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基督
——荣耀的光辉、本体的真像
—、序言
希伯来书作者说:「神既在古时藉着众先知,多次多方的晓谕列祖,就在这末世藉着他儿子晓谕我们……,他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1:1-3),有史以来,再没有比这句话形容耶稣基督的本相更为透彻。
基督教信仰与其他宗教有别,基督是「人」的宗教,离开了「人」,基督教信仰便荡然无存,这个「人」就是耶稣基督,诚如英国名神学家W.G.H.Thomas言:「基督教就是基督」,而这个人特殊之处乃是他具备两种属性,一是神性,一是人性,这种神人二性合在一身,在世上史无前例,亦缺后来之辈,故基督教正是神启导世人的宗教。
二、耶稣基督的史实
耶稣基督是一个历史人物,此事千真万确,无庸置疑,因记载他的史实之书为数不少,兹分类如下:
A.新约书卷(主后45-95)
1.作者——共有八至九人,马太、马可、路加、约翰、保罗、彼得、犹大、雅各与希伯来书的作者,他们全是当代的历史家,半数以上是目击者,他们的记录按现代历史学鉴别真史与稗史之原则衡量,确是真实历史之文件。
2.文件——共有二十七本,统称「新约全书」,虽然今日这二十七本原稿早已荡失无踪,但它们的抄本存世全丰,据普林斯顿神学院抄本学专家B.Metzger博士说:「现今在世上仍有五千多希腊抄本存在,可供彼此参照,故原本虽然不在世,这些抄本所提供的资料必与原本相差极微」。再且,美南浸信会神学院希腊文教授A.T.Robertson称:「此外还有约一万三千多残缺不全的抄本,足以佐证今日的新约文件极其可靠」。
B.早期教父(主后95-200年)
1.罗马的革利免(Clement,95)——革利免为罗马教会之长老,他在其「致哥林多教会书信」内不只证实主的受苦与复活,并引述地中海诸国皆遍布信徒之足迹。
2.安提阿的伊格里修(Ignatius,70-110)——安提阿主教,在赴罗马就义途中书就致六教会的书信,每封皆引述基督生平一部份,尤在「致以弗所教会书信」中引证耶稣由童贞女马得亚而生;在「致土每拿教会书信」中提及耶稣的复活。
3.希拉波立的帕皮亚(Papas,70-110)——记在优西比乌(Eusebius)之「教会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 Ⅲ:39)专书内。
4.巴拿巴(Barnabas,15O)——在著名的「巴拿巴书信」内,作者引证耶稣的诞生,生平轶事及十架之死。
5.殉道者游斯丁(Justin,150)——在其致该撒Pius的「为基督教辩护」(Defense of Christianity)(亦称「护教学首卷」,The First Apology)一书内提及基督的死与甚多使徒行传的史事,游斯丁著作甚丰,不少引证耶稣的生平。
6.里昂的爱任纽(Irenaeus,180)——波利甲的门生,在其「反斥异端」(Against Heresies,Ⅲ)一书内提及耶稣是生命的主。
7.迦大基的特土良(Tertullian,197)——这位北菲主教在其「护教学](Apology 5:2)内提及耶稣生在该撒提比里亚时代,及死在彼拉多为巡抚之时。
C.早期历史家(主后 50—200年)
1.基督徒历史家(100-200 AD.)
①他提安(Tatian,170)——长于亚述境,将四福音编成历史上首本「四福音合璧」(Diatessaron)提及耶稣整个生平。
②路仙安(Lucian,180)——安提阿人在其「彼利关尼之死」(The Death of Peregrine)一书内提及耶稣的死(只是反对主的复活)(按:如哥林多教会内亦有不少信徒对主的复活模糊不清)。
③彼里尼(Pliny,112)——庇推尼省长,在致该撒德勒良(Trajan)的公函中(Epistles X:96)解释基督徒宁死不屈向该撒崇拜之因,并记述他们在一周之首聚集进行公共崇拜。
④亚弗肯尼斯(J.Africanus—220)——他是位撒马利亚富有商人,反驳Thallus否认主在受难时黑暗遮蔽天日的论据,亦即证实耶稣的史实。
⑤玛拉巴沙拉比安(Mara Bar—SeraPion,150)——叙利亚人,在第二世纪中叶在狱中致儿子一封函件(今于英国博物馆),力劝其子当思念历世伟人的功绩,提及耶稣是王,其精神永活于信徒生命中(按:关于此人是否信徒,学者之争辩至今仍未了结)。
2.犹太历史家(20—97A.D.)
①约瑟夫(Josephus,37—97)——在其「犹太古史」(Antiquities of the Jews X VⅢ:33;XX:9:1)一书内提及耶稣整个生平。
②他勒斯 (Thallus 55)——他是位长于撒马利亚的半犹太史家,在五十二年时他撰述「地中海列国史」,内中提及耶稣在十架上的受苦,但他反对主受难时黑暗遮蔽大地的可能性,他的史记迳已失传,这些片段史记载在J.Africanus的史书内。
3.罗马历史家(5O—12O A.D.)
①塔斯特(Tacitus,52-117)——他在尼罗为该撒年间任亚细亚的省长,著有「历史年鉴」(Annals,XV,44)与其他史记,提及耶稣的死及基督徒在罗马不肯跪拜偶像。
②苏当里斯(Seutonius,120)——他是该撒哈德良(Hadrian)的史官,著「革老丢生平志」,提及耶稣的门徒在罗马反叛该撒,被革老丢赶逐离城。
③利未(Livy,60B.C.一20A.D.)——在其巨著「罗马史」(共一四二册)中提及耶稣是罗马称地巴力斯坦的一名「无名师自通」的拉比。
D.犹太经典他勒目(主前200一主后200年)
1.巴比伦他勒目——提及耶稣生在马利亚之家,死在拿撒勒,因行邪术,迷惑多人,致在逾越节前被处死(Babylonian Sanhedrlin,43a)。
2.耶路撒冷他勒目——与巴比伦他勒目所记大同小异,对耶稣之身世大肆渲染,说他是私生子,其死乃不名誉的死(Yeb.IV:3,49a;Baraita)。
三、耶稣基督的神性
耶稣基督完全是神,这是一件圣经的事实,兹从两方面探讨之。
B.A.从他的属性观他神性
1.先存的属性(Pre—existential
attributes)
①约1:1-4——耶稣的永恒就是他的先存。
②约1:15,30——在约翰的见证中指出一个「时间的关系」。
③约 6:33、38、41、50、51、58、62,8:42——「源头的指示」。
④约8:58——「我是」是永恒神的另一名词。
⑤约17:5——创世前的荣耀本属耶稣。
⑥约1:3;西1:16:来1:2——世界被造时,他早已存在。
⑦西1:15——「首生的、创造之先」(参诗89:27)。
⑧腓2:5-6——耶稣本是永恒的神。
⑨旧约的「耶和华的使者」一词及其出现就是耶稣先存的一个有力证明。
⑩旧约主要有关弥赛亚(新约用在弥赛亚身上)降生的经文(如赛 9:6;弥5:2;申18:15[徒3:22];约1:21,6:14,7:40-41;诗40:6-8[来10:5-9];诗69:7-9[徒2:17;罗15:3]:诗2:7[徒13:33],赛28:16[彼前2:6-8];赛53;亚9:9等不赘)皆可指出耶稣基督的先存性。
2.本体的属性(ontological attributes)
①他与神分享同等的属性,他的属性与神的无异,诸如永恒(约1:1):全知(约2:24,16:30);全能(太28:18,来1:3);全在(太18:20):不变(来1:12,13:8);全圣(来7:26);全爱(约壹3:16);全真(约14:6)等。
②他与神分享同等的地位(腓2:6)
③他与神分享同等的权柄(约5:19,21,22)
④他与神分享同等的工作,如创造、救赎(约5:17-18,19-26)。
质言之,耶稣基督在名称、工作、受拜等各方面皆分享神的属性,兹列表如后:
经文(指耶和华) |
互相合用的名称或工作 |
经文(指耶稣) |
|
赛40:28 赛45:22 43:11 撒上2:6 珥3:12 赛60:19-20 出3:14 诗23:14 赛42:8 赛41:4;446 何13:14 赛62:5 诗18:2 耶31:34 |
创造主 救赎主 使人复活 审判官 光 我是 牧人 神的荣耀 首先的末后的 救主 新郎 磐石 赦罪之权 |
约1:3 约4:42 约5:21 约5:27 约8:12 约8:58 约10:11 约17:1,5 启1:17 2:8 启5:9 启21:2 林前10:4 可2:7,10 |
|
诗148:2 旧约多处 诗148:2 赛45:23 |
天使拜之 向之祈求 创造天使 接受为主 |
来1:6 徒7:59 西1:16 腓2:11 |
|
3.工作上的属性(Functional attributes)
①他是创造主(约1:3;西1:16;来1:10)
②他是万有的托立者(来1:3;西1:13,17)
③他是救世主(约1:28;4:42;路19:10)
④他是审判官(约 5:22;启20:10)
⑤他是永远的王(启1:5;11:15,19:16)
⑥他是生命的主(徒3:15;约10:10)
⑦他是好牧人(约10:11,14)
⑧他是以色列的王(约1:49,18:37)
4.名称上的属性(AscriPtional attributes)
①神的儿子(太16:16-17可1:1;路22:67-71;约1:49;5:25;9:35)——这是旧约惯指弥赛亚神的一个名称。
②人子(可14:62,约12:34,太16:13)——这又是另一在旧约内惯指弥赛亚神的名称(参但7:13-14)
③弥赛亚(约1:41:26)——意「受膏者」,指蒙神选立完成神旨者。
④主(太13:14-15:约6:68;20:18)——这是旧约惯指神的名称。
⑤神(罗9:5,15:6;弗1:3,5:5,20披后1:1;约壹5:20-21;约1:1;多2:13;赛9:6—7;徒20:28)——以上经文逐句皆有良好的引证耶稣是神。
⑥「我是」(约8:24,58)——「我是」是旧约指神的代名词。
⑦世界的光(约8:12)——在旧约,神亦称为「光」,以色列人的光,外邦人的光,即世界的光(赛42:6;49:6)。
⑧圣者(路4:34约6:69)——这亦是在旧约内神的一个专有名词(赛48:17;54:5)。
⑨首生的(西1:15)——在诗89:27的引用作参照,首生是指拥有属神性情的意义。
⑩神的形像(来1:3;西1:15)——这是指同等属性之意。
5.彰显性的属性(Manifestational attributes)
①神迹——这是神独具的权能(约9:3)
②医病——医病是神的权能,亦是弥赛亚工作的一部份,藉此显出他的神性(赛35:5-6;53:4;太8:17)
③赶鬼——这是弥赛亚神能力彰显的一部份(太12:28;路9:49)
④赦罪——这是神特有的权能(可2:10)
⑤受拜——只有神才受人的敬拜(约9:38)
⑥祈祷——耶稣接受人向他祷告
⑦差遣——神差遣耶稣到世上,他照这样差遗门徒(约17:18;20:21)
B.从别人对他的反应观他的属性
1.他的门徒
耶稣的生活是一本公开的书卷,若他生活上稍有瑕疵(约8:46),他的门徒必会离他而去,为何要跟从一名众所周知的人?可是他们不但没有离弃神,反为他甘愿舍上生命。再且,甚多门徒在文字上见证耶稣的无罪神性,主要经文如下:
①彼得——彼前 1:19 ;2:22;徒2:36;太16:15-17
②约翰——约壹1:8-10;3:5;启19:10
③保罗—5:21;腓2:9-11;多2:13
④多马—约20:28
⑤司提反—徒7:59
⑥希来伯来书之作者——来1:8
2.他的仇敌
门徒若以耶稣为主为神,那有点令人深觉「老李卖瓜」之感,但除了门徒的见证外还有仇敌之承认:
①路23:41——十架两边强盗之一。
②路23:22——巡抚彼拉多。
③路23:47——十架下的一名百夫长。
④可14:55-56——其他的反对者。
C.从耶稣基督的自称观他的属性
1.它自称与神同等(约5:18;10:33)
①约10:30——与父神原为一
②约16:15——父所有的都是他的(约17:10)
③约17:22——与父合而为一
2.他能作神所作(约5:17)
①使人复活(约5:21)及各类神迹(如约5:10)
②审判世人(约5:22,27)
③赦人罪孽(可2:5;路7:48;太9:5-6;约8:11)
3.他视接受他如接受神
①敬他如敬父(约5:23)
②信子如信父(约5:24;14:1)
③得他如得父(约5:26)
④认识他如认识父(约8:19;10:15;14:7)
⑤爱他如爱父(约8:42)
③看见他如看见神(约1:18;12:45;14:9)
⑦拜他如拜神(约20:27-29)
四、耶稣基督的人性
耶稣基督虽是全神,他亦是全人,这两性合一身称作「两性合一论」(hypostatic union),而这两性各自独立,互不抵触,完全和合。兹从两方面述说耶稣基督的全人性:
A.从耶稣的降生看他的全人性
1.降生的主要.经文
①赛7:14;9:6-7;路1:31-33——生在大卫家。
②弥5:2;太2:5-6;路2:4-7——生在伯利恒。
③约1:14——生在世上。
④腓2:6-8——成了人的样式。
⑤西1:13-20——神的像在十架上流血。
⑥提前3:16——神在肉身显现(参西2:9)。
⑦来2:9,14-15——以血肉之体受死而释放死的奴仆(参罗8:3)。
2.降生的主要目的
①完成神向世人的应许——先对以色列(赛9:6;罗15:8),后对外邦人(罗15:9-12)。
②显明神向世人的心意——先是以色列,作以色列的王,(约1:31,18:37),再向外邦人(徒28:29)
③除掉世人的罪孽——先是以色列(太1:21;约4:22);再是外邦人(约1:29)。
④显出人可作完全人——耶稣所受的试探,旨在显出他不会受诱而犯罪(impeccability),非不能受诱而犯罪(参来4:15;约8:46)。
⑤败坏魔鬼的权势(来2:14;约壹3:8;约12:31;14:30)。
⑥为人设立可循规的典范(彼前2:21;约壹2:6;太11:29)。
⑦审判罪人之反叛,将治理宇宙之权复再订立(来2:7-9;林前15:24-28;弗1:19-22)。
B.从耶稣的生平看他的全人性
1.他的出生是循世人之途径(罗1:3;9:5;路3:23)
2.他多次被称为约瑟之子(路4:22;约1:45;4:9;太13:55)。
3.他的长大过程与世人无异(路2:40,52)。
4.他有人的需要,如吃、喝、饿、倦、诱(太4:2;8:24;21:18;约19:28;来2:18,4:15)。
5.他的死是真实的死亡。
五、有关基督两性的理论
历世历代,不少人对基督具备二性此事发生莫大兴趣,以致产生各种解释的论说:
A.否认基督神性的理论
1.伊便尼派(Ebionism)——这是主后第二世纪初的一犹太人之教派,领袖名「伊便尼」,此派人士反对基督的全神性,认为在浸礼时基督披上神性,在十架上将之除下,此说的影响维持至第五世纪后。
2.动力神格唯一论(Dynamic Monarchism)——此说认为基督本是人,但具有神的质素,即与神同质,称「同质说」(homoousios或consubstantial),故可行神迹奇事,这派在第二世纪末兴起,流传不久。
3.亚流论(Arianism)——亚流本是亚历山大教会的长老(主后三一八年)视基督是神最先被造的(并以西1:15作根据),然后赋与他神性,藉着他再造万有,所以基督只是介乎神人间的「半神」(demigod)。此论在三二五年的尼西亚大会中被判为异端。
4.苏仙尼派(Socinianism)——亚流派在三二五年的尼西亚大会被判为不合正统之异端,可是在十六世纪时受义大利改革家苏仙尼(Socinus,1539—1604)之错误经文原意,以致死灰复燃。苏仙尼派认为神只有一位,基督的神性只是其超奇的生活矣。
5.一神论(Unitarianism)
现在甚多异端(如耶和华见证人会)只接纳基督是人,非神,神只有一位,基督只是完全人。
6.虚己论(Kenoticism)——此论源自腓2:7的「虚己」(kenosis意「倒空」),基督本是神,但在降世为人时他将本身的「神性」倒掉,故他在世上只是人的出现,全无神性,在他死而复活升天后,他的神性才回归原来的「主人」。
B.否认基督人性的理论
1.幻影说(Doceticism)——此说认为基督完全是神,他不可能曾为人,他只「看似」(dokeo)是人(是故称为「幻影说」),没有受苦、十架等,此说在第一世纪相当流行,嗣后销声匿迹。
2.亚波伦拿流派(Apollinarianism)——尼西亚大会后,老底嘉教会主教亚波伦拿流对亚流之论说愤怒异常,他送高举基督的神性,因而趋向贬低了他的人性,说他只有人的魂与体,灵却不在:而灵那部份就是神,这派论说在三八一年的君士坦丁堡大会内判为异端。
C.否认基在两性合一的理论
1.涅斯多留派(Nestorianism)——涅斯多留本是君士坦丁堡教区之主教,他极力反对亚波伦拿流派的理论,进而强调基督同时有截然互不相干的神人两性,这样将基督变为分位格的神人,称「两性两位论」;此论在四三一年的以弗所教会大会中判为异端。
2.优提克斯派(Eutychianism)——当涅斯多留派开始称盛时,君士坦丁的教会领袖群起攻之,其一为优提克斯(380—456),极力否认基督拥有互不相冲的神人两性,而是神人两性揉合成一性,是为第三性,所以基督只有一性。此说在四五一年的迦克墩教会大会内判为异端。
六、基督的职份
基督的职份除了俗俦分作先知、祭司、君王三要职外,还有其他,合共六要职,兹简述如下:
A.先知的职份
据申18:15记载,神必为以色列兴起一名先知,并以他为神人间的代言人;使徒彼得在徒3:22应用在基督身上。耶稣基督也自称他是神的代言人(约14:22),基督升天后,此工作亦中止了。
B.救主的职份
耶稣基督为救主是四福音中的一个主要命题,亦是书信中一个引发阐释伦理生活的基础(如罗一至十一章的主题是救恩,十二至十六是生活,串连前后两部份的钥字「所以」12:1就以上文为基础、根据,劝勉信徒),就是在再来时,其一身分他向世人显明就是救主(罗11:26)。
C.祭司的身分
在世上时,耶稣基督的祭司身分虽非普遍,然亦叫人领悟(参约十七章):在他归回天家后,他主要的职事就是每日为人代求,即为大祭司的工作(来7:25,4:14);这俗称为「在右边的事奉」一直维持至他第二次再临(罗8:34)。
D.元首的职份
这亦是耶稣基督今日在天上的事,成为教会的元首,即是他负上带领、建立的职责(弗1:22,4:15-16;西1:18)。
E.君王的职份
基督在首次降生时本要作以色列的王,藉此为全地之王 (路1:32-33;约18:37),但这职份因「悔改」的条件未能全周性达到(太3:2;约3:3),故要押后才能完成(太21:43;徒3:21)。
F.审判官的职份
这职份是主升天后才执行,他先审判神的家——教会(彼前),那是在「基督台前审判之时」(林后五:10;林前3:12-15;弗6:8;西3:24-25;罗14:10),然后他再来时便审判以色列与外邦人(太25:31-46)。在其国度建立时,他在地上实施其审判官的权柄,如分配治理之权(太19:28),肃清叛徒直至祷年完毕,再在白色大宝座时执掌大法官审判之权(启廿:徒17:31;约五)。
七、结论
耶稣是一位历史人物,这是绝对毫无置辩的,证实他的史证物证庞大无比,远超世上任何人物(奇怪得很,在这绝大优势的证据下,接受他的人仍比接受其他人物少)。因他卓越无俦的属性,足以显明他是神差派人间的代言人,他的属性匪疑所思,他是神,又是人,故他的生命才真是万世师表,他的影响流传万代,诚如M.R.DeHaan谓「他从未写过一篇文章,但有关他生平的书充斥世上每一个图书馆,每一个角落;他从未写过一行诗句,但全地皆充满赞誉他的诗集,他从未写过一首歌曲,但全球满溢颂扬他的歌阙;他从未进过大学,但他的桃李门生遮蔽天下;他从未学过医科,但他曾医好上千百的人,连心灵创伤者受他的愈治,更数以百万计;他从未领过一支军队,但他却拥有数之不尽的基督精兵,而人人肯为他的缘故,甘愿摆上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他确是史无前例,后无来者的『超人』。