雅的咒诅。当人没有办法的候,神便有办法;祂使童贞女诞生孩子。童贞女由圣灵感孕而生下耶稣,登上大的宝座。
基督的童年 太二章
第二章承接第一章,把以色列王降生后的遭遇,及把主童年的轶事中,挑选几件证明耶稣是基督;是神所差派的弥赛亚,以及祂来到地上在自己本国的遭遇。如果我们仔细看,耶稣基督降生,本国的人不去敬拜祂,反而受外邦人远程来拜祂。所以第二章画了一幅画,神暂时将以色列人放在一边,让外邦人蒙恩得救的图画。整个马太第二章说明了(约一11)的说话:“祂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第二章可分四件要事来看:
当时国家首领冷漠(一1-8节)
以色列国家领袖有神的圣言,但对弥赛亚来临异常冷漠,他们虽知(弥五2)耶稣降生在伯利恒的预言;但到应验时候,却懵然不知。当时大希律不是生下来便作王,他是分封之王;当他听见博士的消息,自然非常愤怒。但他很狡猾,暂时按兵不动;却假意要拜那犹太的王。根据马克比前书(两约之间的历史书)第十四章记载,当马克比王朝完结,弥亚赛王朝便会实现。从这段的选用,可见作者是要指出耶稣的降生,乃要作以色列的王。
外邦人朝拜(9-12节)
这几个博士多数是从巴比伦、玛代,波斯而来的人;他们必定从被掳时期的资料,看见犹太人盼望弥赛亚来临而感染,在巴比伦时候,他们被东方出现之星吸引,配合(民廿四章)(但九章)的预言;便信心坚固,勇气顿增;于是长途跋涉,离乡别井,西征耶路撒冷。在这城的国家领袖前,大胆地说明来意。“特来拜祂”,拜在原文有接受、顺服、作祂子民之意。他们明知自己是外邦人,但也希望分享弥赛亚带来之福气。作者选用几位外邦人来朝拜耶稣,与上文作一强烈对比。上一件事指出耶稣来到地上,自己本国的人不要祂,反而外邦人接受祂;救恩先交给犹太人,但犹太人不要的时候,便临到外邦人了。
伯利恒小孩被杀(13-18)
作者在这地方不是指出希律的毒辣手段;乃是指出希律的害怕,他怕那生下来有王资格的耶稣基督。所以小孩子被杀的事,反映出耶稣有王的身份和降生的目的。
旧约预言的应验(15,17,23节)
耶稣童年轶事与旧约预言,有很密切关系。在一连串有关主降生的事迹中,作者串连到好几个旧约不同的记载。当我们研究这些预言的上下文,便发现与耶稣的降生毫无关系。15节出自(何十一1),17节出自耶卅一15),这两段经文根本与主降生毫不相关,作者却说应验了。应验在原文是很广泛,有时说是直接应验,有时说应用的应验;作者将旧约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