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马太福音第廿六章

 

27.马太福音二十六章所载膏那稣的女人,与约翰福音十二章所载是否同一女人?何以马太说她膏耶稣的头,约翰说她抹那稣的脚?(太二十六章67节;约十二章3节)】

    这两处福音书所载的是同一女人,不过约翰说出她的名字是马利亚,马太则隐其名。

    马太福音描写主那稣为犹太人的王,所以只记载马利亚膏那稣的头,因为按照犹太人的规矩,古时君王就位时,是需要被膏的,而巳膏油要从头上浇下(诗一三三篇2节)。约翰福音因为描写那稣为神,所以只记载马利亚用膏抹那稣的脚,表示对神的谦卑崇拜,俯伏在神脚下。其实马利亚一定是膏那稣的头也抹耶稣的脚。

    请注意这两处经文所记载女人膏那稣的故事,和路加福音七章末段那个抹那稣脚的另一女人,不是同一人,不可混为一谈(请看该处的难题)。――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太廿六39「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

         由于主耶稣来也要遵行神旨,所以我们对祂这个祷告可能会感希奇。然而,这个祷告给我们看见一个很重要的分别,主祈求父,叫那杯离开祂,这显然是可能的。但祂绝对不是祈求要逃避父的旨意。那杯在神的旨意上,可以说是次要的。但神的旨意是要借着那杯表现出来,因在主耶稣身上,这杯乃是指着十字架的死。主耶稣所全心关注的,不是为苦难而去受苦难,而是通过苦难来成全神的旨意。主耶稣喝尽那杯,不是因着那是一个苦杯,乃是因着那个苦杯,乃是父神的旨意。

         对于主耶稣,「那杯」是祂随时可以放下的,但对于我们,「那杯」却往往是我们企图想抓牢的。我们属灵上最大的危险,可能就是在神给我们定规的计划上,教条化的去紧握一些有关及此的事物。每一种的杯,无论怎样被神使用,都不应该凭自己去抓牢它(应该很放松的交在神手里)。在我们身上的最高要求,不是那杯,乃是父神现在在我们身上的旨意。――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太廿六46「耶稣说,起来,我们走罢!看哪,卖我的人近了。」

         路是人走出来的。因为只有走,才能绝处逢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今天十字架与苦难,不再是绝路,因为主耶稣已经奠定了根基,开启了人类新生之路,祂是伟大的先驱。── 桑安柱《这时候》

 

28.+二营天使有多少?(太二十六章53节)】

    主那稣被捕的时候,曾表示可以求天父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救他。这就证明天使与天军是有组织的,可能比人世问任何国家军队的组织更良好更严密。不过主那稣在这里是引用罗马军队的组织说法,使听的人明白而已。

    罗马军队每一营分十队,一队是六百人(约十八章312节。犹大带了一队兵来,而且是由千夫长带领的),一营即六千人,十二营即七万二千人,当然可以把那些捕捉那稣的一队人打败,何况是十二营多!不过主耶稣是利用这个机会来教训彼得不要动刀罢了。――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29.犹太人控告那稣说,他说能拆毁圣殿,又在三日内建造起来。到底那稣在何时何他说过这样的话?(太二十六章6l节)】

    请看约翰福音三章19节,主那稣是说:“你们拆毁这殿”,并非说“我拆毁这殿”。犹太人却控告他说能拆毁这殿。当耶稣被钉十宇架时,过路的人也引用同样的话来讥笑他(太二十七章39-40节)。等到在使徒传道的时候,司提反因证道而被捉拿,控人他的人也再引用这些话,说拿撒勒人那稣要毁坏圣殿(徒六章14节)。足见主那稣所说的那两句话,当时曾给犹太人一个非常深刻难忘的印象。

    约翰解释得好,“但那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约二章21节)。――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太廿六69~75或者彼得以为与其认主而丧生(),何如否认以保命,留此有用之身,以待他日!岂知此是可痛哭的事呢(75)―― 倪柝声《读经心得》

 

30.彼得的口音何以显露出他是加利利人?到底彼得所讲的方言与犹太人有何不同?(太二十六章73节)】

    彼得是加利利人,当时被称为北方人,犹太人被称为南方人。南方人时常轻视北方人,说他们粗野,无甚学问,发音也粗野。所以很容易听出他们是加利利人。耶稣是在加利利的拿撒勒城长大的,所以他们认为彼得是与那稣同党的。

    在旧约圣经中可以找到一个方言不同的例子。那是在士师记十二章5-6*。基列人是北方人,以法莲人是南方人,基列人很容易说“示播列”SHIBBOLETH,像中国北方人说卷舌音一样容易。但以法莲人只能说“西播列”SIBBOLETH,正像中国的南方人不容易说出北方人的卷舌音一样,以致把“示”SHI字音说成平舌音“细”或“希”SlHSI。这就可以猜得到当时的加利刮人说话像中国的北方人,犹太人说话则像中国的南方人。――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