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人的起源与本质
神与人的关系,是认识人的先决条件,因为神按照祂自己的形象创造人,人的生命来自神。圣经论到人时,总是以此为出发点来启示晓谕,例如:“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诗八
4-5)。因此,我们必须以神为中心,才能认清人的起源与本质。一、人的起源
人不是偶然发生的,也不是自有永有的,乃是神按祂美意计划创造的。人类的被造是历史的起始(申四
32);神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徒十七26);每个人的被造是独特的位格存在(诗一三九13-14);神造人是造男造女,男与女都是神的形象,同样尊贵,互相帮补(太十九4-5)。1. 创世记第一至二章
圣经开宗明义,在创世记起始的两章详述人与世界的被造过程。第一章
1节至第二章4节论“天地之初”,是以广角镜显示世界受造的全景,标明人是整个受造的颠峰;第二章4节起论“人之初”,是以特写镜头详述人的被造,提示人是历史的起始。这两段记载是以不同的角度,来彰显“起初”的真实来历,多采多姿。其目的在于:(1)
解释世界万物与人类由何而来;(2)
驳斥异教邪说所传讲有关“万物起源”的谬论;(3)
显明“万物起源”历史事实的真相。2. 人与其他受造物的共通性
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人是出于尘土,与各样飞鸟走兽相同(创二
7、19,三19);人乃是有气息的活物,动物亦是如此;人的生命现象,如生长、生殖、感应、新陈代谢,与其他受造物相同;人与其他受造物一同活在地球上,类同的生理现象起因于相同的生存环境。3. 人的独特性与特征
虽然人与其他受造物有共通之处,但人是创造的颠峰,“万物之灵”,与万物截然不同。人的独特与尊贵,在于人的被造是:
(1)
来自“上帝的商讨”,三一真神彼此商议(创一26);(2)
按照“上帝的样式”,人是神的形象,所以在动物中找不到配偶帮助他(创一26,二20);(3)
赋予“治理的权柄”,治理全地,管理海陆空一切的受造物(创一26、28);(4)
领受“道德的责任”,在真理、仁义、圣洁上长进,向神负责(弗四24);(5)
经历“受造的方式”,神直接吹气在人的鼻孔,显明神与人亲密的关系(创二7)。二、人被造的原委与生命的目的
1. 荣耀神
神是为祂自己的荣耀,创造了人(赛四十三
7);这是按祂旨意计划行作的(弗一11);使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林前十31)。创造我们及万有的神,是配得一切荣耀尊贵权柄的,愿荣耀都归给祂,直到永永远远,阿们!(启四11;罗十一36)。2. 享受神
神创造人,是要人享受在祂里面的丰盛生命(约十
10),因在祂面前有满足的喜乐(诗十六11);人可享受神,瞻仰神的荣美,爱慕神,因祂是我们永远的福分,我们羨慕渴想祂的居所(诗廿七4,七十三25-26,八十四1-2)。神就是我们最大的喜乐,是我们的产业,杯中的分,我们的好处不在祂以外(诗十六2)。3. 我们的心态
我们当欢欢喜喜的,以神为乐(罗五
2-3、11),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我们的神(可十二30),在主里常常喜乐,靠主大大喜乐(腓四4;帖前五16-18;雅一2),因祂使我们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彼前一6-8)。4. 神以我们为乐
我们爱神,以祂为我们最大的喜乐,带来的结果就是:神喜悦我们,在我们中间,因我们欢欣喜乐,默然爱我们;不但如此,神还会因我们喜乐而欢呼(赛六十二
5;番三17-18),这真是奇哉美哉!三、人的本质
人是神的形象,追根究底而言,人的本质是奥秘。我们若要深入认识自己,则必须深入认识神。透过圣经的启示,我们了解人具有“有形的身体”与“无形的灵魂”(诗一四六
4;伯卅四14-15;传十二7;诗九十3)。简言之,人的本质可区分为两个层面:身体层面,与“受造物”相通;灵魂层面与“创造主”相通。然而,身体与灵魂并非对立的实体,乃是整体的人之“有形”与“无形”两个层面而已。人是唯一同时存在于“物质界”与“灵界”的受造物,所以人的本体具有此二层面,真是神奇妙独特的创造。1. 人的身体
身体是人的有形层面,是人灵魂的所在。人的心志,藉着身体的行动得以表达(林后五
10)。身体受心灵的指导配合行事,心灵也受身体的影响运作,两者并无高低之分。身体本身并非邪恶,也不是带着犯罪的倾向,因为人的身体是神杰出美善的创造。身体并非灵魂的监狱,更不是人犯罪堕落的原因:天使虽无身体,也会犯罪堕落;主耶稣道成肉身,有身体却从未犯罪。希腊哲学或东方宗教贬低身体,以苦待肉身作为灵修之路,实乃错误,与圣经启示背道而驰。圣经明说:神所造的一切都甚好,包括身体在内(创一
31)。虽然罪人使用身体行恶,但是悔改信主之人要献上身体为义的器具,作为活祭为主而活(罗六12-13,十二1);基督徒要爱惜身体,因身体是圣灵的殿,要在身子上过圣洁的生活来荣耀神(林前六19-20);身体得赎乃是救恩盼望,且是得着神儿女名分的主要部分(罗八23);主再来,我们身体复活,是基督徒最大的喜乐与盼望(林前十五12-19、 50-53)。2. 人的灵魂
人除了物质的身体层面之外,也有超物质的灵魂层面(太六
25,十28)。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雅二26),灵魂在身体里,使人成了有灵的活人(创二7;结卅七9-10)。灵魂是人格的主体,在理智、情感、意志各方面的泉源,是人生命行动的中心。人的灵魂显明人与其他受造物有极大区别:动物虽具类似的活物特性,但是短暂表浅,无法与人相比。人的灵魂独特在于:(1)
人有道德属性与责任;(2)
与神交通,聆听主话,祈祷敬拜;(3)
灵魂不灭,企盼永恒;(4)
理性思考,学习真理;(5)
语言文字,文化交流;(6)
创作更新,追求完美。这些“人格”表明人与创造主相通之处;人的灵魂乃是“神的形象”主要的彰显。
灵魂与身体是一和谐的整体,缺一不可;灵魂没有身体,是反常状况,暂时存在于我们死后与基督再来之间。在主耶稣再来时,我们的灵魂与身体就完全得赎,恢复起初被造之时灵魂身体合一的状态(林前十五
51-54);新造的人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即灵魂身体全人)来爱神爱人,洁净自己,除去身体灵魂一切的污秽,敬畏神,得以成圣(太廿二37-40;林后七1)。3. 三元论或二元论
圣经使用“心”、“灵”、“魂”等字词来描述人的非物质部分,不同的用词是否代表相异的质素,在解经上有两种论说:“三元论”认为人分为“灵”、“魂”、“体”三元素,即视“灵”与“魂”为不同的质素;“二元论”认为人分“灵魂”与“身体”二元素,即视“灵”与“魂”为同一质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从事原文字词的语意分析,明了字词上下文的语境界定,找出字词在整本圣经中的普遍用法。两种论说皆有其正确之处:“二元论者”强调“灵”与“魂”是通用名词,在圣经中交替使用,二者并非不同的实体;“三元论者”强调“灵”与“魂”在功能上不尽相同。然而,此两种论说在前提上都忽略了圣经教导的重心:人是合一的整体,具有多层次。他们共同的缺失在于:将人划分为“三元”或“二元”,是缩减主义,将“整体的人”硬挤进三个或两个框框。若不着重人的“合一性”,必会导致贬低某一层次(例如轻视“身体”)或造成彼此对立(例如视“灵魂”与“身体”相抗争)的错谬。所以,我们可结论说:人的被造,是完整合一的,是一体(一本体)二元(二层次)三用(三功能)。
4. 个人生命的起源
你我个人生命的起源,关于身体的来源,一般的看法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灵魂的来源,则有三种论说:
(1)
“先存说”认为所有人的灵魂在当初都已造好,以某种状态存在,后来进入身体而出世;此种类似轮回的说法,根本不合圣经;(2)
“承袭论”主张灵魂与身体同样是承袭父母而来,遗传父母家族的特性;此论说的困难在于:圣经从未说人的灵魂是由父母的灵魂遗传繁殖而来;(3)
“创造论”灵魂乃是神直接的创造,其时间很难准确判断,大约是在受精卵形成时;此论说较有圣经的支持(创二7;传十二7;亚十二1;来十二9),困难较少,是大多数教会所持的立场。“创造论”与“承袭论”皆有其正确之处:“创造论”强调人灵魂的个别性(来自神直接的创造);“承袭论”强调人灵魂的“团体性”(与其父母的关联,承继家族特性)。然而,这两种论说在前提上,皆有“缩减主义”的倾向,将人划分二元,分开讨论“灵魂”与“身体”的来源。其实,人的被造是奇妙的奥秘,远超过人所能理解的。圣经诗篇一三九篇十三至十六节论到人的被造,并未二元划分灵魂身体,乃是描述整个人被造的过程:身体的来源,虽然是透过父母的媒介,但仍是神的直接创造。身体(人的物质层面)形成过程,我们稍知一些,但仍是奇妙可畏;灵魂(人的非物质层面)被造,则完全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总而言之,个人生命的由来,虽以父母为媒介,追根究底是神直接的创造,灵魂身体的起源是完整合一的,唤起我们向神献上感恩敬畏的心:“我要称谢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为奇妙,这是我心深知道的”。
■ 作业(讨论题目):
一
. 人是从何而来?人与其他受造物有何区别?人独特之处何在?二
. 人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三
. 人的本质可区分为哪两层面?二者的关系为何?四
. “三元论”与“二元论”的论据何在?二者共同的缺失为何?五
. “承袭论”与“创造论”各有何优点?二者在前提上共同的倾向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