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认识神

  我们人类所拥有的真实智慧知识,包括两部分:对神的认识,与对自己的认识。我们既是按照神的形象被造,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换言之,我们被造的目的,就是要来认识神;而我们得救的目的,更是要恢复与加深对神的认识。正如约翰福音十七章三节所说,“永生”就是“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

一、“认识神”的重要意义

  人一切所思想的,眼目所常仰望的都必须以神为中心(诗十4,廿五15)。当人犯罪堕落后,就陷溺于自我中心的无知苦海中。感谢神在基督里拯救了我们,使我们成为新造的人。这“新人”在“认识神”上渐渐更新,恢复造他主的形象(西三10)。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得着真正的安息;诚如奥古斯丁所说:“你为你自己造了我们;我们无法心安,直到我们的心在你里面找到安息”。

1. 认识神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耶利米书九章廿三至廿四节提醒我们:不要因智慧、勇力、财物夸口。“夸口”表明人在尊荣某一对象,若夸口智慧、能力、财富,这是在拜偶像。我们唯一当夸口的,乃是:“明白认识主耶和华”。新约哥林多前书也引用此段经文来教导我们:“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林前一31)。

2. 认识神是圣约应许的中心

  神与人所立的“圣约”,是圣经救赎启示的中心架构;神在圣约里饶恕赦免人的罪孽(耶卅一34)。但是“赦免罪恶”并非主要目的,乃是媒介方式。圣约的中心目的乃是:“他们各人不再教导自己的邻舍和自己的弟兄,说:‘你该认识耶和华’。因为他们从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认识我,这是耶和华说的”(耶卅一34)。这正是耶利米书廿四章七节所应许的,也是在新约里的基督徒所得着的恩膏(约壹二27)。圣约应许的中心与最终目标就是:“认识耶和华的知识要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赛十一9;哈二14)。

3. 认识神是在基督里得救的核心

  主耶稣在马太福音十一章廿五至卅节表明:救恩启示的内容是“认识圣父”。认识父神,并非是附加于救恩,乃是救恩的核心。“永生”,“救恩”,“认识神”三者几乎都是同义词(约十七3;约壹五13,二313-14;林前一21;帖前四5;林后四6)。对神有亲自的认识,乃是信主得救的核心关键(加四8-9)。

4. 认识神是基督徒成长的要素

  基督徒长进,“渐渐的多知道神”,是“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的条件(西一10)。恩惠平安,乃是因我们认识神和主耶稣,而多多加给我们(彼后一2)。使徒保罗的祷告是:“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祂”(弗一17)。认识神,不只是知道有关神的事情,乃是与神有亲身的双向交通。如此的团契合一,才是基督徒灵命成长的要素。

二、“认识神”的正确途径

  既然“认识神”是如此重要,我们应当如何来认识呢?首先,我们要完全倚靠神,才能认识神;因为,唯有神本身才是祂自己最合适的见证,只有祂才能告诉我们祂的真相。“主阿请说,仆人敬听”(撒上三9-10)是每位学习认识神之人的座右铭。除非我们敬听主说,不然我们连该问什么问题都不知道!从主的话语启示,我们先学习问对问题,才能得着真正的答案。正如天高过地,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祂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赛五十五8-9)。我们是有限的受造物,又是有罪的人,需要恩典来医治我们的错误认知;所以,要除去自信自恃,更不可效法这个世界,心意要更新变化,才能察验学习认识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十二2)。总结来说,“认识神”的正确途径有下列的两个特点:

1. 以“谦卑悔改的心”来学习

  我们的神是“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是“圣哉圣哉圣哉”的主,也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住(赛五十七15,六1-5)。所以,学习认识神,必须“谦卑”,因我们是祂所创造的人;必须“痛悔”,因我们是得罪祂的罪人。让我们在神面前肃敬静默,学习聆听,照着祂的启示来思想行动(哈二20)。

2. 以“敬拜与颂赞神”为目标

  神学学神,是我们全人尽心尽意来敬拜神。祂配得我们一切的敬拜颂赞,因为祂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启四8,五11-14)。诗篇廿七篇四节表明“认识神”是以“颂赞”为目标:“有一件事,我曾寻求耶和华,我仍要寻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瞻仰祂的荣美,在祂的殿里求问”。学习认识神(求问,瞻仰祂的荣美)是在神的殿里(敬拜颂赞的所在)。由此可见,“神学”乃是“敬拜颂赞中的认识学习”;“敬拜”可说是“神学在音乐里的表白”。让我们以向神所学的,来唱生命之歌颂赞祂,永无穷尽。

三、“认识神”的生活关联

  “认识神”是我们学习认识其他任何事物的根基;我们认识神,才能真认识自己,认清我们周围发生事件的意义。许多信仰与生活的问题或争论,皆可溯源至“对神的认识”上的错误。在教牧辅导的场合,不难发现问题核心在于:当事人对神的认识不清或扭曲;我们是多么容易自以为是来想神和祂的作为。从许多“诗篇”来看,诗人在所经历的内忧外患虽各有不同,但是那转捩点都是对神的属性有崭新或更新的正确认识,例如:诗篇一○二12,三3,十14,廿二919,六十四7,六十六19等。这些诗篇都表明灵修生活(默想,祷告)必须来自正确思想;而正确思想是来自且倚靠对神有正确的认识。

四、认识神的圣名

  我们对神的认识,完全取决于神的启示显明祂自己。神藉着比拟祂所造之物来启示(“拟物法”),例如:神是我们的磐石,盾牌,山寨;祂如鹰将子民背在翅膀上,带来归祂。神也使用“拟人法”:祂的膀臂并非缩短不能拯救;祂的眼目时常察看。其实,神所造的一切都启示神,诸天诉说祂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神的永能与神性藉着所造万物显明出来。

  奇妙的是,在救赎启示的渐进历史中神赐下祂的圣名,使我们可以之认识祂求告祂(创四26)。在圣经里,神的圣名非常重要,因这是神的荣耀与名声,当受极大的尊敬;敬畏神的圣名,就是敬畏神本身(出廿7;申廿八58)。所以,凡妄称主名的,要遭严厉的刑罚(出廿7;利廿四10-23)。神的名字是如此的神圣,因为神的圣名是启示祂的位格与作为:

1. 神的圣名彰显祂的身分

  “耶和华阿,认识你名的人要倚靠你,因你没有离弃信靠你的人”(诗十9)。创造主并非“未识之神”(徒十七23);主的儿女知道祂的名(诗九十一14;赛五十二6);我们救赎主的名是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是真神(赛四十七4,四十二8)。

2. 神的圣名表明祂的权柄与大能

  当大卫来与歌利亚争战时,他说:“你来攻击我,是靠着刀枪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撒上十七45),主的圣名彰显祂的至高主权,此名搭救保护神的儿女,使他们安稳,并且靠之得胜(诗廿15,四十四5,卅四3,五十四1;箴十八10)。

3. 神的圣名代表祂的属性与荣耀

  所罗门献殿的祷告,说到大卫立意为主耶和华的“名”建殿(王上八17),因为主的名是至圣至荣,配得一切的荣耀赞美(诗廿九2,四十八10,五十二9,七十二19,七十九9,一○五3),所以,神在祂的圣名中彰显祂的荣耀美德。“神阿,我们称谢你;我们称谢你,因为你的名相近”(诗七十五1),这表明:神的名字就是“祂的临在”的同义词。

五、神的圣名在救赎历史中的渐进显明

  神藉着祂的圣名来彰显祂自己,祂的名字在救赎历史中渐次启示出来。首先,神彰显祂是“创造主”,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然后,向摩西所显明“自有永有”的圣名。后来,更清楚显明主耶稣基督的名为“以马内利”,来启示自己就是那位“我是”(即“自有永有”);主耶稣向我们显明了“神的名”,将“神的名”指示我们(约十七626)。最后,透过主耶稣的救赎事件(死,复活,升天,五旬节),主耶稣颁布的“大使命”;从祂的话,我们得知:神的子民要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受洗,归入“三一真神”的圣名(太廿八19)。此即为神在新约里所彰显的最终圣名。

  救赎历史中启示的进程,提供了架构来回答这最重要的问题:“神是谁?”从旧约里的“神的名字”到新约里“三一真神”的启示,越照越明;最后,藉着神在耶稣基督里所赐的最终启示里,我们才得以清楚认识“神的圣名”。以下来探讨关于圣经中所常出现的“神的名字”:

1. “上帝 El, Elohim

  El 在旧约里出现超过两百次,此名是单数型,表达“能力,统治,掌管”之意,在原文主要是表明神与祂所造的万物有天渊之别,排除了“泛神论”的错谬。在这位至高真神面前,所有受造万物应恐惧战兢。Elohim 在旧约出现超过两千五百次,此名是复数型,表达“威严,丰盛,伟大,完美,神性一切的集其大成”之意,主要表明神是创造主,供应受造物一切所需。

2. “耶和华 Yahweh

  Yahweh 此名是圣经中最重要、且最具启示性的名字,在圣经中出现共六千八百余次。关于“耶和华”此圣名的意义,在出埃及记三章一至十七节(参出六2-8,卅三12至卅四14)此段经文特别彰显明示:神回答摩西说祂的名字是中文译为“自有永有”。此名的意义必须从出埃及记的上下文,即救赎历史的背景来认识明白。神是藉“火中荆棘,焚而不毁”异象向摩西显现,晓谕祂的圣名。所以,此“天火”异象是明白“耶和华”圣名真义的关键:(1)神是超越的 Transcendent,独立自存的,独一真神(此天火是自有的,不需靠荆棘供应燃料);(2)神是临在的 Immanent,是圣约的主,信实的神(天火与荆棘同在);(3)神是施恩拯救的神 Redeemer,救赎保护祂子民(天火保存了荆棘,无人可害之)。由此可见,“耶和华”此圣名彰显了:神是自有永有的,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既超越又临在,更是救赎祂子民的神。

■ 作业(讨论题目):

. 为什么“认识神”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 我们应当如何来认识神?

. 为什么认识“神的圣名”是我们认识神的关键?

. 请说明“神的圣名”如何在救赎历史中渐进启示出来。

. “耶和华”此圣名的意义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