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教育浅释
教育的原始目的,简而言之,就是为了求取生存;生活的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幼童自幼所接受教导的各项求生技能,就是适应环境和维持生存的工具。
世界上有了人类,便产生了教育,大自然与家庭就是原始教育的环境和场所。随着年日的演进,人们开始藉着教育来达到不同的目的,正如十八世纪末业之美国教育学家波特(Boyd Henry Bode)所言:「教育是一种工具,它可以听从许多的主人,实现许多的目的。」是故,今日教育的目的,不仅为了求取生存,更在寻求那能不断改进人类生活的「工具」,俾使我们人生的内容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
因着人类共同生活的关系,教育也就发挥了它更大的空间和功能。教育最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依据社会的需求,来订定教育的标准内容。而教育的目标,是要实践教育的内容。
拉丁文「教育」(Educer)这个动词,有引出、带领、引导、提出、高举等意思,正说明了教育是活的、有动力的、有反应的。
基督教教育也是一种教育,并且与一般的教育有着关系,不过它是一种特别类型的教育。是由基督教的本身开始,是「不能离开活的教会而存在的一套办法……它是来自一个活的宗教。」(参:L.J.Sherrill,The
Rise of Chris- tian Education.New
York:the Macmillian Co,1963Chapter l)而它所要致力的,就是依据上帝的话——圣经,将教育的标准内容,订立在信徒(教会)的需求之上。基督教教育也是利用教育作为一种工具;以基督为教育的主人,以上帝的话作为整个教育目标、课程和过程的中心,使人被上帝的一切所充满、所占有,得以让「基督成形]在我们的心中,使我们可以把握永恒的价值。这份永恒的价值正是一般世俗教育所无法提供的。
一般行为学派的心理学家皆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人类的行为。的确不错,然而,依据圣经的观点来看,设若
人们没有上帝的帮助,纵使有再多道德教育的感化,原始的生命不可能改变成合乎上帝标准的样式。人欲恢复那曾经失落在伊甸园中的「上帝的形像」,就必需藉着耶稣基督的扶持与力量来达成,而基督教教育就是要人降服上帝、亲触上帝的大能、亲受他的改变、亲受他的管理,并时时为他而活。教育的过程不仅只是着重知识的吸收(此处特指圣经知识),同时还得发现其中的真理,并将真理和日常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最后达到实践上帝真理的目标。因此,再一次强调,实践上帝的真理,就是基督教教育过程的最终目标。
基督教教育的使命
「宣教」与「教导」乃是历代基督教会所担负的两大任务。而基督教教育正是实践这两大任务的重要「工具」,圣灵乃是帮助这个工具运用及发挥至最大功效的潜在力量。基督教教育这个工具的木身,就是藉着许多不同时空的属灵活动(内容)——信息、崇拜、事奉等,将教育的内容传达给每一位信徒与非信徒。圣灵不但感动人心接受上帝,更帮助每一位接受他的人,将教育的内容力行于生活之中,使人过着信仰与生活合一的日子;让基督教教育这项工具发挥其当有的效力。
基督教教育既然是活的、有动力的,又是有反应的,那么,它就应当产生好些不同的作用,诸如:
1.它能使人悔改、归正、与上帝建立美好的关系,并有实践真理的能力。
2.它能使教会(信徒)完成福音的大使命。
3.它能使人明白上帝的旨意并合乎主用,生命得着更丰盛的意义。
4.它能影响世俗教育。让世俗教育看出所欠缺的那份——使人彻底改变的动力,非赖上帝的参与和基督教的真理不得满足。
基督教教育最重要的两个具体传达场所,就是教会和基督化家庭。二者在传播基督教教育的内容上,占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其重要性正如人的双臂或双腿,缺一不可。因为,在教会和在家庭的受教者正是相同的人,基督的真理自然不能矛盾地同存于教会与家庭的生活中。家庭中的基督化教育,必然由教会的基督化教育延伸而来。同时,基督化家庭还得经常负起继续教导和培育的责任,否则,教会的基督化教育只会成为信徒偶而一次的「属灵牙祭」,信仰与生活合一的见证将难以落实。
教会与基督化家庭必需共同合作,致力完成宣教和教导的使命,使基督教教育这个「工具」发挥其最大的功能,达到「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上帝的面前」的目标(歌罗西书一28)。
基督教教育所需要的人才不外是:使徒、先知、传福音的、牧师和教师。这五种特殊的恩赐,是保罗在新约圣经以弗所书第四章所提到的。这些不同的人才,带着上帝的话、圣灵的大能,以及属灵的事奉,将基督教的真理传达给每位信徒和非信徒,充实了基督教教育的内容;这些职事也引导人经历崇拜的真实、顺服上帝的旨意、过圣洁的生活,并服事众人。
基督教教育的奠基
基督教教育事工之范畴可说是涵盖各层面的。它所要做的,包括了意义的和实质的两个层面。
1.它要建立系统化的圣经教导
圣经是基督徒信仰的权威,基督徒必须将上帝的话牢藏在心(诗篇—一九11,105),以之为生活实践的指引。倘若教会不能将上帝的话作完整和系统的教导,信徒对上帝的知识(包括他的本性、位格、计划、工作、旨意等),即可能落入「瞎子摸象」的光景和「断章取义」的危机中。事实上,残缺片断的属灵认知必无法使生命达到成熟的目标。
2.它要确立合乎圣经的教育哲学
基督教教育是传达上帝。心意的工具和媒介,它担负着基督徒在学习圣经的过程中,正确领悟上帝的心意的使命,好成全信徒朝着成为「完全人」的目标迈进(提摩太后书三16-17)。因此,上帝的话和他启示在圣经中的心意,就是基督教教育的全部内容。
3.它要发展健全的神学与神学教育
健全的神学内容是基督教教育在目标、课程和方法上的准则与归依,这是不可忽视的。
4.它要使教材朝着组织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
教材是培育灵命和训练事奉(职前及在职)所不可或缺的教育工具,亦是基督教教育具体成全信徒发挥和运用恩赐的重要媒介。
5.它要推动并加强教会与基督化家庭的联系
具体的教育事工须设立督导系统,负责追踪教会和家庭教育的合作情况,以随时了解信徒属灵生命的状况、需要和评估教育内容的果效。
6.它要督促信徒发挥影响社会的能力
基督教教育能够在与人分享之中更突显其价值和意义。信徒影响社会可做的具体努力,就是积极参与社会各面的工作,以建立宣教和为主作见证的据点。教会有必要提供各式装备信徒的有形和无形的教材,具体地去成全这个影响。
7.它要促进教会和各属灵团体之间的有效配搭
不论是神学院或任何属灵团体,皆需配合教会一同训练各式的圣工人才。虽然整合运用各教会和属灵团体中之人力、物力的资源,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但这的确是全面基督教教育的任务之一。
8,它要全面推动信徒接受神学训练的意愿和行动
信徒藉着参与实际的神学课程,使自己对真理有完整的认识的这个观念,目前尚未被所有的基督徒所接受。成全信徒的教育使命,包括这项「说服」的工作。
9.它要教导人寻得心灵真正的自由
基督教教育是圣灵的教育,圣灵也是改变生命的主导者。基督教教育担负著教导人脱离「罪和死的律」的责任,使人在实践「随从圣灵」与「体贴圣灵」的经历中,获得上帝所赐真正的义与自由。
10.它要评估各种教育活动的结果
基督教教育是有目标的工作,而教会所有的活动(节目)都应当达到成全信徒在基督里「长大成熟」的目标。因此,循环评估整个的教育过程,即是对教育目标之最佳「体检」。
在新约,教育是人所周知原始基督教的一面。无论在何处,那里有基督教会的设立,必定有某种教育为其生活的一部份(参:L J.Sherrill,1963,Chapter5,2)。教导在耶稣生平和其传道工作中更占有显著的地位。有效的教导和灵命培育是宣教活动之后的重要补充及跟进(follow-up)工作。
因此,教会绝对有必要设立一个专门的基督教教育部门,并尽可能聘请专职人才来负责策划及推动教育的工作。基督教教育部门也得与其它部门(如:音乐、行政、牧养等),保持密切的联系,因为教育工作常在崇拜、宣道及牧养中实施。基督教教育也不得与圣经神学、系统神学和历史神学等脱节,因为基督教教育若离开了它们,便迅速在历史的基督教传统上失去根基,而成了另外的东西(参:J.D.Smart原著,「宗教教育原理的检讨」。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67年,第二章)。因此,基督教教育工作者和师资,还得具备圣经神学、系统神学和历史神学等各方面的充足知识,让基督教教育有根有基地执行于各时空之中。
研习作业:
1.试述你个人对基督教教育的定义。
2.试思想教会的需求和基督教教育的关系。
3.试述基督教教育工作者当有的装备。
4.请思想并熟记基督教教育过程的四大步骤:明白知识(圣经)一洞悉真理一真理与生活发生联系一实践真理。
5.试写出以下各处经文对你个人的意义:提摩太后书三16;歌罗西书一28-29;以弗所书四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